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世德(民都鲁恩光堂)

从属灵长辈的悔恨,到“会长的话”的呼吁
好几次跟教会长辈聊天,听到他/她们说自己很失败。当我对热心事奉的他们露出疑惑的表情时,他们就解释说因为年轻时忙碌而忽略了孩子的灵性培育,所以现在成年的儿女成为冷淡的信徒或根本不来教会。他/她们悔恨的眼神,使我难过,也让我反省和警惕。
我的医生同事说,虽然她全家信佛,但是她在英国读医学院时也会去参加圣诞节聚会,因为几乎所有人都会趁着这个假期,到教会去感受一下佳节气氛。可是,不久前看到新闻说目前英国还有固定祷告和崇拜的基督徒已经不到总人口的一半。在英国短宣的妈妈也分享她亲眼看见英国许多白人教会的老化和衰退。想到英国这个卫理公会的发源地,无数宣教士的家乡,在世界教会历史中举足轻重的基督教国家,竟然沦落至此,真是感触良多。
过去两个月,看到我们的会长公开、谦卑的认罪和预告要按神的心意改革教会,我又感动又激动。会长问“我们的教会合神心意吗?”我想答案是正反皆有。但是在过去十年,本会崇拜人数没有明显增长,各团契和儿童主日学的人数也有停滞或减少的现象,这显然是令人担忧的。我们的下一代会跟我们一样爱主吗?再过两代,我们会不会步上英国教会的后尘呢?在这样的背景下,会长分享了“D6改革”的异象。

什么是D6的改革?
首先我们要了解“D6事工”(D6 Family Ministry)。这是一个跨宗派的家庭事工活动。它从2009年的美国开始每年主办研讨会,邀请众教会会友和领袖参与,目标是激励教会发展家庭事工,让信仰能好好的代代相传。如今这个运动和事工逐渐扩展到全球,2018年开始在马来西亚举行大会。D6运动的根基是就申命记第6章4-7节(Deuteronomy 6)。上帝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
会长也提醒我们:耶稣基督,是普世教会的主。祂不但强调“全心爱神”就是最大的诫命,也在升天前对我们颁布“大使命”(马太福音廿八19-20:“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所以,会长提出的“D6改革”就是要在大诫命和大使命的基础上研究和制定策略来做家庭门徒训练。会长提出以下几个问题,给我们反思。

跨代崇拜?家庭门训?
会长问:“我们的崇拜怎样开始跨代的崇拜?我们的家庭怎样进行门徒的训练?”跨代崇拜就是全家大小一起崇拜。家庭门训就是父母在家教育和引导儿童成为主的门徒。以色列民族在这方面是很好榜样。他们靠着良好的家庭宗教教育,即使经历亡国、流亡、种族屠杀,依然坚强的挺立在这个世界上,并且被公认是最聪明优秀的民族。
针对会长的第一个问题,我认为,如果没有先建立良好的家庭门训的基础或改革目前崇拜的内容,增加贴近儿童的部分,跨代崇拜可能弊多于利,说明如下。
有人说主日学把儿童和父母分开不好,应该训练儿童参加成人崇拜,不然孩子长大之后可能不习惯崇拜,进而不喜欢崇拜。其实,年会通过撰写“小门徒”教材,把主日学改革成“儿童崇拜”的模式已经有5年。一些教会现在也已经开始每月一次跨代崇拜:在圣餐主日时停止主日学,让儿童跟父母一起参加成人崇拜。我们有需要全面的跨代崇拜,让主日学只给非信徒家庭的孩子参加吗?
我们不妨思想:目前成人崇拜的内容(特别是诗歌、祷告和证道)适合12岁以下的儿童吗?如果孩子看不懂歌词,他们如何投入赞美呢?如果他们听不懂祷告内容,他们说“阿们”有多大意义呢? 如果他们不明白信息,要如何悔改和回应呢?
带领儿童聚会时不难发现,最多孩子能投入的诗歌都是我们从小在主日学学的短歌(例如:耶稣爱我、世界的光、有主在我船上、心中两个王等等)。这些短歌用简单的旋律和歌词把许多宝贵的信息植入孩子的心灵。这些歌我们长大了就几乎不唱了。如果大多数的孩子全都参加跨代崇拜,他们就没办法接触这些属灵短歌,那是何等可惜!
我们带领孩子做的祷告总是尽量浅白和贴近他们的生活,这样容易让他们有共鸣,进而学习自己祷告。我们跟孩子分享信息也学习耶稣的榜样,着重用故事带出真理。可是,崇拜讲坛的信息充满神学词语、大人世界的情境、隐喻、经典,加上有时候连大人都听不太懂的主题和抽象哲学概念,对一个儿童来说,真的很可能是“鸭子听雷”。孩子参加现在崇拜的感受,就好像叫英文不好的人去参加英语崇拜一样。如此一来,我们能怪他们坐立难安吗?如果推行全面跨代崇拜,可以想见的是:许多父母会在崇拜中不断分心去安抚或责骂孩子,结果可能是不带孩子崇拜,或索性使用“电子镇定剂”—智能手机来让孩子安静。如果孩子非常乖或害怕父母而保持安静,他们也可能常常发呆。
如果有孩子从小听了无数圣经故事,常常抱怨主日学很无聊,那么与其强留他们在主日学(可能成为捣蛋份子),不如让他们参加成人崇拜。不可否认,有些专注力、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好的孩子,可能适合在7-12岁的年纪参加成人崇拜,不过父母也应该在会后跟孩子做适当的讨论和解释。
跨代崇拜最大的问题是:大多数教会缺少良好的家庭门训做它的基础。过去十年,我和内人在儿童和家庭事工及教会辅导中心的观察发现,许多基督徒的婚姻和亲子教养有困难。有做家庭祭坛的家庭可能不超过5%;有认真跟孩子讲圣经故事,在谢饭祷告以外有常常跟孩子一起祷告的,可能不超过40%(很可能还高估)。在家里做“门徒训练”,传承信仰绝对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理想,但是在那之前,父母本身婚姻要稳固,对儿女必须建立权威,同时与孩子有好的关系(这很不容易,尤其绝大多数的人都是结婚生子之后才开始学婚姻和教养之道)。
我强烈建议教会应该要利用崇拜讲坛,系统性的帮助父母了解圣经的婚姻原则和教养儿女的智慧(单单在五月家庭月分享是不够的)。很多牧者会说,那些信息比较适合在团契分享,或是可以鼓励父母去参加婚姻和亲子课程和讲座。可是家里有儿童的父母都是最忙的,所以大多数教会的初成团契都是人数最少的。在事业和家庭两头烧的年轻夫妻/父母,通常不会或不能抽出时间去上课或看书学习。主日崇拜就是最多人可以学习的时刻。关于婚姻家庭的信息,未婚的年轻人和老年人也应该学习,因为未来自己会用到,或是可以帮助身边的人。
父母要做家庭门训,需要教会/年会的资源和支持。组织成熟的信徒探访家庭和带领他们做家庭祭坛是另一个可行的方法。
小结:如果跨代崇拜的目标是要造就我们的下一代,那么牧者、赞美团等都应该调整,让儿童能融入崇拜。如果要达到家庭门训的目标,教会要透过讲坛信息、家庭探访等方法先走进各个家庭,坚固和装备他们。

