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世纪疫情颠覆全球”特辑

信靠天父大有盼望 刘世尧:圣灵以叹息替我们祷告

信靠天父的孩子,是大有盼望的,因为我们的软弱有圣灵帮助和代祷,而我们的万事都有圣父掌管和看顾,我们的救恩有圣子成全和保守。 刘世尧牧师是5月31日“圣灵降临主日”线上主日崇拜的讲员,他以“大有盼望”为题,提醒弟兄姐妹们纵然面对生活困难与挑战,都要记得身为上帝的儿女是大有盼望的。 圣灵按神旨意祈求 刘牧师引用了罗马书八章26节至39节为今天的证道经文,并以解经方式带领会众理解经文。 他说,在我们的生活经历中,免不了有软弱的时候,但请不要忘记圣灵帮助和代祷。“在26节至27节中,我们可以看到,保罗说我们本不晓得如何祷告,但圣灵会用叹息来替我们祷告。” 因此,我们不用担心自己的所求是否合神心意,只要可以把心里所想要的,无论合时宜还是不合时宜的,统统在祷告中告诉上帝;圣灵当会按照神的旨意,替我们祈求。 “当然,在我们面对选择与焦虑时,难免有各种负面情绪产生,所以我们要交托圣灵作主。”他也透露自己在撰写论文时同样面对焦虑的心情,但每当有类似情绪浮现时,他便背诵“因此我的心欢喜,我的灵快乐,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诗篇十六16章9节)与“求你用你的话使我脚步稳当,不许什么罪孽辖制我。”(诗篇一百一十九章133节)。以上两句经文使他的身心灵都安然,更缓解了他焦虑的心情。 分享一个经历与行动 同时,刘牧师亦提醒会众,我们大有盼望因为万事都有圣父掌管和看顾,这可从28节至33节中得出。 “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但何谓爱上帝的人?刘牧师说,那些晓得在万事中看见、反思、经历益处的人,就是爱上帝的人。还有天父预定了耶稣做为大家庭的长子,所有信祂都要联于祂。于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即是信徒的预定,是全备丰盛的救恩。 此外,我们大有盼望,因着我们的救恩有圣子成全和保守。这一点可以从34节至39节中得出,即耶稣基督的福音,受难复活,升天代祷;永恒的爱,不离不弃;靠主大爱,得胜有余。 为此,刘世尧牧师建议会众可以在晨更中做这样的宣告: 我的软弱有圣灵帮助和代祷(唱《灵气歌》、《赐我自由》);我的万事有圣父掌管和看顾(唱《天父看顾歌》、《神的道路》);我的救恩有圣子成全和保守(唱《耶稣爱我歌》、《爱喜乐生命》)。 在社会行动方面,也可以播下盼望。作圣灵的器皿去帮助软弱者;作天父好孩子扩张公义和平;作主使者成福音与文化使命。 刘世尧牧师也一样给会众布置的功课,鼓励会众与家人分享一个经历,一个行动,从中见证上帝的大能。

疫情中的牧养 邱和平:以“福音疫苗”医治“罪的病毒”

特别报导:教牧研讨 整理:黄家源牧师   冠状病毒疫情翻转了现代的生活方式,教会生活也因而进入新常态。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砂拉越华人年议会牧职部于5月17日下午举行了一场“疫情下的牧养”线上研讨,约180位牧者出席。研讨目的是藉着了解在不同情境中的教牧同工的牧养,彼此学习,共同探讨可能的未来牧养策略。 邱智祥牧师带领集体祷告时刻,全体一起感谢上帝藉着疫情带给教会的祝福,记念疫情下状况、需要,以及牧养的挑战。 池金代会长以“疫情中学习三转”勉励同工学习:转发(Transferring)——收到了比以前多好几倍的讯息,如:主日崇拜线上直播资讯、富有属灵营养的灵修文字、视频等;转译(Translating)——在直播前后或中给予会众交流、彼此代祷、问题解答等机会,不让他们总是在“上电视”,提升他们的敬拜心,让信息有加清楚的被传达;转化(Transformation)——转发与转译希望带来的效果,也是要会众学习负起“转化”生命的侍奉如带领家庭祭坛,就如耶稣带着几个门徒走遍各城各乡,藉着门徒训练,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按着砂华年议会的牧区背景,132家堂会被划分为乡区/镇、市区、国语与英语四个群组来讨论,由各群组中的部分教牧分享后,公开给所有同工发表意见。 泗理街教区教区长江锦顺牧师、诗巫西教区教区长陈晶晶牧师和古晋马当堂主理刘恩宏牧师代表乡镇堂会分享牧养经验。在乡镇地域牧养,策略包括: 1.网络直播(包括主日崇拜、祷告会【人数增加许多】与主日学):预录视频给不方便上网的会友;听道后有些堂会会在群组中讨论,回应信息;为使崇拜增加实体感,于复活节时鼓励会友煮红蛋派送给家人;鼓励做笔记,颁发奖励给主日学学生。当然,其中遇到的困难包括难专心与缺乏交流。 2.社交与媒体:跟进文字事工,提供每天一份家庭祭坛与门训材料、教牧书信,圣经阅读小测,开始“线上聊天”(团契);青少年居家时间上网机会多,试探就大,所以会加紧关怀,恐怕随波逐流而迷失。 3.电话探访:关怀、代祷,尤其是长辈。 4.社关行动:提供救援物资、医疗用品。 怀念教会服事生活 市区牧养的分享者,包括诗巫北教区教区长余家振牧师、古晋西教区教区长林圣贵牧师及美里教区教区长陈祖义牧师。他们表示,作为牧者还是要以祈祷与传道为事;教会功能所包含崇拜聚会、团契相交、教导装备、关怀服侍、布道宣教即使在疫情期间仍然存在,只是从实体转移到线上进行。由于市区会友对线上设施掌握得不错,因此感受到“线上”的广大能力,在祷告会格外明显(从人数来看,增加一倍以上)。 另外,牧者每日也会预备切合会众处境的祷文寄发给他们,这起着很大的牧养作用;祷文内容包含:家庭关系、情感挣扎、经济挣扎、自由、为孩子与父母相处等。如今,主日崇拜“中央化”,祷告会则可部分弥补牧区牧养的不足。还有电话探访关怀非常重要且有效。顾及到祷告会持续长久牧养之有效,祷告会准时开始与结束是很重要的(让会友每次总有种怎么那么快结束的感觉)。 国语牧养部分的分享教牧同工有美里杜当堂主理陈俊杰牧师、诗巫新福源堂助理林晶萍牧师与古晋圣淘沙堂助理Patrick Taie牧师。他们发现国语牧养有五大契机:1.全家敬拜,过去参与礼拜的主要是姐妹,现在在家里,先生也来参加了;2.天天灵修:使用Zoom晨更十五分钟,发送灵修材料;3.“久别胜新婚”:因为会友见面少,关系倒比以前好了;4.家庭门训:教会活动多了,如今有更多时间与机会在家里谈信仰与生活;5.珍惜事奉:会友开始怀念以前在教会服事的生活。 在疫情中,国语牧养面对的困难有:1.网络不稳定,约60%会友没法参与线上崇拜,因为没有智能手机;2. 进行主日学与开会极其困难;3.社关派发救济:给或不给都可能带来伤害,因为教会认为某些不需要救济品的会友,他们会因为没份而不高兴。 目前,许多会友希望、等待着群聚。有长屋青少年则在疫情无牧者的情况下,学习成立独立小组学习、聚会,负责起儿童主日学的教导工作。…

