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时事动态

圣灰日(Ash Wednesday)灵性之操练

与主同行 那一年,在台湾,参加了天主教堂“圣灰日”礼拜,那是一个特别及无法遗忘的属灵经历。 圣堂的灯光昏暗,信徒们虔诚安静坐着默默祷告,神父带领读经与简短的分享,接着,就是领受圣灰仪式;成人与小孩,都以最严肃的态度走到圣台前,神父将祝圣过的灰烬,在每一个人的额头上,画上一个十字架。 我带着沉重的步伐与心情走到台前,当神父将灰烬涂抹在我的额头,并宣布说:“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顿时,我激动地流下眼泪。我被提醒自己只不过是尘土——我会有死亡的一天、我觉察自己的软弱、过犯以及破裂的关系等……我需要上帝的怜悯、恩典与救赎……。 生命是有限的 大斋期(Lent)是由“圣灰日”(Ash Wednesday)开始。圣灰日又称“大斋首日”(First Day of Lent),是基督教教会年历的大斋期之起始日。 根据传统教会惯例,把前一年的“棕树主日”所使用的棕榈叶烧成灰,祝圣之后,在圣灰日礼拜,在信徒额头上以这个灰烬画上一个十字架,以提醒上帝是用尘土造人,然后祂将灵吹进人的鼻孔,他们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创世纪二7)。 圣灰日讲述上帝的创造、人生命之短暂以及耶稣基督之救恩。 圣灰日礼拜涂灰仪式是邀请信徒思考人类真正的身份、生命的短暂与存在价值。人要谨记,我们只不过是上帝创造物其中之一,而我们与其他地球的生物是同等的,因此我们要操练尊重上帝所有的创造物。 圣经里,撒灰在自己头上、身上,是用来表达忏悔、忧伤、悲悼,也象征着人的生命脆弱、短暂与死亡。因此,“圣灰日”涂灰仪式是提醒信徒们思索自己存在的状况。 圣灰日也提醒我们生命是有限的、渺小的,生命是不堪一击的,生命随时会面对死亡,因此,在上帝面前我们要谦卑、放下贪婪、舍弃自私。我们要认定在上帝面前自己只不过是人,是受造物,在这永恒的创造者面前不可充当神的角色。 这一天,我们可以在祷告中“向自己死”,再一次慎重地检视自己生命里需要忏悔与哀哭之事,并把它们陈列在上帝面前,等待祂的宽恕,等待祂赐予复活新生命。我们以忏悔开始,让“老我”死去,但不是停止在自己,而是要向着“追随基督”的路前进。 将心归向上帝 “灰”不仅仅代表死亡、悲伤与分离,也象征盼望、喜乐与应许。 圣灰日是呼吁人要忏悔与强调上帝救恩的计划。四十天大斋期是一个自我审查、反省和悔改的时间。大斋期帮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有机会和时间,停下脚步,聆听上帝的声音:我们要悔改,我们要与上帝和好。 约珥先知催逼与邀请人真实的回到上帝面前,将心归向上帝(约珥书十二12-13)。因为上帝是有怜悯、恩典、慈爱的神,祂愿意接纳与医治心灵破碎的人,祂要把我们从罪恶死亡中拯救出来,祂要赐给我们生命一个崭新的开始。…

福杯满溢 (经文:诗篇廿三)

牧者耕心 讲员:林燕牧师 日期:2021年2月12日(农历元旦) 讲台:诗巫福源堂 在华人传统新年习俗里,新年都会走访亲戚朋友互相拜年祝贺。然而,今年的新年很特别——“你不来我家拜年,就是对彼此最好的祝福。”感谢上帝,尽管疫情拦阻了我们实体的团聚,但祂给予人智慧,透过科技,发明了社交网络,使我们在大年初一能一起线上敬拜,还可以与世界各地的家人朋友互道祝福。 回看过去一年,感谢上帝,我们没有被疫情的黑暗所吞没,疫情反而敲醒了基督徒重新反省生命的意义。无人知道疫情何时会趋缓,几时会结束,但我们的生活还要继续前进。在新的一年,让上帝继续成为我们生命的大牧者,让祂来带领我们的前路。 诗篇二十三篇是大卫王年老的时候写的,道出了他一生对上帝的信靠与经历。大卫一生非常成功,但他的道路并非平顺。他走过艰难的道路上,且作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宣告——耶和华是我的牧者。这样的宣告意义非凡。   认定耶和华是你的牧者 他说耶和华是我的,这个“我的”很重要,说出了上帝是属于他个人的,是他所亲爱的、所归属的牧者。 我的大弟有两个儿子,当最小的儿子差不多两岁时,每每看到哥哥跑去妈妈身边抱妈妈的时候,他就会放下手中心爱的玩具车跑去妈妈身边,跟哥哥说:“妈咪是我的,我的!”然后想办法钻进妈妈的怀里。这种母子的关系很奥妙,弟弟虽然还未懂事,但他知道母亲在他生命里头占着很重要的地位,他是妈妈的孩子,妈妈生他、养育他、对他负责任。这种关系就像大卫所说的“我的”,不只是在头脑上的,乃是在生命和生活中都经历了与上帝“实在的关系”。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耶和华不单是大卫的牧者,也是我们的。这份关系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就在我们信耶稣基督时说“我愿意相信耶稣成为我个人的救主”的那一刻,我们就与神有了关系,祂便是我们的牧者了。 “耶和华”的意思是永活的一位,是自有永有的,是“我是”。上帝常藉着祂的名字启示祂自己。以下有许多耶和华是谁: 耶和华以勒——供应/预备的神(创二十二14)。 耶和华罗菲——医治的神(出十五22-27)。 耶和华尼西——神是我的旌旗(出十七) 耶和华沙龙——赐平安的神(士六1-24) 耶和华希肯努——神是我们的义。(耶二十三1-6) 耶和华玛卡德虚——我是叫人成圣的耶和华(利二十7-8) 耶和华罗以——神是我的牧者(诗二十三1)…

