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2020

时事回应:大马的宪政危机

文/晖(退休公务员) 过去一个星期,从2月23日开始,直到3月1日早上,大马处于无政府状态,政府的日常事务都是仰赖公共服务机构执行,勉强维持政府职能的正常运作,并避免陷入停顿的窘境。任谁都不能否认,这是大马建国以来所面对的其中一场最为严峻的宪政危机。这是天大的不幸! 一个由民意授权所组成的合法政府,却在拂逆民意的情况下,被有心人骑劫,自行阉割,废去政权,不可谓不悲哀!此先例一开,国家将面向一个更加不可知的未来!恐怕人民也只能自求多福。 在世上所有的政治体制中,惟有民主制度是深受普世推崇,缘于是以民为本,其最大的优点是人民被赋予权力,遵循一人一票的原则,透过手中神圣的选票,以和平的方式选出心目中的政府来治理国家,并为百姓谋福祉。2018年5月9日的第十四届全国普选,选民所作出抉择是再明确不过的——托付希盟政府管理国家。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然而,希盟执政还不到中途却发生这一场惊天动地的夺权计划。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是全国人民心中的疑问,也急于知晓其答案,而身为国家掌舵人的原任和新任首相欠全国人民一个清楚的交待! 无人能独善其身 此时此刻,国人无不担忧,这一场宪政危机的后遗症:本国所奉行的君主立宪、议会民主制度将受到莫大的伤害,不仅使普罗大众对国家体制失去信心,政客也将竞相效尤,从此国家将不可避免的继续往下沉沦! 正当国家和整个世界面对经济不景气,东、西方均遭受新型冠状病毒疾病肆虐的时刻,政客们却置国人的生死于不顾,忙于争权夺利,再一次暴露了彼等的从政意图,令大众感到心灰意懒,无所适从! 任谁都不能否认,尽管新首相的人选已经出炉,国家远未渡过宪政危机的困扰,因为新政府的正当性备受公民社会的质疑,而整个国家体制也正在接受全民的检验。如果处理不好,是否会导致制度的崩溃,甚至祸延咱们的下一代子孙?显而易见,马来西亚各族同胞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无人能独善其身。 是时候,举国上下同心同德捍卫民主与法治,齐心协力克服国家当前所面对的政治动荡、经济萧条,以及新冠病毒所带来的公共卫生安全的艰巨挑战。

