Category: 总1151期

交流站:

卫理总部 (SCAC) 搬迁启事 兹因计划在现有原址(诗巫爱莲街第18号)兴建新总部大厦,因此年会总部有关部门的办公室订于28/2/2018(星期三)9am,暂时搬迁至诗巫爱莲街第22号,即富雅各宣教楼第三楼继续办事(使用之电话号码及邮址等保持不变),直到新大厦建竣后迁回使用为止。此举引起不便之处,敬请包涵。 谢谢关注,特此通告。 若有疑问,请联络年会总干事刘邦耀弟兄(手机号码013-8028222)。 年会会长室 启 03/01/2018 文桥新书上架 图文:砂鲁基 中译:陈维维 出版社:文桥传播中心 你知道吗,最初的原住民,他们原是不养鱼,河里抓;不种果树,上树采;果子掉下来,随手拾起;不养山猪,打猎就是;不养蜜蜂,树上挂蜂巢…… 这是一个原住民孩子少年丧父的故事,年轻的家庭如何面对家人死亡,然后继续生活。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这少年人要做个既痛苦又艰难的抉择——他要离开母亲,陪伴他的祖母。 这故事也让我们看到原住民的一个重要信念:要照顾年轻人,同时不忘老年人。故事也帮助读者理解原住民在森林中的生活,如何在上帝所赐的大自然恩泽中找到快乐;而动物、鸟类、河流……也在神秘的丛林里,浑然一体,共存共荣。希望这个故事能让你领略森林的奥秘,以及原住民浑朴美丽的文化,并一窥他们“并不遗忘任何人”的传统习俗。 预购此书可联络文桥603-92864046或电邮admin@bridge.org.my询问。 每一天由灵修开始 2018年1-2月份中英对照简体版《灵修日程》已出版。请向本报订阅 要活出上帝的样式,每日就由灵修开始,让一日之计在于神!鼓励主内弟兄姐妹订购《灵修日程》以滋润心灵,靠主得力。…

一介书声:克理威廉:海外宣教之父(漫画)

文/林银银 书名:克理威廉:海外宣教之父(漫画) 作者:胜间敏夫 (Basil Miller) 译者:王馨仪 出版社:校园书房 在前几年,我心中就已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要到偏僻的地方宣教,却觉得自己还不足;一直到现在,我都不敢踏出这一步,因为我不清楚这是不是上帝的呼召,深怕只是一时的感动。在我还未踏入工场前,我必须想清楚,因要成为一个宣教士就意味着没有一个安定的家,要时常搬迁。所以,我需与上帝再三确认后才决定,因不想糊里糊涂地踏入。所以,当我读了这本书后,我非真的是非常佩服书中克理威廉的毅力和顺服。 克理威廉是一位无私献身的穷鞋匠,他得着上帝的恩典,将基督那测不透的丰富传扬于外邦人之中。有时候,我真的猜不透上帝为何呼召一个看似没什么恩赐,甚至犯了罪的人;这些人都被拣选成为祂的门徒。像这本书里的克理威廉牧师一样,他原本只是一个穷鞋匠,什么都不会,在语言沟通上都会产生问题的人,却蒙上帝的呼召作牧师与宣教士。 他刻苦耐劳、追求上进的精神非常吸引我;他甚至努力自修学会多国语言,有拉丁语、希腊语、希伯来语、荷兰语、法语等。上帝非常重用克理威廉,后来让他成为一名圣经翻译员,也赐给他伴侣。另外一个更吸引我的地方是他的顺服——就算穷依然可以服事。 宣教的道路用看似容易,当亲自体验时,就知道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克理威廉牧师以宣教士的身份被宣教差会派遣到印度加尔各答服事,需要面对许多困难,并且致力于翻译孟加拉语圣经。在宣教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属灵争战,而他也因许多的因素,要与自己的妻儿搬来搬去居住。 作者在这本书里,给了我很多生命、信仰与宣教的提醒与反思;特别是不要小看自己,不要总觉得自己不比人优秀,只要肯努力,与上帝的关系密切,寻求上帝的帮助,上帝必定会特别赐福与引导。

