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CMC 第8 届宣教大会
整理:翁震凌(特约编辑)

专题之“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

庞君华:参与上帝更新世界的工

来自台湾,曾任台湾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会督及台湾卫理神学研究院代理院长的庞君华牧师引用创世纪一26-31、罗马书八18-25与启示录五1-5主讲专题“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

启示录廿一1-5(和修本):“ 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和先前的地已经过去了,海也不再有了。我又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由上帝那里,从天而降,预备好了,就如新娘打扮整齐,等候丈夫。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看哪,上帝的帐幕在人间!他要和他们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上帝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上帝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痛苦,因为先前的事都过去了。’那位坐在宝座上的说:‘看哪,我把一切都更新了!’他又说:‘你要写下来,因为这些话是可信靠的,是真实的。’”这是约翰在异象中看到的新天新地,是世界终末的景象,新天地要取代旧的。新天新地是个没有邪恶的世界,因为没有“海”(海在圣经里是邪恶事物的象征)。

约翰看见新耶路撒冷降临,上帝亲自与人同在,搭建祂的帐幕在人间,亲自安慰祂的子民,天地间不再有死亡、悲哀、哭号、痛苦,因祂亲自临在在新天新地,人也活在被上帝更新的世界里。所以,上帝将一切都更新了,旧世界已转化或更新为新世界。

甚好的世界

在创一26-31,上帝完成造物,预备歇了工作安息的前一日,上帝按自己的形象造人,同时赐福他们,要他们治理所造的一切,使受造世界欣欣向荣。祂完成造物之工后,觉得“非常好”(“甚好”)。庞牧师认为,这甚好的世界经过一个过程,最后完成的就是“新天新地”。

有别于上帝的创造之工,中间过程是上帝的救赎工作;创造与救赎皆是三一神的工作,无论是甚好的世界抑或新天新地,都是上帝创造这世界的目的及旨意,是我们所盼望并等候的。因此,我们可从“甚好”的世界来思考信仰实践。

甚好的世界与人类理想社会有关,与受造的自然环境也有关,两者都要“甚好”才是上帝创造这世界的心意。虽然过程有些波折,人受试探堕落,但上帝从未放弃“甚好世界”的计划及祂的标准;透过耶稣基督的降生、受死与复活,最终就是要将世界引向“甚好”的地步。

“甚好”与旧约律法的关系显示这是个“甚好”的社会的基本形式。利未记十九9-10:“你们在自己的地收割庄稼时,不可割尽田的角落,也不可拾取庄稼所掉落的。不可摘尽葡萄园的葡萄,也不可拾取葡萄园中掉落的葡萄,要把它们留给穷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华——你们的上帝。”这是个理想的社会面向,让没有收成的人或流落异乡、无倚无靠的人都可以取用上帝透过有收成的人去帮助有困难的人,不必去乞求;而有收成的人也不觉得自己应拥有全部的收穫,因一切都是上帝的恩典,这是“甚好”社会生活的表现之一。

另外,先知也提到“甚好”世界的盼望。以赛亚的异象(以赛亚书六十五17-25)中说到:“看哪,我造新天新地!从前的事不再被记念,也不被人放在心上;当因我所造的欢喜快乐,直到永远;看哪,因为我造耶路撒冷为人所喜,造其中的居民为人所乐。我必因耶路撒冷欢喜,因我的百姓快乐,那里不再听见哭泣和哀号的声音。那里没有数日夭折的婴孩,也没有寿数不满的老人;因为百岁死的仍算孩童,未达百岁而亡的算是被诅咒的。他们建造房屋,居住其中,栽葡萄园,吃园中的果子;并非造了给别人居住,也非栽种给别人享用;因为我百姓的日子必长久如树木,我的选民必享受亲手劳碌得来的。他们必不徒然劳碌,所生产的,也不遭灾害,因为他们和他们的子孙都是蒙耶和华赐福的后裔。他们尚未求告,我就应允;正说话的时候,我就垂听。野狼必与羔羊同食,狮子必吃草,与牛一样,蛇必以尘土为食物;在我圣山的遍处,牠们都不伤人,也不害物;这是耶和华说的。"这是个高度和谐的社会,没有不公义的事,也没有哭泣哀号和伤心的事;人都得到应有的照顾故而健康长寿,人们劳碌所得也不怕被人夺去或剥削,连凶猛的野兽也不伤人。

“我与祢”关系的更新

上帝所创造的世界原是美好,最终也是美好。然而,现今世界却与美好世界差距甚大,人类负有极大的责任——人类彼此竞争剥削,也剥削所生存的自然环境,以致自然生态处在极大的危机中。人类彼此争战,不但对人造成越来越大的伤害,同时为了备战中使用的资源,同时排挤了社会中相互帮助的福利资源;大规模武器的使用造成环境污染;人也造成地球生态的耗竭……这都与人类的贪得无厌及无止尽开发息息相关。

