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2020

牧者耕心:信心没有依靠是无用的

文/朱新进(马来西亚基督教卫理公会荣誉会督) 希伯来书十一1-6;约翰福音一12 什么东西是我们觉得最需要的? 有些人说是“钱”,因为有钱好办事,没钱什么都做不到。所以有人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但我们要知道,钱虽然可以买维他命,却不能买人对我们的恭敬;钱可以让人口服,但不能使人心服。所以箴言的作者说:“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箴十九17) 或有人说是“名誉与地位”。然而,爱名的人很可能得赔上自己的人格:一个想藉名誉与地位贪财的,就要赔上自己的良心;一个想藉名誉与地位好色的,可能要赔上自己的灵魂;一个为了想得到名誉与地位跟人斗狠,最终连自己宝贵的生命或都要赔上。 当然,也有些人觉得最需要工作,有工作就有钱,有钱就可以天天过上享受的生活。所以在现实社会里,不少人都乐意付出代价只为想得他们所要想得的。可惜的是,他们虽然有想要的,可能到头来却发现,这些都不能带给他们生命的满足与喜乐。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就要活得有意义;而最感到需要的,应该是我们对上帝的信心。 信心是树根要往深处扎 信心对基督徒来说,是一门“大道理”,也是一门“大功课”。倘若以建筑高楼为比喻,那么信心就是基础,一定要坚实、牢固;因为基础不牢固,楼房就会倒塌。如果我们要以树比喻信心,那么信心就是树根,一定要往深处扎根;深根建造,树才会长得高,要不然树身就容易枯萎死亡。这道理极重要,看似容易明白,却是知易行难。因此,如果我们不花时间与代价建立我们对上帝的信心,那在作人与做事上就容易跌倒失败了。 不论是从道理上看,或以经验来说,信心有大小之分,有强弱之差,也有深浅之别。举些例子阐明:耶稣受难时,与耶稣同钉十字架上的两个强盗,其中一个在受刑时,悔改认罪。他对耶稣说:“祢的国降临的时候,求祢纪念我。”(路廿四42)他知道自己受刑是应该的,因他所受的与所做的相称。结果这位强盗悔改认罪时,他因信得救了。他简单又初浅的信心和祷告使他有机会进入乐园,踏入永生的境界。虽然信心与祷告初浅但却蒙耶稣悦纳,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 来。”(路廿三42)为什么?因为他对耶稣的信心是真实的,虽然他并没什么深入的信仰经验(因为时间太短了)。 早期基督徒对主耶稣的信仰是非常单纯与诚恳;当他们说“信”的时候,就真的是对主耶稣至死不改,忠心耿耿跟随一生。无论是旧约时代、新约时代或历代教会都有许多信心伟人,他们对上帝的信心真的是无与伦比,他们坚定、充实、强大又有活力的信心所产生的德行,与他们所作的事工,及深刻又丰盛的灵性经历,几乎犹如参天大树或摩天高楼,对后代人的感动力、影响力、传播力,影响深远,绵延万代。他们都如希伯来书所说:“他们能因着信,制服了敌国,行来公义得了应许。” 圣经的确让我们看见信心有大小、强弱、深浅等差别,因而产生的果效也大不相同。因此,我们不能轻看自己对上帝有怎样的信心。今天,见证了基督降生,受死,复活,升上高天,我们应该用更坚定的信心和古往今来蒙恩得救的人,一同等候主荣耀的再来。所以,我们都当像来十一1-12所说的:“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上帝话造成的,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 信心是无形的线路 但是,信心是什么?它又有何意义?根据希伯来书,信就是我们所望之事的实底,信心就是对所盼望但尚未得到的事的一种坚定信念,因这信念,我们所盼望的事可以实现。 什么是信心?信心是我们未见之事可以成为事实的证明。人的肉眼让我们相信所见到事物,但是对主信心的眼睛可让我们相信所不见的事物。“所望之事”的重心在“望”而不在具体所望的事。“望”使我们的信心成为有价值的信心。我们对主的信心使“望”成为根据的盼望,同时存在,互为因果。“未见之事”是人的普通知识和了解所及不到的事,是将来灵性上会体验到的真实。信心给了我们一个立足点可以去盼望,去感知我们见不到的真实。我们不但因信而有确实的盼望,也因相信上帝的应许,在上帝那里得到美好的赞许,为上帝所悦纳。 信心是什么?信心是无形的线路。对基督徒而言,信心是一条我们看不见的无形线路,从自己的深处出发,一直通向至高者——我们的上帝。这条无形线路使我们和上帝有了交通的途径。我们与上帝,上帝与我们从此藉着这条线路相联、相通、相属了。我们这渺小如沙粒,如尘埃的人,竟然能和宇宙大主宰,我们的创造者,我们的天父建立如此奇妙的关系,实在是件了不起的大事。而这一切乃藉着我们的救主耶稣和圣灵在人间所做的。但是,如果我们没有信心,无法形成这条线路,我们和上帝就没有任何关系,也和上帝完全处于隔绝的形态之中。 当然,也许有些人本来已和上帝建立相当美好的关系,但后来因种种原因,美好关系被破坏了,信心出了问题,他们与圣灵的交通“发生故障”,根基在动摇,敬虔和德行也随之下降了。如果我们正是这样的光景,盼我们此时此刻猛然醒悟,决然回头。 信心是属灵生命的“挂钩” 信心是什么?信心是属灵生命的“挂钩”。火车须有个强而有力的火车头(通常它被称作“机车”,因为它装有推动火车的机器),火车头后才是一节节的车厢,用以载人或载货;但当火车厢一旦与火车头分离时,车厢便停止不动,想前进一步也无能为力。但是前方火车头对准车厢,稍稍撞一下,就将车厢钩住了。于是车头与车厢就联成一体,车头开到哪儿,车厢就随着各处奔跑,不能动的车厢便成了“活的”车厢,并且因此发挥强而有力的功效,把乘客送往各自的目的地。 身为基督徒的我们,何尝不也像火车厢,必须要与火车头(上帝)“挂钩”;因为按着灵意与灵力来说,我们原本是死而无能的“车厢”,然而救主耶稣如同火车头,祂来“冲撞”(感动)我们,和我们“挂钩”,使我们的生命与祂的生命联接一起,变活了。随之,我们就能跟着主耶稣走属天、属灵的道路。…

