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总1259期

特别主题征稿

随着网络盛行,网络霸凌(又称“网络暴力”)的事件同样层出不穷。简单来说,网络霸凌“指是一种在网路上发生的欺凌事件……是一种涉及对信息及通信技术技术的应用,以支援针对个人或群体进行恶意的、重复的、敌意的行为以使其他人受到伤害。”(维基百科) 不管是使用暴力的言语;对某人或某群体进行杯葛、羞辱、嘲笑、威胁、谩骂;“人肉搜索”并未经同意将他人个人资料公开;将某人容貌移花接木至其他相片上(或加下羞辱毁谤性言语)等,都是借由网路对某些人或群体进行骚扰攻击。 不知道您是否有被“网络霸凌”的切身经验呢?当下感受如何?如何回应或应对? 欢迎您分享,您可在面子书私信给我们或是电邮至scaccmm@gmail.com。 字数:1200字以内 截止日期:9月15日 请附上真实姓名及所属堂会及电邮(可用笔名投稿,但仍需附上真实姓名)。

抓鼠有感:新常态?!

文/翁震凌 近来,随着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而最广为流行的其中一个词汇大概就是“新常态”了。所谓的常态,就是正常的状态,顾名思义,“新常态”则是新的正常状态。但要从原常态到新常态实际上需要经过一段挣扎与磨合适应的过渡期。 就拿切身经历来说吧,我一向都不喜戴口罩,因为呼吸不通畅的我,只要空气稍微稀薄就会头昏眼花,重则中暑头疼欲裂,心跳加速。想当然耳,一戴口罩绝对是严重缺氧,人时时都处于懵的状态。 然而,如今无论何处去(大概除了宅在家中),几乎都得强制性地戴口罩。这当然也不只是因为政府的罚款措施,更多是因着学习顾人念己;毕竟如今“无症状感染者”越来越多,自己或他人是否身带病毒,若无特意做检测,或许都不易察觉。碍于“形势所逼”,就算自己再难受都得要想办法调适。 还有必须保持的社交距离,对我(或多数人)来说亦是一大“挑战”。过去每逢主日之后,与一些熟稔的弟兄姐妹难免寒暄关怀两句;或空暇时,随兴地约三五朋友出去喝杯茶闲聊两句,在如今的“新常态”下,似乎都成为“奢侈”的事。 另外,现在更是“欲打此处过,留下真姓名”──去银行要“留名”,到超市要“留名”,上餐馆要“留名”,连去杂货小店买个日常用品也得“留名”……处处“留名”!看来,“凡走过必留下痕迹”也是新常态中的“常态”了。 在新变中的不变 在历史进程里,人类的生活从不可能自古至今一成不变,反倒是不断在“新”与“变”中迈步前行,这或也算是一种不可逆的自然规律。但话又说回来,不论有多新,过了一段日子,就不“新”了吧,或许从这角度就可以理解为何传道书说:“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哪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生活或是新常态,但瘟疫却从不是什么“新事”)。 这不仅让我想到,现在的崇拜、团契等进行方式有不少“新尝试”,这对现下的教会来说都是切合时宜的;然而,方式或可有无限的创新与变革,但福音的本质却不变,我们所传的道也是永存的(彼前一15),我们所信的上帝更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且永不改变的神(来一12)。 因此,祈愿弟兄姐妹在“新常态”中,依然不忘时时唱着《古旧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