因此,上帝首先要更新的是人,因为人不但忘了身为大地管家的身份,也忘了彼此之间互相协助、彼此相爱的精神。

首先,需要“我与祢”关系的更新,修复我们与上帝之间疏离的关系。上帝透过耶稣主动修复我们与祂的关系,恢复原先造我们的上帝形象(因错误使用自由意志以致远离了生命根源)。东方教父曾以镜子象征人性——人不仅要透过镜子反映上帝的美善,同时也要反映所领受的恩典至受造的世界,把上帝的生命传达予其他的受造物。但如今这“镜子”出了问题,无法反映上帝美好的形象,因罪与堕落,人与上帝疏离而导致的结果。因此,唯有当我们的内在形象被上帝恩典修复,藉由基督降生及在十架上受难等带出救赎的结果(故救赎的恩典也称为修复的恩典)。人的内在被上帝修复后,就如同保罗在书信中形容的情况:当人回应上帝呼召,他就是新造的人(林后五17)!经修复恩典后,人也拥有照上帝形象所造的“新我”(弗四24),也有上帝儿子的样式(罗八29);因此经过修复,人的内在与价值观皆有所改变,以耶稣基督的心为心(腓二5)。
人与上帝的关系更新后,并非静态地保持,乃是动态地不断更新与成长,新人有能力不断活出上帝的形象(西三10)。这也是循道卫理宗的传统——基督徒成圣之路——因为更新/救赎/修复都不仅是个人灵性修为的提升,更透过上帝恩典恢复上帝造我们时原有形象后,就能不断追求成圣与完全,体贴上帝心意,参与管理所创造的世界,使受造的世界趋于完全,达到“甚好”(负责任的恩典)!

参与上帝更新世界

因此,庞牧师认为我们这些蒙召或跟随基督的信仰群体,要透过基督群体的信心生活实践信仰,透过迈向成圣的过程,藉由恩典的途径(崇拜、祈祷、读经、团契、服务、怜悯之工等等),不仅个人得更新,也参与上帝更新世界的计划,让受造的世界成为“甚好”的世界。这是信仰群体存在的重要使命!

信仰群体的实践包括:宣教、传福音、社会服务、扶贫、慈善行动、促进和平使人和睦等,同时也关怀邻舍,参与生态保育等。因此,教会小组最重要是学习成为门徒(跟随基督的人),学习上帝透过圣灵的工作,与我们保持密切关系,改变自己,改变人心,同时成为更新世界的信仰群体。这一切的前提须是我们个人要与上帝有美好的关系,带着恩典的力量实践,而不是靠血气完成。

罗八18-25(和修本):“我认为,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示给我们的荣耀,是不足介意的。受造之物切望等候上帝的众子显出来。因为受造之物屈服在虚空之下,不是自己愿意,而是因那使它屈服的叫他如此。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从败坏的辖制下得释放,得享上帝儿女荣耀的自由。我们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呻吟,一同忍受阵痛,直到如今。不但如此,就是我们这有圣灵作初熟果子的,也是自己内心呻吟,等候得着儿子的名分,就是我们的身体得救赎。我们得救是在于盼望;可是看得见的盼望就不是盼望。谁还去盼望他所看得见的呢?但我们若盼望那看不见的,我们就耐心等候。”保罗提到在不完美的世界中,受造之物皆在受苦;在“甚好”世界尚未来到之前,要带着盼望耐心等候,上帝已开始更新世界的面貌,将会持续到主耶稣基督再来的那一日。在祂实现所有应许之前,在祂终止所有罪恶、悲惨、疾病与死亡前,祂绝不会间断圣灵进行的神圣事工。

既然主已经工作,被修复与更新的跟随基督之信仰团体,自要透过信仰实践参与世界的更新,让上帝的恩典透过我们信仰生活与实践传达予受造界。我们并非要创造人间的天国,乃是参与受造物的更新过程,以达到上帝眼中看为“甚好”的世界。

因此,我们不仅追求个人敬虔,也缔造圣洁的社会,展开怜悯的工作。故此,各地年议会皆有各样事工;透过崇拜,与主相遇,领受恩典;透过门徒课程,生命不断转化;透过以马忤斯事工,结伴同行,活出“第四天”;透过“基督的良伴”,一同学习在主面前有深入的灵修;透过立约(盟约)门徒,彼此立约,内在敬虔的实践,外在在改善世界的事上彼此学习。这是内寻灵性深度,外展事奉服务,透过这一切参与上帝更新世界的工作。

庞牧师最后提醒会众,循道运动是要更多人明白上帝的心意,接受基督耶稣的救赎,在群体相互扶持中,不仅个人灵性不断更新成长,与上帝关系更为密切,且在集体共同信仰实践中不忘参与上帝更新世界的计划,促进社会公义,使弱势者得扶持,维护生态等。我们就此目标“传承生命,接棒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