澳福音电影《如果我能唱》来砂公映 11日民都鲁1718日诗巫开演

澳洲柏斯卫理神恩堂(Immanuel Methodist Church)福音电影《如果我能唱》 来砂公映,望通过影视作品传递上帝的爱与恩典。 这是一部原创福音电影,导演、编剧与出品是神恩堂青少年指导吴伟铨弟兄,原意是为了神恩堂建堂筹款而拍,但在拍摄过程中,他与其团队深刻感受到上帝的无限恩典与大爱,让他们的生命得到了更多的成长。 《如果我能唱》的砂州首映会经已于2019年12月31日在美里美安堂进行,接下来将于1月11日晚上7时在民都鲁民恩堂进行公映,1月17日及18日晚7时在诗巫卫国礼堂公映。 所有公映会均入场免费,当晚会有自由奉献,所有的奉献将会用于神恩堂的建堂基金,欢迎弟兄姐妹踊跃出席支持。 《如果我能唱》福音电影是一部原创作品,其实是启发于黄美廉姐妹的生命见证。她是一位不能唱歌的脑性麻痹患者,但是她却有一颗渴慕用歌声赞美神的心。福音电影中的Tiffany从小就喜爱用歌声赞美神,但是她面临许多的挑战和挫折。(韵琴)

