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道堂婚姻重新立约礼拜
共有30对夫妻在圣道堂婚姻重新立约礼拜中,再次向对方说“我愿意”。 配合圣道堂建堂30周年庆典,该堂于2020年1月1日上午进行婚姻重新立约礼拜,并邀请苏慈安牧师与师母杨函英本处传道担任讲员,分享夫妻相处真谛“真爱真幸福”。 30对夫妻中,婚龄最久的是在1950年结婚的刘加泉与黄秋月夫妇,迄今,他俩已经携手走过70个年头。
Board of Christian Literature, Sarawak Chinese Annual Conference (SCAC)
共有30对夫妻在圣道堂婚姻重新立约礼拜中,再次向对方说“我愿意”。 配合圣道堂建堂30周年庆典,该堂于2020年1月1日上午进行婚姻重新立约礼拜,并邀请苏慈安牧师与师母杨函英本处传道担任讲员,分享夫妻相处真谛“真爱真幸福”。 30对夫妻中,婚龄最久的是在1950年结婚的刘加泉与黄秋月夫妇,迄今,他俩已经携手走过70个年头。
主办单位: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文字事业部 截止日期:2020年3月31日 比赛细则: 对象:全马基督徒 语言:中文 字数:800字-1500字(必须是WORD档,不接受纸本参赛作品) 参赛作品内容要求: 1.参赛作品必须以“卫理报丛书”为指定读物。 2.参赛作品必须有作者自订的参赛标题(不可只写《我的阅读心得》或《卫理报丛书阅读心得》之类)。 3.参赛作品必须列下完整的书名、作者或编者、翻译者(若有)、出版社与出版年份(不算在字数内)。 4.参赛作品的“图书内容简介”不可超过全篇三分之一篇幅,需以个人心得、感想或观点为主要段落。 参赛规则: 1.参赛者只限投一篇,且必须是未曾发表过的作品;参赛作品恕不退还,请自行留底稿。 2.参赛者必须以真实姓名发表,请于作品后留下真实姓名、堂会及联络方式(电话与电邮)及个人照一张。 3.参赛作品敬请电邮至scaccmm@gmail.com。 若作品未符合上述所有参赛条件,一律被视为自动淘汰。评审对比赛有最后裁决权。凡得奖之作品版权归本部所有。 比赛奖励: a.首奖:现金RM350+礼券RM150+奖状 b.二奖:现金RM300+礼券RM100+奖状 c.三奖:现金RM220+礼券RM80+奖状…
马来西亚基督女少年军于2019年12月5日(星期四)至8日(星期日)于古晋格兰多曼尼拉惹广场酒店举办四年一次的Fonomarae营会。此次乃本国举办的第10届营会,主题为“结果累累——喜乐满满”。营会共有185名来自马来西亚全国各地的军官与军员参加,其中更有来自新加坡和菲律宾的参与者。 Fonomarae营会是世界各地基督女少年军的传统营会,名称一词是来自两个字的组合。 “Fono” 为波利尼西亞语,意思是一群聚集的人。“Marae” 则是毛利语,含义为一个重要的聚会地点。此届营会的主轴为“生命冲击营”,一个模拟真实人生的室内大型游戏,由生命冲击营的砂拉越事工团队协助进行。 此外,此届营会还有两大特色:其一,是营员被安排参加砂拉越联合教会古晋分会主催的圣诞报佳音大游行;当中来自砂拉越以外的参与者对有机会公开地在街道上对不同背景的群众自由唱诗和宣告圣诞信息留下难忘的回忆。其二,是基督女少年军全国中学组圣经比赛的决赛。不止进入决赛的各州代表聚集一堂龙争虎斗,甚至营员们也有份为各自的队伍出力。(世彬)
随着卫斯理华语堂于2019年11月24日宣告正式成立,原有的卫斯理堂乐龄团契第四届职员会第五次会议也议决召开特别会员大会,以决定团契的归属、名称,处理相关议题,以及举行选举的事宜。 卫斯理堂乐龄团契于12月26日晚上7时30分假卫斯理堂副堂召开特别会员大会,由团契原任指导黄敬盛牧师躬亲主持,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乐龄团契指导刘慈瑜牧师监督,刘牧师也是该团新指导。 大会对数项议程,包括:1、说明特大目的;2、团契归属;3、团契命名;4、鉴定团契该属第几届?;5、职员选举(2020年职员)进行深入的探讨。 刘慈瑜牧师以祷告为大会掀开序幕。