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震凌

这期卫理报有一篇《那些年,我们一起传的福音》(页10),作者提到他们邀请慕道友到教会包饺子享美食赏节目,这事竟意外地勾起我当年在异乡留学的回忆。
记得初到台湾,人生地不熟,就算有再多负笈深造放飞自由的兴奋情绪镶裹,却也压不住似无还有的陌生恐惧与不安丝丝鑽出。
作为初至异地的游子,收到的第一份温暖是来自当时砂拉越旅台同学会的接机与紧接而来的新生营。多亏了学长姐的热心爱心,让我们这些菜鸟新生的不安稍减;新生营结束,我就被同一所大学的学长姐“领”了回去,协助我们各样的安顿。
当时,已在台湾落地生根的三叔携着妻儿来寻我,带我“吃喝玩乐”;他乡有亲人,心中又再次安定不少,这是我在异地收到的第二份温暖。
不过,这些温暖都是短暂的!

吃吃喝喝好不温馨
一切安顿妥当,离开学还有段日子,又有一批人找来。他们自称是基督徒,和我来自同一个家乡,在台北卫理堂聚会,并邀我参加侨生团契。我是个懒人,当时对信仰也没什么追求,一开始有些不置可否。但想起临行前母亲的殷切叮嘱(必须去教会),又深深感受到这些学长姐的热心关怀,特别其中一位学长总是千里迢迢从基隆坐公车到台北探访我们这些新生,让我都有些不好意思拒绝,于是就随他们去了几次。
当年侨生团契聚会的时间是周日下午,所以结束之后常有爱宴,有契友亲自下厨,大家吃吃喝喝好不温馨。不要小看这些“吃吃喝喝”的过程,这是人心最容易松软的时刻,特别对异乡游子而言,甚或蕴酿成不可取代的家的温暖!这样的温暖伴我渡过四年大学时光,是成了我疲乏软弱无力时最深的安慰。
虽然如今,有许多人已经失联,也想不起在什么场合下大伙儿一块包过饺子,吃过烤肉;但在基督里的爱心接待与浓情厚谊,却是深融在骨血里。
圣诞季来临,教会与弟兄姐妹总是抓紧时机,尽心尽力地预备各样节目与活动,接触人群,为要广传福音,其心可监,其情可明。不过,我偶尔也在想,如果有些活动换成两三家基督徒自行安排一场圣诞爱宴,邀请未信或冷澹的亲朋戚友,让他们实际感受到爱与关怀(而不是强行将耶稣“塞”给他们),会不会更理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