新年祷文:“鼠年”祷文

文/刘世尧(卫理神学院讲师) 亲爱的上帝,感谢祢大能的手牵着我们的小手,过了红海又过约但河,迈入新一年(和新十年2020-2029)的应许美地!祢从不曾离开我们!(书四23-24;申卅一6) 求主耶稣基督恩上加恩给我们,“鼠年”如鼠繁殖力强,布道宣教得人如鱼(太四19;廿八19-20);如鼠生命力强,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丶或饥饿丶或有余丶或缺乏,随事随在,我们都得了秘诀,就是靠着那加给我们力量的主耶稣,凡事都能做(腓四12-13);如鼠高度警觉,得胜贪财丶色情丶滥权的试探,能克制老我的私欲和脾气,常常喜乐,不住祷告,凡事谢恩,与主同行(诗一1-6;传十一10;太廿六41;帖前五16-18;雅一13-22)。 求圣灵保惠师保守我们的身心,“鼠年”免去鼠的缺点,在家在校,在教会在社会,在社交媒体在公共场合,不搞破坏,不传播属灵和道德性的疾病,不给各种偶像和魔鬼留地步(弗四17-六18;彼前五8)。我们各人被圣灵重生,我们的家重生,我们的国家新马来西亚也真正重生,各民族和谐共处,国泰民安。 求天父帮助,新一年新的开始,我和我家,作主门徒: 不鼠目寸光,而是有新的异象,新的方向,完成使命(腓三13-14); 不蛇头鼠眼,而是有清洁的心,正直的灵,爱人如己(诗五十一10); 不胆小如鼠,而是能刚强壮胆,见证基督,宣扬圣洁(徒一8); 不猫鼠同眠,而是能常行公义,好施怜悯,发光作盐(弥六8); 阿们。 注:有关十二生肖,我的神学立场是:上帝造万物,充满奇妙创意,虽然后来受人类堕落所影响,仍能成为普遍启示的管道(诗十九1-6;罗一20)。华人基督徒拒绝十二生肖的迷信文化,却肯定它的象征文化,是华人久远的纪年符号。十二生肖能带给我们信仰和生活丶历史与文化方面的反思和启发。

人物专访:从短片变成福音电影 吴伟铨:上帝恩典无法测度

文/韵琴 身为基督徒的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可以为主做些什么?如果有,那你有没有想过你的付出可以带来更多的收获?福音电影《如果我能唱》的拍摄与制作,到今天的顺利公映,都让导演兼编剧吴伟铨的收获满满,感恩上帝的恩典实在够我们用。 “我们最初的目的,就是想用我们小小的力量为神恩堂做一些事;但到后来反而是我们的收获了更多,上帝的恩典真是无法测度。” 由于人数增加,空间不敷使用的关系,神恩堂在2018年开始了筹建新圣堂的计划,筹款目标为250万澳币。“那时,各种筹款活动就开始如火如荼地筹备,而我就想,没有经济能力的青少年人也可以为教会做一些什么……” 吴伟铨是一名牙医,砂拉越古晋人,在中学时期留学柏斯,后被家中第一位基督徒的哥哥带到神恩堂参加教会与团契,并在一次的营会中决志信主。他是神恩堂青少年团契的顾问,也是主日学的校长。 对于拍电影,他也是“初哥”(新手),只在2017年参加过一次影视制作训练营,从而结识了当时讲员夏孝赏弟兄(诗巫著名Youtuber与影视制作人),让他有了拍摄微电影的想法。“我们当时只是想拍一个30分钟的微电影,但在剪接时,却愈剪愈长,后来就变成现在的福音电影,时长90分钟。” 在有了想法之后,他开始着手写剧本,从2018年11月写,2019年4月拍摄前夕,经过牧师的指导与修改,正式出炉。 他坦承地说,拍摄工作其实并不如他想像般简单,并经历了不少挫折。“最主要是我们的电影是零预算,工作人员全部都是义工,完全是以一种付出的心态去拍摄。再加上,拍摄时间定在了4月份,又是澳洲的学校假期期间,许多人都情愿用这段时间去打工赚零用钱。” 在电影正式开机时,整个团队包括自费且远道从诗巫来的3位义工,只有8个人。然而,事情就是这么奇妙,在一个星期的拍摄中,却不断有新的义工加入,一些人原本只打算来帮忙两个小时,最后却帮了一整天,成为团队中的一份子。 拍摄结束后,整个团队都收获满满,不但制作出有好内容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中学习到良好的团队文化,生命因而得到改变。 经过了几个月的剪接与后期工作,2019年10月12日《如果我能唱》福音电影正式在柏斯以售票方式公映,成功为神恩堂筹得了约4万元澳币。 同时,《如果我能唱》福音电影还受到了澳洲基督教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督黄永森牧师的赏识与大力推荐,并定为该会推出的第一部福音电影,让吴伟铨受宠若惊。 “我只能说,这是我从来都没有预想的,但我坚信只要你有心去做,并通过服事,生命可以得到改变,无论大事小事,都是上帝喜悦的。” 目前,《如果我能唱》已经于12月31日在美里美安堂进行了砂州首映会,入场免费,但获得了1万4千令吉的奉献,成绩不俗。接下来,还有3场的公映会,分别是1月11日的民都鲁民恩堂,以及1月17日及18日的诗巫卫国礼堂。 为此,他与夏孝赏弟兄在1月2日到访卫理报办公室,并且为《如果我能唱》做宣传,接受卫理报的专访。“除了筹款之外,其实我们更大的期望是可以通过这部电影,让更多人看到上帝的爱与恩典,并可以祝福更多的教会,毕竟在现今的影视作品中,华语福音电影真的是太少了。”(韵琴)

