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总1280期

支援医护人员防疫-砂拉越少年军送面罩 pg.25

支援医护人员防疫-砂拉越少年军送面罩 图说新闻 供稿:砂拉越少年军 砂 砂拉越少年军送面罩 拉越疫情依旧,部分地方疫情严重,砂拉越少年军近期间陆续赠送面罩给诗巫、古晋、美里、民都鲁医院,给予医护人员防疫支援,同时对辛苦的前线人员表达感谢。 砂拉越少年军总监沈志祥表示,除了赠送面罩予医院外,也赠送口罩给有需要的学校,帮助学生防疫。在抗疫期间,砂拉越少年军将陆续为有需要的单位捐赠面罩或口罩,传递爱的温暖。 砂拉越少年军每年都会在圣诞节期间举办“BB 爱心盒活动”帮助有需要者,希望社会弱势群体能在圣诞节收到小礼物,感受温暖。沈总监透露,过去“BB 爱心盒活动”以日用品(如米、油、盐、书包、文具等)为礼物,但去年(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爱心盒活动首次以赠送口罩方式进行。 “今年的BB 爱心盒活动还未决定以什么方式进行,若疫苗接种计划能将疫情控制住,我们会采用以往送小礼物的方式进行;但目前疫情情况不明,因此会在下半年时才决定BB 爱心盒活动的进行方式。”沈总监如是说。

不要让宗教杀死灵性 pg.24

不要让宗教杀死灵性 参与回响 @黄传腾(诗巫福源堂助理牧师) 不要让宗教杀死灵性”。如果问,在这一次的传道师学校,有什么信息最直击我灵魂的深处?当属这一句话了。这里所说的宗教更多指的是宗教的活动、宗教的行为,诸如:聚会、岗位的事奉等等。 当我们在小组分享个人的心得时,便想起自己的牧养生活总是被“下一次”的聚会捆住。我总是在烦恼“下一次”要做什么,要怎样设计“下一次”的聚会,要怎样让“下一次”可以做得更好。固然,这些聚会确实有其价值,精益求精的态度也值得肯定;但这些的活动聚会也有可能将灵性扼杀于无形之间。总有忙不完的聚会,履行不完的责任,却可能忽略了基督徒聚集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关顾彼此的生命,促使灵性的长进,而非仅仅“做好”一个聚会。 这让我想起一位团契职员曾经对我讲的一句话:“指导,感觉每个星期都在忙聚会,好像都不能好好的与上帝与人建立关系”(他讲得更白话一点,但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这让我反省,当我在要求职员们“做好”每一次聚会的同时(我也给予很多的意见),是否忽略了关顾他们灵性的需要。到最后,我们的团契聚会恐怕只剩下契友们评价“这次聚会好不好,特不特别?”,却没有真诚的相通与分享,共同经历灵性的成长。 “不要让宗教杀死灵性”在挑战我改变自己的牧养思维,从仅仅“做好”每一次的聚会,到关注群羊灵性的需要。

沉浸在与上帝的独处中 pg.23

沉浸在与上帝的独处中 参与回响 @池贤新(诗巫再恩堂主理牧师) 于2021年3月8日至11日主办的传道师学校,主题为“灵性导引和生命成长”,共225人参与。它跟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无实体聚集,全程线上上课;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受限于手机荧幕和声音,再加上在家中,让人无法专心。 学校请来袁蕙文博士(现任香港灵阅文化社长,主修哲学),她首先带大家认识什么是“灵性导引”。圣经说的很好,“存在心里,反覆思想”(路二19),一个不可少的操练就是安静(“安静”在希伯来文有“医治”的意思)。安静的心灵是生命的医治,我们身边可能有许多声音、噪音,使人分心,使人不能專注更重要的事;而內心的声音则有忿怒、急躁、嫉妒等给我们带来烦扰。 第二,从灵性导引历史来看,它跟祷告导引历史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不妨来看灵性导引的发展;1-4世纪的苦修/沙漠教父, 5-12世纪的修道院,12-15世纪的修道团,16-20世纪的成圣手冊。 第三,灵性导引和进程包括;洁净、光照、融合。灵性操练:其一,省察欲念,“但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诱惑的。私慾既怀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长成,就生出死來”(雅一14-15)。其二,我们可用耶稣的祷文来对付骄傲(耶稣的祷文不是主祷文,而是“主,耶稣基督,神的儿子,怜悯、我,这一个罪人”,参路十八1)。其三,默观祷告。奥古斯丁的三种默观神视——实体神视(Corporeal Vision)、构思式神视(Imaginative Vision)和明慧神视(Intelligible Vision)。 第四,不管你是用哪种灵性操练或方式,灵性导引的最终目的不是叫人觉得自己怎样高尚,而是经历与上帝的契合。换句话说,就是要我们灵性可以因此成长。这个成长有四个方向;1.生活:重整秩序、意义与价值;2.自我:肯定、接纳、宽恕、超越;3.上帝:肖似基督、突破对上帝的认识:4.群体:公平与公义,谦卑的和上帝同行。 除了灵性操练的领受,大会中也有牧职研讨环节,题目包括:“疫情下的牧养和挑战”、“传道人工作伦理”、“献身者装备前教育”、“在藉神学生关怀成长”及各教区未来四年成长的方向。 就个人的学习得着来说,历年来的传道师学校都让我看见灵性操练对传道人的至关重要,让自己在忙碌服侍的同时,沉浸在与上帝的独处中,奠定侍奉的方向,让疲惫的身心灵得复苏,在主里面重新得力。 最后,吾会刘会明会督以“更新的教会”四层面——强化教会使命,丰化家庭生活,提升教育素质,关于国家建设——劝勉和提醒传道人,也为这次的传道师学校画上句点。

