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倩明(诗巫卫斯理堂本处传道)

小孩子在哭闹,喊着说,“我需要吃巧克力”;少年人说,“我需要玩电玩游戏”;成年人对家里的人呼喝说,“我需要安静,不要来烦我”。现代人常把“需要”这两个字挂在嘴边,认为只要我说是自己的需要,身边的人就得满足我的需要。
现代心理学也流行一个观念,认为我们心理的需要若没有被适当地得到满足,我们就可能一辈子受伤受挫。也提倡每一个人心里头就如一个空杯的图像,等待被填满着。然而想深一层,这真是我们的光景和需要吗?生理的需要如:食物、水、医疗等,固然是必须被满足,不然会没命;但假如把打game、发怒骂人、舒缓情绪、自我享乐、自尊自大、自我实现等也说成是一种需要,就有太大的偏差。
也许,首先得认清我们是如何被造?我们是按着上帝的形象造的,上帝的形象是荣耀的光辉,我们不是被造有心理渴望的人。这是我们先前被造的光景,但是我的“需要”,我的“受伤处”又如何解释呢?当我们始祖犯罪的时候,罪进入世界,也影响了全人类。我们不再有上帝起先造我们的美好形象,那形象已经蒙上羞耻和被扭曲。很多事情和想法,其实都是变质了,变成自己内心的欲望与苛求。我们诉求的不再是彰显上帝的荣耀,乃是自己的荣耀。
在堕落之前,我们的心是主动地去亲近上帝,去爱祂,去喜悦祂,听祂的声音;堕落之后,我们的心变得主动地去听自己的声音,高抬自己,忙着为自己制造偶像。我们把自己的欲望高举成需要,开始追求满足自己的事,有时是以不折手段的方式去争取,但更多时候可能是以一个受害者的形态去迫使对方满足自己的“需要”。

看清自己属灵的光景
回到根源,我们确实是有需要,我们需要悔改来到上帝的面前。我们需要上帝因为我们有属灵的需要,我们需要上帝因为生命之本就是祂。我们不单切切地需要上帝,也需要彼此,但不是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在相互的关系里,人与人的关系绝对不是来填满自己的空杯,乃是要共同反射上帝荣耀的形象。
这观念——我们同为背负上帝形象的人而不是要被满足的空杯——能翻转我们面对人生艰苦的时候,能转向上帝的伟大和看清自己属灵的光景。主耶稣基督的福音带来的,不是使我们好过一点,自身的情欲和私念得以满足,而是使我们共同活出荣耀上帝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