特大主持黄敬盛牧师讲解,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召集大家的目的是要让卫斯理堂乐龄团契的会员自行决定团契的归属、命名及相关的事项,并提醒大家慎重认真做出决定。 原任主席刘忠为弟兄感谢大家出席大会,说明召开特别会员大会乃是按卫斯理堂乐龄团契第四届职员会第五次会议的决议,其目的是要一劳永逸地解决乐龄团契当前所面对悬而未决的问题,此举可以帮助消除大家心中的疑虑,从而使团契回到正轨,向着标竿直跑。 刘忠为表示,随着本会英语教区的成立,原有的卫斯理堂一分为二,卫斯理华语堂也应运而生,因此乐龄团契必须参照法规与有关的条例决定团契的归属,以及厘清和处理相关的议题。这些重大问题攸关全体会员的利益,所以理当回到会员大会寻求了断,群策群力,以集体决定、集体负责的方式做出决定,因为会员大会是团契的最高决策机构。 主席补充,倘若大会议决团契归属于卫斯理华语堂,在此情况下,原有的卫斯理堂乐龄团契第四届职员会理当先行解散,让路给卫斯理华语堂乐龄团契第一届职员会选举,以赋予其正当性。卫斯理堂乐龄团契的情况比较特殊,会员是由中、英两个堂会的弟兄姐妹所组成,况且按团契章程,职员会的任期是两年一届。其他团契并无面对类似的情况,鉴于职员会的任期是一年,都于近期先后举行选举。他表示希望,新届职员会的阵容兼容中、英两个堂会的弟兄姐妹。 卫斯理堂乐龄团契特别会员大会在融洽与和谐的气氛下进行,并对各项议程作出仔细的探讨和表决,圆满成功选出卫斯理华语堂乐龄契第一届职员如下: 主席:陈梅周 副:刘忠为 文书:吴弨谚 副:郑雅华 财政:林廷香 查账:陈秀冰 信仰组:李美云 副:檀碧玲 宣教组:林英华 副:叶木元 见证组:黄美仙 副:刘世振…
卫理公会圣道堂教育楼兼牧师楼工程经已于2019年12月25日上午11时15分进行动土礼拜,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会长池金代牧师见证了圣道堂建筑和发展委员会与承包商的签约仪式,并与该委员会一起为工程动土。 由于现阶段的圣道堂面对空间不敷应用、教会办公室受限,以及泊车位不足问题,牧师屋设施陈旧和空间拥挤。因此,圣道堂迫切需要可供教会未来20年使用的空间,包括需要更大的教会办公室、更大的聚会处供少团、成团和初成使用、更多的泊车位、一个牧师楼、堂丁宿舍,以及供国语事工使用的空间等。 池金代会长则在动土礼拜上强调,上帝给我们最宝贵的产业是儿女。圣道堂建设教育楼,是要帮助我们的未来、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得到美好的教导。 池牧师也鼓励基督徒们要从现有的华人观念中改变,不但要生养众多,还要早生、多生、要生与保生。 然而,他也提醒会众,教育楼要装备父母们,父母则要回家装备自已的孩子,不要让教会的教育楼代替家庭的教育楼。在家庭里,父母应该做老师、校长,不要把孩子交给教会管教,因为孩子在教会的时间短,在家的时间长。 凭信心展开工程 在建委会的计划中,教育楼兼牧师楼整体工程经费预计耗资1150万令吉,主要费用即建筑工程和电机工程各占800万和20万令吉,工程实价将依据建筑商和电机承包商所签署的合约。有关工程包括兴建一座6层楼高的教育楼,以及3层楼高,拥有6个单位的牧师楼。 同时,也计划将现有的主日学课室装修为教会办公室用途,把现有的牧师屋和办公室装修供国语事工使用。扩充图书馆的空间,并设立可容纳200人的聚会场所、两个可容纳80人的聚会场所、两个可容纳100人的聚会场所、10间主日学课室,以及一个多用途礼堂供室内活动空间及未来扩建圣堂时崇拜的地方。 另外,计划项目也包括开辟54个泊车位、一个半开放式餐厅供接待和用餐使用,以及一个开放式的活动空间供户外活动使用。 圣道堂成立于1990年,由于地方发展和人口剧增,考量堂会未来空间发展需求,执事会于2008年申请教育楼的绘图。虽于2010年获批准,但被限只能兴建3层楼高。因此,再向政府重新申请。同年,上帝为圣道堂开路,购买位于教堂后方土地。在考量多方因素,最终在2011年决议把教育楼改建在教堂后,并展开物色绘图工作。 