新常态与民主危机

时事回应 文:陈祖恩(诗巫锡安堂) 香港的“国安法”事件正闹得沸沸扬扬,此新法令可起到惩戒“叛国、倾覆国家政权、外部权力干预等行为”的作用;更令人哗然的是:这条法令由中国人大为香港订造法律——而香港与中国的司法系统实质上是不同的。如:《国际人权公约》在香港有效;在中国却是无效的。香港大学法律学者张达明如是说:“中央今次选择由人大帮香港度身订造法律,就无需符合人权的规模,即把国内的那一套搬到香港去。” 香港会有今日的光景,我其实不感到意外。毕竟中国作为中央集权的国家,集中权力的举动迟早会发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罢了。 我不得不承认,新型冠状病毒对世界影响深远。当它出场之时,无人发现其威力所在——然后它就发威了:它夺去了无数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就算它迟早会成为历史,也将注定改变每个人的生活,宣告“旧生活已死”,“新常态”来到。 国家正发生骤变 但很多人都没发现,“新常态”的背后存在着潜在的危机——一直以来作为“主流”的民主正面临着被挑战、被质疑的危机,民主不再是完美的治国方案,它的缺点正一一披露于世人的面前。 如何佐证?许多原来以民主为主要政治体制的国家,实际上正在发生骤变。疫情期间,国家的领导人皆动用行政权,在这非常时期动用非常手段封锁边境;强制隔离并追踪受感染者,因为这可是涉及国家安全的重要大事。令人担忧的是,有人批评,实际上有一些政府正以此为藉口来夺取与疫情完全无关之权力——实质上完全不怀好意,为的是要“权”。 此外,这些政府并没有颁布额外的法令来说明目前所获得的权力是否有期限:很明显,政府无意放走他们手上所夺来的权力。这场疫情已经重新定义了社会的规范。匈牙利议会通过授权法案,使总理可进行无限期统治,对疫情管控消息採取极端的集中控制;以色列总理关闭法院,对公民开展侵入性监视;约旦、也门等国家开始禁止报纸的流通,只因他们认为“纸张可传播病毒”,但有人怀疑这是对于消息流通之控制……种种对于自由和民主的限制,“国安法事件”只是其中一例。 民主的疲弱无力 反观民主,在疫情期间,奉行民主制度的国家所交出的成绩单又如何呢?首当其冲的是美国,本为世界强国的它,反疫成绩单却是满江红。居家隔离命令一出,无数民众即上街抗议,只因为“人人生而平等”,而拥有上街的权益;带来的结果是确诊者数量直线上涨,情况日渐恶化。不仅仅是美国,英国、意大利等民主国家在抗疫过程中的不足,都一一展现“民主”被滥用的情形有多么可怕:民主“以民为主”,但若果这“民”不明智,就会将国家带往危险的境地。 无数的政客将政治课题玩弄于掌心间,贪污、腐败,仍旧充斥于政治体系内;无数民众往往选择出最令他们满意的领导人,但却不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好的上乘之选。民主的疲弱无力正展现在此。 民主面临极大危机 而现今,一场不请自来的疫情,是人民之公敌,却是独裁者之友。当民主的无能不断展现于世人面前之时;当各国忙于抑制疫情之时;当世界无多余能力关注别的事,独裁者正悄悄收回手上的权——极大的权力,因为目前的光景正是最佳时机! 在我们未反应过来,民主就面对着极大的危机了!但以目前的境况来看,有谁还有多余的精力关注此事?正如贼总在晚上悄然办案,独裁者也总在暗中夺权。《双城记》如是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认为,待新冠肺炎成为历史,遗留下来的“新常态”注定与我们原有的生活不同,世界历史的剧本,或许都将改写。而身在这剧本中的我们,不可不警醒。  “若要推翻民主,最好的方法就是与普通选民来一段五分钟的谈话。”——丘吉尔 现在就是跪下,向上仰望的时刻!