专题:选民被宣 林汉琪:福音需要活出来

“我们所信所传的福音是需要在生活中真实活出来,叫人看见。”林汉琪牧师是第42届妇女代表大会的专题讲员,并提醒姐妹们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到圣经,但多数人都有机会接触到基督徒。 “选民被宣”是此次大会的专题题目,这里选民并不是我们常说的那种拥有投票权,可以在国家选举中投票的选民,而身为基督徒的我们就是“被拣选的子民”,是可以被上帝所使用的子民。 林汉琪牧师说,每个人都有梦想,而梦想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长辈也同样可以有梦想。“重要的是,你还拥有梦想吗?你敢被上帝所使用吗?” 她强调,我们身边的人想认识基督,不是因为看见我们在教会裡很热心事奉,而是因为看见我们在基督裡的生命转变,以及身上披戴基督的样式。 林牧师重申,“选民被宣”需要重心出发,传福音不只是一个选择,而是基督徒的本分。同时,我们不只是在华人当中传福音,也要在原住民当中传福音。

妇女大会闭幕礼总结 池金代:养成读经祷告的习惯

“上帝的话就如同一个铁丝网,保护着我们,让我们安全过生活,但我们却总是想要逃出去,然后就容易被魔鬼趁虚而入地逮到。”池金代会长语重心长地提醒妇女姐妹们,当要小心应对所面临的属灵挑战。 他在年会第42届妇女代表大会闭幕礼上说,如果我们远离了上帝的话,就如同离开了上帝的保护,只能自生自灭。 池会长期望,经过了三天的大会,姐妹们可以得着滋养辅助,从而多结果子,不要死在活动中,要活在基督里;活动是帮助我们活在基督里的辅助工具,并希望姐妹们养成读经祷告的基督徒生活习惯。

主题二:合神心意的七个条件 你愿意为主全然献上吗?

池金代会长在妇女代表大会中介绍的另一位拥有“合神心意的生命”的人,是把珍贵的香膏打破涂抹在耶稣身上的马利亚(马太福音26章6-13节)。 池牧师列举了合神心意的7个条件,即全然献上、谦卑敬拜、荣耀归主、优先给主、预备被批、趁早示爱,以及不忘主死——终极浪费。 “马利亚愿意全然献上心爱的给主使用,虽然这是一瓶十分珍贵的香膏,是马利亚的嫁妆,但她愿意为主献上,姐妹们你愿意全然献上你最心爱的吗?” 同时,他也认为,基督徒当要谦卑敬拜,承认我所拥有的一切,完全是上帝的恩典,原本我就是一无所有的。 再者,要把荣耀归于主,主是一切荣耀,要认定所有的一切都要归荣耀给上帝,千万不要把荣耀归给自己,更不要抢夺弟兄归荣耀于上帝的机会。 然后,要把优先秩序弄清楚,要优先信耶稣才能优先给主,当你在凡事上以耶稣基督为优先时,就要预备被批的准备。可是,当人家批评你的时候,你要感谢主,不要因为批师而退却。 还要趁早向主表达你的爱,免得太迟,马利亚捉住了时机,回应了主的道。最后,当然也是最重要的,要视耶稣基督的死为终极浪费,主耶稣是神人,怎能让祂为我们死呢?

主题一:合神心意就是听话 以斯帖是个听话的人

波斯王后以斯帖是池金代会长在年会第42届妇女代表大会中,所介绍的第二位拥有“合神心意生命”的圣经人物。 “合神心意”这个词,在圣经中首先是出现在大卫王与扫罗王的故事,因着扫罗王不再合神心意;因此,上帝要重新拣选一位合神心意的人来当王,这就是大卫王。扫罗王之所以不再合神心意,主要就是因为他不听上帝的话;而大卫是一个听话的人,于是上帝拣选了他,并称他为“合神心意的人”。 以斯帖也是一个听话的人,在未进入皇宫之前,她听末底改的话,在当了王后之后,她听王的话。 池牧师用了三个方面来形容以斯帖所拥有的“合神心意的生命”,首先是“别无所求,得人喜悦”,再来是“禁食靠主,勇敢冒死”,然后是“流泪哀告,爱国爱民”。 “别无所求,得人喜悦”,池牧师说,因着以斯帖的听话,她得到了大部份人的喜悦;而且她从不为自己求,不以自我为中心,并以他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因此,她得人喜爱。 “禁食靠主,勇敢冒死”,池会长强调,以斯帖的禁食是对上帝的一种依靠,今天我们的勇敢都是从上帝而来,因有主与我们同在。然而,身为华人的我们是最缺乏勇敢,于是,他再次提醒姐妹们当要改变心态,勇敢为主而活。 “流泪哀告,爱国爱民”,池牧师认为,当年以斯帖为了她的同胞向王流泪哀告,今天的我们也应当为我们的国家与民族向神祷告。

