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理报丛书:《扶犁路上》续集
作者:陈泽崇 售价:RM30 书号:978-967-452-032-8 初版:2017年8月 本书乃继2003年出版之《扶犁路上》续集,收集了陈泽崇牧师在各地各类型事工中的讲章、演词及事奉记事。陈牧一生牧养的精华尽在此书中,愿他的作品在你我的灵程路上,激励和挑旺我们对上帝的爱,使我们的心灵得滋润,快跑跟随上帝。
Board of Christian Literature, Sarawak Chinese Annual Conference (SCAC)
作者:陈泽崇 售价:RM30 书号:978-967-452-032-8 初版:2017年8月 本书乃继2003年出版之《扶犁路上》续集,收集了陈泽崇牧师在各地各类型事工中的讲章、演词及事奉记事。陈牧一生牧养的精华尽在此书中,愿他的作品在你我的灵程路上,激励和挑旺我们对上帝的爱,使我们的心灵得滋润,快跑跟随上帝。
文/陈康胜(诗巫万民堂) 几年前去台湾考察乐龄事工,在一家机构聆听汇报后,忽然需要如厠。进了厠所,顺手把门带上,“咔嗒”一声就关紧了。如厠完毕,想开门出来却开不了。门锁是一片光溜,没有旋转的钮,没有横推的闩,也没有按掣之类的。我弄了两三分钟,领队的大概看到我那么久还没出来,也走进来找我。 这时候我才摸到角落一个手指难及的地方,有一个按掣,按了门才开。好尴尬,我想,厠所毕竟不是保险库,干什么要把门锁设计固然很有创意,是对要方便的人不方便。 创意的差劲应用,国家银行前几年发行的硬币该是其中之一。未发行新硬币之前,大家都习惯了五毛(50仙)、两毛、一毛和五分硬币。它们的面积大小很容易区分,我的盲人朋友一摸就分辨得出。新硬币的图案设计固然美,但是面积却改了。新的五毛硬币比旧的两毛还小,新的两毛和旧的一毛面积不相上下。这一来,新旧硬币同时使用时就造成混淆。我问一位咖啡店老板对这码事的感受,他说,“常常找错钱,死不吃力。”另一位同事说,“我付零钱时就是掏一把硬币,伸给柜台职员自已取。”幸好现在马币“小”,大家似乎都不在乎那几毛钱。 目标可别迷失 教会中常看见有营会或是训练会的宣传单,设计的人都很努力地用创意去设计。我比较喜欢简单清楚列明重要资讯的传单,一看就明白营会主题、扼要内容,适合谁去参加、日期和地点等等。我觉得创意的心思应该放在用怎样的方式最能有效传递资讯,而不是把宣传单设计得花花绿绿,拥挤难读。 几年前,好些团契说,一到查经的节目,很多契友就不来了;因此,发出呼声,请求设计更有创意的查经聚会,好吸引契友来。我不清楚针对这个课题,有没有人研究出特效药。但有一点我必须明白,我们可以像小说中的猴中王(榕语,孙悟空)那样多变;但我们的目标可别迷失,那就是帮助契友明白神的话,喜爱神的话。
文/郑仁娇(诗巫新福源堂本处传道) 十年前,自从跟着教会领袖们参加韩国祷告之旅,回到古晋后的次晨五时,就在当时自己的堂会开始了晨祷会。第一轮每天三章,从创世纪到启示录,信息分享之后便向上帝呼求,不需祷告事项,因对神的话有所回应,为着自己的家庭守望祷告,如同约伯为儿女献上燔祭,唯恐他们得罪上帝;接着再把个人的需要向祂陈明,当琴声停止的时候,就是一个小时的晨祷时间结束,于是心中很踏实地开始一天的生活。第二轮每天二章,第三轮每天一章。上帝的话语指引当行的路,让人充满着信心面对生活的挑战,事奉更加得力。 退休后,起初参加诗巫卫理神学院的晨祷会,后来听说母堂领袖们去了韩国回来有人渴望,在江昌龙牧师发动之下,开始五点一刻到六点的晨祷会,真是兴奋不已。如今第一轮每天一章信息已完成整本圣经,现查考士师记。上帝的话被解开,发出亮光,使我们通达有智慧处理万事。有时候,一句话敲醒梦中人。最近一直在耳边响起的一句话:你年纪老迈了,还有许多未得之地。(书十三1)这是耶和华对年老的约书亚说的。当我们渐渐变老,却发觉还有许多当作的事没做,心里焦急啊! 参加晨祷会,让上帝的话语照亮心中的黑暗,并非增加头脑的知识,而是靠着圣灵能活出来。大清早,就有机会得听神慈爱之言,何等有福!四十多人聚在新福源堂,上帝的话语被传讲,何等的感恩!