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黎陛珠(柔佛麻坡长老教会巴冬堂传道)
我回来麻坡事奉后,就开始参与麻坡的牧者及教会领袖每一个月一次的联祷会。我们大概都知道,会推动这样祷告工作的,大都是有灵恩派背景的弟兄姐妹。因此,刚开始时,虽有几个传统教会的牧者会出席;后来,很多牧者都因故不再来了。
有一晚,我们在讨论建立麻坡“24/7祷告祭坛”的事情时,一位牧者鼓起勇气说起他为何来了一两次就不再来,而且也表达了教会比较负面看待这类祷告会的原因——祷告会“太吵了”(一直用灵语、方言祷告,吹号角……),还有不断讲到“异象”(vision),让他很不舒服,也无法集中精神祷告。他一说完,另外一间教会的牧者也马上附和。
我环顾其他参与者的表情,发现其中有一两位对那牧师之言很不以为然;但其中一位主要负责的牧者却很用心聆听,没有强烈的“自我防卫”,反而称许这两位说出心里话的牧者。这位主责牧师如此回应说:“这表示你们很有心要参与,只是有些东西需要协调而已。”
结果讨论之后,有灵恩背景的牧者都一致答应在接下来的祷告会,他们会注意这个问题;大家也同意轮流带领,学习彼此包容和接纳。
完成上帝要我们完成的事
坦白说,这样的联祷会还有语文的障碍问题。我几乎在每一次的祷告会中都需要当中英或英中翻译员,以便所有出席者都可以了解祷告会分享的内容。如果有马来文部的弟兄姐妹有出席,还要加上马来文的翻译。这样的情况真的会导致祷告会的流程不够顺畅。
但有什么办法呢?我国的教会生态就是有这种语文不一致的状态;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实践圣经里的教导——彼此以爱、以恩慈来相待,这也包括了如何适当地看待在祷告会中讲方言、灵语或异象的问题。
有一位长老最后说了一番话:“我们在这里不是要讨论宗派的差异;我们是要在麻坡完成上帝要我们完成的事情。”
何其感恩的是,那一晚在四方桌上,大家同意好好地从自己开始建立祷告的生活。在散会后的茶叙中,有两位神召会的女牧者和我说:“没关系,在这里我们会克制(说方言、灵语),更何况我们其实可以在自家的祷告会中自由地来敬拜上帝!”
我想,我们都在基督里学习实践哥林多前书十二至十四章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