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泪望天 能见彩虹

第13 届全砂卫理大会特别报导 主题:重遇基督,重塑生命

报道:翁震凌(诗巫新福源堂)

第13 届全砂卫理大会的主题乃“重遇基督,重塑生命”,讲员是来自台湾的吴献章牧师(博士),带领与会者透过约伯记看待苦难。吴献章博士毕业于芝加哥三一神学院,获旧约神学博士学位,目前任教于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担任旧约教授,也出任教牧博士科主任及宣教博士科主任等职。他不仅执教多年,同时著作等身,曾出版20余种的书籍,其中有不少是华人基督徒所熟悉的,如:《旧约英雄本色》、《神鬼交战
──旧约议题面面观》、《搁浅的日子──约作记注释》、《狮子坑里的职场战士──但以理书注释》等等。

吴博士表示,若我们要重遇基督,重塑生命,就一定要面对生命的“搁浅”──因为“搁浅”是帮助我们启程。约伯记一13 -19 节说:“有一天,约伯的儿女正在他们长兄的家里吃饭喝酒, 有报信的来见约伯,说:
‘牛正耕地,驴在旁边吃草,示巴人忽然闯来,把牲畜掳去,并用刀杀了仆人;唯有我一人逃脱,来报信给你。’他还说话的时候,又有人来说:‘上帝从天上降下火来,将群羊和仆人都烧灭了;唯有我一人逃脱,来报信给你。’ 他还说话的时候,又有人来说:‘迦勒底人分作三队忽然闯来,把骆驼掳去,并用刀杀了仆人;唯有我一人逃脱,来报信给你。’他还说话的时候,又有人来说:‘你的儿女正在他们长兄的家里吃饭喝酒,不料,有狂风从旷野颳来,击打房屋的四角,房屋倒塌在少年人身上,他们就都死了;唯有我一人逃脱,来报信给你。’”

第一章记载,约伯敬畏上帝,远离恶事,可为何他全家(除妻子之外)一夜之间皆亡。难怪柴斯特頓 (G. K. Chesterton) 曾说:“如果‘信靠上帝有喜乐’是无神论者的困惑,‘信靠上帝有苦难’是基督徒的痛苦。” 杨腓力(Phillip Yancey)也曾说出“搁浅者”的心声: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约伯生活的困境,大概全书每一页都会疾声呐喊“人生是不公平的”!

从搁浅到启程,我们就像卡在隧道中,因为知道另一头有出口,才会有盼望。因此,从搁浅到启程,我们需要有眼光。

1.人生的无常、反常很平常:诗歌智慧书的《传道书》谈的是无常,《约伯记》谈的是反常,《箴言》则是很平常的,而《雅歌》则是“非常”。所以,中古世纪有一句名言说:“信靠上帝就需忍受上帝”(to believe is to suffer)。

2.苦难刮去所有,存留所是(being):苦难刮去所有的belonging(如:财富、儿女等等),信徒就只会留下being(所是)──留下了对上帝的信心。事工做得好值得感恩,但核心终究还是being;因为所拥有的一切都会被“刮走”,留下所是。

3.留心不要中了撒旦的诡计:在约伯记第一章,撒旦的作为就是要拆毁上帝与约伯间的团契,它借“刀”(示巴人、神那里来的火、迦勒底人、旋风)杀人,(特别是从神那里来的火)使人怪罪上帝。而且,它还都留下一个人来报信,想要摧毁约伯的信心,这对约伯的冲击更大。我们要小心撒旦假扮光明的天使,再对上帝的儿女动手。

4.小心不可轻易错怪了上帝:上帝虽应许撒但试探约伯,但是是有边界的,它只能拿走约伯的belonging。撒旦仍旧在上帝的管辖之下。因此,上帝让约伯看见,撒旦不能越上帝的雷池一步。然而,虽是上帝应许,但我们要谨慎留心,不要错怪上帝。

5.放心因上帝接纳你的软弱(伯三章):约伯记一及二章,看见约伯所经受的苦难(他失去一切所有及个人的健康)。第三章是约伯的哀歌,他隐约在怪上帝,也向上帝伸冤。上帝有广阔的胸怀,允许搁浅的人向祂申冤。戴德生也曾言:“所有上帝的伟人是软弱的人”。因此,放心吧,上帝接纳我们(包括传道人)的软弱。