大家都在家读过当天的经文,有疑问的经过阐明,或是仍有疑难,可以交流讨论,有时还把家庭属会查经班的经文分享,何等美好!难怪从对面依干江经过渡轮坐电单车来的姐妹说:对晨祷,我已经上瘾了。 将未得之民放在心上 是的,越参加晨祷,越觉得自己的缺乏。参加者有了心得,多么期望别人也可以领受得到。有个弟兄以往不参加,自从在查经班被鼓励之后,他就一直不间断。出门时,还交待太太自己要去。其实之前她都是单枪匹马去的,如今夫妻同心同行,在主里更深的合一。 合一,乃是以主的心为心,有共同的目标,虽然各人意见不同,看法不同,但是意念相同,爱心相同。彼此更深的交流,更诚的分享,更多在神面前等候,取得共识,再向前迈步!为了福音的缘故,可以采取更好的策略,对于那些经营餐饮业,如何得着他们?整个教区是否可以有一间教会安排下午四、五点的崇拜?或者思考像香港特地为他们安排午夜的崇拜? 将这些未得之民放在心上,甚愿上帝在这些年间复兴祂的作为!兴起祂的仆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兴起信徒奋勇做主精兵,体恤主的心肠,不再不冷不热,乃是为主发热心!不是三分钟热度,而是在经过考验后,依旧持续心中的火才是真正的热心。事奉有生命的感染力,以生命影响生命。 当年耶稣为什么发怒把买卖的桌子推翻?因为祂为着人们把敬拜的圣殿变成贼窝而心焦虑!这是义怒。但是雅各说:“人的怒气不能成就神的义。”所以要快快地听,慢慢的动怒。不过若是面对有人口出怒言,往往因合理的期待落空而感到失望,因此多了解行为的背后所引发真正原因,就会接纳对方,同时也需要给予交流的平台。 此次有机会踏足保罗宣教之旅,看见他那颗为着同胞失丧灵魂的心,被囚禁、被逮捕,激励我不可白占地土。保罗被捕带进营楼的时候,他本来是讲希腊话,但被千夫长允准他对自己百姓说话的时候,他心里为道迫切,众人听他说的是希伯来话,就更加安静了。这就是为了得着自己的同胞而用乡音见证。想到许多福州人都另拜新神,心中焦急难过;又想到古晋有间客家土楼的教会,为了得着客家人同胞,真希望有一场客语崇拜啊! 先知哈巴谷祈求说:“耶和华啊,求祢在这些年间复兴祢的作为!”(哈三2) 在清晨祷告中,先知以赛亚的宣告再次响起:“万军之耶和华的热心,必成就这事!”(賽九7)
文/钱莉莉(泗里街新怀仁堂) 自懂事时开始,我就为着他的救恩祷告,因主日学老师说信主耶稣的人离世了,会在天家相聚。我心里很焦急,总希望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至少我和他可以在天家相聚。从此,我便开始为他祷告,希望他有天能信靠主耶稣基督为个人救主,并接受洗礼,进入教会。 我从初中那一年开始,便认真肯定自己的信仰;那时,他也被一位牧者带入教会参加崇拜。他开始学习祷告,与我们分享上帝与他同在的经历。他说,上帝很爱我们每一个人,所以要更努力祷告。参加崇拜不中断的他,相信耶稣基督是救恩确据的他,让我觉得是时候邀他接受洗礼;可是,他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了我们。虽然关心他的牧者让他可以上受洗密集课程,但他还是拒绝了牧师的好意。我知道后好难过,也不知道该如何劝他。 自从我当了教会顶峰课程的导师,便有机会代课,教导受洗班的弟兄姐妹。此事被他得知了,有一天,他竟然对我说:“以后你教受洗班的顶峰课程时,跟我说,我就去上课。”我答应了! 过了不久,教会又有接受入会受洗,我便叫他赶快报名,却又被他拒绝了,下了许多功夫也劝不着他。他说,等下牧师问他很多题目,不会回答怎么办?肯定很丢脸!我知道男人自尊心之强,也拿他没办法,只好继续为他祷告了! 他生气了吗?! 就这样又过了一年!2014年,无意中被戴承丽牧师知道,他虽然每星期守主日,却还未受洗;于是便邀请他参加感恩主日的洗礼班。他竟然答应了!兴奋的妈妈帮他取了表格,放在桌上,叫我劝他填了。可日子一天天过了,他始终没有填表格。 记得有一次,我们问他是否要接受洗礼,他的反应有点激烈,让我们决定不再勉强。报名截止的前两天,戴牧师又找我问起他的表格,为何迟迟不交上来?