因规则受限不适砂州教会 卫理公会暂不申请开放聚会

报道 文:韵琴 砂拉越联合教会(The Association of Churches in Sarawak )属下各宗派教会,包括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经已在会议中取得共识,暂时不会向有关当局提出开放聚会所的申请。 吾会会长池金代牧师在受询时说,由于标准作业程序概述的规则受限,如教堂的人数最多可容纳30人等,对于砂拉越州各教会的情况来说,并不适用。因此,砂联合教会才做出如此决定。 据了解,民都鲁已获得批准在6月10日后开放的3个教会,并没有加入砂拉越联合教会。 自3月22日以来,吾会就一直在取得准证的情况下,在诗巫爱莲街福源堂进行直播,带领会友们进行线上主日崇拜。 “取得准证的条件是工作人员人数不可超过30人,并要向警察局呈交所有工作人员的基本资料、工作的时间表后,才可进行工作。” 池会长透露,本会在6月份将继续维持线上主日崇拜,但也鼓励各堂会各自开辟直播频道,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各自进行线上主日崇拜。

泗国会议员黄灵彪逐渐康复 感谢上帝唤醒医治

图:黄灵彪弟兄在医院和医护人员合影 因感染新冠肺炎而陷入昏达长达42天的泗里街区国会议员黄灵彪现已逐渐恢复健康,若情况良好可在近日内出院,他为此特别感谢上帝的拯救与医治。 他表示,“我昏迷了42天,很可能就再也醒不来;但上帝唤醒了我,祂拯救了我的生命,让我完全地苏醒。既没有全身瘫痪,也没有半身瘫痪。医生告诉我,在我昏迷时,全身器官一天比一天虚弱,最后连我的肾脏都丧失了功能。这段期间,我进行了8次的洗肾;但在我清醒之后,上帝医治了我,让我的肾脏功能也恢复了正常。哈利路亚,感谢赞美主,上帝的大能何其伟大呀!”(下附英文原稿) I was in  coma for 42 days. I would have been gone. God waked me up. He…

美中贸易战

经济趋势探讨 文:许道敏(诗巫福源堂)   美中关税僵局从2018年3月开始逐渐演变成贸易战。时至今日,这场贸易战不但升级,而且扩展至科技工艺业,甚至有可能延伸至金融领域。 若美中贸易全面开打,对全球经济的冲击相当大。 美中是全球第一及第二大经济体。贸易战肯定拖累这两个超级大国的成长,在连锁效应下,全球成长将跟着走下坡。 美国是全球的消费市场,而中国则是全球的工厂。这两个大国(一消费,—制造)是全球成长动力的来源;一旦全面冲突,对全球的影响可想而知。 美中贸易冲突是有原因的,这根源要从中国崛起成为大国谈起。 (一)中国开放改革 (1)1978年邓小平接过领导棒子,成为中国主席,邓小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带领经济走向改革开放,并资本化中国来加速发展。 邓小平推动的经济转型为中国经济成长奠下稳固基础。 邓小平开放改革,走现代化的经济转型模式,在经历22年后,中国逐步崛起,引起全球的注意。 (2)从2000年开始,中国迈入高速经济成长十年。这十年不但让中国走上国际经济强国舞台,同时全球也见证了“全球经济势力向东移”。 (3)2001年美国投行高盛的经济学家奥尼尔推出“金砖四国论”(BRIC)。“金论”预测全球经济强国排名版在未来30年将重新洗牌。目前7大工业国(G7、即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法国)大部分将在未来30年出局,由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取代。到时有资格留下的只有美国、日本及德国。 “金论”也同时预测中国或在30年内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金论”大胆的预测震撼全球! (4)从2000至2010年,“金论”大部分的预測都已实现——BRIC(尤其是中国)已强势崛起。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海啸后,西方富国集团经济势力加速滑落。这突显“全球经济势力向东移”,西方势力在转弱。 (5)2016年特朗普在总统竞选宣言中,打出“让美国再强大 MAGA”口号,并认为中国崛起是从美国赚取大量钱,而且中国许多政策(人民币汇率、政府补贴出口、智慧产权保护、工艺转移等)对美国极不公平。特朗普承诺若入主白宫,将对中国的进口货物征税30%。这反华策略非常受落,特朗普因此顺利中选。 (6)从2017年开始,特朗普逐步推动美对中进口征税;中国也予以反击,实施对美进口征税,中美名副其实进行贸易战。 (7)美中是全球第一及二大经济体;二大经济体展开贸易战正冲击全球经济。…

新冠肺炎瘟疫之反思(五):为何上帝容许病毒存在?