2012年至2014年期间,先后购置教堂后方的4块土地(东山路第7巷洛3225、洛3226和洛3227,以及东山路第9巷洛32280)。其中,2014年成功购买关键性地段洛3225,使现有教堂土地能够连接到教育楼。2015年积极与 KumpulanDesign洽谈有关教堂后方兴建教育楼和牧师屋的绘图,并呈上州发展单位申请批准。 以刘伯举为首的建筑和发展委员会阵容已投入增建事宜,成员有副主席刘世周丶文书和投标组林弼武、财政陈邦铣、筹款组杨锦华、设计组简福贵和詹长篙、工程组丁华谷,以及委员陈淑晶、阮振东、阮振雄、刘会添、江成德、许赞麒和何名兴。 目前,建委会自筹超过410万令吉,但距离定下的千万令吉目标尚有一段距离。然而,建委会成员凭信心展开工程,因这是“因神而建、为神而建、靠神而建”为了神的事工,为了传福音的前景,以信心跟随主,信众以感恩乐意的心奉献,荣耀主名。(韵琴)
走过61载的诗巫卫斯理堂终于迎来一个初生的堂会——卫斯理华语堂,圆了数十年来植堂的梦想。卫斯理华语堂的诞生也是借助于马来西亚基督教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第四十四届大会,于今年11月21日正式通过成立英语教区的提案,所带来的积极成果。 诗巫卫斯理堂是本会第一个以英语为媒介语的堂会。追溯1958年,当初来自国外的宣教士家庭与友邻,逢主日开始聚会崇拜,后来聚会人数逐渐增加,按部就班发展成为今日的卫斯理堂。卫斯理堂因应不同历史时期的需要而转变,起初只有英语崇拜,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发展成为“双轨制”,即包括中、英语崇拜的教会。卫斯理堂也从原址卫理神学院三迁,到新福源堂,复于1976年到旧卫斯理堂,最后卫斯理圣堂于1984年落成,才固定在现址崇拜。截至2019年11月24日,卫斯理华语堂正式成立,卫斯理堂中文部已迈入了第39个年头。 卫斯理华语堂于11月24日晚上7时15分假副堂召开会员大会,并选出卫斯理华语堂第一届执事会,为原有的卫斯理堂谱写新的篇章。兹恭录2020年卫斯理华语堂牧师与执事名单如下: 主理 : 张鸿恩牧师 副理 : 刘慈瑜牧师(兼) 配属 : 叶荣珠牧师 会友领袖 : 陈秀冰 主席 : 郑佩香 文书 :…
卫理家政训练所2019年学生假期班于12月14日结业,共有22名学员获颁结业证书。 陈倩明本处传道受邀在结业礼上跟学员们分享爱的信息,告诉学员们耶稣是爱我们的神。 为期一星期的学生假期班于12月9日开始至14日结束,学习内容有圣经丶烹饪及手工,主要培养青少年的基本生活技能和独立能力。 通过老师们的示范与教导,学员们学会了多道菜肴的烹饪和烘焙各式美味的糕点、饼乾。除此之外,手工课还有基本的缝纫丶制作纸花丶包裝花束、缝制布包、十字架串珠等手艺,让学员们不但收获满满,同时也通过这个课程结交新朋友。(韵琴)
文/黄巧光(新福源堂) 2018年8月31日下午,我接到电话说月姐(黄巧月牧师)进医院,叫我立刻也去医院。我万万没想到,她竟然病得这么严重才去看医生。这样一去,经医生检查,竟然是癌症末期。医生说要立刻动手术,9月1日下午就被推到手术室等着动手术。我默默跟在后面,待在晚上八、九点时,才等到她被推回病房,人依旧时迷迷煳煳的。 不过,在医院休养期间,月姐还是时刻关心着别人,她关心那些躺在病床上的姐妹,常常为他们祷告。在病痛之间,她忍住自己身体的痛苦,依旧关心着家人与亲友。 手术后一个礼拜,她就出院回家休养。但是医生对我们说,她的性命只剩半年,我们真是不敢相信,上帝会这么快接她回天家。然而,我们知道她就如使徒保罗所说的:当跑的路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她已经守住了。她就这样平安地离开了我们! 不过,她在世一切的劳苦,没有落空,也被人记念。砂拉越华人年议会在2019年年议会期间(11月21日晚),在福源堂圣堂举行追思礼拜,悼念两位爱人灵魂的牧师──林道顺牧师与我姐黄巧月牧师,也赠送纪念品与慰问礼金。这让我们兄弟姐妹们感动又感恩。过去,月姐卧病时,也收到不少教牧同工及会友的慰问,我们同样铭感五内。愿我们在天上的父赐福各位,身心灵健康,同时能如月姐一般,竭力奔跑为主作工!