第42届年妇代表大会特别报道:第42届妇女代表大会开幕 池金代:以生命代价持守信仰

“你愿意为亲近主而牺牲生命吗?”池金代牧师在第42届妇女代表大会的开幕礼上,向参加大会的姐妹代表们如此询问。 池牧师是以“合神心意的生命”为题,并以圣经人物——但以理为例,提醒姐妹们要拥有合神心意的生命,就当要向但以理学习。但以理书六章10节讲述了但以理在面对着禁令的情况下,一日3次面向耶路撒冷,跪下祷告,与素常一样。 素常的意思就是平常,但以理在平常就有“一日3次面向耶路撒冷,跪下祷告”的习惯,因此,池会长问姐妹们是否如但以理般拥有读经祷告的习惯?并再次强调,基督徒当要养成读经祷告的习惯,因为没有读经祷告的习惯是不正常的基督徒生活,而但以理就是过一个正常的基督徒生活。 他说,教会总是有许多的活动供参与,但很多活动都让基督徒“死”在当中;于是,他希望基督徒们不要“死”在活动中,当要活在基督里。 “但以理面对着诱惑与危机,但他依然持守他的习惯,今天的你也是面对各种诱惑与挑战,你持守了你读经祷告的习惯吗?但以理不惜以生命代价持守信仰,你又能做到吗?”

第42届年妇代表大会特别报道:砂华人年议会妇女会第42届代表大会 400姐妹盼有“合神心意的生命”

综合报道/韵琴 砂华人年议会妇女会第42届代表大会于11月27-29日假诗巫卫国礼堂召开,全砂约有400位姐妹参与大会,为要成为更加合神心意的姐妹。 此次大会的主题为“合神心意的生命”,并邀请顾问池金代牧师为开幕/闭幕/主题讲员,专题则为“选民被宣”,讲员为林汉琪牧师。 与往年不同的是,此次大会亦设有4个工作坊,即“认识特殊儿童”,讲员为黄其薇姐妹;“加强亲子关系”,讲员为陈倩明本处传道;“认识同性恋”,讲员为黄靖斌姐妹;还有手工制作班。 另外,陈倩明本处传道也是大会灵修的讲员,而陈朝强牧师则是查经会讲员,此次查考的经书是弥迦书。 在27日晚,感恩喜乐赞美操之夜正式上演,10个教区的姐妹分别用一首赞美操来进行交流,并在晚会中进行“第8集感恩喜乐赞美操”推展礼。

澳洲卫理公会思恩堂青团迎新

Hello,亲爱的马来西亚弟兄姐妹们,你们好。 我们来自澳洲卫理公会思恩堂青年团契,今年团契的主题是“幸福,团契,爱”,目的是为了培养及促进契友间的关系,使契友们能在这大家庭里找到归宿感,建立一个有爱与幸福的团契。 团契聚会时间是在每周五晚上7点15分,且不间断地更新与安排活动,让青年们感受更多主的恩典与欢愉的聚会,其中包括:查经与小组分享、观赏见证影片、迎新会、生日会、亚当与夏娃会、户外活动等等;此外,也庆祝华人新年、端午节与中秋节,让游子们能一解思乡之情。 我们团契在乎的,不单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美好相处,更重要的是与上帝建立亲密关系。信仰组现在推行“恩典365事工”,每天定时在facebook上分享一篇由台湾寇绍恩牧师所讲的“恩典365”来帮助契友们学习上帝的话。此外,见证组推行“圣灵的果子”,在每月分享圣灵果子的其中一面,让契友们能一步步学习圣灵果子的9面。 团契目前人数有40人,平均出席人数25-30人,大部分是大学生,也有些是开始工作的青年人,年龄介于18-30岁。青年人多来自于马来西亚、新加坡和中国。虽然我们从不一样的地方来,大学读的专业也有不同,但在一起团契时仍能非常幸福,因我们在敬拜同一位上帝。 在Adelaide能找到这么充满热情与温馨的“家”(团契),是上帝的恩典,所以思恩家青年团契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大家庭。 Goodwood Methodist Church 澳洲基督教华人卫理公会思恩堂 地点:158-160,Goodwood Road, Goodwood SA 5034 电话:林文光牧师(+61420227956)、 主席Fiona(+61 423547644)、 副主席Renee (+61…