225 牧者线上学习成长 pg.22

225 牧者线上学习成长 年会报道 报道:韵琴(本报记者) 新冠疫情之下,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2021 年传道师学校首次以线上的方式进行,全砂共225 位牧者参与学习。 2021 年全砂传道师的课程主题为“灵性导引与生命成长”,讲员为香港的袁蕙文博士,于3 月8 日至11 日进行,3 天半内共15 小时半的密集课程。 在课堂间,除了有分组讨论和提问时间,讲员也带领牧者们安静默想时刻。

清明节悼念/ 扫墓礼文 pg.20

清明节悼念/ 扫墓礼文 1. 宣读圣言:帖撒罗尼迦前书4:13-14,17-18 论到睡了的人,我们不愿意弟兄们不知道,恐怕你们忧伤,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 我们若信耶稣死而复活了,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上帝也必将他与耶稣一同带来。…… 以后我们这活著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所以你们当用这些话彼此劝慰。 2. 同心祷告: 天父,感谢祢,我们的先祖在世时,曾为那世代奉献己身。如今,他们息了世上劳苦,永享安息,我们为此感恩,也追思记念他们。求祢帮助我们学习他们真善美的特质,愿他们所留下的佳美脚踪与信仰见证,更成为我们生命中无限的激励! 今日,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再次提醒我们:其实明天如何,我们还不知道。因此,要为自己与我们的后裔祷告,求圣灵帮助我们,省察己身,承认自己在言语、思想、行为上得罪祢,诚心悔改;并从心里相信主耶稣为我的罪被钉十字架,第三天复活。如今,我已蒙祂宝血洁净,成为上帝的儿女,且宣认耶稣为我的救主。盼望我们无论处在何种境况,都能时刻寻求祢面,紧紧跟随祢,并深知祢永远掌管明天。 求祢将永生救恩的确据,藉由代代相传的信心见证延续下去,直到主耶稣基督再来的日子。让我们在世寄居时,能成为这世代的光和盐,以善行和美德荣神益人,光宗耀祖。奉主耶稣基督名求,阿们! 3. 唱诗回应:奇异恩典 奇异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前我失丧今被寻回,瞎眼今得看见。浩大恩典使我敬畏,使我心得安慰;初信之时即蒙恩惠,真是何等宝贵。经过许多危险网罗,饱受人间苦楚;此恩领我平安渡过,他日归回天府。将来在天安居万年,恩光如日普照;好像最初蒙恩景况,赞美永不减少。 4. 追述先祖事迹( 建议此项仅在家中或线上悼念时进行) 5. 启应宣告:…