文/晖(退休公务员) 开年,最令诗巫市井小民感到震惊的一件事,莫过于诗巫林子明文化馆立时关门大吉的新闻!据消息称:诗巫中华总商会属下的林子明文化馆今日(2019年12月31日)最后一天开放,从2020年1月1日(星期三)起将不再开馆,正式走入历史。 新年伊始,正当华社对未来充满憧憬,引颈企盼本国的政、经、文、教、社会各领域将出现转机,渴望本乡本土的教育、文化事业,及各行各业也更上一层楼,岂料却传来“文化先锋”阵亡的噩耗,不禁使人,尤其是数以千计林子明文化馆的会员愕然及惋惜! 创办文化馆的宗旨 教育乃富国强民之本,创办文化馆有助于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普及发展,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阅读是一种乐趣,也是吸收知识的泉源,创办文化馆有助于提高公众人士对阅读的兴趣和培养阅读的习惯,以便求取知识充实自己及增加生活情趣。 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创办文化馆有助于年青人在课余或工余之暇,多阅读有益身心的健康书籍,改善社会不良风气,促进国家社会的安宁、进步和繁荣。 有鉴于此,由诗巫中华总商会所创办的文化馆于1980年11月1日正式开放,名誉会长丹斯里阿玛林鹏寿(已故)热心文化教育事业,慷慨捐献文化馆基金马币8万令吉,故特将文化馆以其父之名命名之,以资褒扬。 文化馆藏书 文化馆总面积3,000平方尺,藏书以中文为主,图书内容包罗万象,包括:总类、哲学、宗教、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社会科学、史地、语文和美术10大类。文化馆拥有60多种期刊和5种报纸,其中1种是英文报。此外,还有多套普通和科学百科全书,可供各界人士参考,文化馆现有藏书5万多册,包括1万多册儿童书籍。 文化馆会员 文化馆现有会员4,317人,其中学生会员3,010人,成人会员549人,永久会员685人和荣誉会员73人。学生和成人会员分别还入会基金3和20令吉,年捐2和12令吉及借书证1令吉;永久和荣誉会员须分别还入会基金100和200令吉。 文化馆经费来源 文化馆每年经常费用约5、6万令吉,该会会员每年捐献的福利教育基金,其中部份充做文化馆用途。教育组也展开长期性的捐款购书运动,以补充文化馆的藏书。 上述部分资料摘自2017年4月1日修订的《诗巫中华总商会属下林子明文化馆简介》,说明创办文化馆的目的乃是帮助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普及发展,诚属先贤先圣的远见与遗志,值得当今华社慎重思考。作为儒商,不可忽略企业社会责任,所谓:“取自社会,用之社会”,这是儒商的从商之道。 凡是对教育、文化、人类福祉有担当的有志之士,如:族魂林连玉、毁家兴学的陈嘉庚、大慈善家刘钦侯……等文化人,身体力行传承民族文化薪火与谋求人类幸福事业,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彼等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本地一位高瞻远瞩的华社领袖也曾说过,搞文化是要赔钱的,但文化是民族的根,即使赔钱也要做下去!他也以身作则,为华社的文、教、公益事业出钱出力,诚属华社的楷模! 林子明文化馆虽然隶属于诗巫中华总商会,但如今俨然已成为华社的共同文化资产,不知默默为华社陶造了多少英才。相信,没有任何一位对社会文化事业有负担的人愿意见到,诗巫林子明文化馆从犀鸟乡地平线上消失!而超过5万册的藏书,部分是由社会热心人士所捐赠,若沦为尘封的陈列品也将失去了意义!是时候集思广益为林子明文化馆开另一条生路!
文/郑仁娇 书名:《不在病床上说再见》 作者:宫本显二、宫本礼子著 译者:高品蕙 出版社:台北启示出版社,2017。 本书提出生命将尽时,没有人想要“被活着”。我们需要的,是能够让人安心终老的医疗。先了解这些,才知道要如何选择。而意识不清、不能言语、卧病在床、包着尿布,甚至被绑住手脚,仅能从口中的塑胶管灌入营养品,用这种模样来做人生的谢幕,有谁愿意? 日本高龄者临终医疗学会的创办人,在多年考察后发现,欧美国家不像亚洲一样,有许多长年卧病在床的老人,这让他们反思国内医疗的观念与现况。阻碍安详临终的到底是什么?身为家属又该为亲人选择怎样的临终医疗?以及欧美国家如何做到大多数人都自然善终的理想?! 