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总1189期

交流站:再恩堂11.11欢庆20周年

诗巫再也卫理再恩堂欢迎主内弟兄姐妹齐来参与2018年11月 11日(日)早上10时正,假再恩堂圣堂举行20周年感恩庆典。 20周年庆典主题为“二十风雨路,高举主十架”。配合此盛会,再恩堂特别出版《20周年感恩特刋》,以文字记载主恩典。届时此特刋将颁赠予赴会者,让我们一起来数算主恩,共沐主恩。 若有任何询问,欢迎联络:郑信慧牧师(013-8188588)、会友领袖陈化武(019827784)或筹备会主席丁华康(0165893136)。

情绪健康与灵命成长相辅相成 陈心洁:情绪问题影响与神关系

研讨会关怀专题讲员陈心洁博士强调健康与灵命成长是分不开的:“当我们身体不舒服,心情也会低落,接着就影响我们与神的关系。” 陈博士透过五位圣经人物所遇到情绪的问题,如以利亚疲乏而向神求死、摩西因心烦乱而发怒、约拿跟上帝赌气、约伯把气都转向自己、扫罗常幻想有人要陷害他等等说明。 她表示,根据心理学家Maslach的研究,非人性化和个体成就感降低是“情绪枯竭”(Burnout)的特质,这些特质会影响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属灵和个人关系。至于牧者同工常身心枯竭,起因多如:薪水低、服事不被谅解、同工间身份模糊、受助者退步、新手经验不足等等。 陈博士透过一杯“千疮百孔但仍不断倾倒挤压”水杯,形容属灵生命因各种因素而枯竭,会促使我们寻找一些东西填补内心的枯干。在这样情况下,我们很容易以属世方式,如:来自人的荣耀、上网、吸毒、传播流言蜚语等来填满内心的枯竭。“近50年来,有多宗神职人员性侵犯的丑闻,也很大可能源于内心的枯竭。” 陈博士最后提醒,世上有许多事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能改变的就是预防情绪崩溃。要打破情绪枯竭的恶性循环,就要接受自己的痛苦,因为:唯有当生命有破口,太阳才能照进来;唯有生命有破碎,上帝才能进到我们的生命动工。

姜东镇:到未听闻福音的乡下传教

来自韩国的姜东镇牧师在主题的第二讲中,分享他如何用七年时间动员两至三千名韩国大专生到印度宣教,并在当地植堂多达五十间,多次到不同国家贫穷地方,透过农业改变当地社区贫穷状态的故事。 为了突出这次的主题,姜牧师以三个课题来分享。第一,原生家庭以及个人信仰;第二,韩国教会的经历;第三自己走过的宣教经历。 姜牧师从小生活在一个佛教的原生家庭。中学时,有同学向他传福音,邀请他到教会。之后,他也因着与原生家庭信仰的冲突而被父亲责打,但他并没放弃,反因一次死里逃生的经历,立志忠心跟随服事主。大学毕业后,他服从上帝呼召接受神学装备,并立志终身服事主。 姜牧师看到上帝赐他的异象,放弃城市大教会牧养的机会,到一个没教会,也未曾听闻福音的乡下,与跟随他的两位弟兄一起开展上帝感动他的宣教事工。他在乡下租地种植,由刚开始种植的不顺,到弟兄间关系破裂,再到最后吵架中经历圣灵的浇灌……他们一步步走来,看到上帝的奇妙带领,经历祂的同在。 在第二年的时候,上帝赐福他们和他们手所做的工,使得所种农作物的收成有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的增长,以致他们可以供应许多地方的需求,成为众人的祝福;也使更多人认识耶稣。他认为,这便是基督徒能发挥最大的影响。