Direct Talk总编面对面:印尼华侨张和平操一口流利华语 背诵英语经文接触福音 老当益壮继续为主歌唱

采访:黄孟礼 受访:张和平(印尼华人基督徒) 整理:卢韵琴 因高中老师用圣经经文与英文诗歌教英文而接触福音,后又有牧师借用学校聚会,张和平信主是水到渠成,从此恩典不绝,更数次在经济危机中靠主安然度过难关,让他不禁高呼“上帝赐福满满,恩典永远够用!” 在印尼落地生根 张和平,印尼华人,祖父时代已经从中国移居至大马半岛,后因二战爆发,其父从半岛搬迁至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距离印尼第三大城市——棉兰(Medan)约288公里的兰都埠(Rantauprapat)定居。 华人在印尼属于少数民族,就算是如今,华人后裔也仅有1千7百万人左右;更毋论当年的印尼,华人更是少数。兰都埠的华人并不多,但是他的父亲依然选择在这里落地生根。 1942年出生的张和平,由于生在日据时代,所以渴望和平的父亲,就给他取名为“和平”。 能操一口流利华语的他,拥有与其他华人沟通的优势。“其实在印尼群岛中,苏门答腊岛的华人已经算是比较多,而且还会讲华语,尤其是棉兰一带的华人;其他岛的华人则是以方言占大多数,有些是客家话,一些则是潮洲话或是厦门话。” 而生于兰都埠,长于兰都埠的他,小学就开始就读于该埠的一间华文学校(当时只有两间华文学校),直至初中毕业。由于当地没有华文高中学校,若要继续升学,就必须到棉兰去。无奈之下,他只能提早外出社会打工,派报、挑水、单车修理、杂货店店员等工作,他都尝试过。 背诵英语经文接触福音 求学期间,他有位英文老师是基督徒,在教导英文时,让学生背诵圣经经文,并教学生唱诗歌,从而让他有机会接触福音。 那时,印尼卫理公会华人教会在1960年成立,并在兰都埠设布道站。距离兰都埠约130多公里的奇沙兰镇(Kota Kisaran)华人教会,每个星期都有牧师来办一次聚会,地点就是借用张和平的学校。1961年,张和平决志信主,并且活跃于教会事奉。 在尝试过多种工作之后,他开始创业,经营一家露天茶室,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并且成家立业,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平淡地过。然而,在他打算大展鸿图之时,遇上了印尼1983年的经济波动,银行冻结了他的贷款,让他不得不结束他的生意,举家搬迁至耶加达生活,那一年,他40岁。 虽然活跃于兰都的教会,但当他举家搬迁到耶加达时,他以为自己也一样会离开教会,就算是重新找到属灵的家,也只是会当一名普通会友。殊不知,他再次有机会被推选为教会的领袖。 上帝的恩典真的够用 在印尼前总统苏哈多治理期间(1966年—1998年),施行了一系列的民族同化政策。“那时学校不准再学华文,华人名字也不能用华文,甚至公共场合讲华文都会被打。感谢主的是,在华人教会还是可以用华文。” 1983年,他举家搬迁至印尼首都耶加达,尝试过在学校开食堂,也曾在制鞋厂工作过3年的时间,学习到一套经营与管理制鞋厂的方法。于是,他在创业时就顺理成章地选择了开办制鞋厂,生意十分成功,而且一做就做了20年之久。“我只能说,上帝的恩典真的够用。” 后来,他经历了1997年的金融风暴,所存钱的银行倒闭,让他倾家荡产。虽然最终获得了政府的赔偿,但币值贬了4倍,还冻结资产两年之内不得提取。“感谢主,虽说冻结两年,却在半年之后开放了,让我有机会可以把钱提出来,转至别家较稳定的银行,赚取一些利息。这是上帝的恩典,让我亏了又可以再赚回来。”…

