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总966期

两个情人 pg.24-25

两个情人 信仰彳亍 文/ 刘海莲 我不是在写小说。第一次写,写没有童年稚味晦暝的童年。 大哥去世四年多了。要写那一些年岁,需要勇气,去坦荡一切曾经以及至今遮盖密封得不为人知的;需要勇敢,去承担一无所知变成众所周知的背后指点或猜想,甚至喧嚣的同情。这一些,加起来,都是无可名状的压力重量与脆弱。 对于那个晦暗的童年时代、一些人事,我一直不敢动笔。岂不敢动笔,我甚至不敢逼视,不敢谛听。这样的对比,是因为目前的平澹平居生活犹如科技火车稳妥碾过轨道,嵌合得无缝滑落。在这种平静的幸福里,往回头看往昔的脱落跌宕,会是一种自讨苦吃的刁虐。 但有时候,一阵熟悉的气息,相若的旁人对白,或是一个颓然老去的生命,三下两下就能引领我像一匹发疯般的纵马狂奔虚拟一番旧时的空间,我甚至怀疑那些日子是否真的存在过。 诚然更多的时候,我以内在的诚实安定去逾越动荡童年的灰暗。说实话,自己还是很难故作清高,必须承认,着实没有坦荡的勇气把那些日子巨细无遗地张扬在阳光底下,人前人后。 信耶稣以后,我能于完全真诚的滂沱泪雨里,祷告里和耶稣尽诉衷情,为那具体逝去的幼年岁月和晦暗的童稚,哭得抽象又哭得淋漓尽致。因为祂是我可以不拘尊严不设底线心灵敞开彻底的信任情人。猛然憬悟,在祂的爱情里,生命里极度的卑微、阴暗可以转化成极度的珍贵与光澈。 因为拥有这一份爱,我走过极深的粗暴江河。 童年的双亲,为胶园,为杨桃园,离家时星月满天,回家时星月也满天。中间的白昼,屋里屋外,少年的大哥、二哥粗糙地掌权治家。粗拙地在灶上炒沟边采摘的蕹菜或土埂上的番薯叶让年幼的裹腹;粗谩地斥喝其他幼小者递柴洁污的帮忙,粗夯怠慢了,忤逆了,换来的是一轮粗暴,重则乱柴鞭身,轻则劲指掐颊。流血了,窜逃几条街,找跌打馆内行医的外公敷药;热颊痛出血丝了,粗剌剌浸湿碾破几颗水粉涂抹,凉快后强迫冷静隐藏怨懑,趴在粗质的木桌没有眼泪安静完成功课,或继续听命于其它家事的吩咐。 于我,稚龄阶段心灵肉体上遭遇最大的粗风暴雨,是自己的身体几番承载另一具无知鲁莽血气掌权的肉体粗暴对待了……(请允许我以无言无字在这里止住,因为再多的描述,恐怕也只是驮重当年那颗无知、粗拙的少年心的愧疚。) 长大以后,用虚拟用记忆再走童年拾柴的泥泞路,高低不平,走着走着仿佛也走到了尽头了,我都会在这条路上大哭,走一路哭一路。荒草野地间谁也没有听见,我只哭给自己听。也许,潜意识里想哭够想哭回那些年斑斑疮痍心灵里强抑的泪水。 初信以后独自负笈宝岛,举目无亲的关系里,耶稣和伤痕累累的我作最亲密最信任的对话,近乎一种情人相识相交的相处模式。人海中书海里单独面对未来茫然里,我和祂最相近最相亲。有一天,祂告诉我:“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立时,这股“新”的力量哗哗注入我心底,我断堤般地哭,那滂沱的眼泪,不再为亲情的伤害而洒;不再为囤积多年的羞辱、怨恨而流,只是献给一具重新美好而又恢复完全的生命。那一刻耶稣医治、更新的爱荡涤萦绕着我,久久不去……这一次,同样哭得尽致淋漓,但不再抽象,是具体地哭一种释放的自由;哭一种狂喜心态真诚面对的勇敢;哭一种超越过去缺憾的圆满;哭一种尝甜蜜爱情的激动。祂的话语,使我从伤害怨恨的俘虏里劫后重生。 大学毕业,我和男友情人甜蜜回到家乡组织属于我们的家庭。一天,大哥唤我进入他的房子商洽家事的决定。家事定夺完毕,大哥在属于我俩兄妹无法对话的话题里寻找允许宽宥对话的可能。 他怔怔睁着我,两片薄唇颤栗得厉害,眼里溢着这十余载深深厚重的忏悔的愧疚和羞赧,嗫嚅得一句话一粒字也挤不出来。我听见圣灵在我里面说话:“饶恕他,他所做的他不知道……”于是,我伸出双手,眸子平静地摇晃大哥的双臂:“你要说从前的事吗?不说了……耶稣爱我,爱你,在耶稣里,旧事已过去,都变成新的了……” 大哥被宽宥的泪水摇晃落到我的手背。我震惊……那是被撒旦俘虏、羞辱、控告多年终于得着释放的自由眼泪。推门而出,我哭倒在男友情人接纳的怀里,公园里,他的安慰和我先前的安慰话语一样:“……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唯一的受害者,但大哥眼眶里泅着长年精神肉体上痛苦无告的耻疚,读懂了,即能读出一种属灵里被仇敌以惭疚、羞辱完全辖制完全失去自由的没顶苦痛……哥哥何尝不是受害者呵?…