2月14日情人节 陈石兴谈“真爱”

纸上讲坛 整理:韵琴 经文:雅歌八4-7 在流行歌曲界,以男女爱情主题的歌,占了75%,可见世人对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是多么地看重。趁着2月14日情人节,陈石兴牧师特别通过《雅歌》来解释何谓真爱。 古晋晋道堂陈石兴牧师以“真爱”为题,引用了雅歌八4-7为2月14日的证道经文,用解经的方式解释了什么是真爱。 首先,他先解释了雅歌的背景与内容。雅歌普遍被认为是所罗门的歌,但又有暗示不一定是所罗门所写,也可能是献给所罗门的作品。内容方面,雅歌描绘上帝与人之间神圣的爱,及男女之间的爱。 陈牧师认为,真爱是甘苦共存的,而第一个苦就是要等待,拒绝婚前性行为。“若是情况许可,热恋中的男女最好尽早结婚,就可以避免陷入试探。” 同时,你母亲曾为了生你而阵痛,表示着生命始于痛苦,真爱更是从痛苦而生。而真爱到了一个地步,是全人奉献、全然牺牲的。另外的痛苦还有自卑之苦、缺乏安全感之苦,以及相思之苦。 当然,真爱中也是甜蜜的时刻,尤其是恋人期待着彼此的相见,还有那赞美新郎新娘的甜言蜜语与两情相悦,以及身心灵结合的洞房花烛夜。 “上帝的爱藉着痛苦彰显,祂舍弃独生儿子,让耶稣基督为我们受鞭挞与钉十字架之苦,流下宝血洗净我们的罪,上帝用痛苦表达了永恒的爱。试问尝过主恩的滋味后,还有什么更甘甜?为此,真爱也是延续着圣爱。” 此外,陈牧师亦强调,爱的力量虽然大,但也需要保养、顾惜与经营,并不容许别人插队,婚姻更是应当如此。“十字架的爱大有能力,可以拯救一切相信的人。上帝更是忌邪的上帝,除了祂以外不可有别神。” 真爱也是始于上帝的,从《创世纪》看,上帝把一个女人引到一个男人面前,那男人谱写了旷世赞美诗。为此,上帝所设立的婚姻制度是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生一世的。从救恩历史看,上帝创造的高峰是婚姻,施洗约翰以婚宴谈论他与耶稣的关系(约三29-30);迦拿婚宴水变酒是耶稣事奉的起点(约二1-11);启示录以羔羊婚娶教会为总结(启十九6-10)。 “美好的婚姻必要有铁三角,即上帝、我与妻子/丈夫,圣经看婚姻爱情为神圣,幸福婚姻更是上帝所赐,因为上帝就是爱。” 真爱要杜绝小三 “真爱更是要杜绝小三。”陈牧师引用了“要给我们擒拿狐狸,就是毁坏葡萄园的小狐狸,因为我们的葡萄正在开花。 ”(雅歌二15),提醒会众杜绝会破坏婚姻的第三者。只是这个小三不单单指奸夫淫妇,却广义地指人事物、工作、事奉、爱好、娱乐、电脑、手机等等。 真爱更是要坚守一生的,既经得起权势压迫,也要大风大浪的考验。“浪漫爱情+消费主义,只会是婚姻毒药。唯有浪漫爱情+宗教情操+坚守盟约,才是享福的婚姻。” 陈牧师亦在讲台上分享12条基督徒恋爱观,供弟兄姐妹参考与共勉: 1.你不懂,最浪漫的事不是桌上的烛光晚餐;最浪漫的事,是跟你同拿一本诗歌本唱同一首诗歌! 2.你不懂,最幸福的事不是两个人的甜言蜜语;最幸福的事,是跟你跪在地上一起祷告! 3.你不懂,最开心的事,不是跟你去游山玩水;最开心的事,是跟你一起分享上帝的话!…

