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乐(Sacred Music),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传统的教会音乐”。是的,教会的音乐历史可追溯到公元476 年,也就是中世纪时期(Medieval/Middle Age)。那时候的圣乐,我们不能只是用“传统”来形容,而是要用“古老”了。但并非所有的圣乐都这么“古老”的。容小弟与大家简单地介绍圣乐的历史与演变,如此大家在今天听圣乐的时候,就可以有些基本概念。
葛雷果圣歌(Gregorian Chant)/素调(Plain Chant)
公元476 年,罗马帝国的衰亡也开始了长达一千年的中世纪时期。当时的社会文明也随着帝国的瓦解而消亡,但基督教文明却被保留了(太廿四35)。教皇的势力在国政内根深蒂固,圣职人员都极富有,因此国家大量建设修道院与教堂。故此西欧的文化富具基督教色彩,这也包括了音乐。
在那混乱贫苦的时期,还能够听到音乐的地方,就只有修道院和教堂了。那时候的音乐没有我们今天所用的音阶,没有拍子,也没有和声,只有一条简单的旋律。旋律与歌词(祷文、经文)紧紧相连,在需要强调的重要字眼上会增添许多忽上忽下的音,称为“花唱”(melisma)。整个旋律无法感觉到重拍和弱拍,也没有明显的大小声区别。这就是“素调”,是单旋律、无拍子、无和声的概念。今天,这种的诗歌依然存在,其中的例子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O come, Emmanuel”。
弥撒曲(Mass)
中世纪是罗马天主教最具影响力的时期,因此许多圣诗都是由天主教而形成的。当时天主教的崇拜仪式,就称为“弥撒”。整个崇拜所颂唱的,就是弥撒曲(一部弥撒曲等于一场崇拜)。要知道,当时的崇拜/ 弥撒都是由唱颂来进行的。弥撒曲有分为“固定弥撒”(Mass Ordinary)和“常用弥撒”(Mass Proper)二种。
“固定弥撒”就是每一次的主日弥撒/ 崇拜都一定会唱的五首乐章:垂怜经(Kyrie)、荣耀经(Gloria)、信经(Credo)、圣哉经(Sanctus)、羔羊经(Agnus Dei)。其中垂怜经是由希腊
文所写的,只有三句(或二句),那就是Kyriee leison, Christe eleison, Kyrie eleison(求主怜悯,求基督怜悯,求主怜悯)。而另外四部经文,则是由拉丁文所写。弥撒的曲调在中世纪仍然使用素调,到文艺复兴时才开始使用和声。
“变化弥撒”是按照特别聚会和节期(如:丧礼、婚礼、国王加冕礼等)按仪式规则所需而使用的。整部弥撒曲仍然有以上所提到的固定五首经文,再加上特别的部分如:进殿咏(Introit)、升阶经(Gradual)、哈利路亚颂(Hallelujah)、献礼颂(Offetory)、降福经(Benedictus)、圣餐颂(Communion)。若是安魂曲(Requiem,丧礼弥撒)则会出现末日经(Dies Irae)和神奇号角(Tuba Mirum)等特殊的部分。
当时的弥撒曲,与今天卫理公会的崇拜程序中的进殿曲、肃静歌、荣耀颂、献礼文、阿门颂等圣诗有异曲同工之处,就是带领会众敬拜上帝。这敬拜不单单是“敬拜赞美”的环节,而是强调整个崇拜程序从初始到结束的敬拜。
奥干农(Organum)
奥干农是最早有复音织体(polyphony)的欧洲音乐。换句话说,就是第一种有和声的音乐。这和声基本上由2 个声部组合而成。第一声部唱教会素调(plain chant)组成,而第二声部则以低四度或五度的旋律与第一声部同时进行。同样的,这样的歌曲还没有完善的拍子系统和音调系统。与素调一样,歌曲的旋律会以花唱(melisma)强调在重要的字眼。
经文歌(Motet)
到了文艺复兴的时代(Renaissance,14至17 世纪),出现了新的圣乐种类:Motet。Motet 是以Organum 的和声为基础,将圣经经文或者祷文作为歌词,谱成经文歌。不同的是,Motet 的和声是以主音织体(homophony)为和声。在文艺复兴时代,A Capella(无伴奏和声)成为音乐主流,因为乐器的运用还未被普化,甚至也无法被教会接受。因此,许多经文歌都是无伴奏和声,包括之后莫扎特的经文歌也是如此。
马丁路德对当代最著名的经文歌作曲家若斯坎(Josquin des Prez)给予一句评论:“他是音乐的主人。音符必须按他的意志行事,而其他作曲家则必须按音符的意志行事。”马丁路德从他身上看见了音乐在教会的重要性。因此在宗教改革的时候,马丁路德强调音乐的地位仅次于神学,并且歌唱的恩赐神只给人类;因此他鼓励会众多藉著诗歌来向神表达我们对祂的感恩、赞美与崇敬之情。所以,今天我们每个人在教会都可以开声歌颂上帝。
康塔塔/ 清唱曲(Cantata)
在有圣乐崇拜的教会,就很熟悉这一种类型的圣乐。康塔塔内容取自圣经,采用合唱(chorale)、重唱(duet/trio/quartet)与独唱(aria)的方式轮流交替呈现。“康塔塔”是崇拜的一部分,是音乐性的信息,通常是在讲道前颂唱。著名音乐家巴赫(J.S.Bach)在康塔塔的贡献上最为显著,也因此他有“音乐之父”的称号。
