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总1309期

交流站 pg.43

澳洲墨尔本卫理公会思源堂欢迎您 我们诚心欢迎来到澳洲墨尔本(Melbourne)深造或工作的弟兄姐妹。澳洲墨尔本卫理公会思源堂(Monash Methodist Church, 15, Clifford Street, Huntingdale, Melbourne, Victoria, 3166, Australia)乐意提供接待服务。 欢迎大家参与本堂主日崇拜: 9:30am;青年团契星期五聚会:7:30pm。 让我们在主爱里彼此关怀和扶持,一同成长。需要接待者或有何疑问,敬请联络:彭能顺牧师:(墨尔本电话)+6145 0065 775; 电邮:pangnengsoon@gmail.com 。 青年团契潘柞亨弟兄:(墨尔本电话)+6148…

海外宣教士代祷事项 pg.36

献上馨香祭 供稿:砂拉越华人年议会宣教部 东南亚 叶荣凤 感谢主,让我能慢慢克服教书的障碍、文化的障碍,与学生们建立起关系和信任。请纪念我在EXCEL 中学教课;求主赐我智慧来备课、思考教课内容;有创意、有耐心、有爱心教学,让学生们都能够明白我教的内容,并从中得益。 为学校师生们祷告。求主赐老师有教书的热诚,有爱心教导每一位学生。求主帮助学生有谦卑受教的心学习,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为即将开始的学生团契祷告。求主赐校长、老师和我有智慧安排团契事宜;求主感动基督徒学生参与团契,让他们的生命被主的话语建立,以生命影响生命,成为其他学生的榜样,让非基督徒学生也愿意参与其中。 东亚 必浩 & 燕婷 为我们关心的慕道友祷告,他们愿意来聚会就有机会听福音。虽然聚会断断续续,周围诸多人言,但感谢上帝,信徒信心坚固,没有拦阻他们信靠上帝。 为我预备讲道信息祷告,求主赐我智慧,传递简单明白的信息,让信徒和慕道友了解上帝的话。 疫情防控导致活动减少,我也重新整顿自己的工作,与同工探讨下一步出路。疫情之下,乡下工作越来越不容易,村口被堵住,四处有摄像头监控,不是本村人不能进入。求主为我们开路。 短期宣教士 何柯霓 感谢主,确诊后目前没后遗症,求主继续保守眷顾,使我在外不受病毒、意外、灾害的攻击,有从主而来的平安及喜乐。祷告主保守在家乡的家人们,出入有平安,身体健康,常常喜乐。 感谢主,在M 族重要的节日,我到他们家里拜访。祷告当我们下次再到他们家时,有机会可以与他们传福音。…

本地宣教士代祷事项 pg.35

献上馨香祭 供稿:砂拉越华人年议会布道部 Lawas Care Centre 江梅花 *为著我能善用时间休息和与家人会面、团聚。 *为我依靠主,仍然有毅力坚持节制、减肥。 诗巫再也,诗巫 许向怀(宣教性质同工) *善用智慧寻回迷路的羊,因少年人已习惯疫情没聚会,又有世属诱惑如手机游戏等。 *为校园(华小)教育祷告,校园面对 I 化危机, *为家长们扮演重要角色,不随意看轻 I 化的课题,填写建议表时要谨慎代求。 *为天气祷告,气候变化无常,容易生病,愿能预防感冒。 *为学生假期祷告,愿在假期中也要继续操练节制,做好防疫。 *为家人和自己身心灵祷告,且在智、体、灵、群上能继续亲近神。…

门训制度 pg.34

会督的话 文:刘会明(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会督)翻译:陈康胜 今天,卫理宗的复兴还有许多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乔治‧ 怀特菲和约翰‧ 卫斯理都是复兴巨人。怀特菲专注布道而卫斯理却看到布道和门训是同一枚钱币的两面。实际上,怀特菲很惋惜他没有优先力推门训。 布道是旅程的开始,而门训则是在耶稣基督里的信心和灵命成长过程。 卫斯理为了实践门训,把人们分成班会(class,小组),以确保他们委身在基督里成长和满足他们的灵性需求。这些班每周聚集祷告、受教导和彼此团契。每班都有领导作牧养监督。 除了班以外,还没有会社(society)与小团(band)来达致其他门训目的。我们需要一个整全的门训体制帮助人们在旅程各阶段中都成长。他们需要持续地支援、社体和结构帮助他们继续灵性旅程。 *你参加了什么小组或团契小组来促进你的门训?*这些小组在哪些方面对你的灵命极为重要?*牧者和教会领袖们,你怎样使用一个健康的门训体制带领堂会、部员、会友们步上布道和信心成长的旅程?