夏昊霝:教会须发挥光盐作用

来自台湾的夏昊霝牧师指出,教会必须发挥光和盐的作用,在社区中带来正面影响力,让左邻右舍感受教会的存在就是“好消息”,进而在大使命和大诫命的实践中,恢复上帝造人时本来存在的荣美形象。 夏昊霝牧师指出,教会在地上的任务就是——宣教。他透过创世记提及起初上帝创造人,当人犯罪后,人神关系就破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样破裂。因此,上帝借着耶稣基督使我们与祂的关系得以恢复,并邀请进入祂的天国蓝图,与祂同工,恢复祂在地上当得的荣耀。 因此,教会的任务就是恢复关系:敬拜的事奉(人与神的关系)、团契的事奉(神子民的关系)、成长的事奉(人与自己的关系)、宣教的事奉(使人做主门徒)。总归一句话,宣教的目的是让人恢复与上帝,与人,与自己之间的关系,为要使上帝的荣耀彰显。 夏牧师认为,宣教的对象是人(灵、魂、体);所以,宣教需做的就是:顾念全人的需要。这也是教会的大使命:去使万民做主的门徒,使他们归入主的名下,教导他们谨守遵行神的话语。 因此,他勉励与会者要开始行动,不要让害怕或其他原因拦阻我们“去”宣教,要以盼望代替害怕,并透过更多的祷告、持续的祷告将自己不断带到上帝的面前,求主帮助,勇敢为主而去,使上帝的旨意在这个时代成就。

为原住民争取权益 助贫穷印裔脱贫 巴鲁边辛那班 实践基督教信仰

大马联邦工程部部长巴鲁边律师及辛那班博士分别在研讨会中分享了他们在原住民社区中争取应得的权益如土地权等,并且帮助贫穷线下生活的印裔族群,透过教育、关怀和辅助,教导乡村妇女们储蓄,积少而成多。 如今,这些计划已经在数十个村落落实,帮助了上千印裔青年从大专院校中毕业贡献社会,而合作社所存的基金总数以亿计。 这些真实故事,彰显了基督徒实践基督教信仰并奉献在社群中,就可产生极大的影响力。

特别报导:第三届大马基督徒全人关怀研讨会 近4百名参加者共襄盛举

综合整理/韵琴 社会关怀当从小事做起,第三届大马基督徒全人关怀研讨会于2018年9月12日至15日在古晋卫理公会三一堂进行,来自全马各地及台湾、中国、汶莱的近4百名参加者共襄盛举。 这项由大马全人关怀团队主办的研讨会,自2010年起,已经主办了两届。全人关怀团队在2007年11月30日正式成立。由一班志同道合的青年人走在一起,怀着要把关怀社会的异象传递给马来西亚华语源流的基督教会。 2010年,四年一次的全人关怀研讨会第一次在吉隆坡举办。透过“最大的诫命”这主题,促成全马教会认真以温和方法回应关怀宣教。第一届研讨会正式推荐急难救助计划、餐饮业福音团契及圣诞儿礼。 2014年,第二届研讨会在沙巴亚庇举办,透过“最大的动力”,唤醒许多在前线服侍的关怀斗士,依靠圣灵,并以圣灵所浇灌的爱为最大的动力,服侍弱势群体。第二届研讨会注重讨论和推荐服侍原住民的关怀策略与重要性;同时也挑战全马华人教会,透过陪读班模式,更加委身地关怀城市贫穷 。 2018年的第三届研讨会主题是“最大的影响”(The greatest impact),因看见末世将到,在各地发生的灾难及苦难会越来越多,华人教会需将主耶稣无条件的爱带给经历苦难的社区。全人关怀团队希望看见教会能透过有系统及持续的关怀行动,带来生命改变的影响。 本届研讨会的开幕礼于9月12日进行。大会筹委会主席石安妮致欢迎词时指出“全人关怀研讨会”主要目的乃期盼可以带来网络连结,资源分享,彼此激励。之后,大会邀请大马三地的代表致词,分别是沙巴的张赐康牧师、砂拉越的刘向平牧师与西马半岛的王祖祥牧师。 大会主持人,也是大会推手黄恩德牧师带领一首《从心合一》,强调这次研讨会要促进教会与机构的合一,更包括东西马教会的合一。因此,开幕仪式以非常特别的方式进行,大会邀请联办与协办单位的代表、赞助商代表、半岛、沙巴与砂拉越的教会代表、神学院代表,及原住民代表上台,每两人拉下一个绑着丝带的布,一起揭开,最大的影响“的大布条。接着是“修复关系,同心合一”的环节,,由古晋代表为大会做祝福祷告。 四年一次的“全人关怀研讨会”邀请两位海外讲员与多位牧者领袖分享他们如何在社区发挥光和盐的影响力,分别是来自台湾夏昊霝牧师、韩国的姜东镇牧师、马来西亚的原住民部长巴鲁边、辛那班博士、陈心洁博士等。 此外还有十来场的各类工作坊,如“人口老化、乐龄福祉”、“原乡贫穷、脱贫策略”及“家庭破口、关系修复”等,让参加者可以根据个人的选择参与,并由分别来自东西马经验丰富的讲员分享,与会者皆表示工作坊的讨论理论实践兼具,获益匪浅。 (图文取材自马来西亚全人关怀面子书与网页,蒙应允使用)