作者提出过多的医疗反而成为平静死亡的阻碍——就算痛苦,也还是要求患者忍耐下去的医疗观。从美国的内科教科书这样教:人将死就会不想吃;如果已经没食欲了,不吃也无妨。但在家顺其自然地照护,并非任其饿死。 事实上,医疗的发达,只是更进一步地阻碍了患者安详辞世的权利。然而“尊严死”是不积极地争取活下去,“安乐死”则不管消极、积极,都是以放弃生命为出发点,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性质,尊严死并非安乐死。 以下是值得我们反思与探讨的几个问题: 1.连医学界人士都不想面临的“反复受苦的临终医疗”,为何我们却坚持让家人去接受? 2.解开急救室里为何大多都是老人之谜? 3.欧美高龄医疗的重点在缓和痛苦与提高生活品质。我们亚洲则又如何? 4.能否发挥预立遗嘱的功能,关键在于主治医师。那么我们应可采取什么步骤? (比如患者选择是否愿做插管或其他延续生命的治疗,先预立遗嘱。) 5.究竟是哪种人才需要插鼻胃管,做胃造口导食手术? 死亡教育的重要性 托尔斯泰惧怕死亡,想尽办法超克它,接着他信了基督,此后便在著作中只为耶稣的博爱与道德的社会服务了。总之,他认为生命的每一时刻都是走向死亡的时刻,日常生活中坦然面对“向死的存在。换句话说,基督徒有了永生,在世上活出有永生的盼望,坦然面对死亡,深知死后往哪里去。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今生要为来世做好准备。今生如何活,来世的结局便是如何。活着就要做正确的选择,因为这会影响今生及来生。永生或永死,在于今天的选择。耶稣对跟从祂的人说,今生得百倍来世得永生;而来世就是从今生开始,那就显示死亡教育的重要性。 视死如归的家人 85岁的先母去世前一天,住进中央医院,一到病房,呼吸困难用氧气罩的当儿,她一脸认真地告诉我,千万别祷告求上帝医治她。我心里很纠结,但还是故作轻松,笑着问她:妳很想回天家了?她回答:正是。因此医生问起是否愿意进一步的治疗,插喉管、切气管等延续生命的措施。我告知不用,她想回天家了。次夜陪伴着她,弥留状态之际,医生说,她就要回家了。这就是她的信仰,回到主的怀抱里,不再流泪、不再有烦恼与疼痛,好得无比!她活着,忠心做属长,周间她的属会里、左邻右舍走动关怀,分《卫理报》、教会的秩序单给冷淡的信徒,带单本福音书、福音单张给非信徒。她能视死如归,只因为她选择跟从耶稣,好好地活着。她的生命是死亡教育的课本,带着尊严离开的临终选择!
文/朱新进(马来西亚基督教卫理公会荣誉会督) 希伯来书十一1-6;约翰福音一12 什么东西是我们觉得最需要的? 有些人说是“钱”,因为有钱好办事,没钱什么都做不到。所以有人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但我们要知道,钱虽然可以买维他命,却不能买人对我们的恭敬;钱可以让人口服,但不能使人心服。所以箴言的作者说:“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箴十九17) 或有人说是“名誉与地位”。然而,爱名的人很可能得赔上自己的人格:一个想藉名誉与地位贪财的,就要赔上自己的良心;一个想藉名誉与地位好色的,可能要赔上自己的灵魂;一个为了想得到名誉与地位跟人斗狠,最终连自己宝贵的生命或都要赔上。 当然,也有些人觉得最需要工作,有工作就有钱,有钱就可以天天过上享受的生活。所以在现实社会里,不少人都乐意付出代价只为想得他们所要想得的。可惜的是,他们虽然有想要的,可能到头来却发现,这些都不能带给他们生命的满足与喜乐。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就要活得有意义;而最感到需要的,应该是我们对上帝的信心。 信心是树根要往深处扎 信心对基督徒来说,是一门“大道理”,也是一门“大功课”。倘若以建筑高楼为比喻,那么信心就是基础,一定要坚实、牢固;因为基础不牢固,楼房就会倒塌。如果我们要以树比喻信心,那么信心就是树根,一定要往深处扎根;深根建造,树才会长得高,要不然树身就容易枯萎死亡。这道理极重要,看似容易明白,却是知易行难。因此,如果我们不花时间与代价建立我们对上帝的信心,那在作人与做事上就容易跌倒失败了。 不论是从道理上看,或以经验来说,信心有大小之分,有强弱之差,也有深浅之别。举些例子阐明:耶稣受难时,与耶稣同钉十字架上的两个强盗,其中一个在受刑时,悔改认罪。他对耶稣说:“祢的国降临的时候,求祢纪念我。”(路廿四42)他知道自己受刑是应该的,因他所受的与所做的相称。