第八届宣教大会宣言 pg.33

WFCMC 第8 届宣教大会 世界循道卫理宗华人教会联会自1987年成立至今已35年,现由八个会员的总议会、年议会以及五个其他地区代表组成,彼此配搭,承担以“全世界为我牧区”的宣教使命。 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已在柬埔寨、寮国、泰国、缅甸、尼泊尔、印度、所罗门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英国、西非塞内加尔等国家拓展宣教事工,向不同族群分享福音,提供学校教育和社会服务等工作。 本联会在全球新冠疫情冲击下,以实体线上混合模式举行第八届宣教大会,以“传承生命·接棒前行”为主题,所以通过大会宣言并作以下的呼吁: (一)传承历史,结连基督,合一宣教 在急变的世界宣教,我们面对许多超过人能力所承担的困难和挑战。“宣教”不是各式各样的事工,而是与耶稣基督紧密连相连的彰显,离开了这属灵关系,一切都没有永恒价值。因此,让我们寻求顺服三一上帝,在顺服中彼此同心,互相接纳,合一配搭,共同践履能接触永恒价值属灵果子的宣教使命。 (二)积极及有策略地培训宣教人才,交棒给新一代 在不断拓展的福音禾场中,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少,迫切需要有更多的信徒献身。我们祈求圣灵燃烧宣教之火,兴起更多愿意接棒的人。我们也呼吁本宗各教会努力传递宣教意向,培训更多年轻一代信徒委身宣教。 (三)面向和善用现代数码科技回应宣教使命 现今数码网络技术发展,对教会的信仰生活带来很多挑战和改变。数码科技能突破不少既有限制,能以不同的形式凝聚和善用更多资源,让恩赐有更多发挥的空间、互动和配搭机会,带来协同效应。 在数码时代,我们需要敏锐于出现新的宣教模式,甚至范式的转移,为此我们应积极探讨及面对数码科技在宣教上所带来的改变、危机和契机。 面对新时代的宣教挑战,我们怀着战兢的心,深信上帝与我们同在,我们当刚强壮胆,靠着圣灵,凭信心勇敢向前行。 让我们以会祖卫斯理约翰的忠告互勉:“你们要用尽所有的方法,尝试所有的途径,去到所有能达到的地方,随时随地的对所有能接触的人,穷一生之久,竭尽所能,行各样美善的事,直到地极做主的见证。”

宣教是把信仰活出来 pg.30-32

WFCMC 第8 届宣教大会 报道:卢韵琴(特约记者) 社会关怀事工是宣教特色吴乃力:宣教是把信仰活出来 社会关怀事工只是卫理宗宣教的特色,新加坡华人年议会会长吴乃力牧师提醒会众,卫理宗宣教必须需要回归到生命的根本、转化、圣化与完全。 新加坡华人年议会会长吴乃力牧师在闭幕礼上以“卫理宗成圣生命的宣教”为题,阐述了他对此次宣教大会主题《传承生命·接棒前行》的一些思想与领受。 在序言中,他讲述了30年前(1992年)自己从三一神学院毕业后加入卫理公会,初时虽然懵懂,但他相信上帝必定有祂的带领。 他认为,卫理公会最为人认识的,可能就是卫理公会的社会关怀事工,办学校、办医院,还有许多慈善的活动与行动。“这是我们的特色,就好像新加坡有13间的卫理学校,有卫理社会服务社,还有很多的服务中心遍地整个新加坡。” 然而,他认为卫理宗的宣教不只是社会关怀,不仅仅是办教育、办医院等等的社会服务。“卫理宗的宣教应该是承认生命的一种个人和群体的表现,是承认生命活出来的一种象征。” 人的生命需要改变 吴牧师直指,会祖卫斯理约翰在18世纪时,带来了整个复兴的运动,他的本意乃是要逃避上帝的愤怒,仰赖上帝的恩典而追求过一个圣洁生活的成圣之道。卫斯理处在一个道德败坏,贫富极大悬殊,许多社会问题充斥的时期,他如何在那个时代来向他人宣教和见证主的真实呢? “卫斯理约翰的辨明与诊断是人的生命需要改变,需要更新与变化,所以人需要回到圣经上帝的话语里面,并且在生活当中,把圣经的真理给活出来。如果这个信仰真是如此行的话,必带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从而带来社会的转化。” 他表示,生命的真理只能够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中被操练和体现出来,基督徒若没有在人群中,就不能活出上帝的教导,就不能过敬虔的生活。所以,对卫斯理约翰来说,基督徒的生命就是一个宣教的生命,这个生命是会影响生命。 “生命影响生命,就会带来社会的改变,对卫斯理来说,没有所谓的个人的敬虔和圣洁,因为真正的个人圣洁必带来人与人之间更新的圣洁,从而带来社会的圣洁。因此,个人圣化跟社会圣化是一个自然,也是必然的。任何的分割都会让我们看出他的虚假。” 于是,卫理宗的社会关怀不是源于社会关怀本身的价值,而是出于对上帝的爱和追求生命的圣洁与完全,当一个人追求上帝的爱,去爱和去追求生命的成熟和完全的时候,必带来关怀的行动。因此,宣教需要回归到生命的根本、生命的转化、生命的圣化与生命的完全。 “今天,我们教会面对许多的问题,因为我们身处一个拒绝绝对真理的时代,人们相信许多人都认为每一件东西都是相对的,并强调多元化,强调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由和民主,婚姻家庭的定义受到挑战,性别不是诞生时的性别,甚至是长大后可以决定你的性向。” 在上述情况下,圣经的真理和这世纪以来的文明的价值观都受到极大的冲击;然而,更可悲的是,今天有很多解释圣经的学者,甚至为了符合,或者在这个时代重新释译了圣经的经文,以配合大部分人的口味。 愿意成圣的群体 今天教会所面对的问题不逊于卫斯理约翰当时所面对的问题。为此,他劝勉大家回到生命的根源,成为一个愿意成圣的一个群体。“我们要自问,今天的教会依然是这世上的光和盐吗?我们有真理的信息,我们敢宣讲吗?我们是真理的见证人吗?能够为世界带来改变的,是你和我活出那成圣的生命。”…