Direct Talk总编面对面:从镜头看山河色变 留下原住民“真面目” 刘任峙:文明发展破坏天然景色

采访:黄孟礼 受访:刘任峙 摄影:林礼长 刘任峙于1938年在民都鲁出生,又在一个淳朴的小渔村成长。当时,在这样没多少人口的单纯环境里,他没机会接触到很多新鲜玩意;只是有一次生日时,收到父亲送他的一台Yashica相机,让他喜出望外,格外珍惜。这也触发他这一生对摄影的兴趣与热诚。那一年是1952年,他考完试并得以升入中学的时候。 有一天,仁峙看到一位从香港来的年轻书法家,提着两个行李袋,到民都鲁开书法展,这引起他的注意与兴趣。那时,他看到这位书法家只要拎着简单行李,就能到处走天涯,竟让他兴起自己也可以离开这小地方的念头。他想,如果有机会,自己也要到世界各地走走看看。从此,在他脑海中就有这种挥之不去想要“离开”这小镇的想法。 有一年,住屋旁来了位新邻居,是开照相馆冲印相片的,他不时就跑到那里玩,看邻居怎么冲印相片。大家认识久也熟了之后,邻居更把他叫来暗房协助拿水及搅拌药水等工作;那时的他觉得好玩,也慢慢地学习了如何冲印相片,仁峙就在这种情况下“玩”出冲印相片的基础。后来,他向人借了一台相机拍些风景照,这是他第一次的摄影经验,很是好奇。 到了19岁那一年,任峙参加了一项摄影比赛,赢得婆罗洲摄影比赛的第二奖,让他有机会与著名的摄影老前辈黄杰夫会面,后者给了他一些摄影技术的建议,他因此得到很大的鼓励。 前往长屋取景 1960年代,任峙开始教书生涯,先到民都鲁北边一个乡区学校教书。由于这学校位置偏远,因此周末时,他经常背着一台相机前往长屋取景,同时拜访学生。 1963年,他进入诗巫师训学院深造,并与周碧云相遇相识,后来结婚。毕业后,任峙被派往美里教书。当时美里天主教Anthony Dennis Galvin神父(1919年-1976年)于1960年至1976年在美里任职,经常到峇南(Baram)及汀渣(Tinjar)的内陆访问原住民,故而他也会讲肯雅(Kenyah)话。只是,他需要有人摄影,于是就找任峙幇忙,并提供他买底片及旅程费用等。 那个年代,一提到长屋去,很多华人家庭仍为“原住民猎人头”的谣言而有阴影;所以,有时为了得到任峙太太的“准许”,让任峙随他一起去内陆拍照,Galvin神父还特别送些小礼物给刘太太呢! 说到Galvin神父,他对人类学也很感兴趣,曾于1947年至1956年间为砂拉越博物馆的期刊写文章。当时博物馆院长汤夏里森形容Galvin神父是一位充满知识的主教,经常与他在古晋露天巴刹共进晚餐。在还没派到美里前,Galvin神父任古晋巴都林丹师训学院院牧,也曾撰写过一本叫做《峇兰河畔》的书,是本有关肯雅人的传说。 与此同时,刘任峙接触到美国出版的《生活杂志》(Life Magazine,1936年-2007年),那是一本以相片为主的新闻杂志,对摄影文章印象深刻,也直接影响他对摄影有新想法——原来相片还可以如此拍! 以镜头看人生 对大半辈子背相机的刘任峙,以镜头看人生,他称:“每个民族,甚至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性格,摄影就是要将他们的性格拍出神韵来,从相片就可以看出他们是属于什么种族。” 1968年,刘任峙有机会与仍在雨林过游牧生活的本南人初邂逅。那年的圣诞节,他在峇南河上游Long San的一座肯雅人长屋,遇见有一批本南人到该村落寻求宣教士所兴建的诊所的医护协助。这让他有机会与这批“森林的主人”相遇,被他们纯朴及天然生活与纯真面容,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他心忖自己有义务要为这些还未受到文明“改变”的民族留下一个记录。…

灵修日程:信靠

文/ Lindsay L. Gray(《灵修日程》总编辑) 经文:“(耶稣)倚靠上帝,上帝若愿意,现在就来救祂,因为祂曾说‘我是上帝的儿子’ 。”(太廿七43) 信靠似乎是很简单的道理,或许因为我们常常这样说:“信任这个过程”、“你可以信任我”、“相信自己”、“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箴三5)。但实际上,信靠真的这样简单吗?信靠的定义是放弃掌控,却要依靠某人或某些东西,期待一个并不保证的结果。 对我来说,我难以去信靠,部分原因是要放弃掌控。放弃掌控是极难做到的事,然而,日常生活许多时都需要信靠,例如父母把孩子交托给老师和学校、汽车司机互相信任大家会遵守交通规则。今期(2020年3-4月份)《灵修日程》的作者们都相信,读者会凭着爱心去倾听和领受他们的故事。 信靠是大斋期的适切主题。在今期(2020年3-4月份《灵修日程》)内多篇文章都谈到在不晓得前面如何的时候更全心地信靠上帝。当我们在耶稣死前四十天跟从祂,祂就会让我们明白,信靠上帝并不是免于发问、疑惑或害怕。即使是耶稣也会犹豫,祂说:“父啊!你若愿意,求你将这杯撤去。”(路廿二42)在十字架上,祂向上帝呼喊说:“(祢)为什么离弃我?”(太廿七46)然而,纵使耶稣有疑问和恐惧,但祂仍放弃掌控,选择在每一步上信靠上帝。 耶稣呼吁我们也要这样做。当我们在愈来愈接近复活节时踏出信心的每一步,我们就信靠耶稣,祂走在我们前面,引领我们步向复活与新生命的盼望。 2020年3-4月份中英对照简体版《灵修日程》已出版,欢迎向本报订阅。 每期一句 “耶和华使列国的筹算归于无有,使众民的思念无有功效。耶和华的筹算永远立定;祂心中的思念万代常存。以耶和华为上帝的,那国是有福的!祂所拣选为自己产业的,那民是有福的!耶和华从天上观看;祂看见一切的世人。从祂的居所往外察看地上一切的居民。祂是那造成他们众人心的,留意他们一切作为的。”(诗33:10 -15)

