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总1156、1157期

交流站:

卫理家政训练所3月开课 卫理报家政训练所订于3月5日(星期一)开始新学年的家政课程,课程包括綘纫、手工、插花、烹饪、手机(电脑)应用。 上课时间是星期一到星期五8am-12pm及星期六2pm-5pm。 有兴趣者欢迎报名参加,联络电话:013-8293407(李)、0168885907(刘)。(卫理家政训练所) 诗巫北教区 2018读经祷告营 讲题: 操练敬虔,作主门徒 目的: 1.引导信徒建立活泼的祷告读经生活; 2.培训学员成为祷告读经伙伴 日期: 17-19/03/2018(六至一) 地点: 诗巫百周年纪念园(注:交通自备) 对象: 诗巫北教区少年到乐龄 目标人数:100人 报名奉献:每人RM70(包括住宿、材料、膳食) 报名截止日期:25/02/2018…

新加坡“唯马团契”甫成立 协助大马信徒与主同行

“唯马团契”WE(West East—)Malaysians Fellowship,是由一群在新加坡生活的马来西亚卫理信徒所组成的团契。 团契成立的契机源于几位弟兄姐妹有感于在新加坡生活的大马卫理信徒日益增多,其中有许多初到新加坡的弟兄姐妹面临新环境的挑战,却无法找到适当的援助。更有甚者,在生活的压力中逐渐远离上帝、离开团契生活与信仰群体。 “唯马团契”的成立旨在成为这些弟兄姐妹的“援助站”,不仅提供实际的帮助与意见,分享在新加坡生活的经验,更期望带领他们继续或重新回到上帝的爱中,与主耶稣同行。 于是,在得到新加坡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长吴乃力牧师的认同与支持下,“唯马团契”于2018年1月27日假卫理公会大巴窑堂正式成立。 祈愿上帝使用“唯马团契”成为新马两国卫理信徒的祝福;同时也使团契成为上帝在新马两地的美好见证。诚邀各位弟兄姐妹在祷告中代为记念。 唯马团契联络人:郑汉华弟兄+6010-288 4910/+65-9857 4910(池炫璋)

中区卫理乐龄学习中心开学 42位乐龄人成为中心新鲜人

中区卫理乐龄学习中心新学年开学,42位乐龄人报读一年级,成为学习新鲜人。 开学礼于1月24日假福源堂进行,砂华人年议会会长池金代牧师为当天开学礼讲员,并提醒乐龄人们要立定志向学习。 池金代以圣经中的文士以斯拉为乐龄人的学习目标,勉励学员立定志向学习。以斯拉作为以色列领袖,他立志考究上帝的话,并且遵行神的话,甚至将神的律例典章教调以色列人。 池牧师说,乐龄人要立定的第一个志向就是要考究上帝的话语,于是要一起来到乐龄学习中心学习上帝的话。 不但要考究,还要学习遵行上帝的话,换句话说就是把上帝的话活出来,不要把乐龄学习中心的学习看作是一种活动,要持续地活出来。 除了学习、遵行上帝的话之外,池会长还要乐龄长辈们更进一步,即把所学的教训他人,而且是边学边教,在教训人之余,自己也得到学习。 让上帝的爱充满世人 较早时,年会乐龄团契主席兼卫理乐龄学习中心董事长刘恭谋在致辞中强调,在知识教育的时代,许多人认为活到七老八十不必参与学习课程,这是错误的想法。反之,乐龄人要不断更新,透过课程学习及导师的教导,让自己更有信心面对挑战,过更丰富的乐龄人生,并对上帝有信心,因上帝的话语一揭开,就发出亮光。 他指出,乐龄学员可以透过学习来塑造自己,让人生下半场充满活力与冲动,对上帝更有服事的负担;不但学习课程,也出去传福音,让上帝的爱充满世人。 除了42位的第一阶段一年级新生外,根据中区乐龄学习中心主任张超英牧师的报告,2018年的学员还有2年级的35位学员,3年级的36位学员及4年级的20位学员;第二阶段的一年级生有20人,2年级生则有10人;第三阶段的博学班一年级及二年级各有12人,总数为187人。