我重新带了张新表格回家,并借牧师的名义问他,是否要把握这次的受洗机会?!他没有反应。妈妈紧张地跑来房间叫我放弃,下次再试。 我相当心痛:为什么他明明知道上帝那么爱他,却还是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表示自己的基督徒身份?为什么他在意我有没有去祷告会,可自己却不肯受洗?为何我以前学校放假没去团契,就逼我去团契,可自己却不能接受洗礼? 我突然感觉有声音告诉我:不要放弃。我决定了,就算他骂我,我也认了。星期天,也就是报名截止的当天,我在表格上填了他的资料,剩下签名的格子。在他参加完崇拜回到家后,我拿出最后一股的勇气,把表格递到他面前,要他签名。 他整个人站起来走了,我想这次死定了,他生气了吗?!他在妈妈文具盒里拿了一支笔,我心想,难道你要把我的表格毁了吗?在胡思乱想的当儿,他口里突然冒出:“我可以用黑ink签名吗?签英文还是华语啊?” 我整个人呆住了!原来,他找笔是要签名! 签好表格,我看见妈妈露出兴奋的笑容,我也好高兴啊!我们母女两在房间里聊起,才发现原来妈妈和我一样,为他祷告了十多年!我赶紧打电话给牧师说,如果教堂还没关门,我马上把表格送去。牧师叫我放心,等祷告会时再交也不迟。我说不行,因为我好担心他反悔。 当我把表格送到戴牧师手上,欣喜中带泪地告诉她,我们母女多年的祷告蒙上帝垂听!回家后不仅向上帝感恩,更祈求上帝让他不后悔,甘心乐意上课,让他有智慧好好学习。 第一堂课时,我偷偷地看着他,他居然很早就到,还坐在最前面的听课。我心里想到他过去给的很多理由:害怕上课,怕自己不会,担心要做功课等。如今想起,我依然很感恩,兴奋无比啊! 更巧的是,我被安排在感恩主日那天当崇拜主席,就在台前见证了他的洗礼和入会。那种喜悦,那份感动,唯有上帝最明白!后来,我也才知道是圣灵的动工,还有他许愿还愿,因为上帝听了他多年的祷告。 上帝的时间从来没有差错,而我们也不能因上帝不立刻回应祷告而感到灰心失望。上帝很爱我,也很爱我的爸爸,在祂的时间,让他受洗归入基督耶稣的名下!
文/叶永盛(台北真理堂全职同工) 主后1500年起,欧洲进入大航海时代,葡萄牙和西班牙一起从大西洋出发——前者绕过非洲大陆,而后者跨过美洲大陆,最后两者都航行到了亚洲大陆南边的海域,突破穆斯林控制的欧亚贸易路线,也开始了一场亚洲宣教之行,让原本已龟缩到叙利亚北部山区及印度沿海的亚洲基督徒群体有不同的面貌。 印度:当圣伯多禄遇上圣多马 方济会士(Francisian)随达伽马(Vasco da Gama)率领来到印度的卡利卡特(Calicut),后转而南下到柯钦(Cochin),受地方土酋欢迎,也在此发现了圣多马基督徒(印度当地基督徒,承认涅斯多留主教长的权威)。 后来葡萄牙在果阿(Goa)建立根据地,天主教开始在印度设立教堂、医院及学校。圣多马基督徒和葡萄牙天主教徒在印度的涅斯多留主教玛尔雅各(Mar Jacob)和著名的耶稣会士沙勿略(Francis Xavier)于1550年代逝世前,都保有互相尊重的关系,并引领很多印度人归主。但后因涅斯多留教会自身的分裂,加上葡萄牙人操纵、天主教加强传教活动与神职人员层面的压力,多重打压下圣多马基督徒组织终遭粉碎!印度教会迅速拉丁化。 但推崇“适应”(accomodation)宣教策略的耶稣会士诺比理(Robert de Nobili)反其道而行,继续带领不同种姓阶级的印度人归主;而他的同袍则把福音带入北印度的莫卧儿帝国(Moghul Empire),并一度得到阿克巴大帝(Akbar the Great)的宽容。跨入18世纪之际,印度的基督徒估计约75万人口。 东南亚的佛教世界 印度东南方是一系列小乘佛教国家:锡兰、缅甸、越南、暹罗。1505年葡萄牙人来到锡兰时,岛上分成几个小王国,其中科特(Kotte)王国特别礼遇他们,不仅与之签订贸易合约,也欢迎传教团进来,王甚至把自己孙子的金像交给大使带给葡萄牙国王,请求葡王保证将来协助他登上王位。这位金像小国王法护(Dharmapala)后来受洗,但其统治权却落在葡萄牙人手中;葡人暴政导致佛教臣民反抗,甚至也有基督徒百姓离开教会。最后,荷兰人将葡萄牙人势力逐出锡兰时,岛上信徒大约仅6万余人。 1554年,天主教各个差会试图进入缅甸,但遭受当地几个小王国不断扫荡、逼迫,殉道者不少。最后,在1722年总算获得某个国王的允许建立传教团,并由一位基督徒外商捐助教堂,开始传道及翻译圣经的工作。最后勉强在仰光建立了两间教堂及大约3千名天主教徒。 1583年,越南第一座天主教堂在南越的顺化落成,之后耶稣会士亚历山大罗德(Alexander de…