2027 西马再见 pg.29

WFCMC 第8 届宣教大会 报道:卢韵琴(特约记者) 6月11日,各地首长们在卫理公会大巴窑堂一同参加线上的节目,取自“WFCMC第八届宣教大会,新加坡华人年议会”。 第八届宣教大会闭幕2027年西马再见! 历时5天的世界循道卫理宗华人教会联会第八届宣教大会已经圆满在6月13日晚正式闭幕,1200名参加者以实体+线上的方式参与,收获满满。 新加坡华人年议会会长吴乃力牧师以“卫理宗成圣生命的宣教”为题,在闭幕礼上分享信息。 证道之后,来自新加坡卫理公会各教会的平信徒领袖以闽南语、榕语、客语和粤语四种地方语言为世界基督教会、卫理公会和卫理公会的事工祈祷。 接下来,在卸任总干事邱仁发牧师的带领下,宣读第八届宣教大会宣言。随后也宣布,2027年第九届宣教大会将由西马华人年议会承办,新加坡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长吴乃力牧师将宣教大会会旗移交予西马华人年议会代理会督廖克民牧师。 此外,服事长达25年的世界循道卫理宗华人教会联会总干事邱仁发牧师亦正式卸下他的职务,并将之移交予来自砂拉越的苏慈安牧师。换言之,苏牧师将担任新一任世界循道卫理宗华人教会联会总干事之职。 还有,世界循道卫理宗华人教会联会轮值主席一职亦满任,下一届将由新加坡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长轮值担任,卸任主席林津牧师亦在闭幕礼上移交职务予吴乃力牧师。 新加坡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长吴乃力牧师将宣教大会会旗移交予西马华人年议会代理会督廖克民牧师

