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卫理报

疫情隔离人 罪却使人与上帝隔绝

年会余声 整理:黄拔绮(诗巫南村三一堂) 晨更一 纵然是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但疫情只会隔离人与人,却不能隔绝我们与上帝的爱。 民丹教区长黄德香牧师在第45届砂华人年议会召开期间,受邀主讲11月25日清早会议开始前的晨更,并以“隔离?隔绝?”为题分享信息。 黄牧师引用利未记十三章2-6节,这段经文讲述了当时人民患了类似大麻风的病就必须被隔离,直到确认他们并非患上大麻风或痊愈后,才可以回到原来的生活。 在传染病疫情之下,人与人之间需要因病隔离,以阻断病症的,意为使断绝往来或接触,并要进行审查;隔离之处就是居家、酒店或隔离中心;隔离期限是每七日检验一次,直到痊愈。 不知有没有人发现,随着人们将自己“关”在家里,减少外出活动时,污浊的河流开始清澈起来,空气也再次变得清新,新生命的气息不断出现。因此,她认为,“关锁”有4个意义,分别是:包裹在傲慢自大、困闭不幸环境中、交付在敌人手中,以及置身于神计划中。 然而,隔绝的定义则是不相往来,与世隔绝;隔绝之处,更是永不灭之火湖;期限方面,则是永永远远。 疫情可以让人隔离,那会叫上帝的爱与我们隔绝吗?黄牧师引用罗马书八章35-39节回答了这个问题。她认为,基督徒因“住”在上帝里面而得胜有余,唯有罪才会使人与神隔绝。“因此,在基督里的我们是新造的人,当住在爱中,行在光中。”

疫中思将临

我思故我写 文:劲江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大光,住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们。”(以赛亚书 九2) “有人声喊着说:‘在旷野预备耶和华的路,在沙漠地修平我们神的道!一切山洼都要填满,大小山冈都要削平,高高低低的要改为平坦,崎崎岖岖的必成为平原。耶和华的荣耀必然显现,凡有血气的必一同看见,因为这是耶和华亲口说的。” (以赛亚书 四十3-5) 公历一月一日、农历正月初一,都是新旧年的交替,是送旧迎新,检讨过去,展望未来的日子。 每一年的基督君王主日之后,就会迎来将临期。将临期是教会年历翻新的日子,是教会礼仪年的开端,也是迎新送旧,万象更新的日子。 然而,这一个将临期与过往不同的是,节期如期降临之际,疫情依旧在全球肆虐蹂躏。 我们点燃了第一根象征着“盼望”的蜡烛,除了提醒我们,普天同庆的圣诞节即将到来,更加提醒身为基督徒的你和我能以明白圣诞节的真正含义,是基督耶稣道成肉身,上帝对世人大爱的终极彰示。 点燃了蜡烛,凝视着那一抹烛光,心存盼望与感恩。基督降世,照亮了黑暗的世界,让那些行走在黑暗中的、住在死阴之地的,都得见那亮光。 身为基督徒,你我都是蒙召的一群,被基督从黑暗中领出,进入光明。如今更应当要检视自己心灵的黑暗处,求上帝光照,洗净我们,进而成为基督的见证,将光明带入我们所处的家庭、社区、职场,甚至国家。 在疫情中,我们坚信上帝在掌权,让我们彼此提醒,警醒等候,一起迫切祈求疫情早日结束之际,心存盼望,观看上帝大能的作为,更要为基督的第二次再来而预备及修平道路。

白菊花海悼筱玲

苦难同行 文:丁华康 自妳走后 妳路过的那段 漆黑一片的夜路 路灯都亮了 路灯亮得太迟 众声都谴责 埋伏在黑暗中的罪行 自妳走后 宝岛人皆醒觉 没有绝对的安全 社会的司法 需被再次检讨 罪行和死刑 在公义天平上要平衡 自妳走后 人人为妳哀悼 社会安全的破口 成为夺命绳…