与神同行的人生!pg.16 – pg.17

与神同行的人生! 彩虹见证 @俞秀珠(诗巫福源堂) 主的话语是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有主话语的引导,就有亮光,指引前方不迷失,人生满是有盼望!与我同在一个查经班的吴庚俤姐妹,就是热爱上帝的话的好榜样。 吴庚俤姐妹今年91 岁了,是位很爱主的姐妹,早期由中国南来,居住在南村,后来迁移到诗巫。因邻居的邀请,她来到教堂参加主日崇拜,并信了耶稣,就一直信靠主,直到如今。 还记得去年(2020 年)新冠病毒疫情肆虐期间,因着行管令,所有教会暂停聚会,她也不能到教会守主日,心里很不踏实,因为觉得生活中少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到圣堂敬拜上帝。 当时她一直问我:“为什么教会关了?为何星期二没有查经班了?”那时她虽然在家与家人透过线上崇拜,但她总觉得没有实体敬拜的气氛,在MCO 的许多日子里,她只能呆在家中,不能到教堂崇拜,不仅觉得日子难过,心里也很难受。由于担心高寿的她,家人不鼓励她外出或上超市购物,或是探访他人。 终于等到行管令的放宽,她知道教会可以实体聚会与崇拜了,她高兴起来,精神抖擞,就“报名参加”实体崇拜,继续守安息日为圣日。于是,每主日早晨六点半,她就与约好的邻居和孙女一起走路到教堂敬拜上帝。 “活学活用”上帝的话 庚俤姐参加查经班,虽目不识丁,但认真听讲,认真学习,认识许多圣经知识及道理装备自己;更重要的是她听道,信道,也行道。2020 年,福源堂妇女会预祝圣诞,我们邀她一起献唱,参加节目,她也很乐意献上自己,荣耀主名。 她心中有主,充满喜乐、平安,更听主耶稣的话,爱神爱人——敬畏神,以神为中心,并按祂的话语去行,去生活;她也“活学活用”上帝的话,以行动实践爱人,乐意将自己种的菜与人分享。庚俤姐是一位种菜能手,经她手种的丝瓜,总能出産百多条,她就跟邻居朋友们分享她丰收的喜悦;还有她种的木瓜,或别人送她的水果,她也乐意与别人共享。 庚俤姐是一位很随和的人,在家中与媳妇关系很好。她说,作为家婆,与媳妇一起生活,要彼此尊重,不分彼此,待媳妇就像待女儿一样亲切温暖,这样婆媳就能融洽相处。另外她认为,婆媳相处之道在于:要学习安静的听,少说话,这就是成功。她与左邻右舍及教会弟兄姐妹也能和睦相处,人际关系良好。 同时,她是乐于助人的人,邻居若出门,她就发挥守望相助的精神——帮忙照料狗狗等。虽然她年纪已大,却很勤快,只要能力所及的,她都愿意帮忙,比如:在多加服务中心帮忙整理二手衣服等。 实体敬拜比较踏实 当我看到高龄的庚俤姐依然如此爱读主话语,渴望上教堂敬拜主,心中感到惭愧;多少时候,我们对主的信心不够,或小信,常在态度和言行举止中忽视上帝的存在。求上帝怜悯我们这些罪人,求赐我们大大的信心,使我们的心时刻都信靠祂,仰望祂,归向祂。 我要以庚俤姐为榜样,学习她全心全意的信靠神,爱神爱人,从心里发出善良的爱,行主的道;更要天天都与主有美好的灵里交通,天天跟随主耶稣,以心灵与诚实敬拜祂,荣耀我主圣名。也甚愿疫情能早日消散,让爱主的人每星期都能欢聚在圣堂,毕竟实体敬拜比较踏实,更深感受上帝的临在。

活著是为宣教 pg.14-pg.15

活著是为宣教 宣教学堂 @吴哲仙(砂拉越华人年议会宣教士) 每一个基督徒都应该做一份“耶路撒冷”名单,把还没有信主的家人、亲戚、朋友、同学、同事、邻居等都列出来,成为你的“耶路撒冷”。 记得在神学院受装备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为“宣教”写下定义;阅读一些有关宣教的书籍之后,我个人比较喜欢林安国牧师这位宣教前辈为宣教下的定义: ‘宣教’是指超越地域或超越文化的传福音行动。超越地域是指越过教会传福音的地理范围,往别处或国外传福音。超越文化是越过教会本身的民族语言范围,向另一文化的人传福音。这些人可能在本地,也可能在外地。因此,宣教可在本地,也可在外地。 那么宣教是谁的任务? 夏忠坚牧师在其著作《宣教人生》提到“‘每一位基督徒都是一位宣教士’。这不是一个口号,而是理应如此;他不必有差会差派,也不需教会差派,因为耶稣早已经差派他去传福音了。” 在耶稣的教导中,有很多处经文与“大使命”有关,包括: “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马太福音廿八19-20) “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使徒行传1:8) 这两处经文中,接受“大使命”的人都是“你们”。“你们”是谁?基督徒,凡是真心悔改,接受耶稣基督的人。 你的“耶路撒冷” 耶稣要我们“去”做什么?“去”的目的是“使万民作主的门徒”。通过传福音领人归主,栽培信徒成为门徒。我们有好的灵性装备,不论是在圣经知识或神学上,都能有效的栽培信徒成为门徒,为主建立教会,荣耀上帝。 “去”哪里?你需要在最近的本家本族熟悉的环境中,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的地方传福音。每一个基督徒都应该做一份“耶路撒冷”名单,把还没有信主的家人、亲戚、朋友、同学、同事、邻居等都列出来,成为你的“耶路撒冷”。相信如果能在本地热忱传福音,也就能火热的 “去”到撒玛利亚和地极,投入海外宣教事奉,加强我们把福音传到万族万民的事工。 “万民”是谁?根据2019年Status Of Global Mission的统计,到2019年年中为止,全世界有77亿1457万的人口,基督徒约有25亿282万,占全球人口32.8%。也就是说,全球还有67.2%的人(超过全球人口三分之二),近52亿人还没信主,他们仍然站在救恩的门外。他们也就是耶稣在大使命中所说的“万民”!…