MY Centre第二届麦子营招生中 让青少年更认识上帝的呼召与应许

MY Centre第二届麦子营订于3月23日-25日假诗巫青少年中心举行,有意参加者受促尽快报名,以免向隅。 此营会的主题为“麦子特物”,目标是让青少年人认识上帝的呼召和应许,更在信心里的选择和持守,并立志委身跟随承担使命。 信息将以《约书亚记》为蓝本,环环相扣的营会环节,藉着活动任务及信息反思,让营员从体验中学习。 营会报名截止日期为2月28日,欲知更多详情可在办公时间拨打084-311311查询。(MY Centre)

北区乐龄学习中心开学礼 跨宗派长者同心学习

2018新学年,美里北区卫理乐龄学习中心于1月18日假美安堂副堂开学了;出席者包括牧者、导师及新旧学员共140多位,众人济济一堂,场面热烈又温馨,感谢主! 开学礼由中心主任林辉明弟兄主持,在刘锦云牧师祷告后,林主任就欢迎各方的出席参予,特别是年会乐龄团契指导兼学习中心总主任刘慈瑜牧师,更抽空远道而来参加开学礼。林主任也报告提醒有关班级分配及细节条规等。最后,他以很激动的心情宣布,今年开办五个班级,一年级新生有36位,是历屆最多的一年。更令人感動的是,新生中有五位来自天主教会,一位来自纯福音教会,二位来自福音堂,还有一位是新约教会的。这么多宗派的乐龄弟兄姐妹在一起学习上帝的话语,造就灵命,竭力成长,是多么感恩的事呀!可见学习中心的开办,也得到各宗派信徒的认可与肯定。 小部分是“老年人” 总主任刘慈瑜牧师在訓勉时,也极度赞赏美里学习中心办得有声有色,学员人数年年加增。她更以最新世卫组织对年岁的划分(0-I7岁为未成年人、l8-65岁为青年人、66-79岁为中年人、80-99岁为老年人、l0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劝勉在座地学员,当中不乏“青年人”、“中年人”,只有小部分才是“老年人”。她言简意赅地指出,乐龄人在上帝的眼中是宝贝,是祂所重用的器皿,因此仍然要装备、学习,勇敢地向着标竿直跑。 在刘慈瑜牧师祝福祷告后,各班级全体合影,享用茶点,正式开始了新学年的学习。 今年,该中心两个学段分别为第一学期(1月18日至6月8日)及第二学期(6月28至9月29日),并于每周四和周五,7点50分至10点50分上课。(林辉明)

MY Centre巧固球俱乐部球队招新球员 通过锻炼学习品格

MY Centre巧固球俱乐部球队招收新球员,凡年龄介于10岁至30岁的青少年均可参加,在锻炼中学习品格。 同时,注重训练亦看重球员课业,特别安排球员在训练前一个小时作功课,以培养球员的“尽责”品格。 据该俱乐部秘书徐道良在受访时强调,巧固球原本就是一项以品格为重的运动,而尽责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品格。为此,身为学生的球员亦应当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尽责地做好自己的本份。 目前,该功课时间仅限于男队,女队则因为人数的关系而暂时未施行,但不排除在学生人数增加后施行。 据了解,男队的练习时间为每周一的下午6时至晚上9时,唯6时至7时为功课时间,球员如果提早完成功课,就可以提早进入练习。女队的练习时间则为每周五的下午6时至晚上8时30分。 另一方面,MY Centre麦子篮球队亦在招收新球员,凡年龄介于10岁至30岁的青少年均可参加,于每周六上午9时至11时的篮球练习。(MY Centre)

消息:《Heaven is for Real》 全砂巡回电影布道会

由砂拉越华人年议会资讯传播部主办《Heaven is for Real》 全砂巡回电影布道会将于3月展开。 欢迎弟兄姐妹踊跃出席观赏,有意者即日起可以在办公时间前往年会资讯传播部、卫理福音书局、生命书坊及诗巫/民丹莪/斯里阿曼/美里各堂会认献入场券,每张入场券认献价为RM5,而诗巫京都影院的入场券认献价为RM 8。欲知更多详情,请致电084-347675洽询。 日期 时间 地点 信息分享 03.03(六) 7.15pm 诗巫新安堂 詹泰珉牧师 04.03(日) 7.00pm 诗巫京都影院 陈朝强牧师 17.03(六)…