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 pg.26-28

WFCMC 第8 届宣教大会 整理:翁震凌(特约编辑) 专题之“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 庞君华:参与上帝更新世界的工 来自台湾,曾任台湾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会督及台湾卫理神学研究院代理院长的庞君华牧师引用创世纪一26-31、罗马书八18-25与启示录五1-5主讲专题“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 启示录廿一1-5(和修本):“ 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和先前的地已经过去了,海也不再有了。我又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由上帝那里,从天而降,预备好了,就如新娘打扮整齐,等候丈夫。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看哪,上帝的帐幕在人间!他要和他们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上帝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上帝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痛苦,因为先前的事都过去了。’那位坐在宝座上的说:‘看哪,我把一切都更新了!’他又说:‘你要写下来,因为这些话是可信靠的,是真实的。’”这是约翰在异象中看到的新天新地,是世界终末的景象,新天地要取代旧的。新天新地是个没有邪恶的世界,因为没有“海”(海在圣经里是邪恶事物的象征)。 约翰看见新耶路撒冷降临,上帝亲自与人同在,搭建祂的帐幕在人间,亲自安慰祂的子民,天地间不再有死亡、悲哀、哭号、痛苦,因祂亲自临在在新天新地,人也活在被上帝更新的世界里。所以,上帝将一切都更新了,旧世界已转化或更新为新世界。 甚好的世界 在创一26-31,上帝完成造物,预备歇了工作安息的前一日,上帝按自己的形象造人,同时赐福他们,要他们治理所造的一切,使受造世界欣欣向荣。祂完成造物之工后,觉得“非常好”(“甚好”)。庞牧师认为,这甚好的世界经过一个过程,最后完成的就是“新天新地”。 有别于上帝的创造之工,中间过程是上帝的救赎工作;创造与救赎皆是三一神的工作,无论是甚好的世界抑或新天新地,都是上帝创造这世界的目的及旨意,是我们所盼望并等候的。因此,我们可从“甚好”的世界来思考信仰实践。 甚好的世界与人类理想社会有关,与受造的自然环境也有关,两者都要“甚好”才是上帝创造这世界的心意。虽然过程有些波折,人受试探堕落,但上帝从未放弃“甚好世界”的计划及祂的标准;透过耶稣基督的降生、受死与复活,最终就是要将世界引向“甚好”的地步。 “甚好”与旧约律法的关系显示这是个“甚好”的社会的基本形式。利未记十九9-10:“你们在自己的地收割庄稼时,不可割尽田的角落,也不可拾取庄稼所掉落的。不可摘尽葡萄园的葡萄,也不可拾取葡萄园中掉落的葡萄,要把它们留给穷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华——你们的上帝。”这是个理想的社会面向,让没有收成的人或流落异乡、无倚无靠的人都可以取用上帝透过有收成的人去帮助有困难的人,不必去乞求;而有收成的人也不觉得自己应拥有全部的收穫,因一切都是上帝的恩典,这是“甚好”社会生活的表现之一。 另外,先知也提到“甚好”世界的盼望。以赛亚的异象(以赛亚书六十五17-25)中说到:“看哪,我造新天新地!从前的事不再被记念,也不被人放在心上;当因我所造的欢喜快乐,直到永远;看哪,因为我造耶路撒冷为人所喜,造其中的居民为人所乐。我必因耶路撒冷欢喜,因我的百姓快乐,那里不再听见哭泣和哀号的声音。那里没有数日夭折的婴孩,也没有寿数不满的老人;因为百岁死的仍算孩童,未达百岁而亡的算是被诅咒的。他们建造房屋,居住其中,栽葡萄园,吃园中的果子;并非造了给别人居住,也非栽种给别人享用;因为我百姓的日子必长久如树木,我的选民必享受亲手劳碌得来的。他们必不徒然劳碌,所生产的,也不遭灾害,因为他们和他们的子孙都是蒙耶和华赐福的后裔。他们尚未求告,我就应允;正说话的时候,我就垂听。野狼必与羔羊同食,狮子必吃草,与牛一样,蛇必以尘土为食物;在我圣山的遍处,牠们都不伤人,也不害物;这是耶和华说的。"这是个高度和谐的社会,没有不公义的事,也没有哭泣哀号和伤心的事;人都得到应有的照顾故而健康长寿,人们劳碌所得也不怕被人夺去或剥削,连凶猛的野兽也不伤人。 “我与祢”关系的更新 上帝所创造的世界原是美好,最终也是美好。然而,现今世界却与美好世界差距甚大,人类负有极大的责任——人类彼此竞争剥削,也剥削所生存的自然环境,以致自然生态处在极大的危机中。人类彼此争战,不但对人造成越来越大的伤害,同时为了备战中使用的资源,同时排挤了社会中相互帮助的福利资源;大规模武器的使用造成环境污染;人也造成地球生态的耗竭……这都与人类的贪得无厌及无止尽开发息息相关。 因此,上帝首先要更新的是人,因为人不但忘了身为大地管家的身份,也忘了彼此之间互相协助、彼此相爱的精神。 首先,需要“我与祢”关系的更新,修复我们与上帝之间疏离的关系。上帝透过耶稣主动修复我们与祂的关系,恢复原先造我们的上帝形象(因错误使用自由意志以致远离了生命根源)。东方教父曾以镜子象征人性——人不仅要透过镜子反映上帝的美善,同时也要反映所领受的恩典至受造的世界,把上帝的生命传达予其他的受造物。但如今这“镜子”出了问题,无法反映上帝美好的形象,因罪与堕落,人与上帝疏离而导致的结果。因此,唯有当我们的内在形象被上帝恩典修复,藉由基督降生及在十架上受难等带出救赎的结果(故救赎的恩典也称为修复的恩典)。人的内在被上帝修复后,就如同保罗在书信中形容的情况:当人回应上帝呼召,他就是新造的人(林后五17)!经修复恩典后,人也拥有照上帝形象所造的“新我”(弗四24),也有上帝儿子的样式(罗八29);因此经过修复,人的内在与价值观皆有所改变,以耶稣基督的心为心(腓二5)。人与上帝的关系更新后,并非静态地保持,乃是动态地不断更新与成长,新人有能力不断活出上帝的形象(西三10)。这也是循道卫理宗的传统——基督徒成圣之路——因为更新/救赎/修复都不仅是个人灵性修为的提升,更透过上帝恩典恢复上帝造我们时原有形象后,就能不断追求成圣与完全,体贴上帝心意,参与管理所创造的世界,使受造的世界趋于完全,达到“甚好”(负责任的恩典)!…

苦难、末世与牧养 pg.16-20,25

WFCMC 第8 届宣教大会 文:许光福(沙巴年议会会督) 专题之“苦难、末世与牧养” 许光福:坚忍的教会 同在的牧养 2019年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世界造成的冲击和破坏力是不言而喻的。按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两年多下来已有5.13亿人被感染, 6百22万人因它失去性命。经济方面也產生巨大的影响,许多国家因封锁导致每日数以亿计的损失,很多行业倒闭,引发失业潮;百物涨价,又使许多家庭陷入财务危机。除了肺炎疫情,国际间政治力量的博弈、斗争;俄罗斯及乌克兰的冲突就是最佳例子,加上国内外各处频频发生天灾……诸如种种,使全世界人的心灵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惧、不安和焦虑!我们意识到末世的苦难是如此真实,就在眼前,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教会也面对空前的挑战和冲击——在无法实体崇拜聚会的情况下,要如何进行对内的牧养和关怀服事?我们被催逼提早进入未曾有的事工模式--云端或线上的资讯科技。同时,面对着周遭需要心灵辅导或是物资援助的群体,教会要如何在社群中活出爱人如己的见证?在进入后疫情时代,我们如何调适?我愿从保罗写给帖撒罗尼迦教会的帖前1-3章,与大家一起思考“苦难、末世与牧养”。 首先,梳理一下帖撒罗尼迦这座城市的历史背景及保罗写作这封书信时,他自己及会众的处境。 帖撒罗尼迦是罗马帝国的自由城市(politaches),是马其顿的首府和最大城市;人口约10万,是一座经济发达的商业都市。这里有多元混杂的宗教背景(希腊酒神Dionysus、埃及神Sarapis、当地神祗Kabeiros、罗马守护女神 Roma等等)。另外,政治与宗教的结合,其最具影响力是对罗马君王的敬拜、鼓吹罗马帝国的意识形态--在钱币刻上“神的儿子”(divi filius);为奥古士督(Augustus)建庙宇立像献祭……“平安稳妥”的政治口号(pax et securitas;帖前五3);把君王尊称为“救主”(soter);君王的到来称为 “Parousia”,他的登基或带来的福祉是“euangelion”…… 如果我们注意,其实这些希腊文词汇都被用在形容耶稣基督和祂的福音!因此在罗马帝国和外人的眼中及耳中,初期基督徒所信所传的信仰是具“颠覆政权”性质的! 事实上,保罗在帖撒罗尼迦所面对的指控正是:“违背凯撒的命令……另外有一位王”(徒十七 5-7)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初期基督徒遭遇逼迫是必然的事! 保罗在他的第二次宣教旅程,到了帖撒罗尼迦;他一共三个安息日在会堂向犹太人讲论…