陈秀金:接种疫苗不会影响信仰 pg.13

陈秀金:接种疫苗不会影响信仰 爱人如己的好事 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对基督徒来说,会引起危机吗?还是一种转机?诗巫卫理神学院讲师陈秀金牧师认为,从神学角度来看,接种疫苗是符合圣经教导爱人如己的好事,不会影响改变我们身体内的基因或信仰。 “陈秀金牧师于2021年3月12日受邀在诗巫卫理神学院时代议题线上公开交流会分享,先从危机角度来看此事。普遍上,有人认为疫苗可能产生副作用破坏健康,甚至影响生命;也有人认为疫苗的生产是破坏人类道德伦理,如使用不道德、伤天害理的手段来产生疫苗,或藉疫苗改造人体内的细胞基因,还有利用疫苗来谋财、中饱私囊,甚至是产生不平等与歧视等等的猜测;还有信仰上的危机,如可能违背与远离上帝,拜撒旦/偶像。 然而,若是从转机的角度来看,疫苗终止了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与感染,可以救人生命,更帮助恢复全世界/国家经济,恢复人们健康与正常生活等等。因此,她逐一思考、分析与综合,再从中得出结论。 为了全世界人类 首先是牵涉的伦理领域,如生命伦理、生物科技伦理、医学伦理、商业伦理及政治伦理。伦理考量方面,就关乎安全或伤害、利益或损失、建立或破坏人际伦理、建立或破坏人性/人格,以及基本道德伦理,即价值观、动机、手段与目的。 从她获得的资料显示,美国的辉瑞疫苗的物质是mRNA,是电脑科技研究,没有使用胎儿细胞,也不会影响基因,更不是偶像崇拜,没有否认基督。而中国的科兴疫苗,物质是SARS-CoV-2 Inactivated Vaccine (Vero Cell),来源是利用SARS 抗体,不会影响基因,也不是偶像崇拜,没有否认基督。 “从圣经与神学的道德价值与世界观(法则/原则/理想)来看,研发疫苗的动机与过程是否合乎基督教的法则?” 陈牧师强调,圣经与神学教导井没有反对任何药物的医疗与预防,而且参考教会发展的历史,教会的建立与医疗和教育常常是连在一起的,这是效法主耶稣基督在世界的事工。 同时,接种疫苗的动机与目的,是预防/医治病痛,也是爱自己爱他人的表现,也就是主耶稣的第二诫命,爱人爱己。毕竟,疫苗的产生并不是为了一个人(我自己),而是为了全世界人类。 她说,政府的责任是产生或供应疫苗,在按照优先次序,没有权势斗争,没有谋财暴利的前提下,鼓励及公平地给予人民接种。 “而人民的责任则是配合政府,顺服掌权的。因为要顺服圣经的教导,承认上帝的掌权。” 再加上耶稣的教导,就是爱邻舍如自己。就让我们顾念那些不能或无法接种疫苗的邻舍,效法耶稣,以基督的心为心。 “所以我们可以接种疫苗,因这是一件好事,是符合圣经教导爱人如己的好事,不会影响改变我们身体内的基因或信仰。除了接种疫苗外,我们更要祷告,感恩有疫苗而且能够接种,同时祈求上帝使疫苗产生效用,荣神益人。”…

陈祖耀:接种了也要守好SOP pg.12

陈祖耀:接种了也要守好SOP 时代议题 整理:韵琴(本报记者) “疫苗接种:转机?危机?” 诗巫卫理神学院时代议题线上交流会“疫苗接种:转机?危机?”于2021 年3月12 日晚热闹开讲,截至3 月25 日,观看人数已经超过1 万1 人次。 为了使交流会更有含金量,神学院特别邀请了砂卫生局疫苗接种委员会负责支援疫苗管理系统的陈祖耀博士线上开讲。 陈博士来自诗巫,是砂拉越卫生局药剂部高级总助理局长,目前在砂卫生局疫苗接种委员会里面负责支援疫苗管理系统VaccineManagement System。他毕业于马来西亚砂拉越大学,获博士(PhD)学位,主修社区卫生,也是马来亚大学硕士,主修医学科学。 有机会就要去 在分享中,陈博士先讲述了关于新冠疫情的进展,接着便提出了解决方法与疫苗扮演的角色,还有疫苗的有效和安全性。 “其中一个解决方法,就是做好防护措施,遵循所有SOP,还有保持社交距离。而疫苗则也是一种保护自身的方法。” 他也把大马所选择的几种疫苗都做了一些简单的解释,包括疫苗来源、实验的结果,以及疫苗所带来影响的对比。 “目前尚待研究的问题,就是这些疫苗接种后能够耐多久?接种后是否还可能被感染,然后继续散播?” 他强调,接种疫苗不要等,有机会就要去,更不要选择疫苗的来源,经过国家药物管理局认可的疫苗都是安全的。…