神能转化我们的错误 成为彰显怜悯的漏斗

纸上讲坛 整理:履星 经文:创世记廿一 8-20 每年过年前,家家户户都会刻意大扫除一番,把累积一年来的脏乱给它清理好过年。事实上,还有一种看不见的杂乱也存在于我们的家庭日常中,也就是: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是尘螨丛生,还是和谐美好。 美里爱恩堂(Agape Grace Methodist Church)的黄尊源牧师(Rev Linberg Wong)于是在2月7日的主日讲坛中带领信众从亚伯拉罕的纷乱家庭关系中看见上帝的慈爱怜悯(God’s Mercy in Our Mess),好让我们在这一年伊始也来整顿我们自己的家庭关系。 亚伯拉罕的家庭有着哪些失调的关系呢? 1.紧张甚至分化(v8-10):这往往是隐藏性的、情绪化的,在外表上几乎是看不出来,察觉不到。就如亚伯拉罕当时的情况,他们家正为着年迈的撒拉为亚伯拉罕所生的儿子以撒的断奶大日子而设宴庆祝。就外在而言,东家和出席的亲朋戚友都沉浸在欢愉的氛围中,因为以撒乃真正能承受上帝应许的“亚伯拉罕的后裔”。直到撒拉看到使女夏甲为亚伯拉罕所生的儿子以实玛利(比以撒大14岁左右)嘲弄以撒,隐藏在妻妾之间的紧张与不和于是在彼此心内烧滚着。 2.羞辱与嫉妒(v9):这层失调存在于同父异母的儿女之间,承受应许产业之争的紧张情绪导致使女所生的以实玛利处于极度不安中,显然当时十六、七岁的他已感受到他的地位受到威胁。出于嫉妒与不安,兄弟情出现裂痕,以实玛利向两三岁大的弟弟使出恶意。 3.怨恨与不饶恕(v10):当撒拉看到自己的儿子以撒被使女的儿子以实玛利欺负时,她的怒火开始燃烧。同时更让她想起十多年前,使女夏甲因怀了亚伯拉罕的孩子而嘲笑蔑视不孕的她。夏甲的怀孕使她以为她比撒拉蒙福,因而产生优越感,甚至赢得亚伯拉罕的心,进而取代撒拉在亚伯拉罕心中的地位。多年的怨怼与不饶恕使撒拉火上加火,以致要求亚伯拉罕把夏甲母子赶出家门。 4.堆积情绪垃圾(v11,…

学会忘记

生活俯拾 @跬步思 回首2020鼠年,记忆是惨痛的,是不堪回首的。 有记忆,好事一桩;但能忘记,更是不简单。 在此,忘记不是指丢三落四的忘记,也不是指随着年岁加增而健忘的忘记,或因着事务繁杂繁多而遗漏的忘记。 在此所指的忘记,乃是一种出自于本心选择的忘记。 这种忘记,严格地说,比记忆更为重要。 活在记忆里的人,某种程度来说,是活在过去。 一个人如果走不出过去所经历的一切,那会痛苦万分。 唯有学会忘记过去,不论成功或失败,成就或打击,才能卸下包袱,才能在人生的旅程中继续向前奔跑。 牛年至,祝你学会: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

一代不如一代  (撒母耳记上八1-3)