结果这位强盗悔改认罪时,他因信得救了。他简单又初浅的信心和祷告使他有机会进入乐园,踏入永生的境界。虽然信心与祷告初浅但却蒙耶稣悦纳,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 来。”(路廿三42)为什么?因为他对耶稣的信心是真实的,虽然他并没什么深入的信仰经验(因为时间太短了)。 早期基督徒对主耶稣的信仰是非常单纯与诚恳;当他们说“信”的时候,就真的是对主耶稣至死不改,忠心耿耿跟随一生。无论是旧约时代、新约时代或历代教会都有许多信心伟人,他们对上帝的信心真的是无与伦比,他们坚定、充实、强大又有活力的信心所产生的德行,与他们所作的事工,及深刻又丰盛的灵性经历,几乎犹如参天大树或摩天高楼,对后代人的感动力、影响力、传播力,影响深远,绵延万代。他们都如希伯来书所说:“他们能因着信,制服了敌国,行来公义得了应许。” 圣经的确让我们看见信心有大小、强弱、深浅等差别,因而产生的果效也大不相同。因此,我们不能轻看自己对上帝有怎样的信心。今天,见证了基督降生,受死,复活,升上高天,我们应该用更坚定的信心和古往今来蒙恩得救的人,一同等候主荣耀的再来。所以,我们都当像来十一1-12所说的:“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上帝话造成的,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 信心是无形的线路 但是,信心是什么?它又有何意义?根据希伯来书,信就是我们所望之事的实底,信心就是对所盼望但尚未得到的事的一种坚定信念,因这信念,我们所盼望的事可以实现。 什么是信心?信心是我们未见之事可以成为事实的证明。人的肉眼让我们相信所见到事物,但是对主信心的眼睛可让我们相信所不见的事物。“所望之事”的重心在“望”而不在具体所望的事。“望”使我们的信心成为有价值的信心。我们对主的信心使“望”成为根据的盼望,同时存在,互为因果。“未见之事”是人的普通知识和了解所及不到的事,是将来灵性上会体验到的真实。信心给了我们一个立足点可以去盼望,去感知我们见不到的真实。我们不但因信而有确实的盼望,也因相信上帝的应许,在上帝那里得到美好的赞许,为上帝所悦纳。 信心是什么?信心是无形的线路。对基督徒而言,信心是一条我们看不见的无形线路,从自己的深处出发,一直通向至高者——我们的上帝。这条无形线路使我们和上帝有了交通的途径。我们与上帝,上帝与我们从此藉着这条线路相联、相通、相属了。我们这渺小如沙粒,如尘埃的人,竟然能和宇宙大主宰,我们的创造者,我们的天父建立如此奇妙的关系,实在是件了不起的大事。而这一切乃藉着我们的救主耶稣和圣灵在人间所做的。但是,如果我们没有信心,无法形成这条线路,我们和上帝就没有任何关系,也和上帝完全处于隔绝的形态之中。 当然,也许有些人本来已和上帝建立相当美好的关系,但后来因种种原因,美好关系被破坏了,信心出了问题,他们与圣灵的交通“发生故障”,根基在动摇,敬虔和德行也随之下降了。如果我们正是这样的光景,盼我们此时此刻猛然醒悟,决然回头。 信心是属灵生命的“挂钩” 信心是什么?信心是属灵生命的“挂钩”。火车须有个强而有力的火车头(通常它被称作“机车”,因为它装有推动火车的机器),火车头后才是一节节的车厢,用以载人或载货;但当火车厢一旦与火车头分离时,车厢便停止不动,想前进一步也无能为力。但是前方火车头对准车厢,稍稍撞一下,就将车厢钩住了。于是车头与车厢就联成一体,车头开到哪儿,车厢就随着各处奔跑,不能动的车厢便成了“活的”车厢,并且因此发挥强而有力的功效,把乘客送往各自的目的地。 身为基督徒的我们,何尝不也像火车厢,必须要与火车头(上帝)“挂钩”;因为按着灵意与灵力来说,我们原本是死而无能的“车厢”,然而救主耶稣如同火车头,祂来“冲撞”(感动)我们,和我们“挂钩”,使我们的生命与祂的生命联接一起,变活了。随之,我们就能跟着主耶稣走属天、属灵的道路。…
澳洲柏斯卫理神恩堂(Immanuel Methodist Church)福音电影《如果我能唱》 来砂公映,望通过影视作品传递上帝的爱与恩典。 这是一部原创福音电影,导演、编剧与出品是神恩堂青少年指导吴伟铨弟兄,原意是为了神恩堂建堂筹款而拍,但在拍摄过程中,他与其团队深刻感受到上帝的无限恩典与大爱,让他们的生命得到了更多的成长。 《如果我能唱》的砂州首映会经已于2019年12月31日在美里美安堂进行,接下来将于1月11日晚上7时在民都鲁民恩堂进行公映,1月17日及18日晚7时在诗巫卫国礼堂公映。 所有公映会均入场免费,当晚会有自由奉献,所有的奉献将会用于神恩堂的建堂基金,欢迎弟兄姐妹踊跃出席支持。 《如果我能唱》福音电影是一部原创作品,其实是启发于黄美廉姐妹的生命见证。她是一位不能唱歌的脑性麻痹患者,但是她却有一颗渴慕用歌声赞美神的心。福音电影中的Tiffany从小就喜爱用歌声赞美神,但是她面临许多的挑战和挫折。(韵琴)
