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柯铭(诗巫怀安堂)

富雅各富有传奇的一生,也是卫理公会抵砂第一任宣教士。笔者对富雅各宣教士的生平所知不多,感谢上帝,藉着此次阅读心得,笔者有幸对于他的一生有更深层的了解,遂将反思和心得摘录如下:
富雅各非常年轻时便有献身的意念。诗巫尚且是蛮荒之地时,他便主动请缨到诗巫牧养。他,流的是美国人的血,但却有一颗爱诗巫的心。他为诗巫毫无保留地付出所有,甚至临死前还念念不忘诗巫,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富教士甘愿舍弃家乡的物质享受,为那些素未谋面的垦民摆上他的一生,这样无私的付出和奉献精神着实值得我们学习。
诗巫,是笔者和许多当地居民生与斯,长于斯的地方;但扪心自问,许多时候我们对这块土地的地势和发展多有微言,反而崇尚国外生活,向往移民国外。如果连一位外国宣教士都能如此热爱诗巫,试问在这里土生土长的我们,是否更应关爱这块养育我们的土地,更多关心诗巫的建设和发展,更加关注诗巫的治安及卫生,更多关切诗巫人们的信仰及救恩呢?

推动信仰与教育并重
此外,笔者也从富雅各身上学习坚持和决不放弃的精神。他愿意从遥远的美国来到诗巫,并艰难地克服各方面的挑战,如:语言、气候和这里的多元文化等。虽然初期学习福州话时闹出不少笑话,在改善诗巫人民的生活水平时也遇到不少难题,甚至曾因一场大火让多年心血一贫如洗,但他总是不被问题击倒,因为他知道在他里面的比外面的一切都大。他总是不屈不挠,耐心地寻求法子来一样一样地解决眼前的问题。我们应该向富雅各看齐,无论问题有多么艰难,不要向上帝埋怨我们的问题有多大,而是向问题宣告我们的神有多伟大!
书中也提及富雅各在一些垦场首领的合作下,将西方的文明带入垦场。他除了发展教会之外,更兼顾教育,特别是华文教育的发展,建立了“有教堂必有学校”的信仰与教育并重的先例。也因为富雅各的远见,今天诗巫才会有这么多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林立着,甚至因着上帝的恩典而建立了一所毕理学院及卫理神学院,栽培了不少的杰出人才、教会领袖及传道人,相信这也是当初他始料未及的。笔者认为信仰与教育密不可分,若是今天在某一族群中只一味地传递信仰,却没有注重教育这一块,那信仰的传承非常的有限。若是信徒们都目不识丁,受教育水平不高,连读圣经都成问题,更别说向别人传福音或带领人信主了。由此可见,教育是信仰传递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管道。不少在职宣教士也是透过教育或教导的方式将信仰传递给某一些族群。
笔者身为教育工作者,深谙教育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基督徒教师比一般人有更多机会能够接触到不同肤色及信仰的学生。不单如此,他们也更容易透过教育的门槛将基督教信仰带进校园里,影响改变学生,甚至是他们的家人。但试问在教师的责任和工作堆积如山的今天,多少的基督徒教师还愿意在校园里发光做盐?多少的基督徒教师还愿意为神多走一里路呢?这的确是值得我们正视及商讨。

祂是那位历史的主
在诗巫服务的三十多年中,富雅各曾为诗巫注入了新文明,譬如他带来了脚踏车、汽船、辗米机、链锯、发电机、无线电、制冰机等。他也教导人种植和从事生意,用赚来的钱支助地方以及教会的发展。从这里我们看到,富雅各除了看重诗巫人民的信仰生活之外,也很关注他们的生活素质。需知道在黄乃裳港主初次带领垦民们来到诗巫垦荒时,诗巫可说是个荒芜的硬土。许多垦民们因种植失收,三餐不得温饱,甚至卫生条件恶劣而病死或离开。这样的景况就如同当年以色列百姓被困在旷野四十年的时间一样凄惨,可想而知他们对信仰的追求和渴慕也很有限。
但是富雅各不只看重他们灵魂的得救,也关注他们肉体的需要。透过一连串的科技产品引进和就业机会,诗巫人们的生活水平才逐渐改善,贫富差距也得以减轻。这对传福音的我们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许多时候我们只注重传福音的果效,总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更多的人信主。我们可以不厌其烦地不断向身边的人诉说耶稣的救赎大能,但却不愿意花时间多了解或关切他们生活的需要。
试想想看,对于一个衣衫褴褛,饥肠辘辘的乞丐说一句:“耶稣爱你”,还是给他一片面包更能让他感受到耶稣的爱呢?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个思路出发,在生活中多敏感他人的缺乏及需要,适当地给予陪伴或帮助。相信如此一来,福音的门将更容易打开,我们也能够将耶稣的爱活现在生活中,带领更多的人认识耶稣。
纵观富雅各的一生,看到许多值得笔者钦佩和学习的地方。但更重要的是,笔者看到上帝是这背后一切的掌权者。从戴德生开创内地会带领中国人信主,到满清末年的八国联军事件,引发后来的黄乃裳带领福州百姓登陆诗巫垦荒,圣灵感动富雅各来到诗巫成为宣教士,诗巫的教会及发展……上帝都在这些事件的背后掌王权——祂是那位历史的主,在当中亲自穿针引线。若当中任何事件缺了一环,今日的诗巫会是怎样的一个面貌,而我又会是怎样的一个我,真的不得而知了!

书名:富雅各传(中英版)
作者:葛惠良
译者:许世韬
出版:砂拉越华人年议会文字事业部
售价:RM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