“世纪疫情颠覆全球”特辑 文:蒋祥平牧师 今天要和大家反思的题目是“为何上帝容许病毒存在?”,本人喜欢唐崇荣牧师/博士论新冠肺炎疫情讲道中对这问题简洁精辟的回答。他说,有一个孩子问:“为什么上帝创造这个病毒,使这么多人死?”他回答那个孩子:“上帝没有创造强盗、小偷,这些人小时候是很可爱的婴孩,但他们长大以后,罪恶进入他们的心,他们就改变了,变成抵挡上帝的人,变成小偷、强盗。我们认知上帝创造一切,却不知被造的一切因为罪的关系而有所改变,却把现象归罪于上帝。” 是的,我们不应当把坏的病毒怪罪于上帝,上帝起初造万物是好的,只是人犯罪后搅和了这可爱的世界。其实病毒也有好的病毒,只是“Virus”翻译成中文的时侯有个“毒”字,故给人错觉病毒都是坏的。病毒学家告诉我们,有的病毒帮助我们杀那些对我们身体内有害的细菌,例如:在我们肠胃里杀细菌的噬菌体(Bacteriophage)是好病毒。医学界里也发现,童年病毒的感染是不可或缺,确保了我们应有之免疫系统的建立。甚至人类吸入的氧气里,有部分是病毒惠予的,有报导称有百分之十的氧气来自病毒。可惜在万物叹息求存变异下,我们不幸地于2019年尾,遇上了可怕的新冠肺炎病毒。病毒在变异中伤害到人类,但是这不能全归咎于病毒,导因恐怕很高成份是与人类破坏生态有关,更是因为人类犯罪而把罪带入这世界所造成的。 那我们要问:掌管宇宙万物的永恒上帝是有能力消灭坏的病毒,但是祂为何从古至今仍然让坏的病毒存在于这世界上呢?从历史的反思与观察当前的疫情后,本人提出至少五个病毒存在的意义: 1.除去人的恶习 古今中外,瘟疫的发生,往往改变了人的恶习和邪恶。无论是鼠疫、流感、爱滋病或这次的新冠肺炎,皆改变了我们卫生的恶习。十九世纪初的霍乱,让人醒觉到要保护和重视干净的水源与环境;爱滋病,唤醒人类要关注健康的两性性关系。因着瘟疫,人类除去恶习。这样看来,这岂不是上帝透过非一般的疾病和病毒推动了社会进步的祝福吗?“瘟疫”二字在圣经中共出现了68次。详细研究,发现都是上帝用它来惩罚人的骄傲、叛逆和邪恶。例如:上帝借着瘟疫打击埃及法老王对弱势群体的欺压(出埃及记九1-6)。另,上帝也用瘟疫管教祂选民叛逆的罪(民数记廿五1-8)。意思是说:无论外族人或上帝的子民,在瘟疫面前人人平等,恶习和邪恶必须被对付!上帝没有认同坏的病毒,不过祂容许它的存在,自有祂的意义和目的。 2.唤醒人的优先次序 新冠肺炎病毒让我们再次反思生命的优先次序。病毒提醒我们:生命苦短,人生在世的目的不是只为物质而生活;病毒提醒我们,我们的社会已经变得物质至上,忘记了空气、健康、生命和灵魂诚可贵;病毒提醒我们,家庭是何等重要,我们需要的不只是房子而是一个完整有交流的家庭和亲情。 3.认识自己和别人 病毒还提醒我们,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伟大,或无论別人觉得你多么伟大,一个小小的病毒就能让整个世界停摆。病毒提醒我们,“自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我们可以选择合作分享、付出、互相支持,我们也可以选择自私、囤积和自顾自。人,只有在患难中见真情。病毒可以让我们看清自己和人类的渺小和人性丑陋的一面。 4.促进新思维 十四世纪的黑死病袭击欧洲后,人口剧烈下降,欧洲人不得不对外扩张寻求资源和劳动人口,这就促成了欧洲人大航海时代,发现新大陆的历史进程。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后,各国纷纷留意到公共卫生系统的重视和设立,各国意识到了全民与个体的健康是如何息息相关的,这无意中开启了各国关心全民保健福利的必要。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也加速了一些国家摆脱殖民主义的管辖,例如:英国殖民者在处理印度那场大流感时有管理过失,更加速了圣雄甘地鼓吹印度独立,夺回国家自尊的决心。那么,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又可能带来我们那些新思维、新生活的进程呢?敬候细察吧! 5.让大自然喘口气 新冠肺炎病毒爆发其间,即刻可以看到的贡献是:大自然终于可以喘口气了。首先是空气素质大大的改善,中国雾霾降了25-30%;西班牙馬德里、意大利的米兰和罗马三城的二氧化碳浓度比去年減少约45%;法国首都巴黎更大幅下降54%;印度新德里降了71%。印度北部的居民难得看到了30年没見过的喜馬拉雅山。北极最大的臭氧洞也罕见奇迹般于4月23日修复了。其次是陆地和海洋的噪音减到最低,让地球可安静一回。康奈尔大学的海洋噪声的学者表示,因为噪声减少,鲸鱼也自由自在地“唱歌”了。第三是城里的野生动物终于可以出来透透气,例如:智利城里出现了美洲狮,英国威尔士小镇的街上出现了野山羊以及日本京都奈良的小鹿出现在街上等。第四是水道恢复干净,意大利的威尼斯运河和世界上许多的河流河水碧蓝、清澈见底。第五是全球野味交易减少,一些的野生动物终于可逃过一劫了,它们会感谢病毒的。 将此次疫情归咎于病毒、想消灭新冠肺炎的当儿,我们真正该操心的应该是我们自己,更需要作出人类的自我反思。但愿您除去对上帝的误会,从疫情中学会一次珍贵的功课:向上帝感恩,归回上帝为人类早已预备好的祝福轨道。疫情的“学费”虽然昂贵了一些,但却能让我们抓稳了生命的方向,是超值,也非能用金钱可换取的! 上帝正等待您相信和皈依祂,您愿意吗?上帝必垂听您内心说“我愿意”的祷告。上帝赐福您,愿您平安!(视频:https://youtu.be/q3pEcep0584)