时事回应:大马百年诞辰的献礼

文/晖(退休公务员) 马来西亚于1963年9月16日宣告正式成立。而再过45年,即2063年9月16日,马来西亚将迎来百年诞辰。届时,马来西亚人是否还记得马来西亚的真正生日?或像现在一样,模棱两可呢?而我们又会留下什么遗产作为给国家与子孙后代的献礼? 照理,每个时代的人必须比前一代的人看的更高,望的更远。惟有如此,人类才会不断地进步,从而一代比一代过得更加幸福快乐。然而,事实是否如此呢?显然,一个罔顾自己的国家历史的民族是不会有前途的。同样的,一个永远活在时光隧道里的族群,也不会有光明的未来。 马来西亚正处在一个骤变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近55年前,马来亚、新加坡,与隔着南中国海的婆罗洲两邦,即砂拉越与北婆罗洲共同组成一个新兴的国家,称谓“马来西亚联合邦”。当时,马来西亚各族人民,不分肤色、种族、语言、文化、宗教信仰,无不希望这个刚摆脱英国殖民地统治的新兴国家,能够为国人带来自由、民主、和平、进步、繁荣,和幸福的生活。即使半个世纪过去了,人民的初衷并没有改变。尽管有人千方百计,挑拨离间,试图改变马来西亚的现状,从世俗国变为神权国,众多爱好和平的马来西亚各族人民对维护和捍卫宪赋的自由、民主、法治的权利之决心始终没有改变。 再过不久,马来西亚将举行第十四届普选。不少人以为,这将是开国以来,国家所面对的一场最为激烈的选举。无论如何,选举的目的无非是还政于民,让选民选出能贤与能,能够为国家谋求最大利益的代议士,以组成新一届的政府来治理国家。有人说,怎么样的选民将决定怎么样的政府,这话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愿选民明辨是非、慧眼识人,不要被个人的私欲而蒙蔽了眼睛。从政者更不要忘记建国的初心,并要牢记立国的使命。 纵观人类历史,种族与宗教政治是制造人类分裂、自相残杀和战争的肇因。遗憾的,人类却很少从历史中学习到教训。国人不再希望看到国家因种族、宗教政治,而继续往下沉沦。马来西亚百年诞辰时的境况如何,胥视这一代人是否好自为之?是否愿意把国家与下一代的福祉置于个人的利益之上?惟有当咱们真正愿意作出改变,悔改、自洁、圣洁度日,爱神爱人,一个更加美好的国家,崇尚民主、自由、法治、团结、和谐、和平与文明的国度才得以实现,作为给国家百年诞辰的献礼。

2018全砂戏剧培训营 响应主的呼召!