写给疫情下结束生意的基督徒商人 pg.10-pg.11

写给疫情下结束生意的基督徒商人 我思故我写 @因心 2020年1月25日,新冠肺炎(COVID-19)首敲响了丧钟,整个马来西亚为之一震。短短一年,从第一宗攀升到三十多万宗,打乱的不仅是生活作息,还有一众商家的雄心及斗志。这一波的浪,不知淘尽了多少风流人物的宏图大计和梦想,如资深经济学家所言,“给全世界留下永久性的经济伤疤”。 在疫情下,笔者深信基督徒企业也无法豁免受创,上帝“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太5:45)遇到困境,基督徒商家除了安慰自己非战之罪外,有否其他的出路?在水深火热之中,应该勇敢出击,抑或乐退安贫?相信是每个基督徒商家挣扎的命题。 一个事实 首先,我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基督徒的生意,甚至乎所谓“天国企业”(将基督信仰与企业经营相融合的企业概念,以追求永恒价值——诚信、公义、怜悯为最高目标)是有可能倒闭的。远者如李卓民牧师所创办的香港甘泉航空,近者如美国最大的基督教书籍及礼品连锁——基督教家庭书店(Family Christian Stores),一时辉煌后,俱无可避免地走上破产之路,留给信徒一箩的难题——难道上帝没有怜悯吗?难道许多的禁食流泪祷告都挽不回败局吗?难道按照圣经原则经商错了吗?笔者以为,在这时候万不能以一句“经营不善”而蔽之。毕竟商场上不定、不受控的因素太多了,如油价飚涨、中美交恶、经济风暴一直到我们现今仍深陷其中的新冠肺炎疫情……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笔者请教过办报的前老板,如果一个天国企业亏损结业了,是否代表不是上帝的心意呢?他的回答是,不能结果论;因为在永恒的角度来看,一个生意的“成功”在于祝福了多少人,创造了多少价值,而非赚了多少钱。或者说,一个造福社会但不赚钱的企业,应当会比一个暴利自私的公司来得合神心意。身为信徒我们必须相信圣经:万物都有定时,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伯 一21) 据一位银行里任职的朋友观察,美里新生意能维持三年以上的不过两三成,失败其实比想象中普遍,更何况现在是非常时期。就如基督徒也生病般,不要自怨自艾,或太诧异于它的存在,而是调整心情坦然面对,要记得“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诗四十六1),这个真理在生意失败时依然屹立。 勇于承担,重整出发 正如不能因为某运动员下坡时的表现,就否定其曾经的纪录及成就,一盘生意也有像运动员生涯般的生命周期,鲜少能成为百年企业。我们常听人说“企业不赚钱就是在犯罪”“公司倒闭就是不荣耀上帝”等,这些很“成功学”的主张;其实这有很多的讨论空间,未必是完全的真理。固然,一个公司倒闭了,会伤害到很多“单位”——家人、投资者/银行、员工、供应商、忠心的消费者群等,但这不是末日;如何积极面对,承担责任,在困境中逆袭而上,有时更励志,更能彰显上帝的大能。 检讨省思,勤奋者能从失败中看到成功的阶梯;不然,也趁机验证自己是否适合冒险创业,抑或更适合相对稳当的打工。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说的没错,创业真不是人干的事,老板绝对是极度高风险的职业,说“九死一生”绝不为过。如果你身心准备好,确定选择这条充满暗流险滩的艰路,笔者要建议你重读马太福音廿五章关于才干的比喻。那里上帝明确地鼓励信徒积极进取:仆人“害怕”把所领的银子赔掉了,将来难以交帐而埋藏起来,反被狠骂为“又恶又懒”。 最后,不要忘记检视你创立公司的初衷。笔者手中曾也断送过不少生意,目标从一开始地利润导向,渐渐调整为“要让自己及伙伴们在事业上经历/感知神的同在”,这是成长。一番磨砺后,也领悟到过程中所经历的每一个成功失败,不外乎另外一个指示牌,只是其中一个标明“此路不通”而已。 曾几何时,我们开始藏私,不敢分享自己生意好康,也不再“顾别人的事”(腓二4),选择性忘却了初期教会的“共享”实践(现今反在俗世红透了)。基督徒商人是时候彼此扶持,分享难于启齿的挣扎及困境,让社会重见我们之间的肢体之爱。若有尽力了仍不幸结业的,请把它当做向成功迈进了一步,那么成功便不再遥远。更祝愿在上帝的恩助下,能早日“疫”(逆)流而上,东山再起! 起来 !奋起 !…