抓鼠有感:从洪荒之力到“洪荒”

文/黄孟礼 马来西亚自独立以来(不论是从1957年还是1963年算起),政坛一直是国阵天下,少有变动。一直至2018年的5月9日,才把整个政局推翻,这也是选民们第一次用手中神圣的一票改朝换代,一时间,大家对新政府有许多期待。 然而,期待多,失望也多,新政府显然如一幅漫画——初学者驾一辆新车,结果到处撞壁,车里的选民们更是晕头转向。同时,在政权不算稳定下,演出一出闹剧:在过去的两周里,原任首相马哈迪医生辞职,又在与副首相等较劲,最终由最高元首宣布慕尤汀任第8届新首相。由于不是选民的意愿,因此造成议论纷纷,在短期内似乎组织不了新内阁,新联盟出现内斗及混乱局面。 全国人民对于这变化哗然,并表示此举与509选举成绩及意愿相违背,公民组织又纷纷走上街头。等不及新政改变,也未能迎合选民的需求,才执政不到两年的希盟政府,半途就瓦解下台。始作俑者被指为就是肩并肩的盟友,现却与另一批之前被选民唾弃的人(包括涉贪丶宗教及种族极端者)另组政府;有人说不是为做首相而是为救国,如此的信誓旦旦,其实都是为自己的利益斗争。这是民主的“开倒车”,也是违背人民意愿的举动。 跌入政治的洪荒 虽然新首相尘埃落定,但慕尤丁似乎是马来西亚政治史上最不受认可的“新首相”;不仅无法得到各国政府承认,也影响外资的投资意愿,增加财经风险。政治评论员詹运豪博士指称,权力游戏不把人民选票当一回事,非马来人与非回教徒是最大输家!他担忧种族及宗教极端主义会再次抬头。潘永强则认为国会延后70天召开,在此关键时刻,其严重性相等于马来西亚的国会民主突然停止,议会机制被迫中断运作70天,这是宪政史上的第二次。 2016年8月8日,里约奥运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排名第三的中国选手傅园慧接受采访时说:“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并配上搞怪的表情,快速走红网络。她说明自己用尽了力气才有如此表现;然而,对马来西亚人民而言,咱们曾用了“洪荒之力”改朝换代,现在则跌入政治的洪荒。 求上主怜悯,让我们继续望上帝,相信仍然掌权的上帝有祂的美意,我们要继续祷告。“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我却要因耶和华欢喜,以救我的上帝为乐。”(哈巴谷三17-18)

沙巴卫理总部大厦动工了

卫理公会沙巴年议会属下的“沙巴卫理总部大楼”于2019年8月20日进行施工前试桩;今于2020年2月25日早上8时30分举行总部大楼动工礼,由许光福会长主持。 “沙巴卫理总部大楼”建设之三大目的乃为:强化行政事工,预估将增加行政及事奉人员,以及设立一些事工部门(如:媒体及资讯传播部、培训中心)等;提升经济资源,此大楼将附设咖啡厅、办公室、客房、多用途礼堂等,可供出租以增加收入;深化生命培育,设立圣经中心、祷告楼及活动中心等,整合人力及其他资源,使总部成为“生命培训中心”。 该大厦将耗资700万,许会长也积极呼吁全沙弟兄姐妹献一份力、一块砖、一片瓦,使“沙巴卫理总部大楼”得以早日完成,荣神益人!