2018年卫理道声剧团全砂戏剧培训营将于3月17日至21日在古晋主恩堂举行。今年的主题宣言是: 求主点燃福音戏剧之火,响应呼召,装备齐全,2020照亮全砂! 此宣言是响应王怀德会督在2017年年会中的呼吁:“WHOLE GOSPEL TO WHOLE SARAWAK IN 2020”!虽然卫理道声剧团只是一个布道的小肢体,但本团愿意响应呼召,藉用戏剧把福音传到砂拉越每个角落、传给每个民族。虽然在人不可能,但在上帝凡事都能。因此,我们依靠主,恳求主在人心中点起火焰,催促人在这“非常时期”做出“非常回应和举动”。我们深知一切都在乎主,没有祂,我们什么也做不成。 今年,上帝赐我们四位世界级的基督徒戏剧导师,远超过我们所求所想。每当我想到他们竟愿意来到连个正规专业剧团都没有的砂拉越,并为福音的缘故教导卑微又非专业的道声剧团时,就感动欲哭。除了受宠若惊之外,更是向主称谢。我感受到上帝的两层心意:1.祂看重福音戏剧的事工,所以祂感动差派最好的基督徒戏剧导师来教导;2. 祂要在福音戏剧事工上有更大的作为。 因此,在此呼吁凡对戏剧布道有感动的弟兄姐妹,请千万别错过今年的戏剧培训营,您若想在编剧、导演、表演、音乐制作、编曲、舞台与道具设计等方面有更多学习,我们的营会有世界级的导师来教导您。 5天培训营分有专业班和基础班,同时同步进行(故许多课程会一起上课学习),除戏剧理论这门课将会更以实际的戏剧编导、表演和制作教导学员。由于名额有限,敬请尽快向各教区联络人报名参加。报名截止日期是2018年2月15日。(余民富) 导师简介: 廖杏娥博士,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戏剧硕士、中央戏剧学院导演博士、台湾彩虹爱家生命教育协会主讲师,现任在中国北京精彩教育专家。廖博士是台湾人,她受台湾彩虹爱家生命教育协会(福音机构)委派到中国去推广生命教育的总负责人。她担任道声剧团全砂戏剧培训营导师7年之久(2011年-2017年),对本团的需要了如指掌,亦有足够的认识。 颜美珍导师,台湾人,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主修导演,黑门山上的剧团担任团长(总负责人)。颜老师开创、领导及负责一个没有附属任何教会且自立自养的福音剧团;在没有任何教会资助下能生存并闯出名声的福音剧团,在台湾也是少有的,被同行称为“奇女子”。她担任道声剧团全砂戏剧培训营导师3年之久(2015年至2017年)。 傅博文导师,台湾人,国立台湾艺术大学戏剧系主修编导,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研究所主修剧本创作,好故事影音使命团执行长。傅老师能编能导能演,作品丰富多元。他首次担任培训营导师,是我们期待许久的编剧导师。 石松导师,中国人,中国民乐、京剧艺术家,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曾负责大型原创音乐剧《西关小姐》的创作、制作、北京儿艺人偶音乐剧《宠物总动员》的创作、制作、监制。石老师也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负责第二部分音乐创作和制作,及2010年广州亚运会残疾人运动会闭幕式担任策划团队及音乐总监。 石老师是中国乃至国际著名的作曲家及音乐制作人,在歌曲、戏曲、影视、舞台艺术等多方面多产作家,并获奖无数;此次担任导师,其中一个原因是好奇并想学习如何制作福音戏剧。(余民富)

我思故我写:我眼中的马来西亚

文/彭克珅 在马来西亚生活时,常听到很多人对她的抱怨与不满;但我在澳洲生活好几年后,发现其实马来西亚也有她的优点。当然,我不是否认马来西亚有许多待改进的地方,只是她仍然有值得赞赏的地方。 第一,亲情:在西方国家生活之后,会发现外国人18岁时就巴不得离开父母,搬到外边住,之后就不怎么与父母联络了,也造成亲情的温度不持久;甚至当父母老时,没有子女照顾。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目前,澳洲政府为了照顾这些长者也“投资”了不少钱,甚至已成为重担。相比之下,大部分马来西亚人多少还是会孝敬父母,虽然不是完美的儿女,但父母多少都能受到孩子们的照顾与关怀。 第二,接班人:虽然不是全部,我个人觉得马来西亚下一代相较起来,还是较有上进心的。我发现,澳洲不少年轻人喜欢开party,不喜欢工作与读书(或许因为生活安逸吧),甚至酒精与毒品在澳洲十分泛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那里有许多酒庄,化学工厂也非常发达)。学生们从小学开始就可以带手机上学;父母也无法阻止孩子们浏览不健康的网站、影片。2016年有份教育报告显示,澳洲中学生的平均科学与数学水平已下降,现低于国际平均水准。可见,澳洲的教育并不像他们所宣传的那么好,不过澳洲大学还是保持一定的水准。 相比之下,在马来西亚的生活下一代,有不少必须在这大环境中努力求生。至于,酒与毒品不至于那般泛滥。 第三,温情:西方国家多强调自由主义,但东方人做事时多会考虑其他人。虽说澳洲人多会以礼相待,可总有种“笑里藏刀”的感觉;在热情沟通之下是强调着自我与现实,公事公办的共识。马来西亚人较有人情味,做事较有弹性,通情达理;我一回到马来西亚办事就特别觉得温馨。 第四,吃:马来西亚美食吃不完,可是如果在澳洲,出外用餐是很贵的(而且吃不出什么味道)。所以,回到马来西亚时,几乎一天吃五餐呢! 第五,婚姻家庭:在澳洲,有许多人的婚姻不幸福,家庭有裂痕,有不少单亲家庭,或有两个爸爸或两个妈妈,甚至有为公民权而结婚的家庭等等;相比之下马来西亚人的家庭生活就较为单纯。 总的来说,每个国家都有不足与值得欣赏之处,让我们以积极正面的态度看待马来西亚——我们自己的国家。