还需要儿童主日学吗?
坦白说,我对会长这个简短的问题感到震惊。对我来说,答案是绝对的“是”!我愿提出两个主要的原因:
儿童主日学是很重要的布道事工。
我一家经常光顾一家面摊。老板娘只有小时候去过主日学。彼此熟悉之后,我们得以带她的女儿参加儿童团契。可爱的孩子喜欢了教会的生活,陆续加入儿童诗班、主日学和女少年军。每次看到她一大早穿好漂亮的衣服准备去教会心里就很喜乐感恩。上个礼拜还惊喜的发现她哥哥参加了少年团契。
如果稍作调查就会发现,教会主日学大概有30-40%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是没有固定参加崇拜的(可能父母肯定教会主日学而送孩子来,或者有爱心的亲戚和邻居帮忙接送孩子)。孩子的心是最柔软和容易信主的。透过他们,父母也跟着信主的,我们在教会看到不少,正如圣经所说:一人得救,全家得救。事实上,有些教会就是从儿童主日学开始,慢慢建立起来的。所以,儿童主日学真的就是实践“大使命”的一部分,岂有不全力发展的道理?
儿童主日学弥补教会家庭宗教教育的破口。
如同上一段所说的,现今许多信徒家里的宗教教育不强,幸好主日学里有一群忠心和有教师恩赐的弟兄姐妹为孩子打下信仰的基础,影响他们的一生,甚至培养出下一代的传道人祝福教会。我一家三个孩子就是例证。虽然妈妈身兼父职,辛苦养育我们之余,没有带领我们三个读经祷告,但是却帮助我们在主日学成长。感谢神,如今哥哥成为牧师,我和妹妹则在职场和家庭服侍神,在此特别感谢我们小时候的主日学老师们。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注意教会里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我们发现至少有10%的孩子是来自这样的家庭)。单亲父母经常缺乏帮助,身心俱疲,在儿女信仰培育上可能力不从心,特别需要主日学或其他儿童事工的帮助。
小结:忽略儿童事工的教会,不但很难成长,将来还要面对凋零没落的危机。

全家的事奉怎样做(如全家布道、宣教)?
其实会长已经给了答案:“我们做父母的要全然爱主,孩子也会照样做。”如果父母是好门徒,也培养孩子成为好门徒,那只要教会提供机会,加上牧者适当的鼓励,全家一起参与布道和宣教应该是一件挺自然的事。

D6改革的实际建议
会长问:“我们的教会怎样做D6的改革?D6的前路应该怎样走?”简单的答案就是要有实际有效的家庭事工。我愿归纳以上论述,谦卑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现有的事工如幸福家庭部和资讯传播部的事工就不说了)
教导训练:
1.1系统性的在崇拜讲坛上教导婚姻和亲子关系的圣经原则。
1.2 善用平面和社交媒体(秩序单,网络群组)分享有关家庭的真理,家庭祭坛的材料等。
1.3 有策略的鼓励合家读经运动(如加入邓英善牧师的圣经信息班等)。
探访和坚固家庭:
2.1建立堂会探访队,定时拜访需要关心的家庭,帮助他们建立家庭祭坛。
2.2 鼓励并训练主日学老师做学生家访(特别是那些有问题行为/问题家庭的孩子)。
3.跨代崇拜的预备:教会牧者和音乐崇拜同工应调整崇拜内容(信息、祷文要浅白,选唱一些儿童短诗等),让孩子在参加崇拜时也能投入和得造就。
4.主日学:
定期写“家书”给孩子的父母,告诉他们接下来几周的教学内容和背诵的经文,甚至加上可以跟孩子讨论的问题,让父母在崇拜后和周间跟孩子有信仰话题。
会长说可能要花很多年研定D6的策略,但是好事不宜迟。以上各项建议其实都是各教会可以马上开始推动的事工。球就在各堂会的牧者和领袖的脚上。我相信,父神也渴望我们开始行动。

结语:
教会的前途,系于我们所领受的主耶稣的大诫命和大使命能否代代相传。让我们支持会长和牧者同工,传递异象、同心合一、与神同工、兴旺福音,建立“合神心意的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