牧者耕心 讲员:江锦顺牧师 日期:2021年1月24日 讲台:泗里街怀仁堂   大家玩过“一代不如一代”的游戏吗?游戏里,参与者分成组别,列成队,第一个人看了提供的指示,不能讲话,以比手画脚的动作让第二个人看;第二个看了就依样画葫芦表演给第三个人看,以此类推。最后一个人就需要猜测前面的人所要表达的是什么。往往你会发现答案:青蛙有可能变蝴蝶,榴莲有可能变木瓜,汽车有可能变火车。因为在表演过程中,渐渐地缺失某些东西或动作,可能是表演者没表达清楚,又或者领受信息者没接收清楚,后面的人越看越迷糊,就变质了。 在信仰的传承上,我们有可能像这样,一代不如一代吗?我们来看圣经中的一个家庭。这家庭在信仰传承上也出现了大问题,但最后似乎扳回了局势,那就是撒母耳的家庭。(撒上八1-3) 信仰传承的属灵功课 撒母耳的两个儿子虽被设立为士师,协助仲裁以色列人,但圣经形容他们贪图财利,收受贿赂,屈枉正直。他们的行为使他们在以色列中德高望重的父亲大受羞辱。以色列的众长老聚集来见撒母耳,控诉他的两个孩子不行他的道,做了得罪上帝的事。我们看见撒母耳似乎忽略了教养的责任,信仰没有传承给孩子,一代不如一代,这给了我们极大的警惕。 从撒母耳的家庭,我们学习重要的属灵功课。第一,切勿忽略教养的责任。教养乃为父母者的责任。我想大家应该不会否认这个事实。中文的表达很有意思,“教养”或“养育”包含了教和养。教养甚至可以说是父母的“天职”,因为这是上帝对父母的托付,所以父母理当尽上自己的本分与责任来教养孩子。 撒母耳是以色列历史中一个非常伟大的领袖,他集士师、祭司、先知的职分于一身,把以色列百姓带向上帝的属灵巨人。但没想到,他居然也步上他恩师以利的后尘——两个儿子不肖(不像父亲),道德大有问题,不遵行神的道。撒母耳不是不知道忽略教养的后果,因为他从小跟着以利长大,见过以利两个儿子轻慢嚣张的态度,也知道他们违背上帝,导致可怕的下场,甚至上帝还使用撒母耳的口警告过以利这一家。所以,撒母耳应该非常清楚,没有好好教养孩子,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司布真曾说:“对待子女务要宽猛相济; 不可叫儿女任意而行, 但也不可凡事严加管教。如果我们怕头痛总不斥责他们,等他们长大之后,我们就要为他们心痛。”罗伯特·塔克(Robert Tucker)在《荣耀的家》一书中也说道:“如果一生取得很大的成就,但你的孩子却不走在正路上,你就一无所有。”这是很真实的话,所以我们也会看见即使有些人有钱、有地位,家里若出了问题,或子孙不孝,就会搞得鸡犬不宁。所以,我们当记得父母当尽教养的责任,更要让信仰传承下去。 撒母耳既然知道教养的重要,为什么还让他的两个儿子重蹈覆辙,像从前以利的两个儿子,不敬畏上帝呢?非常大的原因是由于撒母耳长期在外服事(大约长达二十年的时间,经常在外巡行),把以色列民的心带回到上帝面前,却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他们离上帝越来越远了。 撒母耳的两个儿子,长子名叫约珥,意思是“耶和华是神”,次子名叫亚比亚,意思是“耶和华是父亲”。由此可见,撒母耳对上帝存敬畏的心,也希望全家都敬畏上帝,上帝成为一家之主。但是,可能因长期在外又忙碌服事,导致他跟当年的以利一样,疏忽了教养儿女的责任。他忘记了在外为上帝打拼的时候,也需要在家里为上帝打拼。最终,两个儿子被投诉贪图财利,收受贿赂,屈枉正直。以色列人就以此为理由要求撒母耳立王,不要上帝作他们的王和领袖了。 从撒母耳的家庭我们也看见,不要以为事奉上帝的人,家庭自然就会美好,下一代自然就会跟随我们的脚步,信靠和敬畏上帝。以利和撒母耳的儿子都给了我们极大的提醒和警惕,若我们忽略了教养的责任,严重的后果也可能临到我们的家庭和我们的下一代。 家庭服事的重要 身为基督徒的父母,我们当记得应当尽上教和养的责任,使信仰可以传承给我们的子子孙孙。这也是我们的教会在婴孩洗礼或小洗的时候,所提到父母的责任,就是使孩子可以明白救恩和信仰。我们明白主耶稣对我们的爱,为我们道成肉身而来,并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从死里复活。我们也需要让孩子们清楚地知道主耶稣的救恩。我们不要因为其它的事情忽略了教养的重责,不要忘记,家庭也应当是我们服事很重要的一个地方。 教养孩子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教和养皆不容易),但基督徒的眼光应该不同,应该充满异象和使命感的透过教养来影响下一代,让他们成为敬虔的后裔。假如我们一生都没有向其他人传讲福音,只向家里的孩子传福音,我们的教会还会面对儿童、青少年流失的问题吗?如果我们都好好地照管家里的孩子,使他们成为敬虔爱上帝的子民,任何一个礼拜堂的座位都是不够坐的。我们有没有负起这样的负担和使命呢?…

