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 再思利他主义
抓鼠有感
文/黄孟礼
一个人的信仰会塑造一辈子的生命方向与价值。
出生在中国福建省闽清县偏远的六都湖峰村的黄乃裳,18 岁时遇见了从美国前来的薛承恩(Nathan Sites)教士,向他介绍了基督信仰,扭转他的一生。从此,他不再是坐井观天,而是走出闽清来到福州,参与教会文教工作多年,也积极推动社会运动;甚至年过半百,仍然发起划时代的集体下南洋移民计划,开天辟地。三年后,黄氏自砂拉越垦场返回福州,参与辛亥革命及社区服务,为中国的现代化尽了一份心力。
黄氏曾孙女黄碧瑶博士在本部出版《黄乃裳传》(中英双语版)中,清晰亦强调地为读者展现黄乃裳以基督信仰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由基督信仰为出发点,发展了罕见的“利他主义”理论。在黄的《七十自叙》中,他曾说过四遍“利他主义”概念,并将自己一生的行事宗旨都归结于这理念中。“利他主义”(altruism,也可译为“利他行为”,源自于法文altruisme,字源可溯自义大利文及更早的拉丁文alter,即其他/ 别人的意思),是一种无私地为他人福利着想的行为。在道德判断上,把社会或他人的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认为别人的幸福快乐比自己的更重要。
若以斯托得(John Stott,1921-2011)的封笔之作《世界在等待的门徒》提到基督徒对基督有根有基的认识,才能成为彻底的门徒,活出彻底的真门徒,且是激进的门徒(The Radical Disciple),才有心意更新丶改变世界的教会。他归纳为八种概念──不随波逐流丶像基督丶长大成熟丶护理万物丶简朴丶平衡丶倚赖丶死亡。那么,笔者认为黄乃裳就是这样一位忠贞的门徒,虽然曾提及“不冷不热”的话,被大陆学者大作文章认为黄已丟弃“基督信仰”而专注政治工作;但综观其一生,不断提及基督信仰是一生的準则。这样一位改变福州移民先锋丶开民智丶启民主丶展现自由面貌的真门徒!
本部出版《黄乃裳传》(中英双语版)将于“福州垦场316 庆典”上推介。黄碧瑤博士于3 月17 日在本报的“黄乃裳回顾与展望”座谈会上发表演说。“利他主义”对黄氏个人及他人的影响是无比深远的。其实,这“利他”与圣经中的“爱神爱人”是相符的思维。盼望砂拉越福州垦场与卫理设教122 年后的今天,福州人后裔都能不忘初衷,贯彻落实在所处的社区,仍是时至今日的重要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