锺筱玲追思礼拜众人追念她的美好

教会消息 报道:卢韵琴(本报记者) 在台湾长荣大学深造,却遭人恶意杀害,诗巫少女锺筱玲的追思礼拜11月22日下午2时在卫国礼堂举行,用现场、连线与视频等方式,齐聚一堂回忆筱玲的美好,场面既温馨又伤感。 痛失爱女的锺伟国夫妇与两个儿子身穿黑衣,佩戴白丝带出席。锺家的亲友、好友、教会弟兄姐妹及毕理学院同学与校友均有出席;而身在台湾的长荣大学校长李泳龙博士、讲师与同学们亦录制了视频,及现场连线,参与追悼会和致悼词。 追思礼拜邀请了在2009年为筱玲施洗的张小娟牧师为讲员,她表示筱玲的骤逝,无论对家人还是亲友,都是一种伤痛,我们可以为了这伤痛而悲痛,并鼓励大家寻求上帝,一起走过这伤痛。 2012年时,锺筱玲参加了卫斯理堂主办的少年门徒课程,当时该课程导师是陈倩明本处传道及梁嘉恩牧师。陈倩明本处传道亦在其夫婿砂华人年议会会长池金代牧师的陪同下,出席了当天的追思礼拜。 真的离开了我们 张小娟牧师说,虽然她没有在相关课程上指导过筱玲,但时任主理牧师的她与筱玲的接触并不少。 “在我接获筱玲遭遇不幸的消息时,我难以接受,还在祷告这只是一场恶梦,但事与愿违,筱玲是真的离开了我们。” 张牧师说,筱玲的离开对于任何一个爱她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太痛苦的伤痛,流泪哀痛是正常,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纵然是身为基督徒的我们。“毕竟上帝在创造我们的时候,给了我们情感的感知能力,让我们可以有喜怒哀乐。” 她引用了诗篇十三篇安慰大家,并鼓励大家可以学像大卫王般,纵然在哀恸中,依然寻求上帝,让主耶稣帮助大家一起走过这伤痛。“大家要紧记,上帝是爱我们的,因为祂给了我们这么美好的筱玲。” 此追思礼拜是由卫理毕理学院和卫斯理堂策划,锺家和锺筱玲生前的好友、同学共同筹办,在遵守标准作业程序下,大会现场只允许200人。同时,底楼一处也设有“怀念筱玲”角落,供出席者留言或献花致意。

卫理关怀中心结业礼 21人完成课程即进入小学

年会报道报道:卢韵琴(本报记者) 21位小朋友结业,17位出席,1位在结业礼前夕回天家了,缺席了人生中唯一一次的结业礼。卫理关怀中心11月30日下午在中心礼堂举行2020年结业礼,中心主任黄其薇硬咽着告诉大家这个让人伤感且遗憾的消息,并提醒大家要珍惜当下;更希望小朋友们在离开中心之后,不要忘了老师们,有时间可以回来看看。 这些小朋友中有些是自2015年起就开始在关怀中心学习,一些则是在2019年才开始学习。今天,他们顺利完成了课程,必须在2021年进入小学学习。 年会基督徒社会关怀部主席黄敬胜牧师以“丑小鸭长大终变天鹅”的故事鼓励小朋友及家长们,只要立定心志,正确指导,努力向着目标前进,丑小鸭终有一天会成为美丽的天鹅,特殊儿也会变成特别的人。 卫理关怀中心董事会副主席曾秋香姐妹亦在致词中感谢家长对关怀中心的信任、支持与爱护,更感谢老师们对孩子的不离不弃,照顾他们身心灵健康。这是关怀中心的骄傲,并希望中心在上帝的带领下,可以祝福更多人。