交流站:《橄榄球传奇》 电影培灵会

片长:124分钟 发音:英语 字幕:中文 砂拉越华人年议会资讯传播部将于2020年4月18日(星期六),晚上7时15分在诗巫新安堂举办电影培灵会。当晚将邀请蔡常业传道分享信息。 欢迎弟兄姐妹踊跃出席观赏,有意者即日起可在办公时间前往年会资讯传播部、卫理福音书局、生命书坊及诗巫各堂会认献入场券,每张入场券认献价为RM8。欲知更多详情,请致电084-347675洽询。 《Woodlawn——橄榄球传奇》电影简介: 本片根据阿拉巴马州的伍德劳恩高中橄榄球队的真实故事改编,这部鼓舞人心的作品跨越了种族的藩篱,透过爱与信仰的力量将一支球队,甚至将这座小镇团结在一起。故事的背景是在70年代,美国政府刚废除种族隔离制度,但阿拉巴马州的种族冲突还非常严重。而伍德劳恩高中橄榄球队美则在传教士威尔斯的引导下,让黑白学生的球员能够团结合作,特别颇具天赋的球员东尼尼森更要拥抱他的信仰,并带领其他球员创造奇迹……

第七届荆棘奖 福音短片创作比赛

主办 : 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资讯传播部 主题 : 生命教育微电影 内容范围 : 网络霸凌、手机成瘾、网络交友、网络色情、网红世界、网络游戏 (可任选其一或以上) 比赛规则 影片长度 : 5至15分钟 截止日期 : 2020年7月31日 报名方式 : 截止日期前将报名表、授权同意书(可上网下载)连同作品电邮至砂华人年议会…

卫理报丛书阅读心得比赛

主办单位: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文字事业部 截止日期:2020年3月31日 比赛细则: 对象:全马基督徒 语言:中文 字数:800字-1500字(必须是WORD档,不接受纸本参赛作品) 参赛作品内容要求: 1.参赛作品必须以“卫理报丛书”为指定读物。 2.参赛作品必须有作者自订的参赛标题(不可只写《我的阅读心得》或《卫理报丛书阅读心得》之类)。 3.参赛作品必须列下完整的书名、作者或编者、翻译者(若有)、出版社与出版年份(不算在字数内)。 4.参赛作品的“图书内容简介”不可超过全篇三分之一篇幅,需以个人心得、感想或观点为主要段落。 参赛规则: 1.参赛者只限投一篇,且必须是未曾发表过的作品;参赛作品恕不退还,请自行留底稿。 2.参赛者必须以真实姓名发表,请于作品后留下真实姓名、堂会及联络方式(电话与电邮)及个人照一张。 3.参赛作品敬请电邮至scaccmm@gmail.com。 若作品未符合上述所有参赛条件,一律被视为自动淘汰。评审对比赛有最后裁决权。凡得奖之作品版权归本部所有。 比赛奖励: a.首奖:现金RM350+礼券RM150+奖状 b.二奖:现金RM300+礼券RM100+奖状 c.三奖:现金RM220+礼券RM80+奖状…

消息:年会初成“家在砂拉越”专题聚会 三月份全砂“走透透”

为了提升初成人对砂拉越的认识及促进各牧区间的联系交流,年会初成将在三月份于不同的日期、时间、地点举办,“家在砂拉越”2020年会初成专题联合聚会。 此次,该团已邀请砂拉越首长署政治秘书程明智律师担任各区域联合聚会的专题讲员。程律师为土生土长的砂拉越人,多年来关心砂州政治演变,对于砂州政治现况十分了解。 为此,年会初成再次呼吁各区域的牧区团契配合此事工,并踊跃鼓励弟兄姐妹出席一年一度的联合聚会。 专题:家在砂拉越 区域 日期 时间 地点 泗里街 14/3/2020(六) 7.15pm 泗里街怀仁堂 诗巫 13/3/2020(五) 7.30pm 诗巫福源堂 美里 21/3/2020(六) 7.30pm 美里怀恩堂…

主恩堂“认识法规讲座” 依循法规精神办事

主恩堂会友事工委员会深感吾会之法规是“与众不同”的一本书,是教会行事之准则,又是教会“爱的规范”。只可惜大多数会友(包括执事)对法规的认识不深,因此主恩堂主办此次讲座会的宗旨是让教会领袖及信徒们对法规有更多认识,能依循法规精神来办事。 此次讲座请到在1985年至1988年及1993年至1996年两度任马来西亚卫理公会总议会司法理事会的理事、对法规了如指掌的资深牧者陈泽崇牧师讲解。陈牧师用了六小时把法规各条例深入浅出地带给现场60位的执事、团契职员和会友,使赴会者获益不浅。 此次讲座是在2月22日在团契室举行,陈牧师虽已75高龄,但讲解法规时还是精神奕奕;林顺英传道(陈牧师娘)也夫唱妇随地陪伴着牧师,让我们不但学法规,而且也观摩恩爱夫妻同心事奉的榜样。(蔡建清)