澳伯尼镇布道站禾场广大

在澳洲塔斯马尼亚州伯尼镇(Burnie)的卫理公会布道站,12月17日趁举行每月圣餐崇拜之际,也举办一个别开生面的冬至聚餐会,吸引了五十多位会友及当地热心朋友的参与,场面既热闹又温馨。 位于澳洲塔斯马尼亚北部伯尼镇的布道站,源起于2012年由从诗巫移民过去的许守勤夫妇先在其家中举行读经班,后在塔州兰塞斯顿(Launceston)颂恩堂的官佰葳牧师带领下,经数年努力,如今已发展成为布道站。该布道站借用伯尼镇浸信会礼拜堂,在每主日举行主日崇拜和读经班,崇拜人数约二十位。 近年来,随着来自世界各地移民澳洲的人数增加,伯尼镇华人人数也在不断增长,特别是中国大陆移民有大量增加之势。因此,伯尼镇是个具备极大潜能的布道与宣教的重点地区。 目前,伯尼镇布道站隶属于距离一个半小时车程的兰塞斯顿卫理颂恩堂。该堂由官清忠牧师主理。官牧师夫妇与该布道站负责人许守勤夫妇,诚心欢迎该地的华人前来参加该布道站的各项活动,更期待大家关心代祷,同心建立当地的教会,广传天国福音。(许世韬)

伦乐布道处圣诞月报喜信

十二月是分享爱的最好节期,将最珍贵的礼物——主耶稣基督与人分享。 伦乐布道处弟兄姐妹除了参与12月2日的古晋教区圣诞踩街游行外,也在吴训成牧师带领下,20日上午前往伦乐政府医院报佳音及赠送礼物给医务人员及病人。当晚也到会友住家报佳音,将这关乎万民的信息传开。吴牧师借此分享了耶稣降生的信息。 布道处也于23日晚上举办圣诞晚会,蒙恩堂道声剧团团员们为大家演出《大雪中有光》,精湛演出及专业编排令观众十分震撼,戏剧内容更清楚表达慌乱的时代令人恐惧不安,唯有依靠主耶稣才能寻回真正的平安。 西马艺人之家的王雪晶也以音乐和生命见证与大家分享耶稣的爱,更提及耶稣在她的生命中的美好作为。当地许多王雪晶的歌迷也慕名而来,盼望他们也能跟随王雪晶的选择依靠全能真神。 圣诞节当天早上,吴牧师与弟兄姐妹分享主耶稣降生的奇妙故事。吴牧师提醒大家,圣诞节的主角是主耶稣,祂谦卑降世为要救赎我们这些罪人,放下尊贵身份服事众人。吴牧师激励弟兄姐妹思考,自己为爱我们的主做了些什么,可以献上什么礼物给我们的上帝。崇拜中也交换礼物,因为我们既领受最珍贵的永生礼物,也要与人分享爱。会后,大家聚集享用餐点。 祈愿我们在圣诞期间,不只忙于筹备活动、布置教堂、购买礼物;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将上帝的好消息传扬出去,就如池金代会长曾说过:“不要死在活动中,而要活在基督里”。(黄筱臻)