幸福堂增建工程竣工奉献 会友受促把多出来空位填满

教会消息 报道:卢韵琴(本报记者) 经历了刚开工不久就因行动管制令必须停工,所幸幸运村卫理幸福堂圣堂增建工程在上帝的恩典下顺利在日前竣工,并于11月29日晚进行奉献礼,愿上帝带领弟兄姐妹将所增加的空位填满。 这项奉献礼是在诗巫西教区长陈晶晶牧师的见证下进行,出席的还有赞助人庄约瑟弟兄、刘子董夫妇一家人、幸福堂顾问陈瑞和等人。 幸福堂圣堂于2009年落成奉献,迄今已超过10年,眼见在疫情前可容纳250人的圣堂已经因崇拜人数增多而不敷使用,也看见有设置亲子室的必要;为此,该堂便开始着手增建事宜,并在2020年农历新年后动工。 岂料,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直接导致我国在3月18日进入行动管制期,工程被迫停工。所幸在复工后工程进展顺利,并在11月29日进行奉献礼。 耗资5万1千余令吉的增建工程,包括了圣堂增建二楼及亲子室,使原本在疫情前可容纳约250人的圣堂,增添了约100个座位,达至350人。 由于主内弟兄庄约瑟奉献了2万令吉用于增建亲子室,因此,幸福堂亲子室将被命名为约瑟室。 除此之外,该堂主日学教室也在此期间进行装修,为主日学学生提供更舒适的环境。 当天晚上也是该堂的成年主日,张昌来牧师在分享信息时讲述了迦勒这个人物,告诉大家迦勒的一生与没有信心的以色列人成了鲜明的对比——不信的以色列人都倒毙在旷野里,而迦勒得着了上帝所应许他的一切恩典。因此,年龄不能成为停止服事的借口,迦勒见证了“日子如何,力量也如何”,希望能成为大家服事的激励。

车祸倖存记 出死荫幽谷 刘会先:立定心志,恒久靠主

教会消息 报道:丁华康(诗巫再也卫理再恩堂) “感谢上帝,让我今天仍存着生命气息见到大家!”刘会先牧师于11月15日再恩堂成年主日的崇拜信息分享时,以这一句话作为开场白。原来他在11月4日经历了一场严重车祸,带着深深的感触,他真实体会生命的无常和可贵。 由于上个星期要载师母去斯里阿曼(Sri Aman)接受例常的心脏检查,刘牧师载着师母在回诗巫途中,车子行驶途中因超车时前轮突然爆胎,导致车子失控翻覆,师母因此脊髓骨受伤,再度入院。在句句感恩中,刘牧师数算主恩:“感谢上帝,差派邻近的伊班同胞前来关心,联络了救伤车。感谢上帝,半小时之内,救伤车就来载送我们了。感谢上帝,师母的受伤状况没有很严重,也没有脑震荡,在慢慢康复中。感谢上帝,我们都有绑安全带的习惯,这一次因为这个小举动保住了我们的性命。” 许多基督徒因为各种原因放弃跟从耶稣,尤其是苦难来到时,信心就消退了。早期教会,司提反被杀之后,主耶稣的门徒散到各地,耶路撒冷教会就派巴拿巴去安提阿跟进。巴拿巴亲眼看到上帝所赐的恩,就是很多人归主(使徒行传十一21)。他被圣灵充满大有能力,许多人也因他归信了主耶稣(使徒行传十一24)。因为人力资源不足,他找来使徒保罗帮忙教训一年,基督的信仰就被建立起来。门徒被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开始。早期教会,安提阿的基督徒立定心志,恆久靠主。 为什么我们要立定心志恆久靠主呢?唯有守住福音,你我的信仰才有能力和影响力,引人归主,最终得救,进入天国享受永生。那么要如何立定心志,恆久靠主呢?我们一定要彻底地认识耶稣,并且信仰要扎根在《圣经》上,好像使徒保罗和巴拿巴,在教会上下强调《圣经》,上帝话语的教训。 刘牧师即席询问大家,有什么确据让我们相信耶稣会拯救我们?“耶稣为我们的罪受死,并且大有能力地在第三日复活”,信徒这个答复赢得刘牧师在台上的赞扬。 信息中,刘牧师不啬于分享自己有个烂赌成性的爸爸,最后归信了主,这实在不简单,是上帝大能的作为。论及信靠主,刘牧师分享一位台湾女牧者的经历,她因主领牧师逝世,承受了非比寻常的牧会压力,甚至动了轻生的念头。她到诗巫分享时,教导别人让自己的身体靠向身后的人,并全心仰赖对方的支撑。在这实验后,大家深深体会带着信心、全心的依靠,是相信身后的人有能力,能撑着我们不往下倒;我们也应该带着相同的信心依靠主,无论经历车祸、癌症、失业、被批评…… “你对上帝的信仰能传承下去吗?遇上困难失意,你依靠主,还是求问神明?遇上贫乏,你相信上帝的供应,还是去买‘万字’,搏一搏?”刘牧师透露自己在车子爆胎时,已听见车外响起的异声。前来协助的人告诉刘牧师,他们听见了三声的巨响,这三声巨响,应该是车子在翻滚时撞击的声响。经过检查,车子前轮的轮胎爆胎了,才导致车子失控翻覆。由此可见,前胎何等重要,一旦车子前轮爆胎,就会影响车子前进的方向,甚至翻车;“在前的”(教会领袖、一家之主等)十分重要,因为是领导大方向的人,要把信仰传承下去。 “这一场疫情若不能使人信主,真的是很可惜!”刘牧师在经历患难后,深思剖解每一个苦难必定要突显福音的果效。他经历死荫幽谷的深刻体验,为再恩堂成年主日的分享:立定心志,恆久靠主,给众信徒恆久靠主的生命立下了最好的楷模。