卢雅萍:常在主里面 经文:约翰福音十五8

纸上讲坛 整理:韵琴 “常在主里面”不应只是一句空话,而是要付诸于行动,时时刻刻做到,进而活出基督,荣耀上帝,引人归主。 卫理美里美安堂卢雅萍牧师在2月7日的圣餐主日讲台上,引用了《约翰福音》十五章1-8节提醒会众,当要结出果子,如不,就要被当作无用的枝子般被剪除。 “很可能就人会问,葡萄树与我何干?”卢牧师解释,葡萄树是一种灌木,枝子非常软,唯一的用处就是结果子,如不能结出果子,就会被剪除,然后扔进火里烧了。 她说,在经文中,耶稣就把自己比喻做葡萄树,我们就是枝子。凡是不结果子的枝子,就要被剪除。只有结果子的枝子会被留下,并得到修剪,以便结出更多果子。 “常在”在原文的意思是停留、持续与等候,意指枝子要紧紧连着树的主干,才能持续地得到养分,进而结出果子。 “剪去”则是意味着审判,或是修理干净,意指不结果的枝子就会被剪除。 “结果子”指明就是基督徒生活的美德。基督徒的存在本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荣耀上帝,并且引人归主。 卢牧师说,葡萄树的功用就是结果子,于是,枝子当与主干有美好的连结,才能最终出好果子。如,常与喜乐源头连结,就能常常喜乐;常与恩典之主连结,就可常数算主恩;常祷告祈求上帝,就可经历得胜;常连结与主话语中,我就是主的门徒;常连结与团契中,就彼此相顾。 3方面的“常在” 那要如何做,才能常在主里面呢?卢牧师认为,基督徒可做的有3个方面,即我要常在主话语中、我要常在祷告中,以及我要常做主门徒。 “我要常在主话语中”指的就是多读圣经。她也知道,读经生活总是开始容易,却不易坚持,但要常在主里面,就必须坚持下去,使读经成为生活习惯中的一部份,而不是仅仅是抽时间读经。 “我要常在祷告中”指的是要常常祷告,因为如果不祷告,又如何看见祷告的力量。卢牧师也借用了她在日前参加过一个祷告大会所总结的心得,即是要做悔改的祷告(Pray Repentance),还要合一的祷告(Pray United),更要祷告直至事情成真(Pray Until Something Happen)。 “我要常做主门徒”指的是要基督徒不应该只当广义基督徒,或是礼拜徒,而是要成为门徒。卢牧师也列举了多个帮助会众学习成为门徒的课程与培训,并鼓励会众报告参加。…

卫理平安堂关怀邻舍需要 赠诗巫市镇中学师生口罩

教会报道 报道:韵琴(本报记者) 卫理平安堂关怀邻舍,特赠送170盒口罩予位于教堂对面的诗巫市镇中学,为该校师生的防疫献出一分力量。 平安堂主理林慈彬牧师在受询时说,他们是在祷告中看见中五、中六会考生与学校教员们的需要,就决定赠送口罩。 2月8日这天上午,林牧师与该堂会会友一同将口罩送予该校,并领取该校的感谢状。

油尽灯枯 (经文:王上十七8-16)