吉隆坡圣诞文化街暨花车游行 义卖盈余捐助两间难民学校

为迎接圣诞——爱与和平的季节,吉隆坡沐恩关怀基金会与文良港华文教会联祷会携手再次为大众朋友带来2017圣诞文化街及花车游行,率先在首都散播浓浓的圣诞气氛,为大首都居民朋友们带来连串精彩惊喜和节目! 今年圣诞文化街于12月9及10日(星期六及日)两天举行,由吉隆坡沐恩关怀基金会及文良港华文教会联祷会6间成员教会联合举办,即卫理公会沐恩堂、接棒者基督教会、活泉基督教会、文良港社区教会长老会原道堂及文良港信义会基督堂。两天的圣诞文化街活动同样从下午3时开跑,直到晚间10时结束;地点设于文良港美丹马末商业区(Medan Makmur, Jalan Usahawan)。 花车游行则于12月9日晚间7时正开始,从文良港信义会基督堂启程至圣诞文化街终点,全程约3.5公里。今年共有6辆花车参与游行,花车主题包括“Jesus, The Reason For Christmas”(善牧堂天主教会)、马槽(直凉赞美教会)、耶稣的生日(接棒者基督教会)、礼物(活泉基督教会)、爱的礼物(卫理公会沐恩堂)及别树一帜的“Bumblebee”(马来西亚基督徒关怀协会)。每辆花车都设计得精美,七彩灯光闪烁,非常绚丽夺目。 吉隆坡沐恩关怀基金会执行顾问刘长武牧师在开幕仪式上致词时说,圣诞节是记念耶稣基督降生,带来喜乐与和平的日子;因此他盼望透过举办圣诞文化街,能与居民朋友分享上帝所要赐予的喜乐与和平,使祝福能临到每一个人。 此外,他也盼望借着圣诞文化街义卖会所筹获的款项,能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宣扬圣经里“施比受更为有福”的教导。因此,今年圣诞文化街的盈余将捐助两间难民学校及文良港里5间华小的贫寒学生。他冀望难民小孩在我国寄人篱下,也能感受到我国人民的温情。 为难民孩童购买礼物 与往年一样,圣诞文化街以慈善义卖会的方式进行,活动也得到雪隆区许多商家和公众朋友的赞助捐款,齐心做慈善,递送爱与温情。9日当晚,联办单位分别将1万令吉支票移交给难民学校代表,让身在异乡寄人篱下的孩童也能在我国接受良好教育。另外,活动也设有“圣诞之愿”(Christmas Wish)环节,为于较早前认领的120名难民孩童购买圣诞礼物。主办单位也得到 Living Wing Sdn Bhd 的赞助,赠送每位难民孩童一支…

卫理报丛书:Reflections

作者:朱新进 售价:RM18 书号:978-967-452-034-2 二版:2017年 收集了朱新进牧师在担任马来西亚卫理公会会督期间(1997-2004)刊载于Pelita Methodist专栏的反思英文选集。

忆苑缅怀:我心中永远的英雄――父亲余天祥

文/余道莉 先父余天祥于1935年在一个小乡村出生,那是位于拉让江下游的罗马安坡。他在13位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四,七兄弟中排行第二。他自小家里穷苦,家中多靠务农和割树胶为生,自己也曾经历二战之苦。父亲小时就读于开智小学,虽然家境贫寒常交不出学费,但依然堅持完成初中教育。与先母原为同学,但二人却仍靠媒婆说媒才完成婚事。 父亲初中毕业后,就去诗巫打拼,就业于诗华日报直至退休。当时诗华日报刚成立,父亲不怕劳苦,骑着脚踏车走遍了乡镇派报,除此之外,还负责摺报、当营业员召广告等等,身兼多职位从基层做起,正是“白手兴家”。1972年,父亲被委派到古晋担任诗华日报古晋分社经理,全家也自诗巫㮽到古晋。他毕生为诗华日报服务奋斗长达四十多年后方退休。虽然如此,他依然退而不休,担任该报顾问,甚至劳苦奔波到处写广告、讣告至离开世界才歇了手上的工。 父亲在社会上也是尽其所能服务人,他曾任古晋福州公会秘书长及理事达40年、也曾做过社团婚姻注册官、古晋中华中学校董、古晋中华第三中学校董、第一省报业与印务业公会主席、古晋中华工商会理事、古晋余氏公会顾问等职务。1984年,受砂拉越州政府肯定,获封A.B.S.砂拉越社会有功勋章。 我们有两个父亲 他在信仰方面更是我们的典范,风雨无阻地参加主日崇拜、乐龄团契;即使唱歌五音不全的他,也曾是乐龄诗班的一份子。四叔有一天和我分享说,他小时和父亲一起在田中抓鱼,一口气抓了好多桶的鱼,但二人却没办法一次把所有的桶都搬回家。于是,父亲叫四叔在田里等着,他先拿两桶回去;四叔独自一人在田里吓得半死,父亲回来时问四叔:“你害怕什么呢?我们有两个父亲,你害怕什么呢?”四叔说:“我们只有一位父亲,哪来两个呢?”,父亲手指着天上说:“上帝豈不是天上的父亲么?” 小时候,从家里走去教堂要20分钟左右。父亲年轻时因业务繁忙,星期日还要驻守办工室;但他总会把我们兄弟姐妹载去教堂上主日学,之后我们再走路回家。现在回想,如果父亲叫我们走路去教堂,这样我们一定不会去。可见父亲还是很关注儿女们的信仰状况。 2017年10月24日清晨,父亲晨跑回来后在长凳上休息,而后失去知觉,蒙主恩召,息了世上一切劳苦,回到天父怀中。他在世寄居82载,正如保罗所说“那美好的仗我己经打过了,当跑的路程,我己经跑尽了,当守的道我也守住了”(提后四7)。他安然回天家,我们固然不舍、难过,但也很安慰,因为天父顾念父亲怕痛怕生病,让他安然离世。感谢创造万物、赐生命的上帝赐下独生子耶稣基督,让我们可以靠着祂有复活和永恒的生命。因此,我们深知与父亲只是暂别,到那一天号角吹响,我们都要复活,在天上必与父母亲再相见! 今后,我们作为子女、内外孫女、曾孫辈的,要以父亲为榜样,爱上帝,爱人,爱社会;勤奋工作,谨记父亲教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更同样得着父亲一生最大的祝福——就是认识主耶稣。