文/刘世尧(卫理神学院讲师) 亲爱的上帝,感谢祢大能的手牵着我们的小手,过了红海又过约但河,迈入新一年(和新十年2020-2029)的应许美地!祢从不曾离开我们!(书四23-24;申卅一6) 求主耶稣基督恩上加恩给我们,“鼠年”如鼠繁殖力强,布道宣教得人如鱼(太四19;廿八19-20);如鼠生命力强,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丶或饥饿丶或有余丶或缺乏,随事随在,我们都得了秘诀,就是靠着那加给我们力量的主耶稣,凡事都能做(腓四12-13);如鼠高度警觉,得胜贪财丶色情丶滥权的试探,能克制老我的私欲和脾气,常常喜乐,不住祷告,凡事谢恩,与主同行(诗一1-6;传十一10;太廿六41;帖前五16-18;雅一13-22)。 求圣灵保惠师保守我们的身心,“鼠年”免去鼠的缺点,在家在校,在教会在社会,在社交媒体在公共场合,不搞破坏,不传播属灵和道德性的疾病,不给各种偶像和魔鬼留地步(弗四17-六18;彼前五8)。我们各人被圣灵重生,我们的家重生,我们的国家新马来西亚也真正重生,各民族和谐共处,国泰民安。 求天父帮助,新一年新的开始,我和我家,作主门徒: 不鼠目寸光,而是有新的异象,新的方向,完成使命(腓三13-14); 不蛇头鼠眼,而是有清洁的心,正直的灵,爱人如己(诗五十一10); 不胆小如鼠,而是能刚强壮胆,见证基督,宣扬圣洁(徒一8); 不猫鼠同眠,而是能常行公义,好施怜悯,发光作盐(弥六8); 阿们。 注:有关十二生肖,我的神学立场是:上帝造万物,充满奇妙创意,虽然后来受人类堕落所影响,仍能成为普遍启示的管道(诗十九1-6;罗一20)。华人基督徒拒绝十二生肖的迷信文化,却肯定它的象征文化,是华人久远的纪年符号。十二生肖能带给我们信仰和生活丶历史与文化方面的反思和启发。
文/韵琴 身为基督徒的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可以为主做些什么?如果有,那你有没有想过你的付出可以带来更多的收获?福音电影《如果我能唱》的拍摄与制作,到今天的顺利公映,都让导演兼编剧吴伟铨的收获满满,感恩上帝的恩典实在够我们用。 “我们最初的目的,就是想用我们小小的力量为神恩堂做一些事;但到后来反而是我们的收获了更多,上帝的恩典真是无法测度。” 由于人数增加,空间不敷使用的关系,神恩堂在2018年开始了筹建新圣堂的计划,筹款目标为250万澳币。“那时,各种筹款活动就开始如火如荼地筹备,而我就想,没有经济能力的青少年人也可以为教会做一些什么……” 吴伟铨是一名牙医,砂拉越古晋人,在中学时期留学柏斯,后被家中第一位基督徒的哥哥带到神恩堂参加教会与团契,并在一次的营会中决志信主。他是神恩堂青少年团契的顾问,也是主日学的校长。 对于拍电影,他也是“初哥”(新手),只在2017年参加过一次影视制作训练营,从而结识了当时讲员夏孝赏弟兄(诗巫著名Youtuber与影视制作人),让他有了拍摄微电影的想法。“我们当时只是想拍一个30分钟的微电影,但在剪接时,却愈剪愈长,后来就变成现在的福音电影,时长90分钟。” 在有了想法之后,他开始着手写剧本,从2018年11月写,2019年4月拍摄前夕,经过牧师的指导与修改,正式出炉。 他坦承地说,拍摄工作其实并不如他想像般简单,并经历了不少挫折。“最主要是我们的电影是零预算,工作人员全部都是义工,完全是以一种付出的心态去拍摄。再加上,拍摄时间定在了4月份,又是澳洲的学校假期期间,许多人都情愿用这段时间去打工赚零用钱。” 在电影正式开机时,整个团队包括自费且远道从诗巫来的3位义工,只有8个人。然而,事情就是这么奇妙,在一个星期的拍摄中,却不断有新的义工加入,一些人原本只打算来帮忙两个小时,最后却帮了一整天,成为团队中的一份子。 拍摄结束后,整个团队都收获满满,不但制作出有好内容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中学习到良好的团队文化,生命因而得到改变。 经过了几个月的剪接与后期工作,2019年10月12日《如果我能唱》福音电影正式在柏斯以售票方式公映,成功为神恩堂筹得了约4万元澳币。 