毕理学院线上ACCA日 SPM数学线上工作坊

毕理消息 供稿:诗巫毕理学院 卫理毕理学院和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马来西亚分部在2020年11月28日(星期六)上午八点至上午十一点联合举办“SPM数学线上考试技巧”工作坊。该工作坊获得马来西亚教育部(MOE)和砂拉越教育部(JPNS)的批准,工作坊由杰出数学老师陈明贝女士线上讲演,她是2013年雪兰莪州的创新老师(Innovation teacher),有31年的教学经验,现在是SMK Pulau Ketam的副校长。 工作坊目的是让经验丰富的陈明贝老师与中五生分享其独特而有效应付SPM数学考试的技巧,使学生在即将举行的SPM数学考试中表现出色。来自砂拉越和沙巴的67所学校约130名教师和教育厅代表及3000多名学生参加了这项工作坊。 卫理毕理学院院长许钧凯先生致辞时表示:“学习数学对每一个人都重要。计算机的应用对整个世界的运作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且我们都通过数码网络连系在一起,这一切应用的是数学逻辑。计算机程序基本上是数学逻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称计算机为‘计算机’。我们在学校修读的大多数科目都在教我们如何思考,但是数学训练了您如何思考。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学习数学可以使您变得更聪明,工作效率更高,因为您将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因此,当您提升您的数学逻辑时,我坚信您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有所改善。” 砂拉越教育部(Jabatan Pendidikan Negeri Sarawak)的副总监(Timbalan Pengarah)(学术组Sektor Pembelajaran)的Les Met博士致辞时指出,数学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的未来极为重要。数学已融合到21世纪日常生活中,这包括从科技的应用到支付生活费用的琐碎事物中。对于学生和年轻一代而言,必须拥有数学的基本技能。Les Met博士也分享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比如:数学对我们的大脑有益;数学帮助我们改善财务状况;擅长数学有更多的职业选择等等。