采访:黄孟礼(卫理报总编辑) 受访:池金代(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会长) 记录:卢韵琴 “会长任期满一年,最大的成果应该就是因大家的配合,成功地把开会的效率提高;无论是各部会议,还是年议会开会,今年的年议会开会的时间更是缩短了一天,哈哈哈……”砂华人年议会会长池金代牧师笑着说。 池金代牧师于第41届年议会中被选为担任砂华人年议会新一届的会长,任期从2017年至2020。趁着他任期满一年之际,《卫理报》总編黄孟礼再次找上他来一个“面对面”地谈一谈他在这一年来的成果。 眼见其他年议会都有“挑灯夜读”的开会情况,他认为,其实会议的时间是可以缩短的。于是在各造的配合下,于11月21-23日召开的第42届年议会,成功从往年的3天半会议时间,减少至2天半。 “其实在开了第42届年议会,我觉得还有可缩短的空间,如按立礼拜与闭幕礼是可以放在一起的,这样就可以再空出一个晚上的时间,让代表们更加轻松;委任则可以再提早一个星期,所以,要是年议会真要缩短的话,还可以再缩短半天。” 減少开会次数 说缩短就缩短,说减少就减少,那会长有经过考虑吗?“今年将年议会的时间缩短、各部会议一年召开的次数减少,如执行部的会议已经从4次减少至3次;其实我也不是冒冒然如此行,而且经过了参照其他年议会的做法。” 池会长认为,教会已经开会开太多了,大家都是为了开会而开会,却不做事情,做事情的永远都是那几个,其他人就是“看他在做事“。 其实,各个年会部门的会议就是给建议、方向和异象,同工们就是努力去做工,朝着方向去执行。年会也应该是给大家一个大方向,然后通过教区的联络,把工作交由牧区与年会的员工去做。“《卫理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能够一个星期出版一份,就是同工们努力地去做,而不是坐着开会开出来的。” 然后,就是开会的事情,其实是他在年初时有感而发的一件事情,觉得会议太多,因而就开始着手减少会议的次数,在他看来,那个是上帝额外的工作。 一句“不要死在活动中”目前已经显然成为了池会长的名言,乍看之下,好像是会长不鼓励教会办活动。然而,会长的原意是指教会的活动太多,多到一个地步,导致弟兄姐妹与主的关系都没有了。因为无论是开会还是活动,都应该要专注在主身上、尊主为大,这也就是卫斯理约翰所强调“Christian Conferencing”。 池牧师举例马大为什么会被主责备,主要是她的心不在主身上。在那边怨天尤人,一边做一边离开主,如果她存着感恩的心,在那边煮饭与预备,主也会称赞她。马大并不是没有坐在那边听道而被责备,而是她心里烦乱,做到心不甘情不愿,还要骂耶稣。 “活动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是在于我们变成只是取代了上帝的地位。“ 五个恩典工具 另一方面,池牧师也强调了他本身一直以来对禁食祷告的负担,但他再一次感到纳闷的就是,卫斯理约翰强调的五个恩典工具,即:祷告、读经、圣餐、聚会,还有禁食;然而,禁食这一环却是本会的“死环”。 “其实当初卫斯理约翰曾写信骂一些传道人:你们整天都想着吃,不想禁食。”可想而知,那时候就出现了与现代教会很相像的状况,即整天都想着吃——聚餐大家就很开心,一谈到禁食,大家都避开,然后开始用异样眼光看你,觉得你很怪:为什么有食物不吃,是疯了吗? 他在访谈中介绍了一位神学作家——John…