灵修日程:上帝的儿女 (一月8日(三))

文/Lois E. Wilson(美国Ohio) 读经:罗马书八章12至17节 经文:“其实,你们藉着信,在基督耶稣里 都成为上帝的儿女。你们凡受洗归入    基督的都披戴基督了。”(加三26-27) 一在社区学院艺术课的第一堂,我总会请学生为“你是谁“这问题写下简单的答案。而其中一个令我难忘的答案是:”我是上帝的儿女。“这位年轻女士的答案叫我惊奇,她的信心是那么坚固。这令我反问自己:”我的信心是否同样坚固,我会这样回答吗?“我或许会列出自己的学历和工作经验,但现在我明白到我最愿意告诉别人的,应当是我与天父日渐进深的关系。 上帝赐下恩典,一生中都与我同在,无论顺逆都在我身旁。当丈夫离世时,祂安慰我;祂无条件爱我,回应我的祈祷,又引导我。 多年前那位学生的答案丰富了我的生命,帮助我更意识到自己的信仰,确认了我是上帝的儿女,祂满有怜悯,呼吁我去激励弟兄姐妹。上帝会因为我主动接触别人,激励他们加入上主的家而喜悦。 祷告:亲爱的主,帮助我们活在合一之中,主动接触别人,与他们分享祢盼望与慈爱的信息。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今日默想:我在上帝里有稳妥的身分 代祷:老师 2020年1-2月份中英对照简体版《灵修日程》已出版,欢迎向本报订阅。 每期一句 “耶和华如此说:你们不要记念从前的事,也不要思想古时的事。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发现,你们岂不知道吗?我必在旷野开道路,在沙漠开江河。野地的走兽必尊重我,野狗和鸵鸟也必如此。因我使旷野有水,使沙漠有河,好赐给我的百姓、我的选民喝。这百姓是我为自己所造的,好述说我的美德。”(以赛亚书43:18-21)

抓鼠有感:事事保持新鲜感

文/翁震凌 除旧更新,好像是新年伊始的“必作清单”,不免俗地我最近也开始家中各个角落的大扫除;特别在经过前不久大规模的“断舍离”(将仍能用却多余的物品送出,无法再用的则忍痛丢弃、汰久换新)之后,不仅要重新规划空间,同时也计划着帮一些旧物添上新装。 于是,我们请人在楼上房间深暗破旧的原木地板,再铺上一层较为明亮的地板革(一种铺地材料),让房间“为之一亮”;又将家中挂钩式的窗帘杆全部换成罗马杆,将旧的送人,当然也重新添置自己喜欢的打孔式窗帘。 看着一扇扇斑驳掉漆的木门,又碍于自己对油漆有些“敏感”,在左思右想下,终于决定以壁纸让它(们)换新装。所以在精挑细选订购了自己锺意的壁纸后,就开始DIY(自己动手作)! 从没有试过亲手粘壁纸,一开始粘的时候歪歪斜斜,而且没有因为没有将汽泡弄掉,造成皱褶太多,有些惨不忍睹,甚至要撕了重粘!后来,试了好几次,渐渐摸到窍门,气泡少了些,皱褶也没那么多,满有成就感之余,不免有些“得意”起来,心想这也没有太难嘛! 于是,承着DIY所挑起的兴趣与热情,我继续在家里东贴贴,西粘粘,不亦乐乎!只是,随着次数多了,时间长了,渐渐失去耐性,甚至对于气泡与皱褶视若无睹,心想只要完工就好了,还很阿Q地自我安慰:壁纸是木纹状的,而木本来就不可能“平平整整”,有点皱褶就当作是木的纹路吧! 避免形成惯性 其实想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常是如此:在新春初始,为自己订下了一年大计,推动新事工,参与新服事,承接新职责,采用新灵修材料……一开始执行时兴致满满,充满动力与活力,但时间一长,日子一久,或慢慢失去热忱而“打回原形”,甚至为自己找各种理由与藉口! 要如何避免这种“后继无力”的疲倦怠惰,以致形成一种惯性?! 最近读到一节经文:“每早晨,这都是新的,祢的诚实极其广大!”(哀三23),尤其是“每早晨,这都是新的”这几个字,让我心中一动。“这”都是新的,指的是耶和华的“慈爱”与“怜悯”(哀三22:我们不致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祂的怜悯不致断绝),是每日更新,如此才能永不止息。因此,即使是旧事,如果带着新心,怀着新态度,也能让事事保持新鲜感,充满新意,不落入惯性的窠臼!

