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黄孟礼(卫理报总编辑)

宝辅民( B a u g h m a n , R e v B u r r Hasting), 于1910 年10 月21 日出生于印尼爪哇,他的父母是一对宣教士。

他在美囯唸完大学及神学后,于1932 年至1942 年出任马来半岛卫理公会的牧者、老师与原住民先内族(Sengoi)的宣教士。1947年,他转向砂拉越卫理公会的加帛参与伊班人的宣教工作。

1948 年,宝辅民成为砂拉越伊班事工的主任,并与已经在当地工作多年的马莫拉教士一起事奉。在他们的努力之下,终于有第一批共29 名伊班人于1949 年的圣诞节在加帛受洗,其中包括三名伊班族群领袖:本固鲁朱加、本固鲁诗拔与本固鲁金固及家人。

宝辅民也参与了伊班文的圣经及伊班诗歌的翻译工作,他也编写了一本《学讲伊班话》的书;其太太则在加帛的卫理学校执教。

1964 年,宝辅民荣获砂州州元首颁发勳衔Pegawai Bintang Sarawak(PBS),表扬他对地方的贡献。宝氏夫妇于1970 年退休后,迁居至美国的佛罗里达州。

曾任加帛教区教区长的宝辅民教士于1952 年的年议会报告该教区状况时提到,伊班福音工作的危险(机)。

他说,第一,是不到四年时间,有太多伊班人从异教迅速加入基督教,超过883 人,且是全家入教,故许多乃有名无实,除非在数年后施以较深入的宗教教育,否则将会灭亡在异端的黑暗中。第二,伊班人太依赖教会的供给,养成不独立的习惯,就是自己不努力供给自己的牧师和教会的组织。第三,伊班信徒中欠缺本地领袖的人才,无论是教师牧师都是外国人,实际上还是外国人的教会,不能直接深 入伊班人之生活中。我们要尽所能教育并训练伊班青年信徒。

卫理公会伊班工作至今77 年,伊班年议会的成立亦已64 年了,当年宝辅民看到的三个危机,今天伊班教会是不是仍在这三方面裡面辗转而未有所突破呢?那就是一、传道人缺乏,牧养不足;二、依赖性仍强,尤其在经济方面,仍需要外来援;三,虽已从外国人领导转型至纯伊班人领袖,不过,领导的人才仍是不够。这些问题,六十余年来如一日,这三点的危机似乎仍然存在。在面对I 化的日趋严重的现况中,发现伊班从1960 年代的穆斯林数目约415 名,增长至2009 年的30,000 名。虽然华人教会在各方面给予协助及领养,但如何有效兴旺及带动伊班教会本身的醒觉是值得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