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总1206期

东西马卫理公会的代表:点亮马来西亚2.0 教会需建立更多祷告网络

马来西亚合一祷告自2012年成立一来,祷告网、代祷勇士、守望者便在全国各个角落纷纷点燃祷告之火,旨在点亮我们的国家。而这些不同宗派、不同地区、不同祷告网络的祷告勇士和协调员每年都会齐聚一堂汇报近况和彼此打气,好让祷告之火继续燃烧不熄灭。自我国政权奇迹般的更迭后,一些祷告勇士可能开始松懈下来。因此今年于正月15-17日假美里举行的第七届祷告领袖退修会来的正是时候。在会上,来自各方的祷告勇士和协调员们被提醒,我们不只要继续,且要更加热切地为我们所爱的国家求平安和兴盛。除了为国家守望祷告,我们同时也要为教会守望,使教会能持续圣洁己身,并忠心地为着我国的执政者、政府和人民惊醒祷告。马来西亚基督教卫理公会荣誉会督华勇牧师,“马来西亚合一祷告”(Prayer United Malaysia,简称PU)的主席,首先重申“合一祷告”的异象,即“教会复兴,国家更新”。为了促进此祷告运动的动力能持续得挑旺,“合一祷告”致力追求其自身以至教会和国家更远大的目标。 “合一祷告”的目标如下:1. 持守PU的合一2. 扩张并加强祷告运动的灵里合一3. 持续挑旺祷告运动的动力4. 增进布城祷告中心(PPC)的事工 教会层面,我们要戮力于:1. 为复兴预备道路,这包括教会需要悔改和圣洁,有仁爱和宽恕,互为肢体与合一,谦卑和祷告,以及对圣灵的带领和灵力开放。2. 增强教会中和家中的门徒训练。3. 接触和培育敬虔的下一代4. 活出光和盐的生命5. 成为差遣的教会 国家层面,我们希望:1. 兴起更多正直的国家领袖2. 锲而不舍地寻求正义、公义和宗教自由3. 捍卫国中的合一、稳定和正直的政府,以及有效的反对党为制衡力量4. 坚守东马尤其是砂拉越的特殊角色5. 进一步加强“点亮马来西亚”6.…

宣教学堂:放下你的优越感

文/陈阳(年会宣教士) 有一天,在餐厅看到一个老人家进来,并坐在我正对面的桌位。老人虽是西方人,但戴着尼泊尔帽子,所以引起我的注意。他看了菜单,不客气地问服务员:“你们三文治的面包是不是全烤的?有几片培根?”服务员抓了抓头表示不清楚。这老人接着说道:“我从西方来,是个美食评论家,所以我知道一个好的三文治应该是怎样的。”听到这里,我不禁皱眉。他的文化优越感真强,在尼泊尔吃个三文治还这么讲究?更何况这家餐厅三文治做得不错嘛!“文化优越感”是指那些以个人、自身民族的文化行事方式为唯一正确行事方式的观点,认为自身文化比其他人优越。事实上,除圣经真理以外,对我们而言“正确”或者“好”的东西或价值观到了另一个文化,未必是“正确”或“好”的,甚至可能带有相反意义。对我们而言,“准时”是“正确”观念;但到了尼泊尔这步伐缓慢、交通不便的国家,时间倒不是最重要的。 放下优越去宣教宣教本身就是一个跨文化的工作,到所谓“贫穷落后”的国家居住传福音,放下自身文化的优越感是必须学习的功课。有新马两国短宣队到尼泊尔大发爱心,想藉家乡食物与他们建立关系,却发现我们的美食如:白斩鸡、汤圆、和汆烫料理对他们而言是未煮熟的食物,他们不喜欢,所以建立关系的效果一般。又有宣教士时间观念抓得太紧,不同文化的当地信徒难以与他配搭,传福音的果效不佳。可见,“文化优越感”可能成为传福音的绊脚石。笔者认为可从四方面学习,放下文化优越感: 一.欣赏和接纳上帝所造的不同文化上帝造不同文化的人,并无优劣之分。每个文化都有它的优美可取之处;欣赏和接纳不同文化的美,可帮助我们放下优越感,更容易被该文化的人接纳。 二.明白宣教的动机跨文化传福音、教导、做社区工作等事工并非证明我们有多富足、多聪明、文明开化,而他们比较贫穷、没有知识、比较不文明(所以我们要去改变、教化他们)。传福音的动机在于“爱”。上帝爱世人,并把耶稣赐给我们,给我们永生,吩咐我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我们也因着上帝的爱和耶稣颁布的大使命去宣教。就算我们有许多恩赐,会做很多事情,却没有爱,一切都是徒然。(林前十三1-3)三.从宣教士学习伟大的宣教士无一不是谦卑自己,放下自身文化尽可能融入当地文化,活在人群中。戴德生脱掉洋服,穿上中国唐装,用猪油梳起辫子,为的就是能够融入当时的中国文化,使中国人能够接纳他,进而接纳他所传的福音。这些宣教士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四.耶稣——放下优越感的最佳典范主耶稣为了拯救罪人,跨越美好的“天堂文化”降生到卑微,充满罪恶的世界,成为人,跟人生活在一起。祂甚至为了救赎全人类而死在十字架上;祂就是放下优越感最好榜样。圣经说:“祂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 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6-8) 结语我们所传扬的是耶稣基督,不是我们自己;所教导的是圣经神国文化,不是自身文化。跨文化宣教,传福音的人需要先被当地人所接纳;这样所传的福音,才更容易被接受。文化优越感需要被放下,免得阻拦福音工作前进。