GOOD TV 20周年庆 诗巫办亲子义跑活动

配合好消息电视台(GOOD TV) 20周年庆,并实践关顾家庭的异象,GOOD TV马来西亚办公室于9月29日在砂拉越州的诗巫,举办Family Love Run 1.0义跑活动。 上述活动获得了逾2千500人的参与,台湾基督徒艺人刘畊宏一家五口更是当天活动的特邀嘉宾,与大家跑在一起,享受跟家人一同运动的乐趣。 在运动之余,也细数上帝恩典,GOOD TV马来西亚办公室亦在当天晚上假卫理公会新福源堂举办“我们eye在一起”见证分享会,GOOD TV节目主持人刘畊宏一家莅临现场,述说上帝给予他们家庭的奇异恩典。(韵琴)

《学习情绪照顾》讲座 王荣义:寻求上帝医治原始情绪

人人都有情绪,但不是每个人的情绪都很容易被了解,人终其一生都在努力寻求被了解,尤其是一个人在生气的时候,更是渴望被了解。然而,人通常可以知道你在生气,却永远难以了解你的生气。 台湾长老教会教育中心主任王荣义牧师认为,上帝让人有情绪,是帮助我们了解生命要素的一个很重要的管道,没有情绪就没有情感,没有情感的人生是行尸走肉的,没有任何的意义。因此,他强调,每个人的情绪需要得到好好地照顾。 诗巫卫理恩道堂于9月28日主办“学习情绪照顾”讲座,邀请王荣义牧师分享,让与会者好好认识情绪为何物,并且学习照顾自己或他人的情绪。可是,人们通常都会为了照顾他人的情绪而隐藏自己的情绪,不敢坦白讲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唯有耶稣可医治 王牧师说,对于情绪,人们往往都是以“情绪的主人”自居,总是认为自己可以好好管理、压制自己的情绪,深怕情绪会失控。殊不知,这样的处理方式,往往都是不可取的。人唯有成为情绪的朋友,了解情绪、接纳它、善待它,这才是正确地照顾情绪的方式。 “你可知道,耶稣要的是什么吗?耶稣要的是你面对自己的情绪,照顾情绪,把你的情绪交托给主,而不是一味地压制。因为情绪受伤了,唯有耶稣可以医治。” 王牧师把情绪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原始情绪,即是第一时间的反应;其次为次级情绪,即之后的情绪演变。举个例子,当一个人被他人诬陷某些事时,被诬陷者的第一反应常为失望、冤屈,此乃原始情绪,随后而来的便是气愤,此乃次级情绪。 他建议与会者多多练习,先找到原始情绪,把自己的原始情绪交托予主,向上帝求取医治。(韵琴)