再久远前的1940年代 “日本手”时期的家庭礼拜

忆古思今 文:孟礼 说到“隔离”及“1979年代的严戒生活”,那是如今60岁左右人的集体回忆。对于80岁或更年长一辈而言,1940年代的“日本手”(福州话,意思是日本占领时期)时期,更是一段难忘的经历。 刘邦训是诗巫福州第二批移民中已故侨领刘家洙的幼子,今年93岁。他回忆表示,“日本手”时,他约十五、六岁,住在诗巫西岸下游的王士来住宅。而其父刘家洙曾被日军逮捕下狱,指控他参加筹赈会。 1945年,联军登陸,日本人急忙逃离的那段时间,治安不好,人心惶惶,很多住在市区的人民深感不安,就疏散到乡区亲友家暂住。由于刘氏家宅很大,因此当时在这间超过14个房间的大房子内,除了父母与家人,还有叔叔一家人;再加上从市区逃难而来的林开臻牧师合家、陈长兴合家、张大纲夫婦及其妹等家人。一时间,数十人挤在一个屋簷下,好不热鬧。刘氏幼年所住的房子是1927年完成的,并曾充作中国前来新客暂居的落脚处。 刘邦训太太陈晶如女士(今89岁)称,日战时期,她己十二、三岁了,多少有些印象。她记得,日本占领初期教堂聚会被迫停止,当初身为牧师的父亲陈修齐就带领一家人在家中举行家庭礼拜(当时家族庞大,人数众多)。 不过,由于日本人对诗巫的掌控相对较松,在24甲的雲南码头虽有几个士兵驻扎,但听说是台湾籍雇用兵,会讲华语,与当地人也较熟絡,所以教堂也能照常聚会。在码头驻扎的日本兵哥,主要是检查上下游的船只;当时很多人在下游种稻,收成时收割后,划船经过该码头,都需抽拿出若干给日本兵。 当时让晶如印象深刻的是,因为她与哥姐都是少年人,可参与种田,对他们来说很是艰辛。后来,日本人征男丁去建造诗巫机场,陈修齐牧师因为儿子身体虛弱,女婿又生病,因此自愿前去做工。到工地时,当地华人工头还说了句:“怎么年轻人不来,来了一个老头子?!”。当时陈修齐约45岁,在负责一期工作后,就回家休息了。 此一时,彼一时,虽然隔离及行动管制的缘由各有不同,但都面对类似的处境——人们的生活中不再那么自由。今天,因新冠病毒疫情席捲全球,各地封城锁国,不免让老一辈地让人想起往事种种……

线上奉献?

特稿 文:卢臻长(诗巫卫理神学院讲师)   新冠疫情期间,在行管令下,教会集体礼拜只能在线上进行。在线上敬拜时,教会采用两种的方式奉献:第一是建议信徒以线上转账或电子钱包的方式奉献;第二则是请信徒把奉献收集,等恢复实体敬拜时,把钱带到教会奉献。 为何奉献? 历代志上二十九章11节宣告“天上地下的一切都是祢(上帝)的”,同时在14节也表达“因为万物都从祢(上帝)而来,我们把从祢(上帝)的手得来的献给祢(上帝)。”这提醒我们,我们所拥有的虽是个人劳力得来,但因天上地下的一切都是属于上帝的;因此,将所得的部分奉献给主是理所当然的。这是我们的本分,也是许多教会在主日奉献时的宣告。当我们承认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和一切美物的赏赐者时,即宣认上帝是至高的主,一切都在祂的掌管之下。 奉献亦是我们感谢上帝赐予我们生命中丰盛的恩典与福气。奉献与旧约时代的“感谢祭”相似,目的是敬拜者对意想不到的恩惠表达对上帝的感激。在新约,耶稣为我们献上己身成为赎罪祭,取代了人的献祭。因此,今天我们除了以金钱来回应上帝的恩典与祂的赐福之外,我们也被呼吁要将自己当作活祭献给主,一生爱主、事奉主。 奉献的方式与心态 奉献是基督教敬拜的行动之一。主日礼拜时,招待员接收信徒的奉献之后,全体起立唱诗宣告万物从主而来,我们把从主而来的献给主。有些人可能质疑,是不是必须要经过这礼仪才是真实的奉献呢?若是以线上转账或电子钱包奉献可行吗? 礼拜堂是基督徒集体敬拜上帝的空间,是延续旧约圣殿敬拜的传统,这空间让信徒在每主日特定的时间聚集一起敬拜上帝。耶稣在约翰福音第四章将敬拜提升至另一个层面。耶稣说:“……时候将到,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约四21)这表示敬拜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敬拜上帝。耶稣继续说:“……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祂……。上帝是个灵,所以拜祂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祂。”(约四23-24)这提醒我们,敬拜是透过耶稣基督,并在圣灵的引导下以真挚的情感与悟性来敬拜上帝。 再者,我们相信宇宙是上帝创造的,因此,不但所有的空间都是属于上帝,祂也存在每个空间。因此,不论在礼拜堂或在家里以网络敬拜,在礼拜堂奉献或是透过线上奉献,上帝都临在我们当中。只要我们以心灵和诚实敬拜,甘心乐意地奉献(林后九7),就是合神心意的敬拜与奉献,必蒙上帝悦纳。至于线上奉献后个人所得到的回扣,个人可依圣灵的感动来处理。同时,当我们在线上奉献时,我们可以如此祷告:        “恩典的上帝,万物的主宰,         感谢祢赐恩、保护我,我愿献上所得的部分金钱,         使祢的家有粮,教会的事工得以继续推展。         奉耶稣基督的名感谢。阿们。” 结语:   在这疫情期间,牧者及教会领袖非常关注信徒们的奉献会否因疫情和没有实体的敬拜而减少。愿创造宇宙万物的上帝继续赐福祂的子民,让大家继续有稳定的收入,且愿意因上帝丰盛的恩典而多多奉献,使上帝的家有粮。奉献是敬拜的行动之一,我们可以在主日礼拜时献上我们的奉献,亦可以选择线上转账(尤其是大数目)的方式奉献。