基督女少年军第63届常年大会 刘美婷任新会长 同心改朝换代

年会报道报道:刘世彬(诗巫锡安堂) 马来西亚基督女少年军于2020年11月28日(星期六)采取分区连线的方式召开第63届常年大会。全国82个分团透过不同的区域中心或单独连线在云端聚集一堂。感谢上帝的恩典,原本因为疫情一度展延的常年大会得以顺利召开。此外,也感谢在会议前、中、后提供援助的单位、教会和个人,包括马来西亚教会协进会、古晋卫理公会三一堂、民丹卫理公会开元堂、卫理毕理学院等。 此次常年大会最受注目的乃是由全国军牧王怀德会督所主持的2020-2022年全国理事会选举。选举结果可称为是“改朝换代”,多个“老将”放下职务,以实际行动支持新一代领袖接棒。其中担任全国会长30年的郑雅华顾问交棒给古晋区域理事会军牧刘美婷顾问。 新任会长刘美婷于1990年加入女少年军,曾担任中尉、代团长、砂州代表、砂拉越理事会会长等多个岗位,经验丰富。她同时亦为古晋三一堂会友领袖及本处传道。原本担任砂拉越代表逾15年的黄方容中尉上任为副会长(东马),并由赵莉婷中尉接任原本职位。 盼望新的团队靠着上帝的力量,踏出信心的步伐,在这世代继续服侍各地的少女。 2020-2022 马来西亚理事会会长: CHP Lau Mee Ting (3rd Kuching)副会长:(西马) LT Michelle Ong (1st Kuala Lumpur)(东马 LT…

《荒漠甘泉》畅销灵修书 卫理信徒考门夫人撰写

考门夫人(Lettie Burd Cowman,1870–1960)一面照顾先生,一面继续担任宣教机构的负责人,在极艰难中过得胜的生活,并将在大试炼中所体会的信仰写成《荒漠甘泉》,成为至今最畅销灵修书籍之一,甚至成为台湾已故总统蒋介石的每日灵粮。《荒漠甘泉》被誉为“一座支取不尽的心灵宝库,一泓鲜活的甜美的生命甘泉” 。 今天若有机会至台北的中正纪念堂参观,可以在展视厅内看到蒋介石生前喜欢阅读的一些书籍,包括《圣经》丶《荒漠甘泉》。据悉,1975年蒋介石过世时,遗孀宋美龄在棺木中放了五本书:《三民主义》丶《四书集注》丶《圣经》丶《荒漠甘泉》与《唐诗》,基督教书籍占了一半。这样的陪葬品,表达了蒋氏一生的信奉和愿望。 《荒漠甘泉》于1920年发行后,曾被译为数十种文字,通行全世界。中译本于1939年在上海出版。1959年,台湾出版的中译本是王家棫奉蒋介石命令翻译丶整理的,由蒋介石亲自审定,对原文有相当大的改动。蒋介石逝世时的遗嘱曾提及:“自余束发以来,即追随总理革命,无时不以耶稣基督与总理信徒自居……”。 1926年,日本圣洁教会派遣安部藤夫牧师到台湾宣教;中田陪同前往,最初的聚会借用长老教会礼拜堂举行。

美以美会的分裂史(中) 循理会、圣教会

美以美的故事(23) 文/黄孟礼(本报总编辑) 总1270期的卫理报提及,美以美会除了分裂出美普会、监理会、还有于1860年因提倡生活更新运动而分裂出“循理会”(Free Methodist church)及为牧养德国藉会友而于1807年分出“遵道公会”(The Evangical Church)等,循理会一直保留独立宗派至今,遵道公会则于后来与基督同寅会联合,并于1968年加入“联合卫理公会”(United Methodist Church)。 循理会(The Free Methodist church) 美以美会珍尼西年议会(Genesee Conference)曾掀起一次宗教生活革新运动,鼓吹者称为“拿撒勒徒"(Nazarites),主张宣讲卫斯理约翰的圣洁教义、谨守班会规则、家庭祈祷会、会众要高唱圣诗歌颂、衣著要朴素、生活须节俭、崇拜要属灵、释放奴婢、不许秘密结社、礼拜堂的座位应自由选坐,结果导致新的宗派——“循理会”(Free Methodist Church)自美以美会分裂出来。 循理会的创立人罗柏斯(B.T. Roberts)于1860年8月23日举行的伯坚(Perkin)大会中正式组织循理会;而珍尼西年议会几乎一半以上参与他们成立的新会。后来,该会再没有与母会复合,而成为一独立宗派,总部设于印第安纳州(Indiana)温劳那(Wonona Lake)。…