林梦林光堂乐龄主日 将上帝放在优先位置

“一生无忧度日,是所有人的渴想,但却遥不可及。人一生常伴随着忧虑,年少时烦恼成绩、恋爱;中年时忧儿女、事业;晚年则怕失去伴侣、疾病缠身……。” 林梦林光堂主理牧者邱瑞花牧师于9月16日的乐龄主日中,以马太福音六章33提醒信徒们,要先求上帝的国和祂的义,将上帝放在优先位置,这样“这些(福气)都要加给你了”。 她说,今天信徒常把生命优先次序错置,把自己放第一,专爱自己、荣耀自己、取悦自己、自己作主……;没把上帝的国和义摆在生命首位,凡事取悦祂,活出圣洁、公义和良善。 邱牧师谆谆劝诫我们,要恒切祷告,思想天父上帝的伟大。她指出,信徒常忘了爱主、亲近主,忘了为主活,忘了相信上帝是一切福气的源头。她说,上帝怜悯我们,透过聚会、读经、祷告、禁食、敬虔之工和怜悯之工,向我们施恩;因此我们要多按主的心意行,凡事让祂高兴。最后她以门训勉励信徒:“先爱主自己,再爱主工作;先摸主心意,再摸主工作;先来亲近主,后亲主工作;先明主话语,后再作主工。” 主日当天,一班乐龄契友也献唱《延年益寿歌》回应主恩;也有为主翩然起舞,藉《耶和华赐福满满》献上敬拜。(容颉茗)

北区乐龄学习中心迷你嘉年华 乐龄人 回味童年

北区美里卫理乐龄学习中心将步入第八个年头了,当第七学年要结束时,有些班级举办类似谢师宴的活动,吃吃喝喝,气氛欢舒乐呵呵!而五、七年级的活动则由主任林辉明策划,举办别出心裁,极有创意的迷你嘉年华。四十多位同学共处一室,玩起童年的遊戏,不亦乐乎! 童年玩艺儿如:弹树膠圈、口衔吸管传树膠圈、挤汽球、抛石子、湯匙乒乓接力赛、拼图益智游戏、“有口难言”等等。对这帮童心未泯的老顽童们来说,不若幼童,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玩起来窘态百出;但全体学员踴躍参予,帶着喜乐的心卖力地玩在一起,虽然有些勉强,却很开心,十分难能可贵。林主任也特别强调说:“学习中心的宗旨是‘智、体、灵、群’,所以举办这活动是让大家在学习之余,也有舒缓心灵的空间,回味童年生活的记忆,或还有‘返老还童’之效。” 活动办得有声有色 年会乐龄团契主席兼年会学习中心董事长刘恭谋,也是北区七年级的学员,他表示,美里乐龄学习中心能兴旺,要归功于领导有方、劳苦功高的主任林辉明;因他是经验丰富的教育界前辈,在他悉心领导下,活动都办得有声有色,也是大家都有目共睹。他称,美里乐龄学习中心学习中心与众不同,除了课堂上的装备外,还有许多户外活动;每年也组团出外旅遊探访,甚至还将中心学习的内容,以及对乐龄人身心灵的塑造,介绍到西马半岛和沙巴,获得好评。盼望大家领受之余,也与更多人共享。 林主任更一时兴起,大胆宣布明年将举办全校的嘉年华会!2019年一年级招生在即,他也呼吁大家邀请更多的好友一起来学习,共沐主恩。玩了一个早晨,大家都饥肠辘辘,移步到咫尺之遥的餐厅,享受丰富的自由午餐后,怀着滿滿的喜乐与祝福,平平安安回家去!(黄啟城)