交流站:卫理报丛书阅读心得比赛

主办单位: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文字事业部 截止日期:2020年3月31日 比赛细则: 对象:全马基督徒 语言:中文 字数:800字-1500字(必须是WORD档,不接受纸本参赛作品) 参赛作品内容要求: 1.参赛作品必须以“卫理报丛书”为指定读物。 2.参赛作品必须有作者自订的参赛标题(不可只写《我的阅读心得》或《卫理报丛书阅读心得》之类)。 3.参赛作品必须列下完整的书名、作者或编者、翻译者(若有)、出版社与出版年份(不算在字数内)。 4.参赛作品的“图书内容简介”不可超过全篇三分之一篇幅,需以个人心得、感想或观点为主要段落。 参赛规则: 1.参赛者只限投一篇,且必须是未曾发表过的作品;参赛作品恕不退还,请自行留底稿。 2.参赛者必须以真实姓名发表,请于作品后留下真实姓名、堂会及联络方式(电话与电邮)及个人照一张。 3.参赛作品敬请电邮至scaccmm@gmail.com。 若作品未符合上述所有参赛条件,一律被视为自动淘汰。评审对比赛有最后裁决权。凡得奖之作品版权归本部所有。 比赛奖励: a.首奖:现金RM350+礼券RM150+奖状 b.二奖:现金RM300+礼券RM100+奖状 c.三奖:现金RM220+礼券RM80+奖状…

圣诞余温:古晋新生堂圣诞布道会接触百位新朋友

古晋东教区新生堂进行五场圣诞布道晚会及儿童圣诞布道会,主题为“圣诞节,我心系耶稣 ”(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Jesus) 五场圣诞布道晚会,以22哩大富村家庭小组聚会出席人数最为踊跃,共248位,88位新朋友;21哩来拓村家庭小组出席人数有133位,其中34位新朋友;新生村家庭小组出席人数74位,新朋友10位;19哩家庭小组出席人数70位,21位新朋友;古晋市区家庭小组出席人数68位,23位是新朋友。除了交换礼物、唱诗、舞蹈等,林恩慈牧师更传讲圣诞信息,传递圣诞节——耶稣基督降生的意义,让许多客家人有机会听到福音,也让弟兄姐妹深刻体会向人传讲福音的重要。 在22日进行的主日学儿童布道会出席人数也非常理想,达到一百多位。家长们受邀陪伴孩子出席,有机会听到上帝的福音;孩子们也非常喜乐交换礼物,享用丰富的圣诞派对晚餐。当晚的节目特别邀请到晋光堂小羊剧团呈献舞台剧,另外还有儿童舞蹈,献唱圣诞诗歌等。(菡萏)