垂直面主导著横向面 pg.13-15

WFCMC 第8 届宣教大会 整理:翁震凌(特约编辑) 主题三之“向世界宣教” 苏诺铭:垂直面主导着横向面 在6月12日的最后一场主题“向世界宣教”,苏诺铭会督引罗马书十五5-7节,探讨“以合一的心服侍世界”。他直指,基督徒同工有时很难找著中心点,也无同共使命。三位一体与我们的合一及使命息息相关,我们被召成为健康的基督身体,以参与Missio Dei(上帝的使命)。耶稣为门徒祷告,求上帝使他们合一,然而事与愿违,教会的合一常是难以捉摸。 垂直面影响横向面 保罗在罗十五6提到“一心一口”。当我们谈到“同心”,就会想到垂直面的合一。保罗在第5节谈到上帝赐基督徒合一的灵(彼此同心)以跟随基督,两者连接十分重要(一边是合一,一边是作主门徒)。唯有全心跟随基督与主作门徒,才能实践真正的同心合一;倘若没有垂直面的合一,人与人(横向面合一)必然失败。 陶恕在《渴慕神》一书中如此写道:当一百架钢琴跟著同一音叉调音时,会自动调和。它们的和谐不是因彼此而设法调和,乃是按著同一标准进行音调。同样的道理,当一百位信徒聚在一处,心里皆仰望基督,心灵距离自然相近。”因此,基督徒的定位应以垂直面的标准为主。我们跟随基督,与祂的关系亦将帮助我们有同心合一的灵;换句话说,我们以基督为中心方能同心。然而,我们一旦以别的事物取代基督成为焦点,就无法带来真实的灵里同心,这种人为所带来的外表合一往往导向分裂。 耶稣曾在路加十一23说:“不跟我一起的,就是反对我;不与我一起收聚的,就是在拆散。”(修订版和合本)。这是因为耶稣门徒告诉祂,有人奉祂的名赶鬼,但这人却不属于门徒群体(路九49),故此门徒制止了他。耶稣用“跟我一起的”回答门徒的疑惑,这意味著重点不是人是否属于我们的群体(与我们一起),而是他是否与基督一起。即使我们是多样性且有不同观点,但我们能合一是因为个人对共督的委身和顺服,而与耶稣同在的经历也将带给群体合一。故此,垂直面不仅是必要的,且对横向面有决定性的影响──我们与耶稣的关系会影响我们与他人的关系。 罗十五7节,保罗提到要“彼此接纳,如同基督接纳你们一样”。基督接纳我们的方式就是在我们还做罪人时为我们死,上帝的爱就此向我们显明(罗五8);耶稣也在约六37说,“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这就是我们应当跟从的耶稣标准。因此,我们彼此接纳如同基督接纳我们,彼此相爱也如同基督爱我们(约十三34)。耶稣透过为门徒洗脚彰显爱。 约翰斯托得是得高望重的全球福音派领袖与圣经学者;他首先着重英国圣公会的服事,其次是大学事工、全球化环境、全球宣教,且设立灵风基金。当有人问斯托得牧师如何维持属灵生命,他的回答是“谦卑”──以耶稣是他的典范,要像耶稣爱门徒般爱人。所以,我们要先与基督合一,才能在基督里合一,彼此同心,彼此接纳。 沙漠教父加沙的多罗提欧曾画了一个轮子,轮子中间是中心枢纽及轮缘,枢纽及轮缘有许多辐条接连,轮子中心象征上帝(在我们中间),轮缘象征教会,辐条象征弟兄姐妹。当辐条越靠接近轮子中心枢纽,就会越靠近彼此。换言之,辐条越靠近彼此,就越靠近中心枢纽。同此理,当我们跟随基督,就越来越接近彼此,有合而为一的灵;我们越贴近彼此,也越贴近上帝。故此,垂直面与横向面密不可分,且由垂直面主导横向面。 苏会督表示,按此思维进一步思考“一心一口”,就发现其跟转变信仰、救恩、布道及宣教有关。 1. “一心一口”与上帝的话及委身作门徒有关。在罗十8,保罗引申命记卅14:这话语(道)离你不远,正在你口里,在你心里。 2. “一心一口”与救恩有关。罗十9,保罗说:“你若口里宣認耶穌為主,心里信上帝叫他從死人中复活,就必得救。”(和修本)这正是福音被宣讲。…