北区卫理乐龄学习中心结业暨毕业礼 首办乐龄学习中心之夜

北区卫理乐龄学习中心步入年终,迎来一系列颇具意义的活动。9月28日 晚间于皇宫酒家举行自2012年开办以来的第一次“乐龄学习中心之夜”,主题为“喜爱学习,生命精彩”。 这是由该中心主任林辉明精心设计,为感谢上帝的恩典,同时慰劳牧师、专业导师等多年来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传授专业知识,好让乐龄人不论在上帝的话语,处世生活上,得到更多的真知灼见,也活得更有智慧。另一方面,这也让平时在课堂上专心致志于求知求新的全体学员,纾缓疲惫心灵,欣赏特备节目之余,相聚一堂,增进感情,真是一举多得也! 乐龄学习中心总主任刘慈瑜牧师带领祷告,揭开序幕。享受美食之余,大家也观赏同学们落力演出的节目,如:口琴合奏、小提琴合奏、萨克斯风合奏、手风琴独奏、赞美操、各班级献诗及导师的乐器合奏和独唱。 感恩的是,晚会上有幸邀请由台湾远道而来的李国嘉艺术家表演魔术。看她那巧手竟能使用一张百元纸币当利剑,切断坚硬的筷子;又以鸡旦表示生命,在小红袋里搓搓捏捏创造出几个生命来……这种天衣无缝的演艺,令人看了叹为观止,欲罷不能,尽欢而散。 第二天,在假美安堂举行第二阶段第二届及第一階段第四屆毕业典礼暨各班级结业典礼。年会乐龄团契主席兼学习中心董事长刘恭谋受邀致词,乐龄团契指导兼学习中心总主任刘慈瑜牧师训勉,激励学员们看重学习学习,接受装备,作个“活到老,学到老”,合神心意的乐龄人生,从而跨进不一样的学习阶段。 美里教区教区长陈祖义牧师、总主任刘慈瑜牧师,董事长刘恭谋弟兄及美里区主任联合主持颁发毕业暨结业证书仪式。今年第二阶段第二届毕业生共12位,第一阶段第四届毕业生有11位,另一位则是结业生。其余各班级107七位学员皆获颁结业证书。 林辉明主任则在报告中宣布2019年两个学期的上课时间,开学礼订在明年正月17日。随后,各班级学员怀着感恩的心,上台献唱称颂赞美诗歌。最后,全体学员整裝排列,以激昂兴奋心情,高唱乐龄学习中心校歌《奋起!乐龄基督门徒》,並在陈祖义教区长祝福祷告后,完滿结束!(黄启城)

中区乐龄学习中心毕结业 两阶段学员共26人毕业礼

中区卫理乐龄学习中心2018年度毕业与结业礼于10月6日进行,毕业共26人,分别为第一阶段19人,第2阶段7人;结业的则有167人。 卫理乐龄学习中心总主任刘慈瑜牧师是当天的讲员,并以“不一样的学习”为题,认为在乐龄学习中心学习,让长辈的生命潜能被发掘。而目前乐龄学习中心的学员开始年轻化,可见人人都想学习,都期待学习,更希望透过学习让自己不一样。 “要有不一样的学习,就需要有不一样的课程设计、教导与模式,让乐龄学习中心继续在这片土地带来更深远及更广的影响。 刘牧师说,学习有很多种不一样的方式,如应付式,为了应付生存;表现式,为了参与活动;贡献式,为了服务人群,提升自我价值;影响式,为社会带来有意义的改变;以及超越式,为生命更有意义感而学习。 “从圣经来看,学习是终身的。摩西在人生最后阶段,吩咐以色列百姓一生都要学习敬畏耶和华。申命记卅一章12至13节告诉我们的学习是带有神圣感,最终目的就是学习敬畏上帝。” 她在分享中为会众穿插不一样的学习,邀请台湾著名公共艺术家李国嘉呈献“魔术”表演’藉魔术带出信仰内容,让人看见不一样的学习方式。 中区卫理乐龄学习中心主任张超英牧师说,该学习中心2019年的招生新生目标为48人,第1学期开学为1月23日至5月17日,第2学期开学在7月2日至10月5日。 在毕业与结业礼上,各班学员也展现音乐才华,小提琴、木笛、铃鼓、口琴、乌克丽丽、二胡乐器表演都难不倒这些乐龄人。(韵琴)