求救国家离罪祷文 圣洁的父神,恳求祢解救我们的国家,脱离黑暗邪淫势力的捆锁,用耶稣的宝血遮盖我们的国土和全体百姓。求祢除去全国人民心中的骄傲和情欲,远离毒品、赌博和帮派势力,拒绝谎言、贪腐、自私、奢侈、邪荡、欺压和暴虐,专一寻求友爱、公义、圣洁与和平,建立和融的邻里生活。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为国家求恩福祷文 全能的上帝,感谢祢创造我们作马来西亚的国民。求祢赐我们渴慕祢的心,决意作遵祢旨意的子民。求祢护佑我们免于压迫和争斗,促使各族和谐共处。求祢感动执政掌权者,存谦卑又好怜悯,秉行公义,建设和平邦国。求祢赐福我们继续享有信仰和言论自由,兴起合一的教会,成为社会良心为国守望。奉主耶稣名求,阿们。 每期一句 “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又从你们的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你们肉心。我必将我的灵放在你们里面,使你们顺从我的律例,谨守遵行我的典章。你们必住在我所赐给你们列祖之地。你们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你们的神。”(以西结书36:26-28)
“不要死在活动中!” 自从十一月底年会结束之后,这句话已经成为了会长的“名言”,因为在会长演词里头出现过,也在教区议会会长的训勉里头讲过。 感到欣慰的是,有人时常引用这句话来警惕弟兄姐妹们;但是也有的却说,不要再多讲这句话了,等下弟兄姐妹不来参加活动了! 这句话里头的活动可能包括以下的活动: 做给人看的活动:主耶稣在马太福音六章谈到行善的活动时,祂教导我们在施舍、祷告和禁食等的活动上,不要故意做给人家看,而是要做给上帝看,得到上帝的报答。如果故意做给别人看,要得到人们的称赞,你已经得到了地上的财宝,只是短暂的,那么你就得不到天上的财宝,就是永恒的奖赏。 没有意义的活动:有时候,教会为了办活动而活动,也没有想清楚到底为什么要办?结果办的活动没有意义,参与的人也感觉没有意思。 没有果效的活动:有些活动办起来有声有色,精彩万分,但结束之后,没有什么长远的果效,不会使人继续过着正常的基督徒生活。 使人跌倒的活动:有些活动不是促进友谊的关系而是超友谊的关系,那就更加可怕了,因为是使人跌倒的活动。 使人累垮的活动:有的活动本来是要使人重新得力的,但却在活动之后使人累垮,病倒在床好多天。 好多活动是好的 但是除了以上的比较负面的活动导致人死在其中以外,其实好多的活动本身都是正面的,是好的活动,只是主持的人和参与的人没有让活动里头所学习到的东西成为生活的习惯,把好东西留在活动里头,没有带走。就如卫理神学院办的神学训练课程,训练学生们每天清晨起来唱诗、读经、祷告,每个星期禁食祷告和布道;但是好多神学生和短宣生离开神学院之后,没有带走这些好东西,没有把它们养成生活的习惯,没有在清晨起来灵修,也忘记禁食祷告和布道。这样岂不是都死在活动中了吗? 再举几个例子:1. 三福训练是好的训练活动,但是弟兄姐妹于毕业之后,还有几个继续布道呢?为什么没有把所学到的应用在生活当中呢?这样不是死在活动中吗?2. 读经祷告营是好的营会,但带领和参与的人离开营会之后,仍然过着读经祷告的生活吗?如果没有,那营会岂不是使人死的活动吗?3. 门徒课程是好的课程,但有几个受过门徒训练的弟兄姐妹,仍然每年把圣经读过至少一遍呢?如果没有再读,那岂不也是死在门徒训练的活动中了吗?4. 讲道是牧者美好的事奉活动,但是如果讲完道,自己或会众却没有行道,这就如雅各所说的“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二17) 凡信耶稣的人不应该是死在活动中的人,都是活在基督里的人,因为“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前五17) 在新的一年,2018年,让我们靠主活出新造的人。也在未来的每一个新年里,要活在基督里,不要死在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