年会社关部捐助善款逾70万

报道 文/韵琴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当前,关怀社会需要不落人后,年会社会关怀部总共捐助善款逾70万令吉,除助中国武汉抗疫之外,亦支援我国前线医护人员,以及救济全砂11个教区的日薪家庭和贫困家庭。过后,更拨款柬埔寨卫理公会临时年议会,相助抗疫之用。 对此,社会关怀部亦感激吾会会友对武汉疫情的支持,共筹得武汉新冠救援款RM328000交付Crest,并于2020-2-26交讫。 同时,该部与西马MCRD配合济助社会和支援医护人员,亦透过MCRD购买PPEs(防护医疗用品),以支援医院,耗资22万令吉。 另一方面,各教区在救济日薪家庭和贫困家庭也不遗餘力,该部也于4月1日拨款给11个教区各RM10,000.00, 共RM110,000.00(马币十一万元),作为救济贫苦家庭之用。 此外,该部亦在第二次会议通过拨款RM5000给予柬埔寨卫理公会临时年议会,作为新冠肺炎救济之用。 该部主席黄敬胜牧师向全砂11个教区社会关怀执行会的弟兄姐妹,表示万二分之谢意。因为他们出钱出力,为此事工付出百分之百的心力,甚至是不顾自身安危,无惧病毒的肆虐,自动自发地组织队伍,分头进行购买、安排与分发救济品等工作,只因耶稣基督曾经说过的:“……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马太福音25章40节)

我们爱上了家庭祭坛

家庭月特辑:爱我们的家 文:林赛妃(民都鲁恩光堂) 除了工作或孩子学习及睡觉各8小时外,其他时间大概都是与孩子形影不离啊!因为先生上夜班的关系,每个晚上(除了星期五参与初成)从7:30点半到9:30点半,是我这母亲与四个孩子一起在书桌上的美好时光。 为什么美好?因为爱——我们爱因神先爱我们,祂差派独生爱子耶稣基督道成肉身,降卑为人,牺牲生命拯救我们这些罪人;所以我岂可白占地土,辜负主恩,我更愿意把基督牺牲的爱传承,培育敬虔的下一代(上帝托付的产业)。 每个夜幕低垂时刻,我们用半小时轮流祷告、读经、分享,彼此代祷,背诵经文,采用的材料除了圣经,还有家庭崇拜手册、书籍(如《读经乐》等),我就这样陪他们度过了童年。我希望,日以继夜规律地学习上帝的话语,亲近上帝是他们终身难以忘怀的属灵回忆,盼望他们生命中的属灵教育能让他们无论何处去,无论何境况,都带着主耶稣复活的力量。 即使多少次感到无力向前,但在一次次辽望浩瀚星空,深觉“自己太渺小,上帝真伟大”之时,再次坚定我:我们岂可放弃认识祢,经历祢。一次又一次,圣灵让我从心得力,重新立约,带着孩子一起锲而不舍地固定与上帝约会(真是好得无比呀!) 让真理在他们的世界说话 在孩子们进入青春期,开始有各自独立灵修的时段后,再加上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家庭群组就此诞生了。我们常在群组中发问有关圣经难解之处,尤其是一家之主的爸爸,借由读经心得常让孩子们脑力激荡,思想经文的深奥意义。我们也常一起讨论时事动态、社会课题,一起分享上帝的话语,一起祷告(例如:为时事、武汉疫情、国家选举、病痛中的人祷告等)。因为上帝,我们的生命合而为一连在一起,如此美好。 马来西亚卫理公会推动“以萨迦守望者”(Issachar Watchmen Methodist Prayer)代祷,而我们一家在2019年和2020年就认领30分钟的祷告时段,成为代祷勇士。我和家人在每周四固定时间(9:30 pm -10:00pm)灵修祷告时,都会特别为世界、马来西亚、社会、教会、家人和自己祷告。我们带领孩子与上帝连线,让真理在他们的世界说话。 亲爱的父母们,你了解家中少年人的心思吗?你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吗?你的少年孩子愿意敞开心门与你分享一切喜怒哀乐吗?他们对未来有何憧憬、渴望?他们心中有何茫然?您都了解吗?或是,作为父母,您想过:自己可以给孩子什么呢?是物质需要和享乐?是满脑袋的知识?是让他们成为循规蹈矩的好孩子?还是其他什么呢? 创一27-28:“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祂的形象造男造女。上帝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所以,我们的孩子是照着上帝的形象所造,特别珍贵。 父母们,不要让我们的孩子被世界吞没,要帮助他们,恢复上帝造我们原有的华美尊荣的形象,荣耀主名。您愿意为您的下一代,多花时间陪伴了解他们,深入他们的生命;更固定带领他们自小认识上帝,认识真理,遵行祂的道,好让他们未来能走在上帝的心意中吗?父母们,这是您可以给孩子们的,就从今天就开始吧!