宣教呼声:教育短宣经历呼召成为持久的宣教士

文/林忠诠弟兄(宣教部副主席) 有好些人的确是因参加了宣教营、宣教讲座、短宣或宣教课程而献上自己做宣教士的。上述项目也许深具挑战性,会帮助我们更容易作出决定,但是这样就足够了吗?我不反对说,在作决定之前,这些都是我们先要 “跨越”的因素;但如果只是单靠这些项目,也许不是最好的。 我们身为耶稣基督的门徒,每个人都受差遣进入世界履行上帝的宣教工作。在这方面,通常必须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清楚辨识上帝是否呼召我们去作长期宣教工作。 我们要明白,我们的使命是宣道,而我们的服事一般都集中在四方面的挑战。有上帝与我们同在,而又是主呼召我们与祂同工时,这些挑战就会变得轻省: 往全球去作见证和布道; 装备全球的教会作转化宣教; 从事使人和好、公义、医治与和平的事工; 在所有人群社体中活出耶稣基督的福音。 教育很重要。我们可以从宣教营、宣教讲座和宣教课程学习宣教的面面观。 我们的另一项重要体验就是短宣。短期宣教行程是令人兴奋的,可以与不同文化,不同生活经历的弟兄姐妹搭档,体验如何实践信仰;也可以让我们或教会小组跟来自不同文化的宣教伙伴有机会分享时间与才干,学习一同敬拜与服事。 教育、短宣经历,和上帝要我们服事祂的呼召会真正的使我们成为成功和持久的宣教士。这三样就像一只三脚凳,帮助我们站稳,并在不断变更的世界上,把福音带给所有的人,直到世界的末了。

宣教呼声:短期宣教学校与 献身宣教士

文/林忠锦牧师(宣教部州内小组组长) 本文的“短期宣教学校”是指卫理神学院短期宣教学校(简称“卫神短宣学校”)。这是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于1993年委托卫理神学院所举办的一项宣教课程。其目的有三: (1)促进廿一世纪砂州福音运动、训练与动员信徒成为门徒。 (2)为教会青少年事奉人员提供进深课程,以致更有效的参与教会事工。 (3)使有志奉献者更清楚明白神对他们的呼召。 至今卫神短宣学校已经开办了廿六届。按院方数字,总共有1358人接受了华语短宣课程的栽培。在这众多的参与者当中,到底有多少位学员肯定上帝的呼召而献身为宣教士。换句话说,卫神短宣课程对产生宣教士的效果如何? 根据统计,献身者的总人数为125人。然而,在过去26年,仅有22人献身成为宣教士(其中4名仍在卫理神学院就读宣教科)。显然只有17.6%的献身者加入宣教士的行列。倘若对比短宣课程参与者的总人数,献身宣教士的比例才1.62%。可见,卫神短宣学校对献身宣教士并没有产生多少正面的效果。 少有献身心志 上述统计指数明示,只有少数短宣生是因着卫神短宣学校课程而献身成为全职宣教士。此情况是否是基于某些因素?还是卫神短宣学校在激励短宣生献身宣教上面对挑战?笔者多年的观察,卫神短宣学校在激发短宣生献身宣教,主要的挑战有下列三项:(1)课程内容;(2)学习环境;及(3)短宣生本身。 在短宣课程方面,训练的科目内容有所调整。第一届的科目如下:(1)旧约概论;(2)新约概论;(3)基要神学;(4)灵性塑造;(5)时代与信仰;与(6)布道训练。 经过多方的修改,如今(第26届)的短宣科目为:(1)圣经综览;(2)读经与查经法;(3)灵性塑造与基督徒生活;(4)布道与宣教训练;(5)诗班;与(6)音乐欣赏。有关宣教的课程是在1997年才开始教导“宣教学概论”。到了第八届就易名为“宣教概论”。在2006年,此科目与“布道训练”整合,变成“布道与宣教训练”。明显地,短宣课程偏向神学过于宣教的训导。如此,何能激发短宣生的宣教思维? 在学习环境方面,短宣学校就是在卫理神学院里面开办课程。除了周末到邻近堂会见习,周五中午一小时多的出外布道,及四天三夜的州内短宣体验,基本上,一切的受训活动皆在卫神社体内进行。再者,近乎所有的导师都是本地教会的牧者;学员甚少接触到海外宣教工场。因此,短宣学校怎能传递宣教异象? 另一个挑战来自短宣生本身。大部份的短宣学校的参与者是受到牧者与父母的鼓励下前来接受装备。只有少部份有献身的心志:愿意寻求、肯定上帝对他们的呼召。有些父母甚至事前劝告其子女,不得在短宣培训期间作出献身的决志。在此前提下,试问有几位青少年敢于拒绝父母的叮咛。当然,还有一些有负担成为宣教士的短宣生,离校后;进入社会或升学,因着世俗的诱惑,就消失在“江湖”。 这样看来,似乎卫神短宣学校对献身宣教士没有太大的果效。但是,说句公道话,它有一定的贡献。根据年会宣教部的报告,目前受差派的在职长期宣教士有38位。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超过三分之一(36.8%)的宣教士是短宣学校出身的。纵然卫神短宣学校对激发献身宣教士有待改善之处,然而,它对栽培献身宣教的功劳是不可置疑的。

