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改变得了什么呢?
文:刘会明牧师
“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咸呢?以後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太五13)
我们今日在商店买的食盐是纯氯化钠。但早在圣经时代,食盐并没有像今日所使般的纯净。因此,当他们收集到没有咸味的盐时,就被扔掉。
主呼召我们要活出像盐一般的生活,就是不妥协,而要纯净和真实地活出基督样式生活。 可是,许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力量单薄,无能为力”、“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等来为自己解围。但,借口是不能让我们的生命更加成熟的。
Edward Everett Hale 说过下列的话:
“虽然我只是一个:却是一个。虽然我并不能完成一切,但我还是能够成就一些。就因为我不能做所有的事,因此我更不会拒绝做那我能做到的事(I am only one, but I am one. I cannot do everything, but I can do something. And because I cannot do everything, I will not refuse to do the something that I can do.)”
愿“毕理”的故事继续启发我们——时刻成为世上的盐,活出基督的生命,带给周遭和社会正面的影响与改变。

带着使命祝福社会
文:张碧全牧师
我自身属灵生命成长最快是在大学时期,因此我一直对大专事工有负担。我觉得大专事工非常重要,可以透过牧养今日的大专生,赢得明日的社会。感谢上帝让我有机会在毕理学院做院牧4年,可以牧养大专生,继续开阔我更多的视野。我最大的挑战是在毕理要用英文,但感恩,因为透过在毕理学院任院牧,让我有更多突破,英文更进步,更重要的是让我在挑战和压力中学习谦卑依靠上帝。如今回头看,还是很珍惜在毕理事奉的日子。
在毕理事奉虽然短短4年,但留下许多美好回忆。每个星期五早上跟校长、职员及老师聚集在会议室为学院祷告,及跟学生在4楼的宗教节聚会,都是我美好的回忆。
培育生命的地方
记得第一次参加毕理宿舍生聚会的那一个晚上,当我还在做结束祷告,手握着麦克风,闭着眼睛,祷告一半,突然感觉暗下来,原来是停电。原本当晚要摸黑走路回牧师屋,感恩有一个老师载我回去。
每一年觉得最欣慰的是有机会参加学院的毕业礼,因为坐在前面,所以很清楚地看见毕业生一个个走上台领取毕业证书;心里默默祝福他们继续一生走在上帝的道路,永不离开祂的教会。
感谢上帝,在诗巫有属于卫理公会的学院。毕理学院不单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一个培育生命的地方。学院透过教课及宗教节等可以更多接触学生,让学生更有机会认识耶稣基督。感谢上帝,多年来使用毕理学院成为多人的祝福,但愿毕理学院继续带着使命祝福社会。阿们。

牧会人生中的其中一站
文:叶荣珠牧师(现任毕理院牧)
毕理……
从没想过
会是我牧会人生中的其中一站;
需要用英文来牧养的群众;
有着上帝早已预备好的团队。
却开始了
我需要重新调整的牧养模式和生活;
跟90和00后的同学们一起操练提升英文;
栽培、传承这代和下一代的职场宣教士。
毕理……
拥有难忘的记忆:
每周一至周五一起在LH 4晨更祷告;
一起外出吃饭喝茶“车大炮”;
看着你们认真思考我抛出问题的萌样;
我们在郊外“别墅同一屋檐下的生活;
用“法拉利”载着你们去服事的路程;
听着你们对成长体会的分享……
经历成长的泪水:
更深地经历神
更多地仁慈和忍耐
更合一的团队(disagree and commit)
更有热诚地分享福音
更能接受被拒绝却不轻言放弃
更充满爱的大家庭
末了,祷愿接下来的
毕生坚持创校的宗旨
理性经验平衡的培育
学像耶稣基督的榜样
院里院外福音的使者
阿们!
2019年8月1日写于毕理学院