牧者耕心 讲员:余民普牧师 日期:2021年2月7日 讲台:诗巫锡安堂 上个月(一月)25日,正是我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出现一周年,亦是我国抗疫一周年。过去一年,我国的确诊病例有增无减,而且迅速扩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死亡人数不断增加。疫情不但让我们看到生命的脆弱,也看到人对死亡的恐惧;让每个人的内心都充满恐慌、忧虑,甚至愤怒。不论是身在外地,还是待在家中,我们的心都被种种消息牵动,无法平静,搞得紧张兮兮,影响身心灵的健康。 这疫情也带给国家经济损失,公司倒闭,许多人失业,导致荷包缩水。也有不少人因为行动管制令(MCO),长期呆在家里,失去正常的社交,造成情绪不稳。另外,最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状况还要持续多久,没有人知道,人们开始在担忧,到底我国的医疗体系还能撑多久呢? 弟兄姐妹,目前我们都处在同样的光景中,同样的困境中,我们要如何面对?前方的路,我们该如何走呢?圣经中有位以利亚,当他面对困境,油尽灯枯,前途渺茫时,他如何应对?让我们从列王纪上十七8-16,来看以利亚如何经历上帝的同在与引导。  经文背景:以色列国在亚哈王当政时,上帝借以利亚先知的口对亚哈王说“这几年我若不祷告,必不降露,不下雨。”(王上十七1)后来上帝真的让以色列全地干旱,三年六个月不降雨,同时还有大饥荒临到以色列地。以色列民是上帝的子民,上帝为什么会如此对待祂的子民呢? 原来,亚哈王不但行上帝眼中看为恶的事,自己拜假神,还娶了外邦女子耶洗别为妻,耶洗别把外邦巴力神带到以色列,使以色列民逐渐离弃了耶和华上帝,去敬拜事奉外邦巴力神。因为饥荒,上帝让以利亚藏身在基立溪旁,让乌鸦每天叼饼和肉来供养他。后来,因为干旱的缘故,溪水干了,上帝又差派以利亚到西顿的撒勒法,在那里上帝安排了一个寡妇来供养他。  想想看这对以利亚来说,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 上帝要他去找一个外邦人,这对敬虔上帝的以色列人是很难办到的。 上帝要他去找一个外邦妇女,而且还是寡妇,怎能供应先知吃饭? 一.人应当顺服信靠神(王上17:10-12) 但以利亚却选择顺服信靠上帝。他来到城门口,看见一个寡妇在那里捡柴,想要试验一下,是不是这位寡妇要供养他;于是对寡妇说“求你用器皿取点水来给我喝。”(V10)当那寡妇立刻转身去取水,便证实了以利亚的猜测,于是以利亚便加了一句:“也求你拿点饼来给我。”(V11) 对撒勒法的寡妇来说,她显然知道眼前这一位就是以色列来的先知。所以会说:“我指着永生耶和华你的上帝起誓,我没有饼,坛内只有一把麺,瓶里只有一点油。我现在找两根柴,回家要为我和我儿子作饼。我们吃了,死就死吧。”(V12) 由此可见。这位寡妇眼前所面临的境况,是无法想象的。但上帝却拣选她,成为特殊的器皿,其特殊之处乃是她的身份是一个外邦女子。在以色列人中,有许多敬虔、敬畏上帝的人,然而上帝却没有使用他们,却使用了一个外邦妇人,而且还是个寡妇,是个极穷苦的母亲,甚至都快要饿死了。可是,上帝却用她来供养自己的仆人。 另外一方面,如果以利亚没有到撒勒法去,没有按着上帝的意思去行,那么他也不能经历那寡妇对他的供养。因以利亚愿意顺服信靠上帝,所以他得着了。今天我们也是如此,若我们没有顺服信靠上帝,就无法经历上帝,无法为主作见证。 就此,在这疫情期间,许多人面临经济压力,恐惧,紧张,情绪低落,前面的日子也不知道会是怎样。感谢上帝,我们有一位信实的主,祂必为我们开路;唯有我们信靠在先,上帝的供应接着而来。唯有顺服信靠,才能得着上帝的奇妙和祂的信实,才能成为上帝手中的器皿。 二.神的帮助超乎人想象 (王上十七13-14)…

《荒野中的正义》洛阳纸贵

时事回应 @晖(诗巫卫斯理华语堂) 前总检察长丹斯里汤米•汤姆斯的自传《我的故事——荒野中的正义》(My Story: Justice in the Wilderness)洛阳纸贵,甫上架三天便被读者抢购一空,宣告断货,刷新了本地书市的记录。这罕见的现象,是何种原因使然,颇值得玩味。 汤姆斯拥有法律与经济学的专业背景,精通宪法,享誉本国及国际法律界。在其长达逾四十年的律师生涯中,曾经处理多宗有关宪法的重大案件,包括1988年大马爆发司法危机,六名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法官被勒令休假,随后最高法院主席敦沙列阿巴斯(Tun Salleh Abas)遭革職,湯姆斯成為了他的代表律師。2018年6月4日,他受委出任大马总检察长一职,在他任内将涉及一马发展公司(1-MDB)案件者提控上庭,成功为国家追讨回计数十亿令吉遭亏空的款项。 湯姆斯对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曾就社会、法律、经济、政治议题发表他的独到见解。他嫉恶如仇,不管是法官、朋友,或下属,只要是违规犯法,必严词厉色斥责。他尊重人权,曾经无偿帮助贫苦人家打官司,也乐意给予实习律师在薪酬方面与正式员工相同的待遇。 在作者还未撰写自传之前,曾经出版兩本書籍,分別是《除了法律》(Anything But the Law [Essays on Politics…

疫外平安

时事回应 @乐迩言(美国) 再寒冷的冬天,再幽暗的日子,阳光依旧普照,主恩依旧浩瀚。 再可怕的疫情,再难熬的日子,生命依旧存在,主恩依旧承载。 再无奈的防疫,再无聊的日子,生活依旧得过,主恩依旧胜过。 轻轻的一声叮咛,防疫期间,请记得宁可在家中对着电视机看,就算把自家客厅的沙发给坐破了,可千千万万不要出去“惹毒”啊! 此外,就算是把自个儿的后脑勺给睡扁了,也不要贸然出去冒险。 如若没有必要的事情需要办理,切勿出去乱跑,宁可居家抱抱。 防疫期间,请稍安勿躁,慌乱恐惧无济于事,徒增烦恼和忧郁。 末了,祈祝大家,居家平安,出入平安,岁岁平安,閤家平安。