Direct Talk总编面对面:朱新进:初当会督不被看好 “一生上帝引领,不辜负神美意”

采访:黄孟礼(卫理报总编辑) 受访:朱新进(马来西亚基督教卫理公会荣誉会督) 整理:卢韵琴 曾因被讥是“路边放风筝的孩子”而力争上游;从被按立为牧师,到被选为会长,当了8年会长,又获选为会督。8年后退休,继又被邀请在美国作宣教的工作,进而移民美国。在人眼中,朱新进牧师虽然一路算是平步青云;但他总说“这是上帝一路上的引领,我才有今天,所以我不能辜负天父的美意。” 大马基督教卫理公会总议会荣誉会督朱新进牧师是道道地地的砂拉越子民,也是大马卫理公会自治以来,第一位来自砂拉越的会督。 出生泗里街小村落 1941年,朱牧师出生在泗里街复兴坡的一户人家,父母亲都是爱主敬主的基督徒,更乐意把所居之屋开放予教会主日学用途。因此,他等于是在主日学校中长大的。后来他在泗美小学就读,据说那时学校旁边有复兴堂,可惜后来这个教会就关闭了,而主日学也迁至学校内进行。 “其实我的祖父原是一位风水师,那时他与家人住在中国福建闽清县白云渡。我父亲在12岁时生了一场大病,祖父寻遍名医都没法让父亲康复,后来他在梦中得到了启示,要他带着父亲到某处找一个身穿白袍的人求医。醒来后,祖父就背着父亲去寻医,那时他们还不知道这个身穿白袍的人就是一位牧师。” 当时,那位牧师就接纳了他们,安排他们住下,不但医治了他的父亲,还传讲真道给他们听;就这样,两父子就从此信主,归入上帝名下。 后来祖父与父亲远渡重洋来到砂拉越,父亲朱传春与原本就是出生在基督徒家庭的母亲黄桂英结为连理,并决定要献上一个孩子给上帝。 父母有意献子神用 “我的父母亲生育了7男2女,我排行老九。父亲十多岁时随祖父母来到泗里街开垦,后来祖父母选择了回乡,也就在中国逝世。他与母亲决定奉献一个孩子给上帝的事,他一直都没有告诉我,直至他96岁临终时,才把这件事告诉我。那时我才知道,原来他打自认定我是奉献给上帝使用后,就不再吩咐我做家事,只因他认为我是上帝的仆人。” 朱牧师中学时期换了3间学校,除了曾经在华侨中学读了一年书,转至英华学校继续学业;七号毕业后,再转至安东尼中学继续八、九号的学业,因为英华学校被通知只能开办小学二不能开办中学。九号毕业后,他回到英华学校执教。两年后,他蒙召献身读神学。 “由于我只是英文九号教育文凭的学历申请台南神学院,就需要修满6年的课程才能完成神学士课程,因一般上都是大学毕业后才进到神学院研读;于是我就辞掉教职工作,动身前往台湾。” 那是在1963年,经济有压力的朱牧师并没有足够的钱买船票到台湾,勉强筹到了一张前往香港的船票,只能花一个月的时间先坐船漂洋过海到香港。抵达香港后,再通过帮人带货的方式,得到了一张从香港到台湾的机票。就这样,当他抵达台南神学院时,已经开学了。 在台南神学院读了2年,他被游说转系至社会工作系,但终于他还是觉得自己要回应上帝的呼召,就再转回神学系。后来,他因为参加由卫理宗教育理事会在台湾所举行的基督教神学研讨会,让他有机会一位由三一神学院担任讲员的教授协助,申请到新加坡三一神学院的全额奖学金,缓解了他的经济压力。最后的2年,他是在三一神学院完成了他的神学教育,那是1967年至1968年。 1968年8月,他回到砂拉越,并成为了砂华人年议会的传道人,在下新芭救世堂(现救世布道处)和阿山港道安堂服事了4个月的时间。两间教堂相距半个小时的行走路程,虽然身兼两间教堂的牧养工作,但他服事得很开心,还和救世堂的青年团契举办圣诞晚会为堂会筹款买了发电机。 初出道被执事不屑  1969年年议会召开之后,他被派遣前往美里美安堂牧养。然而,当他抵达美安堂时,才知道当时的执事对他是并不看好。“我是在会议记录上读到的,他们在会议上形容我是‘路边放风筝的小孩’,并且要求年会派遣更多经验的牧者来牧养他们。” 因着“不被看好”,激发了他的不认输;虽然有些执事们无法配合,但时逢美里丹绒罗邦(Tanjung…