靠主渡过人生的约旦河
文:戴承丽牧师(2005-2006年半职院牧)
平安堂的边门是在亚婆罗路第10D巷;其巷口正对面的是市镇中学边门的支路路口,而横隔着它们的是林开臻路的双程大道。由于早上有许多学子从亚婆罗路这边过路去上学。所以,学校当局就安排了老师在繁忙的大道站岗,维持交通;学生就在亚婆罗路边排队,等学生够多的时候,交通老师就举起荧光棒,吹起口哨,拦停双向的车辆,好让学生过路去上课,等学生都走完了,才放行交通。
当我初次望见此景的时候,脑海浮现的是约书亚带领以色列百姓过约旦河的事迹。圣经说,当抬约柜的祭司站在约旦河里时,约旦河水就分开两边,以色列百姓就安全的走过去。约柜代表上帝的同在和保护,因着他们依靠上帝,他们终于顺利的进入神所应许的迦南美地。
那些交通老师很像抬约柜的祭司,学生因为有老师在指挥着交通,所以他们就可以很放心且迅速的过马路。后来,我看见最后一班的学生过去之后,意谓快要上课了,老师也收工了,还有小部分迟到的学生,就必须自己想办法过去;那时,看见他们都要左看右看的,且因路上交通繁忙,不容易过路。所以,能够有交通老师的帮忙,实在是恩典。
为申办幼儿教育祷告
我们的人生也会有需要渡过约旦河的时候,圣经提醒我们,无论环境如何,甚至或我们自己也有办法,都要时常仰望和依靠爱我们的天父。
我记得当我在2005-2006年担任毕理学院半职院牧的时候,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那时每周都与学院职员包括院长一起有一段祷告的时间,我们最常祷告的事项就是为着申请办幼儿教育的“礼申”(执照)代求。而如今看见学院已经在此领域顺利的发展,且带给教会更大的祝福时,感念我们要渡过人生的约旦河,实在应当珍惜依靠全能天父上帝的恩典啊!

MPI──一个让生命改变的地方
文:张慕

人与人之间不会因为相遇而改变(内在的),除非心灵与心灵之间有触碰;
人与人之间不会因为宗教而更新(心灵的),除非生命与生命之间有冲击;
人与人之间不会轻易变样,因为他们心地昏昧,与上帝所赐的生命隔绝了(弗四18)。

MPI是否是一个让生命改变的地方?这诚然因人(不论是传的听的,罗十14)而异/论!倘若那人存心虚妄,心里刚硬,不知强以为知,那么他将与带来生命改变的真理及呼唤我们回转悔改的圣灵擦肩而过;又假如那人混淆福音与宗教,将二者混为一谈,那么一切将是枉费心机:
宗教人造,福音神赐;宗教,人为神而作;福音,神因人而为;宗教是人寻求神,福音乃神寻找人;宗教是人攀爬自义的梯阶意欲登天,福音乃道成肉身救罪人于最下级;宗教充其量不过是不错的观点,福音却是绝好的消息;宗教引人入教但生命依然故我,福音救人除劣性,使生命升华;宗教止于外在的改变,福音带来内在的更新;世上宗教无数,人间福音唯一!
MPI是否让生命彻底改变更新,须视芸芸学子/人师是否打从心底认识:他个人是何许人,他从何而来,往何而去,活着为人的受造目的是什么!他也必须清楚生与死是怎么回事?更要知道我们或活或死都是基督的人;活是为基督而活,死是为基督而死(罗十7-8)!唯有如此才能脱胎换骨,MPI才能成为一个真正让生命改变的地方。诚愿如此!

历届院牧

院牧(中文名) 年份
1 陈秀金 1993-1994
2 刘慈瑜 Feb 1994 – May 1997
3 黄声明 Jun 1997 – May 1999
4 张小娟 Jun 1999 – May 2001
5 刘会明 2001 – 2003
6 夏忠就 2004
7 戴承丽 2005 – 2006
8 张宗忠 2007 – 2008
9 刘宜汛 2009 – 2011
10 彭能顺 2012
11 张碧全 2013 – 2016
12 吴乐智 2017 – 2018
13 叶荣珠 2019 –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