忆苑缅怀:怀念我的爸爸——郑义和

文/郑依俐 一个人静静地窝在被窝里…… 一个人静静地想念着爸爸…… 一个人默默地流着眼泪…… 心里不断地呼唤着爸爸…… 爸爸从小就宠我、爱我,但我这老幺就喜欢对爸爸耍脾气、爱跟他撒娇。小时我最喜欢躺在爸爸的肚子或腿上,直到他的腿发麻,才舍得离开;甚至一些夜晚,睏了却偏不上楼睡觉,因为我知道爸爸一定会把我扛到楼上房间。 小时,爸爸常常带我去吃最爱的扁食(云吞)汤。食用前,爸爸总会亲自把一些扁食拨到小碗里弄凉,之后一颗颗舀起、吹冷,确认不烫后才送入我的口。 每当我不舒服,爸爸就如热锅上蚂蚁,急着带我看医生,怕我病太久。在发烧的大清早,我在睡梦中依稀感受一只冰凉的手按在额头上,还有带着黑人牙膏气味的面颊贴在额上;接着听到爸爸下楼梯的脚步声,我继续迷迷糊糊再次进入梦乡。 我很幸运,在小学时家里就有车可以代步了,爸爸一直都是我的专属司机;不论是去学校、上钢琴课、教会等等,几乎都由爸爸一手包办。有一段日子,我和二姐常常提心吊胆地去上学,因不知道大清早时,爸爸的“老爷车”会不会启动。好几次,我们在曙光中推车,试着启动引擎。有时放学,爸爸迟到几分钟,我和二姐还会对着爸爸抱怨、发脾气。回想起来,真是太不懂事了! 在家里,妈妈通常都是严母,爸爸则是家里标准的慈父;所以我们五兄弟姐妹都知道,在妈妈那里不能通过的要求,在爸爸那里获取成功的机率比较高。 虽然成长中,物质生活并不富裕,可我却活得像个公主。出国读书后的每个暑假,我都回乡度假三个月,“装满”爸爸妈妈宠爱;之后再带着他们满满的爱回到异乡,继续接下来九个月的求学生涯。出嫁以后,我更是期待每一次回乡能够回到娘家,与孩子们一同窝在爸爸妈妈的房间里小住几天。 比在地上还要好 这两年来,每星期四从学校放工开车回家的半个小时,已经固定成为我和爸爸通话的时候。每一次我和爸爸都会以互说“love you”来结束通话。有好几次在和爸爸见面时,我会亲爸爸的脸颊,之后他会很不好意思地把我推开,可是脸上却咪咪微笑着。 但去年圣诞节,对我来说却成为过去这么多年来最担惊受怕的一天。爸爸在当天晕倒并送到急诊室急救。我害怕地跟上帝祷告,希望祂不要把爸爸带走。我是家里的老幺,从小到大受许多爸爸妈妈的爱,然而妈妈在六年前被接回天家了。我心里还在奢侈地渴望继续得到爸爸的爱,和爸爸代替妈妈给我的爱。 爸爸陷入昏迷,当我看到他情况没好转,上帝似乎准备接他回天家时,我心如刀割、无法接受自己即将变成一个没娘没爹的孩子,几乎要崩溃了! 可是,在和自己对话时,我多次问自己,难道爸爸的爱,我真的还得不够吗?细想过去,其实我可以数算许多感恩的事。就在圣诞节前两周,我回家度假,爸爸都在为我和孩子们做准备。他知道现在家里上上下下都用电子科技产品,所以安装了几个新插头,方便大家充电;在我回到家前就已安排人清理、打扫,准备好舒适的房间,好让我们能住得舒服;他怕便宜卫生纸不好用,买了上等的卫生纸备用;他带我更新了两份证件;他预约餐厅,订了两桌的圣诞午餐,准备圣诞节一起开开心心吃团圆饭。 与爸爸闲逛中央市场时,爸爸还教我怎样选水果。过去十年没在诗巫开车,爸爸再次陪我“学”开车,虽然这回他没把手放在手动煞车器上,可却一直嫌我时速太快、U-Turn太快!我顿时感觉自己回到了17岁。 虽然爸爸有时默默不语,但他对我们儿女子孙的爱是无微不至的。爸爸虽然内向,可他也会用语言来表达他对我的爱;甚至爸爸也一直都是用行动表达他对人事物的爱和关怀。 爸爸离开,已经一年了,然而他对我们的爱,却不会随着他的离开而被遗忘,他的爱仍然不断的感动着、影响着我。…