大斋期默想:经历上帝作为 生命得更新

文/邱和平(牧师,诗巫卫理神学院院长) 今年大斋期的开始──圣灰日──恰逢华人农曆新年年关。华人农曆新年除夕是去旧迎新的时刻,其意义不止于外在的更新,更是强调内在生命更新。这与圣灰日开启一个与上帝同走一个生命更新的旅程有共鸣之处。我们再次邀请您与我们同走这条旅程。您可以独自参与,也可以邀请您的家人或教会中的朋友,一起同走生命更新之旅! 今年的大斋期,我们特别为大家预备了马可福音的默想篇。马可注重主耶稣所行的许多伟大的奇迹,尤其祂医治了许多被疾病缠累的人。其中有彼得的岳母、打开屋顶被垂下的瘫子得医治、在安息日手枯干被医治的男子、加利利湖旁被鬼附的人得释放、耶鲁的女儿从死亡的边缘被拯救、多年患血漏的女人得医治等。这些都是马可写作此福音书的目的──宣告主耶稣基督的作为和福音。他浅白直接的讲述使其受众(就是外邦的基督徒)易于明白耶稣基督,也是我们的需要。 当你禁食或禁戒,并且研读此福音书时,记得马可聚焦在耶稣的神迹和祂颠覆性的教导(一22),来强调祂的权柄。在关键的事件中,耶稣彰显戏剧性的权能来显示祂是至高上帝的仆人;同时祂藉着权柄和能力,遵行上帝的旨意。祈愿您在研读时,也经历上帝对您的作为,生命得更新! 祈愿上帝恩待您过一个经历生命复兴的大斋期。 (编按:此文节选自2018年《大斋期默想篇》,欢迎弟兄姐妹向各自堂会询问购买,以助我们在大斋期之际,可以默想上帝的话,经历生命更新)

《卫理报》首位全职主编 邓登年主编安息主怀

本报第一位全职编辑邓豋年主编于2018年2月1日安息主怀,在世寄居八十五载,并安葬于古晋西连路17哩福州公会墓园。 1963年邓氏受砂卫理华人年会选派前往台湾攻读新闻系四年,并于1967年8月间学成回来出任卫理报主编。当时本报就在福音书局后面的一个房间为办公之用。第二年,1968年,邓氏接任了文字事业部干事及卫理报主编的职务。直至1971年,卫理报在这里有一个固定的窝,由干事负责一切出版事宜。 1971-1974年,干事改为兼任。这是因为砂卫理教会面对自治的挑战后,美囯卫理纽约布道部经济资助遂年减少,本地教会未能及时填补,加以印刷费不断增加之故。 虽然兼职,当时邓干事真是凡事都干,负责打字油印,同时也负责包装寄发。此外,邓氏也负责年会录的打字与油印工作,各教会牧者或团体特刊也由他包办。邓氏在兼任了二年,1974年就辞职了。 这可能因为邓氏从小患有小儿麻痺症导致行动不便,加上工作量大所以萌起辞职念头。后来,他在古晋的福州公会出任座办职多年。2006年,他曾受邀出席卫理报55周年庆典。 邓氏于2月1日凌晨安息主怀,并于2日晚上8时假古晋七哩民众联谊会殡仪馆(3号房)举行守丧礼拜,翌日上午8时举行入殓暨追思礼拜。(孟礼)