1723 年开始, 巴赫就在德国莱比锡(Leipzig)的路德宗圣多马教堂担任类似现今音乐干事的职位,全时间在圣乐上事奉上帝。他每个星期都为四间不同的教会创作新的崇拜颂赞曲,也就是今天的“康塔塔”。他按照教会年历(将临期、圣诞期、显现期、预苦期、复活期、圣灵降临期)以不同的主题与内容,为每一个主日都创作了全新的崇拜音乐(康塔塔)。累积下来,他共写了224 首康塔塔(编号:BWV1–BWV224),这数量足以供一间教会4 年的每个主日崇拜音乐,并且不会重复。今天有的教会依然唱着巴赫的康塔塔,但更多教会已经选择颂唱流行圣诗了。
神剧(Oratorio)
神剧是大型的合唱曲,有乐团/管风琴伴奏,由重唱、独唱与合唱来呈现。其内容是在述说圣经里的一大篇完整的故事。例如韩德尔的《弥赛亚》(Handel - Messiah)与孟德尔颂的《以利亚》(Mendelssohn - Elijah)都专注在一位圣经人物的生平故事为题材。
康塔塔当时只能够在教会呈现,因为那是属于崇拜的一部分。而神剧则可以在教会以外的音乐厅呈现,类似于今天的音乐布道会,是有福音性质的音乐会。透过神剧,即使是非信徒也可以认识到圣经人物的生平与事迹,从中看到了上帝的大能。
在马来西亚,感恩上帝重用吉隆坡的音契圣乐团,在2015 年向大众呈现了韩德尔的《弥赛亚》,并于2016 年也将呈现孟德尔颂的《以利亚》。这都是在马来西亚首次的完整神剧呈现。教会的遗产——圣乐,实在是需要有人站出来捍卫与传承。
受难剧/ 受难曲(Passion)
受难曲也是巴赫在圣乐上的贡献之一。他引用新约福音书为题材重点,并加上自己创作的圣咏(合唱),将耶稣的受难透过诗歌表达出来,传达耶稣伟大的牺牲的爱给会众。他写了受难曲,其中最著名的有“圣马太受难曲”(St.Matthew Passion) 和“ 圣约翰受难曲”(StJohn Passion)。他不让会众只是欣赏受难曲而已,他更重视马丁路德的新教观念,透过受难曲,让每一位会众都成为戏剧中的角色,让会众与诗班一起同唱圣咏,做出信仰的回应与反省。受难曲主要是用在圣周(棕枝主日到复活主日前一天),让会众透过圣乐领受耶稣为我们而死的爱,并反省及回应。
圣咏/ 众赞歌(Chorale)
这就是现代教会较常用的崇拜圣乐,有人也称之为“圣诗”。这类型的圣乐主要源自马丁路德的新教观念:“众人都当开口唱诗敬拜神”。在宗教改革之前,教会内只有神职人员与诗班可以唱歌,而且当时的女人地位不被重视,也无法在教会内事奉(除非是修女)。故此诗班员都是男孩与男人,而男孩的童声音域很高,所以我们现今若唱当时候的圣乐就稍嫌辛苦。
马丁路德看到音乐的重要性,强调音乐的地位仅次于神学,再没有什么能比音乐能与神学更好的结合起来了。他也强调“人人皆祭司”,故此鼓励所有会众,不分男女老少,都应当开口唱诗敬拜神。为了让会众能够参与在音乐的敬拜,他便写了较为简短的众赞歌。众赞歌多数采用了诗节式格式(strophic form),就是一样的旋律,不同的歌词。
绿色封面的《普天颂赞》与红色封面的《赞美诗》就是很好的例子,也是教会常用的圣咏集。其中马丁路德最著名的有《上主是我坚固保障》(Einfeste Burg ist unser Gott,德语),词曲都出自他。简单的旋律,深入浅出的诗词,让会众能够朗朗上口,也能够领受其中的信息,这就是众赞歌的目的。除了马丁路德,卫理公会的会祖卫斯理查尔斯也写了超过6000 首圣诗。但如今,我们又有颂唱多少呢?
总结
圣乐之所以被称为“圣乐”,主要是以“神学为重点,音乐为媒介”的概念而创作的。音乐与神学不能分开,而是紧密联系。就好比大家耳熟能详的《普世欢腾歌》第一句“普世欢腾,救主下降”(Joy to the world, the Lord is come)的旋律乃是由高至低,代表着耶稣从高高的天上降到人间。音乐本身,就带出了歌词的信息。
在其他的圣乐里,尤其是韩德尔、巴赫、莫扎特、孟德尔颂等圣乐作曲家的代表作里,都可以发现到神学信息其实是在音乐的旋律里,由音乐带出,而不只是歌词里。
现代短诗与圣乐的区别就在这里。现代短诗相比之下鲜少看到音乐旋律/ 和声与歌词的关联,因为我们都被一个错误的观念误导:“取自圣经的歌词,就是教会音乐”。若是这样,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若将Lady Gaga 的音乐加上圣经经句,这能算教会音乐吗?肯定不算!因为圣乐,是音乐与神学紧紧相连,二合为一,两者无法被分开。
因此在这混乱又多诱惑的时代,我们在选择诗歌上尤其要加倍小心。我们关注的除了是歌词的神学正确与否,更要明白旋律/ 和声与歌词(神学)之间是有关系的;否则就不能算是一首好的教会音乐,或更不适用在教会内。我们的上帝是
完全的神,我们怎能不用完整的音乐来敬拜神呢?但愿上帝继续赐下智慧给每一位圣乐事奉者,并带领众教会妥善地选用诗歌,真正做到“带领会众敬拜”与“用音乐传道”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