消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中砂中学生生活营展延

谨于新冠肺炎的疫情不稳定,诗巫青少年中心(MY Centre Sibu)考虑到营员的健康及安全,议决延期3月14-16日的中砂中学生生活营至5月31日-6月2日,造成不便还请见谅。 若营员无法参加改期后的营会,可在3月16日4PM前申请全额退款(逾时恕不受理)。 同时,中心亦已以发手机信息的方式,发送上述消息予各参加者报名时所登记之手机号码,唯恐遗漏特刊登《卫理报》,以作补充。 收到该信息的参加者,若欲申请退款可回信息(注明参加者姓名)告知,并注明用现金/银行过账(参加者姓名,银行名字,银行户口者名字及号码,电邮)方式退款。 若想询问更多详情,可在办公时间内拨电084-311311查询。

时事回应:病毒与诗巫

文/孟礼(本报总编)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的2019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自1月爆发,中国方面確诊病例已渐減少,但全球其他地区出现的病例反倒增加,蔓延至约40个国家,除了南极洲外,全球6大洲皆染疫。截稿(2月28日)止,中国有超过8万2千多余宗的確诊病例,死亡达2800多人,其他国家则超过2900人感染,有40多人死亡。 事实上,在过去百多年来,诗巫也曾受过几次病毒入侵的困忧,下特列举两次情況: 1901年1月与3月,前后有两批福州移民抵达诗巫,闽清人分居在诗巫北边新珠山河畔,古田人则分配在诗巫西岸王士来一带。不久,在王士来的垦民面对了病魔悄悄来袭的窘境。根据以往开垦经历,一个刚从丛林变成农田的地方,很容易传播疟疾。那年,到了年底已有近40人死亡。 另有一份资料显示,1901年2月至1903年5月的28个月中,“新福州垦场的垦农死亡71人,1902年南洋群岛霍乱流行,单砂拉越一地死亡近万人。”在垦场中流行一句令人心寒的话:“今日我去埋人,明日给人埋。”第一批来砂垦民中的陈观斗主持喪礼,最后自己也卧床70多天。当时,新福州垦场只有一位中医和他的兄弟(相信就是刘鼎臣),药物类还挺齐全,可几乎没什么医疗器具。 1997年6月份的《卫理报》刊出相关“柯薩奇”的文章,封面并以“变种病毒与诗巫色变”为标题,说明4月至6月间因感染柯薩奇病毒而造成约30名儿童死亡的新闻。同时,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是一种肠病毒(enterovirus),从Cox11转变为EV71,那时,小学低年班及教会主日学约一个月沒上课/没聚会。 当时有两位美国病毒专家特地飞来诗巫查究,世界卫生机构(WHO)的网站有一篇文更是提及诗巫柯薩奇肆虐的情况(1997年6月10日)。当年砂拉越人口为190万,相关手足口症共 2 113例,需入院医治,算是很严重的情况。 当年,黄家源牧师在《柯薩奇的属灵启迪》文章中也提及“沒有天災人禍的砂拉越堪称为‘人间天堂’”,因此提出:上帝在说话、蒙福之因、教会光景、爱的召喚、属灵争战、悔改信靠及警告庶民,以提醒人们返回祂爱的怀抱,接受祂的爱是绝对可信的。 黄祯华在另一篇《省思》文章里则提到此疫是否涉及环保课题,尤其大河两岸一大片又一片原始森林消失,留下一天比一天混浊的拉让江河水。黄孟祚则在《尊重生命》的文章里提及病毒非生命机体,必需要附在完整“皂细胞”(生命体)上才能复制。因此除了关注环境与个人卫生,更要注重对幼童的照顾。“柯萨奇”带来最大的“信息”莫过于人类的无知——尽管医药科学如何昌明,上帝的旨意仍须努力寻索,因着可能是祂要挽回远离祂的“繁华脚步”。