凯里 说中文 pg.9

凯里 说中文 时事回应 @晖(诗巫卫斯理华语堂) 除了新冠疫情,马来西亚也深受政治病毒的戕害。国家何时才能出现转机,出台抗击政治病毒的方案,如制定《反跳槽法》,以缓解人民的苦情呢? “大家好,我是凯里,科学部长。我刚打了Sinovac疫苗。我想说,这是安全的,我感觉很好,中文也突然变好。无论是哪一种疫苗,都是安全的。让我们一起打败病毒;保护自己,保护大家!”这是凯里,也是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以中文所说的一席话。 上述的视频,对拥有智能手机一族来讲并不陌生,而且尚在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看了不禁使谙中文的受众莞尔一笑。姑且不谈凯里讲的中文是否生硬,或是议论其讲中文的动机是否只是蹭人气的公关手段,然他认真学习中文的精神可嘉。我想若从政者都向他看齐,多走一里路,或许有助于促进国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理解,这对国家不无好处。 凯里作为科学部长,肩负宣导科学精神的重任,身为中国科兴生物(Sinovac)疫苗的国内首名接种者,他以身作则,为上行下效做出了良好的示范,以行动说明科兴生物疫苗是安全可靠的,无疑给国人吃了定心丸。饮水思源,我们也要存着感恩的心,对不计其数在幕后默默工作的无名英雄致敬,包括:医学专家、科学家、科研工作者、医务前线人员,还有国内外成千上万的自愿者,他们愿意冒着生命的危险,挺身而出参与首三期的疫苗临床试验,为成功研发疫苗和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奠下了扎实的基础。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整个世界被疫情的阴霾所笼罩,冲击各国各地的公共卫生安全,以及民生经济。从这一场瘟疫,让人看见病毒的威力,如入无人之境,并无国界、种族、宗教信仰的区分。人类的命运休戚与共,惟有实现集体免疫的目标,才有望逐渐平息疫情,这得由个人接种疫苗开始,才能保护自己,保护大家。这无非是凯里所要传达的信息。 除了新冠疫情,马来西亚也深受政治病毒的戕害。国家何时才能出现转机,出台抗击政治病毒的方案,如制定《反跳槽法》,以缓解人民的苦情呢?

“Allah”与“Tuhan”的分别 pg.8

“Allah”与“Tuhan”的分别 阿尧面子说 @刘世尧(牧师/诗巫卫理神学院讲师)【thomasngiu@yahoo.com,欢迎交流】 问:牧师,马来西亚高庭裁判基督徒可使用“Allah”等字眼。我还是不明白“Allah”与“Tuhan”的分别,您可以解释一下吗? 答: 在马来文圣经中,“Allah”的字眼,是翻译英文的“God”,也就是华文的 “上帝”,希伯来文的“伊罗兴” (Elohim)。这字眼的神学意义,是强调创造主的伟大和全能。例如,圣经的第一节经文,创世记一章1 节指出“起初上帝创造天地”,所用的字眼就是 Elohim/Allah/God/ 上帝。祂以大能与智慧创造了有秩序和规律的世界,甚好的天地万物。 “Tuhan”的字眼,则是用来翻译英文的“Lord”,即华文的“耶和华”,希伯来文的“Yahweh”或 “Jehovah”。这字眼的神学意义着重救赎主与祂子民的立约关系,如诗篇廿三篇宣告“耶和华是我的牧者”,出埃及记十五章记载上帝在玛拉使苦水变甜之后自我启示为“耶和华拉法”(医治你),还有士师记六章述说基甸经历“耶和华沙龙”(赐平安的意思)。 圣经里多处经文将“Allah”和“Tuhan”连在一起,表达以色列人所敬拜的对象是无所不能的创造主及守约施慈爱的救赎主。 例如, 申命记10 章14 节指出 “ 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地和地上所有的,都属耶和华你的上帝。”马来文圣经这么翻译:“Sesungguhnya,…