赤足看世界 pg.22-23

赤足看世界 心乡处处 文/ 陈心洁 过了春节、元宵,自觉该停顿下,整理些思绪。为新学期打拼前,拾取些零碎的回忆留给自己。 今年的春节很特别,我们家第一次接待了“无血缘关系”的朋友来一起过年。当西班牙的揹包客,遇到武汉来的中国朋友时,我们的交谈顿时有点好玩。从英语到中文,到福州话,闹出不少翻译上的笑点。 这些“国际友人”都为我们的春节添上不少的色彩,让我们的家庭学习不同的文化,并彼此接纳的功课。这期间,自己又顿时感觉苍老了两岁,除了过年后长的岁数,还有除夕夜的庆生。就像还原到现实的自己,当身边没有一群90后的孩子在活蹦乱跳时,镜中的自己就是那个时不待我的“大姐模样”。 两年不见的小妹,游历列国后终于回家过年。有她和两个小姪子的存在,我的内向个性,就更显沉静了。“大姐一向是家里最安静的”,不仅小妹这样说,我自己也越发觉得自己“不正常”。为什么这么安静呢?是这些年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吗?还是生性如此?有点难说,也懒得去回忆。 反正去到哪儿,都过着“古墓派”的生活。尤其这次寒假是从去年十一月份就开始期盼的“休息”,所以一回到家就沉浸在书和电影的世界,尽量饱足那荒芜已久的精神世界。至今, 看了十二部电影,十本闲书,找回了心中的平衡点和幸福感。平日有家人的陪伴,还有母亲的“喂食”,外在资源是绝不缺乏。惟有自己内心的需要,是别人无法满足的,只有靠着与上帝的对话,才能找到平和。 来自彝良的求助短信就在大家都兴高彩烈地过节时,大年初八,收到来自云南彝良的一个求助短信――一个我们长期关注的受灾家庭出事了。孩子的父亲为了还房子重建的债务,携着妻子和小孩到福建漳州去打工。大年初二,他不明原因地在路边昏倒,脑出血,所幸被发现送往医院急救,目前由哥哥和嫂子陪伴。在老家的爷爷奶奶到处借钱给他治病,急了好几天,王老师才向我们求助。 从初二到初八,很难想象,这一家人是怎么过的。只能说,从初八到初十三,这几天,我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微信群上召开了紧急的赤足会议,调动了所有可运用的内外部资源。很感恩的是,一名法大的毕业生SP 在漳州工作,马上就回应了我们的需要,偕朋友们前往医院探视这位受伤的父亲,并代我们需中送炭,给我们回馈一线的消息。 这间中还有黑龙江的一位好友FL,帮忙打款,吉林的学生WH 致电关心病患的家人…… 而我除了守在微信边,似乎什么也做不了。这种“干着急”的等待,说好听是一种修炼,难听点就是种煎熬;与其说我在“沉默”,不如说我在“等待”和“默祷”。 终于, 奇迹出现了, 那名父亲的脑积血消退得比预期的快,不用再花钱动手术,并很快就可以出院了!再次印证了自己这几年学习到的助人原则――对于在病榻上的苦人,“人到与心到”( 心灵关怀),有时真的比“钱到和医生到”(…