同时,《如果我能唱》福音电影还受到了澳洲基督教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督黄永森牧师的赏识与大力推荐,并定为该会推出的第一部福音电影,让吴伟铨受宠若惊。 “我只能说,这是我从来都没有预想的,但我坚信只要你有心去做,并通过服事,生命可以得到改变,无论大事小事,都是上帝喜悦的。” 目前,《如果我能唱》已经于12月31日在美里美安堂进行了砂州首映会,入场免费,但获得了1万4千令吉的奉献,成绩不俗。接下来,还有3场的公映会,分别是1月11日的民都鲁民恩堂,以及1月17日及18日的诗巫卫国礼堂。 为此,他与夏孝赏弟兄在1月2日到访卫理报办公室,并且为《如果我能唱》做宣传,接受卫理报的专访。“除了筹款之外,其实我们更大的期望是可以通过这部电影,让更多人看到上帝的爱与恩典,并可以祝福更多的教会,毕竟在现今的影视作品中,华语福音电影真的是太少了。”(韵琴)
采访:黄孟礼 受访:张和平(印尼华人基督徒) 整理:卢韵琴 因高中老师用圣经经文与英文诗歌教英文而接触福音,后又有牧师借用学校聚会,张和平信主是水到渠成,从此恩典不绝,更数次在经济危机中靠主安然度过难关,让他不禁高呼“上帝赐福满满,恩典永远够用!” 在印尼落地生根 张和平,印尼华人,祖父时代已经从中国移居至大马半岛,后因二战爆发,其父从半岛搬迁至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距离印尼第三大城市——棉兰(Medan)约288公里的兰都埠(Rantauprapat)定居。 华人在印尼属于少数民族,就算是如今,华人后裔也仅有1千7百万人左右;更毋论当年的印尼,华人更是少数。兰都埠的华人并不多,但是他的父亲依然选择在这里落地生根。 1942年出生的张和平,由于生在日据时代,所以渴望和平的父亲,就给他取名为“和平”。 能操一口流利华语的他,拥有与其他华人沟通的优势。“其实在印尼群岛中,苏门答腊岛的华人已经算是比较多,而且还会讲华语,尤其是棉兰一带的华人;其他岛的华人则是以方言占大多数,有些是客家话,一些则是潮洲话或是厦门话。” 而生于兰都埠,长于兰都埠的他,小学就开始就读于该埠的一间华文学校(当时只有两间华文学校),直至初中毕业。由于当地没有华文高中学校,若要继续升学,就必须到棉兰去。无奈之下,他只能提早外出社会打工,派报、挑水、单车修理、杂货店店员等工作,他都尝试过。 背诵英语经文接触福音 求学期间,他有位英文老师是基督徒,在教导英文时,让学生背诵圣经经文,并教学生唱诗歌,从而让他有机会接触福音。 那时,印尼卫理公会华人教会在1960年成立,并在兰都埠设布道站。距离兰都埠约130多公里的奇沙兰镇(Kota Kisaran)华人教会,每个星期都有牧师来办一次聚会,地点就是借用张和平的学校。1961年,张和平决志信主,并且活跃于教会事奉。 在尝试过多种工作之后,他开始创业,经营一家露天茶室,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并且成家立业,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平淡地过。然而,在他打算大展鸿图之时,遇上了印尼1983年的经济波动,银行冻结了他的贷款,让他不得不结束他的生意,举家搬迁至耶加达生活,那一年,他40岁。 虽然活跃于兰都的教会,但当他举家搬迁到耶加达时,他以为自己也一样会离开教会,就算是重新找到属灵的家,也只是会当一名普通会友。殊不知,他再次有机会被推选为教会的领袖。 上帝的恩典真的够用 在印尼前总统苏哈多治理期间(1966年—1998年),施行了一系列的民族同化政策。“那时学校不准再学华文,华人名字也不能用华文,甚至公共场合讲华文都会被打。感谢主的是,在华人教会还是可以用华文。” 1983年,他举家搬迁至印尼首都耶加达,尝试过在学校开食堂,也曾在制鞋厂工作过3年的时间,学习到一套经营与管理制鞋厂的方法。于是,他在创业时就顺理成章地选择了开办制鞋厂,生意十分成功,而且一做就做了20年之久。“我只能说,上帝的恩典真的够用。” 后来,他经历了1997年的金融风暴,所存钱的银行倒闭,让他倾家荡产。虽然最终获得了政府的赔偿,但币值贬了4倍,还冻结资产两年之内不得提取。“感谢主,虽说冻结两年,却在半年之后开放了,让我有机会可以把钱提出来,转至别家较稳定的银行,赚取一些利息。这是上帝的恩典,让我亏了又可以再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