圣诞余温:关怀中心特殊朋友家长欢乐过圣诞

卫理关怀中心庆祝圣诞,特殊朋友与家人通过庆祝会感受上帝的爱,齐乐融融,欢声笑语过圣诞。 这项庆祝活动于12月13日上午在爱之家礼堂进行,节目十分丰富,不但有舞蹈表演,还有幸运抽奖与游戏,并邀请年会社会关怀部主席黄敬胜牧师分享圣诞信息。 黄牧师以人人都喜爱礼物为出发点,提醒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派礼物的圣诞老人。“学员们的进步,对于师长与家长来说,就是一种礼物。” 自认为自己属于“学习缓慢特殊儿”的黄牧师要学员们不再小看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是上帝的杰作。(韵琴)

圣诞余温:卫理托儿所圣诞恳亲会

诗巫卫理托儿所圣诞恳亲会于12月14日上午进行,孩子们通过庆祝圣诞节认识耶稣基督的大爱。 恳亲会除了有唱游、舞蹈、背诵约翰福音三章16节外,还有分发礼物,更邀请了江承翰传道分享圣诞信息,让孩子与家长们度过了一个充满爱的上午。 同时,托儿所的老师们更在庆祝会上演练了她们每天早上都会进行的唱游时光,让参加的父母们眼见为实地看见孩子们在老师的教导下,跟随着老师们唱歌跳舞。董事长潘杏香亦在致词中向家长们长久以来的支持表示感激,并希望通过托儿所的教导可以把信仰传承给下一代。 诗巫卫理托儿所是一所开办超过40年,并且拥有政府发出执照的托儿所,目前正在招生中,欲知详情者,可以联络084-316362查询。(韵琴)

圣诞余温:诗巫北教区妇女会庆圣诞 285人共度欢乐圣诞聚会

诗巫北教区妇女会于2019年12月7日在新安堂预祝圣诞节,吸引了约285人参加。 参加者包括了各堂会姐妹及小朋友,还有指导、顾问及各牧区主席。 各牧区的姐妹都呈献了精彩的圣诞特备节目,并邀请陈联萍牧师为当天讲员。陈牧师在分享时说,圣诞佳音是上帝赐给人类最佳的礼物,是耶稣诞生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她强调,圣诞佳音是将耶稣的平安分享给祂所喜悦的人,因此,我们当要出去把圣诞佳音分享给他人。(韵琴)

圣诞余温:卫斯理堂宝贝班庆圣诞

诗巫卫斯理堂宝贝班庆圣诞,义工演出音乐剧,更有茶点招待,让宝贝与家长们度过了一个爱的圣诞节。 该项圣诞庆祝会于12月21日下午进行,在赞美时光之后,义工开始了他们的福音音乐剧演出,让宝贝们看得津津有味。 音乐剧结束后,每位参加者都获得了圣诞礼物,更有茶点招待,在欢声笑语中度过。 卫斯理宝贝班是一个专为特殊朋友而设的团契,每个月第三个星期六聚会一次,时间是2:30pm,多年来都是由义工协助轮流带领聚会,关爱与支持特殊儿家庭。(韵琴)

圣诞余温:伦乐布道处系列活动庆圣诞

伦乐布道处圣诞月系列活动在圣诞节崇拜后“结束”。 圣诞节崇拜,吴训成牧师以约翰一书四9-10、19勉励会友分享主耶稣的爱。上帝差祂独子降世为人,祂的爱向世人显明。因为上帝先爱我们,我们既领受这恩典就必须以爱和信心来回应祂,与祂建立关系,让这无价的爱在我们心中扎根,发芽长大,进而学习与人建立关系,把完全的爱与更多人分享。 吴牧师鼓励弟兄姐妹与身边亲朋好友分享珍贵的礼物,也让布道处得着满满的爱与福乐。会上也赠送纪念品给吴牧师,感谢他三年来服事与付出,祝福他在新堂会服事更得力,更甘甜。 在此之前,布道处也参与:古晋教区圣诞联合报佳音;到本县一长屋派送旧衣服,与友族共庆圣诞,关怀他们的需要;到伦乐县医院报佳音,把救主基督降生的大好信息带给医务人员及病人。(筱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