看见听障者的心声 pg.7

看见听障者的心声 回响 @陈存福(古晋晋福堂社会关怀委员会主席) 还记得小时候常看本地电台的新闻报道,在荧幕右下角会有一个很和蔼、配搭很多有趣表情的工作人员很流利地做手势,长大后才知道那叫“手语”。虽然现在教育普及,听障人士也能够到正规学校去上学,学习主流的语言;不过,他们还是非常依赖视觉,手语是他们的母语,其次才是马来语/ 英语/ 华语。所以,手语更可以帮助他们快速明确的了解信息。 根据统计,每一千名新生儿就有五名婴孩有听觉障碍;而向社会福利部门登记的听障人士更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听觉障碍的成因包括:遗传、早产、耳朵或脑部感染、药物、长期曝露于噪音环境、受伤、老化等。听力缺损(Hearing loss)可分类为:传导性听力缺损、感觉神经性听力缺损、混合性听力缺损,其程度也因人而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 听力缺损级别 分贝(Decibel) 对听力的影响 轻度 25-40 在嘈杂的环境中有听觉困难 中度 41-60 无法听见轻声耳语 重度 61-80 无法听到轻度、中度和响亮的语音…

看见声音pg.4-pg.6

看见声音 伤健融合系列 @ 黄方涵( 古晋晋福堂助理传道)【ahann1203@gmail.com,欢迎交流】 我第一次接触聋人是在亲戚的家里,因为我的堂姐就是聋哑人士。当时,她看到我就兴高采烈地比手划脚跟我沟通,后来才知道那些就是手语。但很遗憾,我无法理解她所要表达的东西,即便能猜到一点,也无法有效地回应她,有时只能尴尬地点点头。我们之所以无法沟通,是因为她听不见我的声音,而我看不懂她的声音(不会手语)。 上了少团,有一位契友是聋哑人士,我很想跟他交流,但每次的交流都只停留在握手、招手和微笑,无法深入建立关系,这让我感到无奈。在团契中,我们有唱诗的环节,唱诗的时候他可以跟着PPT的文字用手语向上帝献上敬拜,但读经和证道的环节,以及互动的环节,完全没有参与感,他都只能看着讲员,不知道整个聚会在做什么,也不知道讲员传讲的内容。我当时心里有个期盼,那就是能为他翻译手语,让他明白我们在做什么,可是我不会,也不懂要跟谁学,所以心有余而力不足。 另外一次接触聋人的经历是进了神学院以后,有一年我去到脊椎损伤协会成员所组成的团契(希罗亚小组)实习,在一次聚会中来了到一位聋哑人士。这位聋哑朋友很友善,看到我就主动跟我打招呼,聚会的时候也全程在场,但很遗憾他完全不知道我们在谈什么。我在跟当时的负责人交流时,他们说有些聋哑人士会去到异端的教会,因为那里有手语翻译。当下我就有一股冲动,想学习手语,希望可以无障碍地与这些聋人朋友沟通,好让他们也可以明白上帝的话。这两次的经历也让我意识到,如果一个人处在文化和语言都完全不同的社体中,他就会感到“边缘化”。 “边缘化”(Marginalization)指的是某一群人被孤立的过程,他们被推到大环境的边缘。这个过程是一种社会现象,显示出少数或弱势群体被排除在外,其需求被忽视。边缘化也是两个世界的公民所通用的。两个世界的“公民”也可以指健全者和身心障碍者。边缘化这个词也适用于教会现象。我们的教会基本上是以健全为中心的教会(健全主义的教会),有堵跨不过去的墙,将健全者和身心障碍者隔开,仿佛两个不同世界的公民。墙的这一边是一群身心健全的信徒(大部分都是中产阶级),按着传统礼仪进行礼拜;墙的另一边,是身心障碍者,包括聋人,由于教会的礼拜设计和建筑设计以及信徒的语言都忽略了他们,以致他们无法融入进教会,即便来教会也无法得到喂养。试想想,大部分的教会为什么没有聋哑人士出没?又或者大部分的基督徒为什么很难接触到这个聋哑群体?不是聋哑人士不存在或不多,而是因为教会没有建立能与他们沟通的桥梁。 一.神爱世人,包括聋人 圣经说,“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三16)这里指的世人除了健听人士也包括听障人士。上帝怎么向世人表明祂的爱呢?祂差遣耶稣来到世上,为世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并且第三天从死人中复活,凡信耶稣的不至灭亡,必得着永远及丰盛的生命。圣经约翰福音十章10节也说,耶稣来是要呼召人得着更丰盛的生命,包括今天提到的聋人群体也要得着丰盛的生命。 曾经有位牧师在执教一个牧养关顾的课程时,他说有一个学生是聋人(失聪),需要透过传译员替他翻译。在一次上课时,大家都分享他们不同的属灵经验,这位聋人学生就讲述曾梦到自己在天堂遇见耶稣。他与耶稣交流一段时间,说自己从未经历过这样的和平及喜乐。他还说:“耶稣与我所期望的完全一样,而且他的手语实在了不起。”这个故事很震撼我,让我对“神爱世人”有更深的体会,不论是健全的人或者聋人,都能与耶稣相遇,也能与耶稣交通。 我们一般是以说和听来认识福音,但事实上,耶稣能以任何形式向不同身心状况的人启示祂自己,包括能用手语向聋人对话。这让我想到约翰福音以章9节所说: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一位聋人宣教士爱德华.罗兰曾表示,“聋人在神国之中与听得见的人是平等的,他们不是被福音拒之门外的人,而是就像听得见的人一样认识上帝、天堂与地狱和救赎之爱。” 二.建立伤健融合的教会 神爱世人,除了藉着耶稣使健全人和障碍者都能得着永生和丰盛的生命,也藉着耶稣的身体拆毁健全者和障碍者之间隔断的墙,建立伤建融合的基督身体。 如果教会要成为合乎圣经或合神心意的教会,边缘化的墙就必须拆毁,让健全者和障碍者有一起敬拜的机会。圣经对于教会已有清楚的描述:就如身子是一个,却有许多肢体;而且肢体虽多,仍是一个身子;基督也是这样。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林前十二12-13)经文中的“不拘”指的是没有分别,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消灭了。可见,在上帝眼中,人人平等,不论是什么种族、阶级地位、身心状况都能连接于基督,成为一个身体。 要怎么连接呢?需要圣灵的工作。藉着圣灵,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能合而为一,另一个说法就是和而不同,意思是虽然彼此不同但却可以和睦共处,同时尊重彼此的独特性,也不强迫他人附和我;例如,保罗不强迫外邦人要守犹太人的律法。 圣灵的工作为什么能使人合而为一呢?因为当人们顺服圣灵的引导,就会活出爱神爱人的生命。教会若要成为一个爱神爱人的教会,我们需要认清教会存在的本质,是要将主耶稣的爱带进人群中。有时候我们不小心会有错误的教会观,认为自己的需要才是最重要的。怎么说呢? 当一个教会或群体将自身的成功和生存视为最重要的考量,就会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和安全感上时,这个教会可能就会迈向自我中心、不结果子、最终变得非常不快乐,也会迈向灵性的死亡。一个让耶稣为首的教会,会从耶稣身上找到生命和力量,也会以耶稣为教会的榜样。耶稣的一生都在聚焦一件事,那就是“爱”。 祂怎么向门徒教导爱?…

