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听障者的心声

回响

@陈存福(古晋晋福堂社会关怀委员会主席)

还记得小时候常看本地电台的新闻报道,在荧幕右下角会有一个很和蔼、配搭很多有趣表情的工作人员很流利地做手势,长大后才知道那叫“手语”。虽然现在教育普及,听障人士也能够到正规学校去上学,学习主流的语言;不过,他们还是非常依赖视觉,手语是他们的母语,其次才是马来语/ 英语/ 华语。所以,手语更可以帮助他们快速明确的了解信息。

根据统计,每一千名新生儿就有五名婴孩有听觉障碍;而向社会福利部门登记的听障人士更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听觉障碍的成因包括:遗传、早产、耳朵或脑部感染、药物、长期曝露于噪音环境、受伤、老化等。听力缺损(Hearing loss)可分类为:传导性听力缺损、感觉神经性听力缺损、混合性听力缺损,其程度也因人而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

听力缺损
级别
分贝
(Decibel)
对听力的影响
轻度25-40在嘈杂的环境中有
听觉困难
中度41-60无法听见轻声耳语
重度61-80无法听到轻度、
中度和响亮的语音
极重度>81无法听到最大音量
所产生的声音

来源:http://www.myhealth.gov.my/en/deaf/#:~:text=(Commonest%20causes%20
in%20order%20%3A%20unipolar,one%20fifth%20of%20the%20population.

了解他们的文化

由于这是一个不显著、看不见的肢体障碍,一般人不容易在早期发现这问题。然而,如果可以及早检测和接受治疗,他们还有机会发展语言能力。有许多错过早疗机会的人士,不仅无法恢复听觉,连说话的能力也被影响,也因此被标签为“哑巴”。这些无数被标签的听障人士很多时候也失去他们在社会中原该有的地位。他们无法像健听人好好学习,社交和心理发展都会受阻。因为语言障碍,他们无法充分体会家人的温暖;他们被主流的社会挤到边缘;他们找不到爱;他们不能享受一般人的发言权。在很多场合因为听不到、看不懂,也不能尽情地去融入这个社会的大部分活动。不仅如此,就连他们的家人很多时候也会被歧视,牵连甚广。

那么,身为健听者,我们可以如何表示接纳呢?我们应当学习了解他们的文化。很多有听觉障碍的人士视这情况为一种身份(identity),而不是一种残缺(impairment)。我们若要让他们融入一般社会的群体,首先需要敏感于他们的需要和语言,给他们多一份耐心。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的听障人士表达比较喜欢以聋人自称;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他们更以手语自豪、为聋人的文化自豪。所以,如果我们要让他们融入我们的社会,我们更要认真地去理解,并尊重他们,而非强把我们认为看似更有礼貌的“听障人士”这个医学名词加在他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