搞好国计民生

时事回应 文:晖(诗巫卫斯理华语堂) 2020年本应是大马达致全面现代化国家的年份,而“2020年宏愿”曾经烙印在本国三代人的心头。现今摆在人们眼前的现实却是镜花水月,到头来是一场欢喜一场空!如今当年主政的人犹健在,不知他心中作何感想? 尽管九零后出生的一代已届而立之年,这被喻为国家栋梁的新一代是否具备现代管理知识与科学思想,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准备好面对全球化与工业4.0的挑战?如果其答案是否定的,是时候全盘检讨建国方针,重新拟定政经文教社会政策,并对国家体制作出结构性的改革。 一场疫情彻头彻尾曝露国家体制的短板和政治人物的丑恶嘴脸。诚如联昌国际银行前集团主席拿督斯里纳西尔日前在英国志奋领毕业生领导(Chevening alumni leadership)活动上致词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大马没有纯经济,仅有政治经济。这是值得举国上下反思的。 从经济人的角度,政客只在乎政治正确,其决策与抉择往往只顾权宜之计,完全乖违了经济学的原理和纪律。这固然无法带来可持续性的发展,也必导致国家债务进一步攀升,债台高筑,贻害子孙后代。只讲分配,不求生产;只谈权利,不尽义务;只怪他人,却不自省;以上种种沉疴痼弊,如果放任不理,不下猛药整治,后果堪虞! 稍微有涉猎经济学的人都明白,资源的有限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考量。而无论是个人、家庭、企业、国家都必须善用资源,进行投资与再投资的活动,才有可能改善和提升个别的经济状况。所谓量入为出,累计财富的秘诀是,务必先生产,然刻意积存部分作为储蓄,最后才分配剩余的作为消费的用途。时不时,可以听到“华人富裕”论,事实上华裔同胞都是靠勤俭节约兴家。勤则富,懒则穷,这是华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值得大家学习。 当前,国人忧心忡忡大马国家的经济严冬是否提前降临。是时候政客停止无谓的政治纷争,政府与朝野议员宜各尽其职,抖擞精神励精图治,为振兴国家经济,搞好国计民生尽一份心力!

婚姻的问题是生命的问题

荧光片语 文:陈朝强(退休牧师) 前阵子看了一部美国电影《抢救爱情四十天》(Fireproof),心中有不少的触动。 电影男主角卡雷是救火队长,他常常叮咛队员们,说:“You never left your partner especially in the fire!”。他每次救火时从不抛下队员,而且身先士卒,英勇无比。可是,他自己的婚姻却“着火”了,在“熊熊烈火”中,他正想抛掉他的伴侣,找一个安全、宁静的地方! 卡雷结婚七年,没有孩子,妻子凯塞琳在医院工作。夫妻二人本来可以过着相当写意的日子;可是,卡雷每次工作回来,总是觉得妻子不但没有尊重他,而且处处为难他。他们常为了钱吵架,当妻子经济拮据时,因为没有共同户口,卡雷都不愿意帮助。他们的协议是卡雷还房贷和车贷,而妻子要负责还家里各种账单和费用。 凯赛琳除了工作补家计之外,还要照顾痴呆的母亲和做不完的家务,而每次卡雷回来就是吵着要这个、要那个。夫妻二人总是希望对方能达到自己的要求,当达不到时,就容易沮丧、生气,向对方大吼—— 卡雷:“我在外面处处受人尊敬,到了家什么都不是!” 凯赛琳:“你总是沉迷在电脑,你只爱那该死的游艇,不爱我!” 妻子说,她要搬出去,丈夫大吼:“你给我滚!” 没有同理心和接纳对方感受的吵架,肯定会摧毁婚姻,拆掉家室!因此,他们虽在一屋檐之下,但却形同陌路人! 一天,卡雷在健身房跟他的副队长麦可谈起婚姻的问题。麦可说:“婚姻像健身房的器材,它没有坏,但若不懂得用,就等于是坏了!”又说:“女人像玫瑰,你对她好,她会开花,对她不好,她会凋谢!”卡雷和凯赛琳各自向自己的好友诉苦。 婚变不是一日造成的;而拯救婚姻也如救火,一刻不能迟延,救火员之间需要真诚及清楚的沟通,才能灭火,夫妻也是如此!可是,卡雷认为救人救火才是他的工作,洗碗的是烂丈夫;这种传统错误的观念,把他们夫妻带到离婚的路上。…

