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成长与教会本质有着直接的关系,《使徒行传》阐明了这个真理。初期教会的增长,与《使徒行传》第二章所描述的有素质教会相关,以致在宣教的每个阶段,都提交教会增长的汇报(徒二47、五14、九31、十六5)。
只要门训获得成功,教会成长是自然的收获;培养好一个人,他就会去寻找迷失的羊。教会有生命,教会就会成长。

1.教会成长的重要性

(1)何谓教会成长?
地方教会在质与量的均衡成长,其结果就是上帝国的扩展。在200人以下的教会,牧者在门训可以作得很好。200至1000人的教会,需要教牧团队一起进行门训。千人以上的教会则可要小心,因为官僚主义可能出现,因为人多就进入了管理型的模式,体制会僵硬化,牧者与会众脱节。为此,尽管在爱的教会有120位传道人,主任牧师吴正贤牧师本身还是每周亲自培训数以百计的旬长(组长)班,为得是有机会与“草根”会面,亲自牧养,与基层保持比较近的距离。
(2)教会健康成长的三角形
教会领袖人品的成熟度,决定了教会是否能够好好牧养,以致能够帮助到多些人,这是教会的容量,也就是健康教会的第二个角。除了个人品格关系到属灵权威,对教会领袖的要求也包括他们是否了解文化潮流,其认识程度影响他们牧养的有效性,而相应的影响教会的成长,这是健康教会成长的第三个角。

2.成长所需要的一双翅膀
那是讲道与门徒训练。
(1)讲道
讲坛强,才会有人来礼拜。有了会众,也才会有所门训的。讲道是一个人向几个人传讲真理,那是以人格来传讲上帝的真理。
讲道,要能讲出易于理解的道;这需要恩典,上帝的恩膏。
讲道也要体会道成肉身的原理。讲道时,最先应该做的不是传达信息,而是理解会众的想法,他们的内心状态,讲者与听者取得契合。当人们发现话语与自己有着相对应的关系时,会被宣讲者所传讲的信息所吸引。具有这种契合性的真理,将会使信息在人心中变得火热;因此,讲道者需要把更多时间投入在“世界”上。
上帝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祂绝不会把我们推到用不到我们的地方去。讲道者想要成功,就要完全享受自己的工作,越是享受讲道,讲道也就越好。Phillips Brooks说:“这个世界还没有听到应该听到的尽全力的讲道,即使是转瞬即逝的一个瞬间,也没有可以和讲道事工相比拟的工作。”
(2)门徒训练
在成功进行门训的教会中可验证“自然的教会发展”原理。根据德国学者Christian A. Schwaz在1990年向全球32国家的一千多家的教会所作的调查研究发现,健康成长的教会具有八大优良品质:
~令信徒得力的领导方式(Empowering Leadership):强化与栽培领袖(弗四12)。
~以恩赐为本的事奉方式(Gift-Oriented Ministry):信徒按个人恩赐来服事(弗四11-12,彼前四10)。
~充满热情的灵性表现(Passionate Spirituality):信徒与主与人建立真挚的关系;爱主爱人(罗十二11-12)
~功能健全的结构(Functional Structures):教会结构必须是有助于达成教会使命(可二27)。
~激励人心的敬拜(Inspiring Worship):在教会聚会中必须让人感受圣灵的同在,激励人心的是圣灵(帖前五16-19)。
~全面兼顾的整全小组(Wholistic Small-groups):教会内的小组必须是能够兼顾组员们实际的需要(徒二46-47)。
~以需要为本的布道事工(Need-orented Evangelism):教会各种的传福音努力需要配合布道对象的需要(林前九20-22)。
~温馨相亲相爱的关系(Loving Relationships):信徒之间以基督的爱真诚的相待(约十三34-35)。
若是教会有当中有一环比较弱,这就成了破口,使教会成长发生障碍。因此,若欲门训做得好,教会需要顾及这八项中的每一项,以确保它们都是处在优质的状态。
成功的门训可以带来教会健康的成长,这条路尽管有点漫长,却是可靠的。为此,牧者们,请在三、五年内全心全意地投入在少数的几个,十年后必见丰收。(主讲:吴正贤牧师。整理:黄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