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在与上帝的独处中

参与回响

@池贤新(诗巫再恩堂主理牧师)

2021年3月8日至11日主办的传道师学校,主题为“灵性导引和生命成长”,共225人参与。它跟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无实体聚集,全程线上上课;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受限于手机荧幕和声音,再加上在家中,让人无法专心。

学校请来袁蕙文博士(现任香港灵阅文化社长,主修哲学),她首先带大家认识什么是“灵性导引”。圣经说的很好,“存在心里,反覆思想”(路二19),一个不可少的操练就是安静(“安静”在希伯来文有“医治”的意思)。安静的心灵是生命的医治,我们身边可能有许多声音、噪音,使人分心,使人不能專注更重要的事;而內心的声音则有忿怒、急躁、嫉妒等给我们带来烦扰。

第二,从灵性导引历史来看,它跟祷告导引历史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不妨来看灵性导引的发展;1-4世纪的苦修/沙漠教父, 5-12世纪的修道院,12-15世纪的修道团,16-20世纪的成圣手冊。

第三,灵性导引和进程包括;洁净、光照、融合。灵性操练:其一,省察欲念,“但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诱惑的。私慾既怀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长成,就生出死來”(雅一14-15)。其二,我们可用耶稣的祷文来对付骄傲(耶稣的祷文不是主祷文,而是“主,耶稣基督,神的儿子,怜悯、我,这一个罪人”,参路十八1)。其三,默观祷告。奥古斯丁的三种默观神视——实体神视(Corporeal Vision)、构思式神视(Imaginative Vision)和明慧神视(Intelligible Vision)。

第四,不管你是用哪种灵性操练或方式,灵性导引的最终目的不是叫人觉得自己怎样高尚,而是经历与上帝的契合。换句话说,就是要我们灵性可以因此成长。这个成长有四个方向;1.生活:重整秩序、意义与价值;2.自我:肯定、接纳、宽恕、超越;3.上帝:肖似基督、突破对上帝的认识:4.群体:公平与公义,谦卑的和上帝同行。

除了灵性操练的领受,大会中也有牧职研讨环节,题目包括:“疫情下的牧养和挑战”、“传道人工作伦理”、“献身者装备前教育”、“在藉神学生关怀成长”及各教区未来四年成长的方向。

就个人的学习得着来说,历年来的传道师学校都让我看见灵性操练对传道人的至关重要,让自己在忙碌服侍的同时,沉浸在与上帝的独处中,奠定侍奉的方向,让疲惫的身心灵得复苏,在主里面重新得力。

最后,吾会刘会明会督以“更新的教会”四层面——强化教会使命,丰化家庭生活,提升教育素质,关于国家建设——劝勉和提醒传道人,也为这次的传道师学校画上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