保持距离是最好的新年祝福

时事回应 @韵琴(本报记者) 对你来说,农历新年(春节)的气氛应该是怎么样的?是穿新衣、戴新帽、拜大年、拿红包吗?还是吃虾饼配Acar,以及喝仙地(Shandy)配肉干? 因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关系,2021年的农历新年是一个前所未有、独特的新年,因为这是一个不可以互相拜访的农历新年,就连亲属也最好不要。 往年的农历新年,都是亲戚朋友互相拜访贺年的时间,尤其有些外出讨生活的游子,更是一年才能回乡见一次面。然而,随着疫情的愈来愈严峻,“必须保持社交距离”成了今年农历新年的主题。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爆发,当时正值农历新年。这个中国人最为重视,且代表着团圆的节日,因着疫情的关系,中国政府同样禁止人们互访、群聚,当时也同样引起民众们的不满。但,他们坚持下来了。 更甚的是,为了阻断传染链,中国实施了封城措施,除了疫情最严峻的武汉,各大城市都陆续封城。最终,疫情受到了控制,各城也解封了,人们的生活开始慢慢恢复了正常。虽然某些城市依然偶发疫情,但情况都受到了控制。 学习自我约束 2021年的春节,这一回是马来西亚的疫情严峻。拥有多元种族的大马,华人农历新年也是一个大节日,纵然离开祖乡已经好几代人了,但回家过年的想法却是根深蒂固地存在华人的脑海中。为了顾及民情又想方设法要阻断传染链,大马政府也制定了不少农历新年期间的标准作业程序(SOP),只是这个SOP一经推出就引起了不少的反对声浪。从不合理到不顾民意的说法都有,一时之间,就是一个词——反对。 随后,砂拉越灾难管理委员会也已经宣布了农历新年期间的标准作业程序(SOP),阅读下来,重点还是在于要保持距离、不可群聚。那些必须准备的体温计、记录到访人士基本资料,还有必须注册MySejahtera等手机APP的措施,都是为了万一而准备的。 当然,这种禁止互相拜访的SOP看起来是有点不近人情,但是从长远来看,还是有必要的,毕竟有些不同住的亲属,你我都不能保证他不是带病毒者,能够继续保持距离才是对你我都有益的一种方式。 与其一直对有关当局所公布的SOP不满,倒不如自我约束,并在安全范围里,为新年添点新意,比如:农历新年在家中穿新衣,吃虾饼配Acar,喝仙地(Shandy)配肉干,其实也是一种不错的过年方式。而且现在科技发达,还可以来一个视讯拜年,大家隔着网线互道平安与贺年。这样不但可以避免自己暴露在病毒中,也可以有效阻断传染链,才是对亲友们最大的祝福。

从听道到行道 (经文:雅各书一19-25)