身体的合一与多样性 pg.9-12

WFCMC 第8 届宣教大会 整理:翁震凌(特约编辑) 主题二之“彼此同心”苏诺铭:身体的合一与多样性 苏诺铭会督于6月11日晚上,透过以弗所书四1-16节继续主讲主题二“彼此同心:社体、合一、成长”。他表示,世界普遍认为教会不团结(教会内的人也有同感)。 约瑟当埃及宰相后,他弟兄因迦南饥荒到埃及,约瑟与他们修复关系后,送他们回到雅各那里时,曾吩咐他们在“路上不要相争”(创四十五24)。主耶稣在大祭司祷告中为教会合一祈求,好叫所有人合而为一。但历史告诉我们,教会与基督徒常犯了“在路上相争”的毛病。苏会督指出,基督徒合一具有宣教意义,因我们的合一要让世人认识天父,且相信祂差遣了耶稣基督。 教会合一乃因三一真神的合一(三一神──一位上帝,三个位格的合一是奥秘);而三位一体的合一须在基督社体中展现,在教会生活中显而易见。教会和教会的合一实则反映三一真神、三位一体的荣耀。 身体的合一 基督徒蒙召所过的生活,当与所蒙的呼召相称(一个配得上帝呼召的生命)。以弗所书四4-6指出,三一上帝是我们合一的基础。保罗说,上帝超乎万有之上,祂有主权,施行权柄,统管万有,超越万有,也在万有之中;而这正关乎我们共同的福音或救赎经验。使我们合一的不仅是因为我们相信这位有权柄的上帝,我们还共享同一个救赎经验。对卫斯理兄弟而言,教义就是救赎的教义。三位一体的圣父、圣子和圣灵合一同共救赎我们,使我们得称义、成圣,最终得荣耀。上帝贯通万有正是我们共同的使命和工作。因此,圣父掌管我们,圣子住在我们里面,圣灵通过我们工作──三位一体的合一要在代表三位一体合一的社体中表现出来。 苏会督谈到保罗提到的教义、礼仪和架构时表示,保罗说的一信与一个指望,指的乃是教义──我们相信圣经中关于上帝救赎及未来盼望的教导。我们称教会是使徒性、大公、合一的、神圣的教会;而此处的教义、使徒的教导就构成教会的根基,在所有世代、所有人中被持守相信。如今,我们既属于这教会,在这教义里合一,这教义也为我们划定界线(如果我们越过了这界线,就不是基督徒了)。因此,我们通过颂读《使徒信经》或《尼西亚信经》,奠定信仰根基与核心教义,划定界限。约十七17,耶稣祷告说,真理使我们成圣,我们须持守教义──圣经所教导的──因它使我们成圣。我们的信仰是建立在圣经与耶稣的救赎。我们同有一个指望,就是盼望耶稣再来的日子。简言之,我们同心乃因我们有同样信仰,持守相同教义。 保罗说的“一洗”(洗礼)同样具有合一之意。洗礼是教会圣礼之一,但不幸的是,教会常因洗礼或圣餐而分裂。苏会督称,我们不仅要在教义上合一,在礼仪上也同样合一。初期教会主要面对两个问题,一是不合一,一是异端。教会要如何处理“异端”与“不合一”呢?在这历史背景下,教会就产生主教制(只有特定的人被授权传讲和教导上帝的话语),以便与日益猖獗的异端邪说抗衡。同样的,只有被授权的人才能主领圣餐,以避免教会因圣餐而被不同派别分裂。教会就产生体制维护教会的圣餐和礼仪;换言之,教义与礼仪均受到主教制的“保护”。 身体的多样性 苏会督指称,以弗所书四章不仅谈及教会的合一,还有多样性(基督身体的多样性)。每个人蒙召都是照基督所量给每个人的恩赐(弗四7)。基督的身体因著上帝恩典赐下不同恩赐,予人不同的职分,藉此创造“神圣的多样性”。我们蒙召,上帝的恩赐就在生命中彰显祂的主权和创造性,是上帝的恩典创造了“健康的多样性”。 林前十二11说:“这一切都是这位圣灵所运行、随己意分给各人的。”将这段经文与以弗所四7结合,会发现耶稣与圣灵完美和谐地同工,上帝也在其中(林前十二18)。三一上帝(圣父、圣子、圣灵)在分配恩赐、创造神圣的多样性等决定是一致的。然而,“多样性”一旦没有建立在三一真神的合一中,就会面临各类问题,甚或带来破坏。三一真神的合一意味著教会生活中信徒要合一。若我们缺乏这真理作为基础,“多样性”就会带来分裂与混乱。因此,有关恩赐与职分,教会的“多样性”是特质,也反映上帝创造的多样性,我们理当享受与庆祝并领受上帝创造的“多样性”。 林前十二7:“圣灵显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处”,所以恩赐与职分“多样性”是为了装备圣徒,做事奉工作,建立基督身体,直等到我们在信仰上同归于一,“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弗四12-13)。“多样性”的存在皆为了教会的建立,达到合一和成熟。我们不应为恩赐与职分争吵,理当同心敬拜神,在主里同工,如此信徒就能在合一和灵性成熟方面成长,达到基督完全长成的身量。 苏会督惋惜地道,若我们没有与三一神紧密连接时,肉体、世界和魔鬼就会紧密合作,试图搞垮教会与信徒,破坏上帝工作;“多元化”也变得不健康,造成分裂。保罗提醒我们要留意“罪”的问题,脱去旧我,除掉一切苦毒、恼恨、忿怒、嚷闹、毁谤(弗四31),穿上新人。因为,人的罪性与自我中心是造成教会问题的根源之一,破坏了教会中的合一。 保罗提到教会另一个重要问题──异端,弗四14说:“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林前三3也指出教会中出现不同党派,保罗称他们是世俗的,因为他们嫉妒与争吵。 “多元化”对现代教会来说是特别的挑战。以种族为例,种族是自然的“多元性”,但种族主义却充满罪恶,是人为的思维模式,是文化形式的“多元性”。他强调,我们必须尊重上帝创造的“多元性”,但如种族主义之流,却又应谨慎对待,我们更不应除去界线或上帝创造的独特性。因此,我们需分辨健康的“多元性”与罪恶的“多元化”。 苏会督提出三个等式,帮助信徒思考合一与多样性:…

