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人用印刷来吸收,现代人用故事来吸收;要吸引读者,就要满足读者对感性、理性与个人素质的要求。

莫非老师说,上述原则是出自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文章中要言之有物,要引起他人的共鸣,因为人对感情的感受是最为强烈的。而数据有时也会说话,因为统计数字可以让我们知道某些事。什么样的语言文字,就可以带出什么样的感情;以前人们都用听的,现代人则是用看的,有些语言是可以温暖、触动人心的。

“感性必须是寄托在某个平台,并且需要是具体的,可以连接感觉的。但是,感性诉求有破口,有缺憾与破坏,千万不要轻易使用与滥用,更绝对不要操纵,必须是真正相信的,从心中诚恳地出发,毕竟工人先于工作,作者重于作品,真诚胜于一切。”

曾经走过,因而了然
感性诉求的基础应该是事实,而非只是感情,那我们应该如何使用感性诉求(Pathos)?莫非老师提出了“用小故事来说大道理”

的方法,诚实地说故事,但不是煽情,用生动的语言说一个故事。举例来说,个人见证通常是无人能辩驳的,所以见证是很好的选择。莫非老师以苹果电脑前执行长乔布斯的《权力、死亡与大学——人生三堂课》为例,这就是用小故事说大道理的最佳实例。

第二种方法是“从个人谈起来建立认同”,充分地运用“感同身受”,从自己谈起,与听众和读者建立一个桥梁,距离就会一下子就拉近了。“通常听众和读者只需要5 分钟,就会决定要不要继续听或看,所以开始的建立关系,十分重要。”

第三种方法则是“曾经走过,因而了然”,作者可以把自己的过往告诉听众和读者,让他们知道作者是过来人,因而能够了解。

对读者表示尊重
在个人素质诉求(Ethos)方面,莫非老师列举了“证明胜任所要表达的知识”(Authority)、“本人是否受欢迎又有权威”(Reputation)、“对读者表示诚恳尊重”(Trustworthy)与拆除负面声音的火信。

“作者必须先证明自己是有资格的,如癌症病人讲抗癌、老师谈教育、牧师谈培灵、在家教育者谈在家教育等等,当然还要穿插自身为此事的负担。”

本人是否受欢迎又有权威?这个与证明自己资格是同样的意思;但证明资格并不能自我吹嘘。同时,作者需要对读者表示诚恳尊重,用亲善态度的文字,表达对读者的敬意,适当地透露自己的软弱或脆弱。“透明化你的生命,让大家知道你也是有自知之明的。自我调侃,表示自己也有挣扎;并且认同可靠人士的价值观,认同传统信仰的价值观,承认自己的所知有限。”

莫非老师亦提醒写作人“拆除负面声音的火信”的重要性,要在写作中考虑有可能的反驳声,并且一一解套。如此一来,文章中的论点才比较容易取信于人。

再者,文章也要满足理性诉求(Logos),文中所述要有论据(大多是举例论证或引用古语、诗词、俗语、名人语录、史实等),然后运用归纳法,先收集一批实例,然后以几个例子的共同事实归纳出一个原则;又或可以运用演绎法,从一个“普遍实理”来推论其他,由简到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