年会社关部筹募拨款救济 助学毕理社工课程修读者

报道 整理/韵琴 社会关怀部感激吾会会友对武汉疫情的支持,共筹得武汉新冠救援款RM328000交付Crest,并于2020年2月26日交讫。 同时,该部与西马MCRD配合济助社会和支援医护人员,亦透过MCRD购买PPEs(防护医疗用品),以支援医院,耗资22万令吉。 另一方面,各教区在救济日薪家庭和贫困家庭也不遗余力,该部也于4月1日拨款给11个教区各RM10,000.00,共RM110,000.00(马币十一万元),作为救济贫苦家庭之用。 该部亦在第二次会议通过拨款RM5000给予柬埔寨卫理公会临时年议会,作为新冠肺炎救济之用。 提供助学金予社工课程修读者 此外,年会基督徒社会关怀部鼓励会友修读毕理学院开办的社工课程,并议决有条件地每年给予修读者RM2500的助学金。同时,年会社关部鼓励教区、牧区聘请社工,以便更有效率的进行社关工作和服务。 有意申请者必须有堂会牧师/传道推荐,并在结业后,必须成为牧区堂会或教区的社工至少3年。 社会关怀主日采用重点式奉献 另一方面,为了更有针对性,再加上收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度社会关怀主日的奉献势必减少;为此,该部希望各教区采用重点式奉献: 残障关怀组:目标马币15万 凯胜之家:目标马币8万 (3)以琳女子戒毒中心:目标马币7万 (4)牧区堂会社会救济款。 (1)至(3)目标总数为马币30万,需要缴交年会社会关怀部;(4)则留在牧区堂会备为救济之用。上述为年会基督徒社会关怀部于5月19日进行2020年第二次会议后的议决。

离题

“世纪疫情颠覆全球”特辑 MCO下的牧人心路历程 文:刘立伟(古晋三一堂助理传道) 离题,是写作文的惨剧,无论花了多少努力,离题了就没有任何分数回报。 作为年轻人,牧养着年轻人,过程中发现的确有一些“有心无力”的现象,就是许多年轻人的教会生活在崩塌中。更糟糕的是,这不单是某个堂会的境况,而是已成了基督教圈子中的普遍问题。 某个晚上,我和未婚妻视讯时谈起此事,她顺道说起自己在新加坡的一些同学和朋友,在步入社会后就不再参与教会生活;不仅如此,与他们谈起教会,听到的更是百般抱怨。我就想,怎么会这样呢?过去曾问过一些年轻人:为何不来教会或参与团契和祷告会等,得来的答案离不开一个字——忙。工作的忙工作,读书的忙课业。 我想,这段时间,新冠肺炎和行动管制可把这些理由都“踢走”了;谁知,在大家几乎把“教堂”都搬上网络后,参与人的还是那几个。 耶稣成了配角 我回想过去许多年,从青少年的见证中听到和读到的故事,蓦然发现,原来是“离题”了! 许多见证的潜主题,其实是“友情”,是“节目”,更包括“身份”——因为认识许多朋友;和团契中的人相处得好,所以参加团契;因为团契的节目精彩,有游戏、有吃喝,所以来到团契;因为被选上担任职员,所以学习许多知识和处事技巧,所以团契真好…… 在这些故事中,耶稣基督成了配角,有时甚至消失不见。想到这里,也难怪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都不再有任何动力走进教堂,因为过去的那些友情、节目和身份都因为时间、地点或是环境而不复存在。既然如此,该上哪去找“羊毛”呢? 对团契的错误期待 再仔细想想,原来“离题”的不是那些见证,而是牧养模式。我也在青少年团契中长大,无论是作为一名契友或牧者,都见证团契的事工重点离不开“关系”和“节目”。为什么?就是因为节目能吸引新朋友,关系能把人留下来。更糟糕的是,我们就这样误以为来到团契的人,自然而然会和耶稣基督产生关系。 是我多想了,还是真的“离题”了?脑中就浮现一些常听见的问题——“可以不要那么常(办)查经会吗?”、“可以想一想更创意的节目吗?”、“点心可以吃好一些吗?”……当然,这些都不是问题,查经会以外可以有其他聚会,节目当然可以发挥创意,点心美味一些也是皆大欢喜。问题就出在背后的意指,是要以“关系”和“节目”把人留下。“离题”了,人还留得住吗? 某个星期六早晨,和青团的职员一同灵修后,有位弟兄表达了相同的愁与忧。娓娓道来:“一个人若和上帝没什么关系,自然就不会怎么想来礼拜堂。”这句话,直戳重点。礼拜堂的各样聚会,无非是要带领人信靠耶稣基督,亲近天父上帝。既然如此,吸引人来的就必须是耶稣基督,是上帝的话,而非其他。 我走进“乌托邦”,看着一群又一群年轻人因为亲近神而委身地参与,渴慕认识神而聆听和讨论神的话,因为深体会耶稣基督的爱而爱人,真是太美。那个早晨,一伙人决定不再盲目以“关系”和“节目”满足大家对团契的错误期待。 晚上,把这些话都跟上帝说了一遍,庆幸的是,对祂而言,可无所谓的“乌托邦”,因为在祂凡事都能。