牧者耕心 讲员:潘龙莺牧师 日期:2021年1月31日 讲台:诗巫怀安堂 整理:可菁 现今信徒听道的机会很多,从属灵的角度来看,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祝福!然而听道听多了,可能不知不觉地成了“听道专家”;如果无心装载上帝的话,单单只有满脑子的知识,对属灵生命并没有帮助。 在疫情之下,线上听道的机会更是大幅度的增加,形成一种可能性的现象,听道变成一种选择,在过程中产生了消费者的心态,选择你所要听的。 雅各书在讨论要活出真信仰的时候,特别对那些落在各样熬炼当中的信徒们,上帝的话就是他们的力量跟泉源。雅各书一19-25劝勉信徒要怎么听道,如何领受上帝的道及怎样来行道。 知道了更要听 不管你听了多少篇有关这段经文的道,又或对这段经文如何的熟悉,雅各书很清楚的让我们知道人人都应当听。很多时候我们知道了却不表示我们明白了,知道了也不表示我们已经做到了。所以我们要“快快地听”,指的是心态的问题,心灵的状况,听得周全,存饥渴受教的心谦卑领教。“慢慢地说”是不随意批评,不冒失开口,言语不急躁。在听完一篇道之后,不要急着去批判这篇道讲得不好,例证应用不实际等,或真有偏离圣经真理的,是要经过思考再谨慎地去提醒讲员。快快地听、慢慢地说强调的是多接受,少批评,多输入,少论断。这是听道首先要有的心态。 至于“慢慢地动怒”,就是不轻易发怒。人听了道而动怒的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讲者胡言乱语不合经训;二是听者因自己心中的隐罪、隐恶、隐情被讲中或被揭发而被激怒。上帝的道比两刃的剑更快,能刺入剖开人心中的思念。当上帝的话临到的时候,隐藏的罪就会显明,但人都不喜欢自己的问题被揭穿,故此直接的反应就是生气。所以当上帝的话临到我们的时候,是圣灵在动工,我们要先冷静,反省自己,面对自己,而不是意气用事。人的怒气并不能完成一项上帝眼中看为义的行动。 领受主的道 听道固然重要,但假如我们以听道为最终目的,就好像看一场电影、听一出歌剧,哪天听了一篇好的道,就觉得不枉此行,值回票价。如若不然,就觉得徒劳往返,什么都没得到。若听道像观赏一场表演,走出教堂,下了线,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雅各说听道还要领受主的道,要摆脱一切污秽和所有的邪恶,以温柔的心领受上帝栽种的道;这道能救你们的灵魂。 在消极方面,要摆脱一切污秽和所有的邪恶,我们要清理内心中使我们无法领受上帝道的拦阻,如:心里的贪婪、淫念、嫉妒、憎恨、骄傲等等。听道却不肯离开罪恶,只会使人心越来越麻木、刚硬,好比一杯污水,即便你注入干净的水,它还是污水。除非你把污水倒掉,洗干净杯具,再倒入清水,那才是一杯清洁的水。人的生命亦如此,如果不把里面的污秽倒空,真理的义就不能进入。唯有脱离污秽和邪恶,上帝的道才能够在人的心里工作,使人经历上帝话语的能力。就像我们播种前要先翻地松土,除去杂质,那么播撒的种子才会发芽生长,反之则不然。 耶稣 “撒种的比喻”说到的其中两种田地,土浅石头地和荆棘地,当撒种的人播下种子,种子可能会发芽,但却不能长久成长。听道也是如此,假如你带着心中的罪,也许上帝的话一时之间触动了你,你受到感动要去处理你的问题;但这个感动不会持久,罪恶会很快把上帝的道挤住,不能在你的生命当中产生果效,你也无法经历上帝话语带来的能力。 在积极方面,要以温柔的心领受上帝栽种的道,以愿意受教、谦卑、顺服的心,让上帝做主,在我们的生命中做改变的工作。没有温柔的心,就会拒绝上帝的话,会有许多的疑问,会跟上帝辩论,为自己找不遵行不顺服的藉口。要领受主的道,就是要先处理罪恶然后以温柔受教的心,让上帝的话在我们的心里动工。 作行道的人 我们明白上帝话语的宝贵,却不将其好处活出来就是在自欺。听了道不是已拥有和掌握了上帝的话,这是没有真正明白上帝的道。简单的来说,就好像一个生活困苦的人知道家后院埋有宝藏,但却不去改善他的状况。他应该做的是动手把宝藏挖出来使用。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也是如此。雅各说听道不行道的人就像对着镜子看自己的面貌,走过后也就忘了。镜子是上帝全备的道,让人看见自己的本相,愿意去处理及作出调整。行道的人会仔细察看,记住也不断的行在生活中。 听道很重要,因为听道是行道的条件。所以我们要努力的听道,透过不同的管道,如个人灵修、讲台信息、查经、装备课程等。听道是要更多的认识上帝的真理,让上帝的道从各种角度使我们看见生命的光景,然后在生活中遵行应用,把上帝的道行出来。这是我们一生不断学习操练的过程。愿上帝赐给我们听道的恩典,也赐给我们行道的能力!

毕理学院疫冷情暖 分担家长财务忧虑

卫理毕理学院为学生的家长父母分担财务的忧虑。在疫情笼罩之下,收入的减少造成许多家庭面对财务困难。许鈞凯院长强调,毕理学院是一所非盈利的高等私立学院,希望能在这艰难的时期为家长父母们分忧,好让学子们能在无后顾之忧的的情况下继续升学,以完成学业并取得文凭及大学学位。 奖学金和奖励金 2021年1月,成功获取奖励金的学生一共有132位,他们享有10%至70%的学费折扣。其中,有8位学生享有100%学费全免。尹嫣是100%奖学金获得者之一,她感恩因为奖学金使她能够实现自己接受高等教育的梦想。她目前在毕理学院就读UCSI大学会计学荣誉学士学位课程的最后一个学期,志愿是成为一名特许公认会计师(Chartered Accountant),这也时因为她有许多亲戚在会计工作领域中表现优秀,从而激励她选择会计系。 毕理学院的下一个入学日期是2021年5月/6月, 欲知更多有关奖学金和贷学金详情, 请联系学生事务部(Department of student affairs)负责人陈安水先生或电邮至 jacting@pilley.edu.my。欲知更多有关课程的详情,请拨电话联络或发Whatapps简信询问课程辅导黄莉莉女士@011-55568806。 Scholarships and awards Methodist Pilley Institute shares financial burden…

喜迎2021

生活俯拾 文:跬步思 二零二一翩然至,疫情苦痛终将止; 历经坎坷抗疫苦,珍惜当下莫待枯。 二零二一新年至,主前重新立心志; 旧时已过任远去,喜迎新曆主恩取。 二零二一已然至,认主信主为睿智; 窗外风景虽依旧,主恩主爱更长久。 二零二一欢然至,认清生命真价值; 阴晴雨雪任变换,奔主标杆绝不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