新书上架:马来西亚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教堂资讯手册

编者:林礼长 售价:RM30 发行:马来西亚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历史文献部 简介:这本历史三年收集整理砂拉越华人卫理公会各教区堂点的简史与资讯的书籍,除了让读者可以了解教堂历史,看见教会发展之外,同时也为信徒和普罗大众提供搜寻教会资讯和地址所在。这是一本实用性甚强的本地教堂资讯参考书籍。 有意者可前往诗巫卫理福音书局购买!

抓鼠有感:撕掉“标签”

文/翁震凌 有回开车,看过前方的车子后镜上贴着“Lady Driver”的字眼,让我好奇地忍不住多看了几眼;毕竟,我见过像“Baby/Child in car”、“Mummy in car”……“Lady Driver”我倒是第一次见。我不禁在想“Lady Driver”想要传达什么“信息”呢?是:“我是女士,我开车技术‘麻麻哋’(很普通),请大家多多包容忍耐!”或是“我是女士,我开车技术不怎么样,请大家多多小心!”还是“我是女士,我开车很优雅很安全,请大家放一百个心!”我就此问了身边的几位好友与同事,几乎百分八十都认为这暗示着:我的开车技术不太好!可见“女性驾驶员普遍上驾驶技术不怎么样”的刻板印象(或真相?)真是深入民心。虽说我是女性也认同:相较之下,女性驾驶员的开车技术与男性驾驶员差的比例是占了绝大多数;只不过,这样二话不说地就给所有女性驾驶者打上了同样的“标签”,多少带有点蔑视与不公平的意味。  我们都很特别这固然只是生活中的小插曲,不过,却让我想起贴“标签”这事。我有一位好友,因为不善言辞,不擅交际,说话常得罪人,所以总是被人贴“标签”──难相处,她也为此吃了不少苦头。但在实际相处后,发现她不过就是过于直率,不够圆滑,不会拐弯抹角、事实求是的直肠子个性,待人并没什么恶意,更没经过“包装”。只要了解她的性子,找到相处方式,发现不但不难相处,反倒因为有话可以直说,说完不会翻脸,相处起来更自在。所以,某些“标签”到底是不是事实,或者只是真相的一部份,许多时候我们没有经过查究了解,就直接给别人贴上去了。Max Lucado有一绘本叫《你很特别》,故事里的微美克人(一群由木匠伊莱雕刻成的的小木头人)每天只做一件事──互相贴贴纸。漂亮的、有学问的或有才华的木头人,就会被人贴上金星贴纸;至于那些不太优秀或什么都不会的人,就会被贴灰点贴纸,胖哥就是其中的一个。胖哥有时候其实什么都没做,就只因为别人看到他身上的灰点多,就直接再给他贴一个;连他自己最后也承认了那“标签”──我不是个好微美克人。当然,故事的最后,是胖哥找到了他的创造者──伊莱;伊莱告诉胖哥:“记得,你很特别,因为我创造了你,我从不失误的。”当胖哥如此相信时,他身上的灰点就掉了一个下来……我们都是按着上帝形象所造的,在祂眼中都是独一无二的,是特别的;所以,撕掉自己的“标签”,也别给他人贴“标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