宣教呼声:宣教营会是产生宣教士的催化剂

文/刘利隆传道(年会宣教士) 不少宣教士献身心志都在宣教大会、宣教营、宣教讲座、宣教激励营、宣教课程等得到肯定,因此宣教营会是产生宣教士的其中一个催化剂。许多基督徒被上帝呼召的时候,都无法第一时间“顺服”;最后多需要透过参与许多的大会和营会,不断地去寻求肯定。 因此,宣教营带来正面的影响有: 1.零距离和宣教士接触,实际地和宣教士生活几天(如同门徒和主耶稣一起相处生活); 2.直接看见和听见宣教士真实的分享(不像以往只能在荧幕上看着字幕认识宣教士); 3.认识更多面对呼召“挣扎”的营友,彼此鼓励,甚至成为往后工场上的同工; 4.认识并建立更多后方的代祷伙伴(不是所有营友都会被上帝呼召成为前线宣教士); 5.可以完全“安静”几天,好好思考并专心聆听上帝透过宣教士所传讲的信息和问题; 6.让你暂时离开繁忙的坏境,让你可以更加专心祷告,寻求上帝的心意多过自己的心意; 7.可以亲身投入“万民”同心称颂主的敬拜(大家原本都不认识,却因为上主的拣选,一起在营会里单单敬拜主)等等。 然而,宣教营也有负面的影响,比如: 1.邀请同语言宣教士讲员的的困难,需要提早物色不同的宣教士讲员,有时不一定能请到最理想的讲员。主要是因为工场上的需要、时间的配合等等因素。如果语言不同,就需要翻译。 2.宣教营会最理想的地点就是与世隔绝;可以的话,需要找一个完全没有网络的地区。现在是网络超级发达的时代,人无网络不行。无可否认,生活的确需要网络,网络也带给我们极大的方便;可惜的是,现代人往往花在使用网络的时间,多过跟上帝亲近的时间。即使网络带来许多方便,但很可能已无形中“替代”上帝在我们生命中的地位,以致我们看不见上帝的呼召,看不见宣教的迫切。 3.宣教营只是几天的“催化剂”,不能在日后继续提醒我们有关上帝的呼召。所以,营会过后,若没有继续跟进,有些献身者几乎忘记曾有的呼召。 4.宣教营,对于参与者来说,报名费不高;但对于筹备会来说,可是一笔庞大的费用:一来需要承担讲员一切的费用;二来,需要津贴营友部分费用,不能所有费用都让参与者来承担,以免造成经济负担,无法参与。 最后,我记得一个营会的讲员在营员站起来决志成为宣教士的时候,他跪了下来,跟上帝说“主啊,愿祢使用他们”。是的,宣教营的使命就是要让营员看见,并愿意回应说:“主啊,愿祢使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