4月两场文化公开讲座 在当代流行文化中实践信仰

趁前来主持4月19日至22日的“微写作书写营”,美国创文培训书苑主任莫非也于17日及18日于诗巫福源堂主讲两场公开讲座──“基督徒流行文化知多少?”及“自我主义如何影响文化和信仰”,欢迎所有对文化动脉想要有所了解,对福音在文化里的影响在乎又有负担的牧者和基督徒前来参加,好叫我们如何在现今文化中活出基督的样式。 公开讲座一: 基督徒流行文化知多少? 你了解文化对基督教信仰的冲击么? 你对现有充满各种流行娱乐的文化,有一个明确的态度么? 有没有想过人若只在教堂坐,便很难知天下事? 我们对现今文化是掌握?还是脱节? 本讲座欲探讨基督徒和文化的关系,基督徒在一充满娱乐选择的社会里,要如何定位。在当代流行文化里要实现信仰,有什么挑战?又可以如何回应? 日期:2018年4月17日(二) 时间:晚上7时 地点:诗巫福源堂圣堂 入场免费 公开讲座二: 自我主义文化 现代生活里,很多人习惯了一人开车,一人独居,一人作决定;也教导我们的孩子要学习独立自主,求人不如求己。面对人一生必经的生老病死,我们常常自己上医院,自己老去,自己躺在疗养院,甚至很多时候要自己一人面对死亡。 在这一切“自己来”的生命旅程理,自我,就是我们面对人生的最大本钱,也是我们参考生命与看世界的重要观点。 然而,这以自我为重的文化思想是从哪裡来的呢?对当今文化的影响又是什么?更对讲究关系的基督教信仰有怎样的冲击? 日期:2018年4月18日(三) 时间:晚上7时 地点:诗巫福源堂圣堂…

2017年回忆书写营回响:“双重身份”得医治

文/江祥瑞(民都鲁双恩堂) 人到中年总会想留下些个人记录或人生经历,让后代对前辈的“历史”有所认识和尊重。 在上课之前也曾想过为上一辈及家族史书写,但“有心动,没行动”(不知从何写起及推延,也是借口)。我也想过从部落格(Blog)中学习书写(因为我喜欢阅读旅游部落格),也和夫人分享过这事。 夫人有一次看到“卫理报书写营”的消息时就告诉我:“这不是你要的吗?”,当时我看简介说讲员是一位得过某某大奖的“大牌”作家,我自认中文不好,不知写得来吗? “你做过十多年的英文报记者,写肯定是没什么问题,不懂的地方就用英文吧。”就这样,在夫人鼓励下,我报名了。 到营会时也没什么特别准备,心想反正听就好了。还记得开幕礼自我介绍时,要选个属于自己的标点符号(击中我的要害);我想,是时候“解读”自己,了解自己了。 将伤口一一洗清 最大的收获是上“伤痛疗愈的故事” 这堂课时,我觉得不管自己是伤害者还是被害者,这“双重身份”都得到医治。以前多次为自己的罪祷告,但总觉得没有一百巴仙经历医治,好像只是轻轻摸了伤口。但在这堂课中,我们要“重演”(写出)过去伤痛的经厉,把所有细节写得清清楚楚,然后为每一段往事祷告求主耶稣医治。这好像开刀,让主耶稣把我的把伤口一一清洗(得释放)。我也写了封信,宽恕害我的人,饶恕他们的罪,就好像主耶稣饶恕我们一样。在此深深体会,上帝在我还没有信主时,就已介入我的生命,阻止我制造更多、更大的伤害,当然也保护我被人伤害得更深。我想,如果不是主的介入,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在这营会中,我也学习到如何应用“深层的沟通”,就是讲述自己的经历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另外,也学习用声音、味觉、画面及对话使文章“活”起来。同时明了“生命的转折点”就是一段故事,如果把各个“转折点”的故事连接起来,就是我的人生故事了。 这些对自己的写作和讲道有很大的帮助。当然,我认为自己还要加强: (一)中文水平 (二)如何应用好的词句来活化文章 (三)更多阅读好文章和书籍 (四)更多写作 我会鼓励对写作有兴趣并立志服事上帝的基督徒来参加莫非老师的书写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