6.当心不要在人的伤口洒盐:约伯的三个朋友好心,默默地陪伴了他七天七夜,要来帮助约伯,但约伯一抱怨,三个朋友就斥责他为何责怪上帝。他们认为一定是约伯犯了罪,所以被上帝惩罚。这其实是种“报应观”。

a.报应观:圣经中的确有报应观,世人都犯了罪,亏欠了上帝的荣耀(罗马书),如:亚当夏娃犯罪后被赶出伊甸园;大卫犯罪,全家死了四人。然而,除了“报应观”之外,受苦的原因还包括:管教观、恩典观、验证观、他罪观、奥秘观、代罪观、末世观。

b.管教观:上帝所爱的祂必管教(来十二章)。初代教会经罗马帝国的逼迫,就如一棵葡萄树被修剪后才能长得好(约十五章)。

c.恩典观:苦难有时是恩典。约瑟没有犯了该死的罪,但却被卖到埃及,让他经历了色情关、困难关、荣华富贵关与仇恨关(兄弟卖了他)。可是,他知道上帝差他到埃及是为了保留全家,上帝的意思原是好的,这苦难也是祂的恩典。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苦难,它或许是恩典。

d.验证观:约翰福音九章的瞎子,耶稣说不是因为这人或他的父母犯了罪(这是报应观),为的是要验证耶稣是上帝的儿子,有父上帝的权柄(验证观是其他宗教所没有的,多数宗教有的是报应观)。

e.他罪观:希特勒屠杀了犹太人,日军的南京大屠杀,这些都是因为别人的罪造成的苦难。这个观点背后,责任仍然在人自己──不能因而责怪上帝。

f.奥秘观:如天生和后天的残障,是奥秘(不可知的);既然是奥秘,就无所推知责任归属。因此,我们都需要上帝。

g.代罪观:以无罪的代替有罪的(彼前二22-24)。基督论就是代罪观。许多宗教乃是按行为称义(约伯的三个朋友也是如此),但我们却是仰望信靠基督,罪得赦免。

h.末世观:末世越来越多的灾难──海啸、地震、飢荒、瘟疫……和启示录的七印、七号、七碗,上帝藉之以结束这世界,达成最后上帝公义的彰显。

由此可见,受苦原因甚多,我们要当心,不要随意在人的身上洒盐。

7.安心将时间表交给上帝(忙碌……):研究约伯记的学者,认为约伯应该有“搁浅”了几个月的时间。我们要安心把时间交给上帝,正如摩西,直到八十岁时上帝才使用他。我们若是受了,也伤需要时间休息,并且享受与主在一起的时间 。

8.当专心等待隧道后的晨星:爱默生曾说,“只有天空在最黑暗时,人才看得到星辰。”吴献章博士也说,含著泪水望天的人,往往可以看得见彩虹。苦难是神学议题,苦难让我们看见我们需要“中保”(基督论),也越能看到上帝永恒的救恩。正如路易斯(C.S.Lewis)曾说:“苦难是扩音器,唤醒沉睡的灵魂。”

9.搁浅时且留心要问所当问的:约伯记三章(哀歌)问的多是why(为何?),当上帝在卅八章向约伯显现,约伯知道自己过去只风闻有神,如今却要亲眼见祂。因此,我们要学习不要问why,要问what──我还有什么还没学会(问所当问的)。另外,我们要小心:相对的不要绝对化;绝对的也不可以相对化。

10.不要在突起的路面上久留:“搁浅”但不要久留,不要“卡”在过去,要靠上帝往前走,面对未来。

11.受伤时专心演好你的角色:若是上帝挑选中了我们经历某些苦难,我们就要把那“角色”演好。

12.尽心走出会激励搁心者:约伯已经走出了他的“苦难”,并且在这两、三千年来安慰了许多人。

吴博士最后以印象派画家雷诺瓦的事迹激励与会者,这位大师在晚年时因类风湿性的关节炎,不良于行长达27年,但他仍坚持作画,即使手画彩笔时异常痛苦。有人问他为何继续作画,他说:“痛苦会过去,美丽却将存留。”


因此,他盼望所有的教牧同工与教会领袖,都需在搁浅中要有眼光,因为知道痛苦会过去,美丽却将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