竭诚礼赞:禁食祷告的敬拜生活

文/陈其灵(美里教区崇拜与音乐干事) 大斋期(Lent)为期四十天,由复活节前的四十天开始,当中不包括星期天。“四十”象征“完全”,是足够让待完成之事成就的一段时间。圣经中与许多与神更密切的事件的成就都与“四十”有关。在挪亚时期,世界经历洪水四十天的洗礼,挪亚一家与上帝重建关系;摩西在上帝的山——何烈山四十天与神会面;以利亚在天使给他吃喝后,用了四十昼夜,不吃不喝地走到何烈山;尼尼微城在被给予的四十天内,同心悔改,得以蒙上帝眷顾,不至灭亡;主耶稣在旷野的禁食、仰望神、胜过试探,表明与上帝亲密的关系是首要的。 二月26日是圣灰日,是今年的大斋期的第一日。圣灰日是大斋期的开始,在表明我们众人必朽坏的事实为开始,邀请全世界信徒活在基督里;在接下来四十天的生命旅程中,我们以灵修、禁食、祷告、安静来自省目前的生命状态,并靠着上帝话语的支取和实践,生命被更新,一同完成远离罪恶,更加亲近神的其中一个历程。 在这四十天禁食祷告生活当中,读者可以诗歌来向上帝祷告,扩展我们祷告的深度和阔度、润泽我们的禁食祷告生活。有一首六世纪大斋期的拉丁圣诗,翻译后歌名为《效主禁食祷告》。 《效主禁食祷告》 词:Latin 6th century 曲:Joseph Klug’s Geistliche Lieder, 1543 2. 摩西独自西乃禁食,亲睹主颁诫命、谕旨, 值以利亚禁食祈求,悉有火焰车马候守。 3. 但以理求先见之眸,蒙主救拯得脱狮口, 新郎朋友——禁食约翰——当弥赛亚开路主将。 4.…

有你相伴:无需惊讶

文/陈倩明(诗巫卫斯理堂本处传道) 小妮才结婚几年,孩子刚上幼儿园,但夫妻关系很僵,常常多日冷战,丈夫更是三更半夜都没有回家;就算回来,也是喝得醉醺醺的 ,闹得鸡犬不宁。小妮心里极度灰心,当初爱的承诺都跑到哪儿去?对方简直是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阿明的公司遇上经济危机,需要裁员来维持业务。他一直以为自己不会有问题,应该是可以逃过这一劫的,却不幸在上周上班时收到噩耗,公司只需要他做到月底;虽然会给予适当的赔偿,但阿明的内心还是很不好受,想到自己曾为公司付出的都不被纪念,心中充满怨恨。 我们遇到人生的艰难时,通常会有以下的反应,1.渴望回到以前的境况,这样就不会那么痛苦;2.怪责别人,认为都是别人的错,是对方害的;3.怀疑上帝的良善、慈爱和智慧,认为上帝不好,不公平。我们很容易把自己从苦难的大图像抽离,把焦点只放在环境、其他人和怪责上帝身上,我们忘了对苦难错误和不正确的回应只会使苦难变得难上加难。 《人如何改变》一书的作者Timothy Lane提到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当人们遇到艰难时,会变得惊慌、生气、失望,我们以为上帝不再是慈爱的上帝,祂变了,也改变了游戏的规则;但其实我们需要明白罗马书八章20-22对我们的意义,“因为受造之物服在虚空之下,不是自己愿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脱离败坏的辖制,得享上帝儿女自由的荣耀。我们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 以这段经文去了解在世上活着的三件事: 1. 我们活在一个被罪劳役的世界,没有人能逃脱。 2. 我们都在败坏的辖制之下。 3. 我们活着常经历好像生产时的痛苦呻吟,一同叹息劳苦。 这观念帮助我们有所心理准备,当生命中的艰难,破裂的人际关系,甚至是誘人的名利来临时,我们可以用正确的方法去解读和靠主欣然渡过。我们无需惊讶苦难的来临,我们更要紧紧知道,在叹息劳苦的日子中,上帝却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祂也有足够的恩典引导我们,使我们脱离败坏,得享上帝儿女自由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