谁说瘟疫可懒散度日――论《瘟疫有蓝天》读后感

一介书声 文:陈祖恩(诗巫锡安堂) 当初我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 我原来坚信,打从7月14日开始,行动管制令的生活“已死”,返校的生活“已醒”,就算我不再过着无口罩的生活,就算我不再像从前那样可以无虑地四处奔走,就算……生活已不再是从前的快乐日子,但我相信一切都在慢慢重回正轨。 但是现在呢?我本该为着初中三年最后一次的模拟考战战兢兢地应考,我发觉上次考试的成绩意外的进步,决定大展拳脚;可现在,我却正郁闷地敲着平板,写下这篇文章! 星期日下午消息来得很突然——停课通知,和疫情来得一样突然。突然间,我就“失业”了!都说学生的本质是学习,没了返校学习的机会,试问我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我还年轻,年仅十五岁,正准备应战统考,梦想进文商科,希望以后可以找到一间不错的设计学院,然后从事我梦想的职业。今年已经够“烂”了,这几个月我好不容易补回了先前浪费的时间,凭什么要再次浪费时间,任自己再一次糜烂? 郁闷之下我能做的事不多,除了文字音乐和图画可以治癒自己的心灵,我想自己也找不到别的。 拾荒者捡拾的物品 “一六六五年八月,英国瘟疫大流行,剑桥大学关闭,学生都需要离去,一六六七年才复学。有位学生,利用在家时间,发现运动三定律、光学定律、微积分、数值分析,奠定四大领域。为此,科学史将一六六六年定为人类科学进步最大的一年。这个学生,名叫‘牛顿’。因此,谁说瘟疫之时,可以懒散度日?」 我随手翻开一本书漫无目的地读,就像拾荒者寻找可捡拾的物品,而这段话正好正中下怀。那一刻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找到了自己最需要的那一点慰籍。 我还不“读爆”!! 《瘟疫有蓝天》⋯⋯好,一本关于瘟疫的书,由张文亮老师所写。其实,这是他在疫情时在脸书上发表的三十六篇贴文,而后整理出来的一本小书。这确实是一本小书,尺寸其实刚好随身带着,如果你想,随时可以抽出来一看(这不是业配)。内容精鍊,文字浅白,可这朴实的文笔其实有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特别是对于我这种失落的“恶臭”中学生,真的是良药。 “如果,把诺亚预备食物,比喻为读书,愿你知道:第一,读书不是为自己,也不是读了之后,对自己有多有用。而是日后,对于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多有用;第二,读书是把书本的知识,带到主耶稣那里,如同诺亚把食物带进方舟里;第三,读书的效用如同方舟的食物,不仅让动物吃饱,生命得供应,更使日子不无聊,不想东想西,不忧虑,不易愤怒。” 那时候我就明白,读书不是个人的事,是为别人,为社会,将来成为社会上关键的一颗小螺丝。一座桥之所以可承载重量,靠的是栓紧它的螺丝,而每一颗螺丝,都上得很紧。 读书,是为了成为别人的好撒马利亚人,在我们这么做的时候,何尝不是让自己的手上留有余香? 谢谢文亮老师,让我明白了自己本该明白的事!其实这本书的内容不仅于此,但我秉持“不剧透”的优良品德,恕不一一透露。 如果好奇,就买一本看看吧!