以身犯险 pg.3

以身犯险 文/翁震凌 前些日子,至亲的小孩Covid-19(新冠肺炎)确诊,因为小朋友年龄还小,无法自理,所以原本检测报告为阴性(Negative) 的父母要陪同入院。 为了孩子,他们以身犯险,将自身置于一群确诊病患的风险中,最后不幸受感染;甚至妈妈还入了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简称“ICU”),目前(截稿前)夫妻俩还在医院接受治疗。 曾问过他们夫妻,两人都表示不是不知道风险有多高,也不是不担忧害怕,但为了所爱的孩子,义无反顾,无怨无悔!为了孩子而“深入毒穴”的那份爱深深触动了我,也令我在进入圣周(或称受难周,HolyWeek)之际,对上帝赐下祂的独生爱子——为我们以身犯险,为我们被钉十字架,为我们舍命,最终为我们复活——所蕴含的爱,更多了一份真实的感受! 带着对这份爱的新感受与新悸动,我重读那段历史……当年,耶稣进入耶路撒冷时,许多人不仅在路上铺上了衣服、树枝,口裡还不住高声呼喊着:和散那!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但是,从众人夹道欢迎到下一个场景——众人口裡喊着:钉他(耶稣)十字架,钉他十字架——相隔还不到一周的时间! 每每读到这一整大段的经文,面对如此峰回路转,高潮迭起的巨大落差,常令我难以适应,更想知道主耶稣当时的心境是怎样的——祂到底带着何样的沉重与心情,一步步迈向了十架苦路呢?!祂惊恐吗?挣扎吗?伤痛吗?忧愁吗?难过吗? 当我们无论是查考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还是路加福音,都发现在描绘耶稣于客尼马尼园祷告时,福音书作者用了一个很强烈的字眼:“极其难过/ 伤痛,几乎要死”来形容耶稣当时的情。 不管解经家是如何诠释耶稣惊恐与难过的缘由,但这心情却是实实在在的假不了! 可祂在如此的重压与恐惧下,仍旧毅然决然地为我们走向十字架,为我们舍命,不仅让我们从此知道何为爱(约壹三16),更明白这爱是超乎我们所能想像的长阔高深!但愿在这圣周里,我们都有时间再一次好好“细品慢嚼”基督耶稣为我们舍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