卫斯理更新主日崇拜 池金代:经过试炼将得大荣耀

主日证道 整理/韵琴 世上有苦难,人们每天都会面对试炼,甚至负上重压,但只要经过试炼与重压,即可得到大喜乐、大信心与大荣耀。 5月24日是吾会会祖卫斯理约翰生命得到更新的纪念日,而今日的主日崇拜亦被定为“卫斯理更新主日崇拜”,会长池金代牧师以“试炼中被重压”为题提醒会众,纵然处于试炼中,但这些试炼都是短暂的,并有上帝一直同在。一旦经过试炼,等主耶稣再来时,就会得大荣耀,且不是短暂而是永恒的。 荣耀上帝首先要圣洁 “因此,你们是大有喜乐;但如今,在百般的试炼中暂时忧愁,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着称赞、荣耀、尊贵。”(彼得前书一章6-7节) 池会长引用了上述经文为今日的证道经文,并提醒会众,在救恩里有大喜乐,在试炼中显大信心,主再来时得大荣耀。 卫斯理约翰强调,救恩的两大果子就是圣洁和喜乐(holy and happy)。“荣耀上帝首先就是要圣洁,但我们有喜乐吗?” 池牧师以查尔斯卫斯理为例,查尔斯在一生中创作了上千首的诗歌,因为他的生命受到了感动与更新,从而感受到大喜乐。因此,若要得到大喜乐,正处于试炼中的我们若要得到大喜乐,就必须依靠耶稣的圣名,信靠祂才可得到。 同时,通过试炼需要信心,经过试炼的信心,将会有所增强,更显为大。“在疫情当下,你们可能会面对各种压力,学业、家庭、健康等等,但这些只是暂时的,要凭着信心过我们每一天的生活。” 卫斯理强调,当信徒的信心更纯真、坚固与增长,他们的盼望也增长,对上帝的感恩及对人的善意(即爱神爱人的心)也增长。我们变得越来越谦卑与圣洁。这样的生命和表现通常会成为别人的榜样,让人们看见一个在风暴、忧伤、疾病和伤痛中,仍然平静安稳、坚强、喜乐、善良、有美德,成长的生命。 百般试炼都是短暂的 最后,池牧师认为,现在百般的试炼都是短暂的,当主耶稣再来时,经过了试炼即可得大荣耀。 卫斯理约翰说,有信、有望、有爱、圣洁的基督徒,将得着“从上帝自己而来的称赞”、“由伟大的审判者赐给所有忍耐到底之基督徒的荣耀”、“从他人和天使来的尊重”。 因为马太福音十六27指出:“人子将要在他父的荣耀中,与祂的天使们一起来临。那时候,祂要按照各人的所作所为回报每个人。”还有,哥林多后书四17说:“原来我们这暂时、轻微的患唯,正为我们带来极重无比、永恒的荣耀。 三个不同版圣经的罗马书八章18节更有相同的诠释: “我想,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和合本); “我认为现在所受的痛苦与将来要显给我们的荣耀相比,简直微不足道。”(当代译本);…

天堂好玩吗? 林忠诚:唯信主耶稣才能进天堂

报道:韵琴 天堂好玩吗?林忠诚牧师认为,人们应该关心的,不是天堂到底好不好玩,而是自己有没有能够进入天堂的确据。 5月21日是耶稣升天节,吾会诗巫北教区进行了一场升天节线上联合崇拜,并由林忠诚牧师以“天堂好玩吗?”为题,带领会众了解天堂的美好。 上帝同在就是美好 林牧师说,天堂是无忧无虑且美好更新的,这个“新”是指从来没有‘用过’的,而且是完全新的。就如启示录廿一章4节所说的,“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 “因为即使我们面对苦难,有上帝的同在就是美好的,不是到了天堂才会美好,而是在信主后,有了主的同在即是美好。” 而我们要如何才能尝到天堂的滋味呢?又要如何才能过上有着天堂滋味的生活呢?林牧师提出要相爱与分担。“爱一个可爱的人很容易,但这里指的‘相爱’是要去爱一个不可爱的人,甚至是你的仇敌;而分担则是要帮助他人分担重担。” 然而,无论你在相爱与分担上做得多么好,但最重要的确据还是先要悔改信主,才能进入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