踏雪飞鸿:感恩:数算恩典

龚紫阳(纽西兰华人卫理公会宣教议会监理) 很多年前,一个身有残缺的美国人,家中遭了小偷,损失了不少财物,一位朋友写信来安慰他,他却回信说:“谢谢你的来信,但其实我现在心中很平静,因为:第一、窃贼只偷去我的东西,并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窃贼只偷走部分的财产,而非所有财产;第三、还好,是别人作贼来抢我,而不是我作贼去行窃。” 就是这样的价值观,让这位残障人士不管遇到任何大小事情,都能用正面的态度来面对之,进而在日后缔造出了不凡的成就。您知道他是谁了吗? 或许你听过他的事迹,他就是后来的美国史上唯一连任四届的总统——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而他第一次竞选时得票率竟然高达98.49%!) 谁会想到,一件不幸的事,罗斯福却找到了三条感恩的理由。这个见证可以说是将感恩的美丽展示得淋漓尽致了。说真的,我好喜欢罗斯福的思考方式,很“健康”,也很阳光!想一想;如果一个遭人行窃、白损财务的倒楣人,都可以针对该事件而想出三点“不幸中的大幸”来感恩;那么较之平日际遇如同“小巫见大巫”的你我,又有什么理由常常哀声叹气呢? 然后,又想起了在路加福音十七11-19提到耶稣医治好十个长大麻疯的人。当主耶稣来到加利利与撒玛利亚的边界时,遇到了十个长大麻疯的。主耶稣怜悯他们,医治了他们;但是,最后只有一位撒玛利亚人回来感谢耶稣。主耶稣说:“洁净了的不是十个人么?那九个在哪里呢?除了这外族人,再没有别人回来归荣耀与神么?就对那人说:起来,走罢!你的信救了你了。”(17-19节) 为什么只有一位回来呢?这是主耶稣提出的问题。祂也期待人知道什么是感谢,回来将荣耀归给上帝。主耶稣也在问我们,平时我们都不断向祂祈求,而祂也都已经将恩典平安都赏赐给我们了,为什么懂得感恩的只有几个,其他的人在哪里? 每一天我们都领受了主太多太多的恩典,说实在的,你现在能够看这篇文章,不晓得你是否有为着能看见而感恩,又或者你认爲这是理所当然的,认爲这是主本来就应当给你的;所以就像那九个麻疯患者一样,挥一挥衣袖潇洒的走了。 恩典其实一直都在 现在,让我们安静来思考,与思念,在过去一个礼拜、一个月、一年当中,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事情是要向上帝献上感谢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曾经领受了上帝什么样的带领,或领受了什么样的恩典,却是被我们忽略,而忘了要感谢的? 基督徒的生命是喜乐的,而喜乐生命的其中一个秘诀就在一颗向上感恩的心。好不好,咱们就从今天起,开始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功课:“每天睡觉前,先想出三件值得庆幸的事来好好感恩一番!”可能有时你觉得这一整天,甚至这一阵子,都实在过得糟糕透顶,没什么好感恩的;没关系,只要静下心来想想,您一样可以和罗斯福一样,在不幸中找到几件值得感恩的乐事。更何况,或许那一天都没有什么糟糕透顶的事呢? 而你一旦养成这个小小习惯,你必将雀跃地发现,原来自己的生活中,竟然还存再着那么一些未曾看见的惊喜与恩典!可不是吗?套一句话说:恩典其实一直都在,只是人们往往视而不见。 每天躺在床上睡觉之前,好好想想三件事并默默感恩,是我开给自己灵性的处方。我觉得效果还不错,在这里也邀请您一起试一试吧! “我一直为自己没有鞋子穿而哭泣,但当我看到那些失去双脚的人,我又感到幸运至极。”(I cried because I h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