不是努力而是降服 pg.6-8

WFCMC 第8 届宣教大会 整理:翁震凌(特约编辑) 世界循道卫理宗华人教会联会第八届宣教大会的三场晚间主题,除了在新加坡大巴窑堂实体进行,也透过YouTube公开直播。主题讲员为新加坡卫理公会荣誉会督苏诺铭牧师(Bishop Emeritus Dr. Robert Solomon),他于2000年至2012年担任新加坡卫理公会会督,曾任新加坡三一神学院院长及新加坡基督教全国教会理事会会长。苏会督出版超过45本著作,并为多本书籍、神学词典和期刊撰写文章。 在6月10日的第一场主题宣讲中,苏会督引用约翰福音十五1-8, 以“与基督合一”为题。他指出,圣餐礼仪中的祷告:藉着圣灵的大能,祂使我们与基督合一,彼此合一,并以合一的心服事世界,正是这三天主题的焦点;首要关注的是“与基督合一”,因为缺了这基础,其余两个目标皆无法实现。 连于基督才有永恒意义 主耶稣在约翰福音十五章宣称自己是真葡萄树(第1节)。以赛亚书五1-7节及以赛亚书廿七2-6节,上帝都曾将以色列描述为葡萄园,但以色列辜负了上帝,耶稣需亲自成为以色列真葡萄树以完成上帝永恒的计划。我们的希望则是能够与这神圣的葡葡树嫁接或连接在一起。 耶稣说:“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5节)。“不能做什么”不是指无形的事物或不能做任何事。苏会督指出,虽然没有基督,人依然可以做很多事,甚至取得极大成就与声誉;但不连于基督,所做的没有任属灵价值或永恒意义。故耶稣在第4节说:“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树上,自己就不能结果子”——靠自己忙碌,从永恒角度衡量,这些努力毫无价值;唯有与基督相连,我们才能做任何事或做上帝希望我们做成且有永恒价值的事。 “虚空”一词频频在传道书出现,而保罗也透过书信告诉我们,各人的工程将会在审判日被试炼(林前三10-15),他将那些在基督根基上所建造的金银宝石工程与不在基督根基上建造的草木禾秸的工程相比,前者会存留,后者则会被烧毁。 约十五章也让我们看到:基督徒若要在永恒中做真正重要和有意义的事,必须与基督有基本连接;缺乏连系,我们就无法过基督徒生活。马丁路德曾将信心的定义为“与基督联合”,正是这种信心,使我们与基督联合,称义,并进入生命的新维度。对保罗而言,受洗就是与基督同死,并与基督一同复活进入新生命(罗六5).此处所指的联合不仅是外在仪式,更是内在的真实联合。 苏会督指出,基督徒有时并未与基督连接,这类人没有真正的属灵生命。为此,信徒的心需要接触耶稣的宝血,上帝的恩典与怜悯,才能与基督联合,且是种持续性的连结,所以耶稣说枝子要“常在萄萄树上”(第4节)。 相互内住是生活的核心 “常在萄萄树上”希腊字是meno,有些译文译为“常在我里面”,词意是生活、安家、等待某事、不屈不挠地忍受、忍耐,毫无异议地接受、保持稳定或固定在一个状态、继续地在一个地方。主耶稣描述这种持续性连接的深度。在第4节,主耶稣说,“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第5节继续说:“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里是种相互的内住,我们住在基督里,基督住在我们里面。耶稣也将信徒常在祂里面,及祂常在父里做比较。基督常在父里面是信徒常在基督里的标准与榜样。约翰福音十七章耶稣大祭司的祷告,可见基督耶稣为自己、门徒与后世基督徒祷告时(约十七21)说:“父啊,正如你在我里面,我也在你里面,使他們也在我們里面……”。耶稣所说的相互内住品质是三位一体之间连接的神圣品质,是奥秘。这种相互内住是奥秘的核心,也是基督徒生活的核心。 他指出,“Perichoresis”一词可以描述圣父、圣子、圣灵间的关系,意为“自我奉献之爱的相互行为”,因三位一体的每个位格彼此内住,以奇妙方式相互融合。三一神邀请我们成为基督徒时也如此行,进入神圣的“Perichoresis”,学习留在基督里,就像基督留在我们里面一样。基督与信徒相互内住是一种深厚又奥秘的亲蜜关系,如三位一体的关系一般。…