我比我以为的有钱

我思故我写 文:黄传腾(福源堂助理牧师) 或许,我比我以为的还要有钱。 那天,我到本地一家著名的面包店为家人买隔天的早餐,细心挑选着家人爱吃的口味。付钱后,我便往后巷的停车位走去。途经一家咖啡店,偶然看见一位母亲带着四个年幼的孩子,在地上铺了一块纸皮便坐在那里喂食。孩子们共享着同一碗饭,饭菜非常简单,母亲一口一口轮着喂他们。其中一个相信是最小的孩子,大约两岁,吃完后便席地而睡,睡在另一个纸皮上。 母亲小心翼翼地带着他们坐或睡在咖啡店后方的角落,用桌子遮挡他们。她也不时的观察咖啡店的情况,一边调整着他们的位置,似乎担心影响咖啡店的“面容”,打扰了顾客的雅兴。他们并不是流浪者,只是为生活努力打拼的家庭,在社会相对底层的世界中挣扎求存。 这一幕对我而言,并不陌生,过去也接触过一些贫苦的家庭、流浪汉,甚至是贫民窟的人们。每一次的探访也确实令人揪心。但不知何故这一幕却深深吸引我的目光,甚至这画面也定格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或许是因为自己有和这位母亲年纪相仿的孩子,相信也是圣灵的引导,让我赫然发现自己其实比我以为的还要有钱。 关于有钱的标准 从小到大,我从不认为自己是个有钱人。虽然,物质生活并没有什么缺乏,只是买不起昂贵的手机,不能随意出外旅行,享受美食也要精打细算,更别说买房了(有多少人一辈子就为这烦恼啊!)。所以,我一直不认为自己是个“有钱人”。对我而言的有钱人,应该是那些住着豪房,驾着豪车,可以随意出手几十万的人,那才是有钱人。一个普通的家庭,或者说中产阶级(至少收入超过贫穷线),一直都不被人算为“有钱人”。其实,关于有钱,每一个人的定义和标准都不一样。我以为的有钱,在一些人眼里不过是刚刚好,甚至有些穷酸;但在另一些人眼里,我现有的生活,早已是他们遥不可及的梦想。 走在后巷的当下,两处的圣经节也同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提前六8)以及“你要嘱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无定的钱财;只要倚靠那厚赐百物给我们享受的上帝。又要嘱咐他们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舍,乐意供给人”(提前六17-18)。看着这个对我而言的贫穷家庭,不但使我发现自己是个相对有钱的人,也让我赫然惊觉圣经里头关于富足人的提醒和教训也正是对我说的。过去,每每读到这些经文,便会下意识认为这些经文是对我所定义的那些有钱人、在经济金字塔顶层的人说的。但其实,上帝的话也是对我说的。我就是那个从不知足于有衣有食的人,总想要抓取更多,收纳更多,享受更多的人。 慷慨的美德 当然,圣经也不是仇富,好像享受金钱就是罪恶。上帝乃是要提醒我们不要倚靠金钱,而是要倚靠赏赐一切的神。祂也确实乐意厚赐百物予我们,只是不要我们将对祂的信靠建立在这些恩典上,而是建立在祂身上。与此同时,我们也当为着所拥有的一切感谢并知足。但遗憾的是,我们是多么容易陷入在倚靠、贪爱金钱的网罗中。 保罗指出了其中的问题——一颗不知足的心(8节)。我们想要拥有更多来满足自己各样的私欲,并为各种贪爱寻找借口(当然,合理的理由是应当被认可的)。因此,保罗也提出了一个有效的方法——一颗慷慨、乐意给予的心(18节),使我们能远离贪爱钱财的境况。因为知道一切不只是我努力所得的,更是上帝的恩赐。既然一切是上帝的恩赐,那它们也不只是属于我的。我们应该甘心乐意的给予,多多行善,在好事上也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