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孟礼(卫理报总编辑) 今年10月31日是马丁路德发起的“宗教改革日”(Reformation Day)第501年的开始。对于一般吾会信徒而言,何谓“宗教改革”,还有其发生过程可能不算了解,那就随本报策划的德国系列,一同踏上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之旅吧! 首先针对两个词彙来个简介: 德国 全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通称“德国”(德语:Deutschland),是由28成员国组成的欧盟中的其中一个国家,首都也是最大城市为柏林。德国人口约8,180万,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 自1871年建国以来,德国即有近三分之二的新教徒和三分之一的罗马天主教徒。1989年东西德统一后,德国宗教呈多元化趋势。2011年德国人口普查,基督教为德国第一大宗教,信徒占总人口66.8%(新教占31.7%、罗马天主教占31.2%、正教信徒占1.3%,犹太教信徒占0.1%、其他信徒占2.7%)。新教与罗马天主教两大宗派近年信徒流失数量均颇为显着。伊斯兰教为德国第二大宗教,据2011年人口普查,占人口的1.9%(估计有210万至400万穆斯林)。 基督教 基督教,发源于中东的以色列,以《圣经》为经典,信徒称为“基督徒”,基督徒组成的团体则称为“教会”。广义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会、新教三大宗派;狭义来说,今天的“基督教”常专指“新教”或“改革宗”(Protestant)的教会。 按照教会历史,最早的教会在耶稣升天与圣灵降临(公元30至33年)后,由耶稣的使徒建立,之后教会不断向外宣教至整个罗马帝国及周边地区,却遭到迫害。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及狄奥多西大帝时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Roman Catholic)。 罗马帝国分裂后,也导致11世纪发生东、西教会大分裂,形成以罗马天主教会与东正教(Orthodox)两大阵营。16世纪至17世纪,马丁•路德、加尔文、慈运理等神学家,因着反对当时势力庞大的天主教会频频出现腐败的宗教官僚体制及不符合圣经的教条、仪式和组织结构等,陆续粉墨登场。1517年,路德发表的《九十五条论纲》引发了宗教改革的浪潮,新的改革派教会形成。 其实,比马丁路德更早(约一百多年前)就出现了批评天主教会的有识之士,比如威克里夫、胡斯等改革先驱。若要追溯第一个新教教会,当是15世纪胡斯创立的“弟兄合一会”(或“波西米亚弟兄会”)。而目前最大的新教教会是路德会和加尔文跟随者所设立的教会。除这两大阵营外,日后也出现了许多教义相近的教会,这些教会即为后世所统称的“新教”。 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的倡导者,同时也是基督教新教路德宗的创始人,他更因为翻译德语白话圣经,而对现代欧洲都起着深远的影响。 在下于2018年9月20日至10月16日特意走过英、荷与德三国,并在德国境内走访了13个市镇(其中11个都与马丁路德有关)。下列就以马丁路德的生平先后事迹为次序,向读者一一介绍城镇,并分享其一生与改革远动相关的大事记。 艾斯雷本(Eisleben) 艾斯雷本——马丁路德出生及逝世的城市。1997年,该镇被列为世界遗产。 艾斯雷本是德国东部萨克森-安哈尔特州(Saxony-Anhalt)的哈兹山(Harz Mountains)地区的一个小镇,人口约3万人。该镇有路德出生和去世时所住的房屋。 马丁路德的父亲汉斯路德,与母亲玛格莉特,是从农人转为矿工,属于劳动阶级。马丁路德于1483年11月10日出生,第二日就在圣彼得保罗教堂(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