信仰传承就如一场接力赛 pg.4-5

WFCMC 第8 届宣教大会 报道:卢韵琴(特约记者) 照片取自“WFCMC第八届宣教大会,新加坡华人年议会” 世界循道卫理宗第八届宣教大会开幕 林津:信仰传承就如一场接力赛 世界循道卫理宗华人教会联会第八届宣教大会于6月9日至13日正式召开,参与人数超过1200人。 此次大会地点在新加坡,是继第三届宣教大会后,再一次在新加坡召开。由于新冠疫情的关系,大会特别采用实体+线上的方式进行,供来自新加坡、香港、英国、澳洲、西马、砂拉越、沙巴、印尼与台湾的弟兄姐妹参与。同时,大会也设有三场的公开讲座,更以YouTube频道做现场直播。 6月9日晚,大会顺利进行了开幕礼,世界循道卫理宗华人教会联会主席兼香港基督教循道卫理联合教会会长林津牧师则是开幕礼的证道讲员。 林会长幽默地借用了近期在香港互联网上传阅度非常高的一张图片来做开头,很实在地解释了两个阶层之间的相互观感,并笑言此理论可在教会中衍用。 “香港人认为,自己上班就像是一块寿司,在下层(当下属)时,就会觉得上面有一块鱼(被压制);在上层(当上司)时,就会觉得下面都是饭(饭桶)。请问你们在教会事奉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配合此次大会主题“传承生命·接棒前行”,林津会长特以“交棒与接棒”为题,语重心长地提醒会众关于传承与传递的重要。 林牧师引用了提摩太后书二章第1-7节,逐节地解释保罗对提摩太的传承之心。 他认为,保罗称呼提摩太为“我儿”,从中可以看出保罗并不只是把提摩太看作他的接班人,而是把提摩太当作是自己的儿子。因为两者的眼光是不一样的,心态也就不一样,对待的方式也更不一样。 “新人一定会有犯错的时候,而身为前辈的我们需要做的,是给予他们鼓励与教导,不是责备;更重要的是,要在他们成功之时,不会产生妒忌之心。” 林牧师强调,当我们把接棒者看作是儿女时,就会真心地爱他们,欣赏他们,一心一意地为他们付出,不但愿意锦囊相授,甚至是更多。“只要是自己的儿女,就算是粪便也是香的。这就是眼光的不同,带来了不一样的心态。” 因此,我们要更加看重下一代,因为他们的出现并不是来帮助我们;反之,我们今天努力所做的,都是为了他们而做。因为交棒就是传承,是生命影响生命。 上帝在心里就有力量 接着,保罗要提摩太在耶稣基督的恩典上刚强起来,刚强是很有力量的意思,但一切能力与恩赐都是上帝所赐予的,我们不能强求,能够做的就是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地装备自己。为此,他提出了三方向供大家参考。…

每一个基督徒都是灵恩的 pg.3

抓鼠有感 文/黄孟礼 不知曾几何时,在东马教会界出现这么一种“卫理公会是不灵恩的教会”的说法,意思是说卫理公会是没有圣灵能力的。真是如此吗?! 121 年来,砂拉越卫理从诗巫扩散至全东马,又至澳纽巴新所罗门岛等,试问这若不是圣灵的工作,教会又怎能做到呢?本会是世界华人循道卫理联会的一分子,刚刚落幕的第8 届宣教大会主题为:“传承生命、接棒前行” 。在循道卫理这个大家庭中有华人、伊班人、其他原住民、印度人、印尼人等等多种族;这说明福音行动就是(某程度上的)“圣灵行传”,代代相传,将基督的福音带给普世的人。 华人循道卫理宗由美国及英国早期的循道卫理先锋设立。再往回追溯则是欧洲清教徒、罗马、中东及耶路撒冷了。无论如何,二千年来,福音从耶路撒冷、撒玛利亚、犹太全地,甚至到地极被传扬开来。 在更早的旧约时代,耶利米提出写在心上的“新约”论点——耶利米书卅一:要让心受割礼——这种完全从内心发生的改变,特别隐含着圣灵工作的强调。旧约中虽也有“耶和华的灵降临”,但圣灵全然与每一位信徒同在,是耶稣基督完成救赎之工后。王林牧师指称,每一个基督徒都是灵恩的,因为没有圣灵的恩膏,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成为基督徒。而被圣灵恩膏的人,会离弃自我中心、罪的诱惑,转而认识神、寻求神的国度。 被喻为“教会第一位历史学家”的优西比乌指称,教会史的目的……是展示究竟是什么让教会生活的完整性得以持续维持,以及始于圣经的神的行动模式,又是如何在教会的故事中再现。前坎特伯雷大主教罗云威廉斯(Rowan Williams)说,“历史记忆是在基督身体里的圣灵所启动的,成为某种形式的恩典。让过去成为一份带来改变的礼物。这些文本能够存留迄今,是因为拥有创生的能力。” 我们的教会也是基督身体的一部分,疫情后仍要把基督所托付的福音使命,藉著不同管道向周边、向世界传扬!因为,圣经说:“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裡面,写在他们心上。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耶利米卅一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