天父是阳光 pg.21

天父是阳光 函塑人生 文/ 林依君 读锡安函授对我来说,非常多的益处和许许多多的好处。 读锡安函授可助我理解圣经里经文,也可助我灵命成长。老师为了鼓励我,还送了我一本很有意义的书――《由初信到成长》。我看了好多遍了,每一次读完之后,我都非常喜乐,很有满足感,很感恩,有幸能读到这本“绝世好书”。 这本书带给我的不只是乐趣,更可助我灵命成长。此外,另外的三本书是向函校借读的,即《重生真义》、《信徒针砭》、《追求圣洁》;也是锡安函授初级科的作业。 我非常有幸能读到这几本生动、有趣、令人感到愉悦的书,内容丰富。我从未看过,我第一次获得最多的知识,也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这几本书让我获益不浅呀!总之,锡安函授不只助我一个人灵命成长,也帮助过许许多多的人灵命成长。 在锡安函授课程,我学到许多优雅的句子,都是非常吸引人的句子。四个学期读了《马太福音》、《约翰福音》、《使徒行传》及《罗马书》,我学到了如何培养德行,写祷告文,如何为主耶稣基督传福音、作见证。在我长大后,我想亲自出版一本书或传福音,让许多人都能有机会去认识主耶稣,得着永生的福气。 我最喜爱的花儿是太阳花,我觉得自己就是太阳花,天父就是阳光,我天天都面对着太阳,因为阳光赐给了我无限的温暖。 (編按:来自爱民堂的六年级生林依君在母亲鼓励之下,于去年就完成了锡安初级科课程。盼弟兄姐妹向这位小学生看齐,多多利用锡安课程,充实自己,生命得着造就。在此也顺便介绍上网免费课程:www.sarawakmethodist.org/zionbcs)

祢施恩,祢帮助!pg.20-21

祢施恩,祢帮助! 彩虹见证 文/ 陈晓慧 以斯拉,愿耶和华施恩帮助你;圣翊,愿至圣者的帮助临到你。 以斯拉(Ezra) 和圣翊都是我和外子给初生宝宝取的名字,语意离不开“帮助”二字,因为我俩甚愿上帝的帮助常与圣翊同在;而上帝也的的确确,真真实实地从圣翊存在的那一刻就与他同在。 那个当初在荧幕上的小黑点,那个当初在我肚子里翻滚乱动的胎儿,那个当初在大医院里度过了三个星期让我揪心的小娃,如今在我面前活蹦乱跳,咿呀咿呀地说着我偶尔听得懂的词汇,不时还会亲我,双手合十作势祷告。我能不感恩吗? 圣翊在我们万分期待之下呱呱落地。甫出世的第二天,来不及带他回家,便因为动脉导管未闭的关系,被送进了大医院。原本以为打完消炎针就可出院,谁知入院的第三个晚上,圣翊开始发烧,并被诊断得了脑膜炎。我极希望那不过是场噩梦,一觉醒来,我便可以看见小娃安然地睡在为他预备的小床上。 我无法停止质问上帝,为什么是我的孩子?那么小那么脆弱的娃娃,被插了好几条的针管,护士不时就来抽血,圣翊的手背脚背满了瘀青,针孔清晰可见。每回抱他,我的眼泪总是止不住地掉下来。医生安慰我说:“没关系的,宝宝还小,他不会记得这些疼痛的。” 是的,宝宝不会记得,那触目惊心的针孔也早已不复存在;但是那扎心的痛,我到今天不是不记得,是根本忘不了!亲亲我的宝贝,妈妈多么愿意为你承担这一切。对于无奈,我从此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我的家,其实距离医院不过五分钟的车程,那么近,却又远得我回不了。 我无法想像没有主耶稣的生命会是怎样。我会是在医院里崩溃的其中一位母亲吗?人说“为母则强”,我说我的力量因主耶稣而强大。产后住院,亲自照顾病恹恹的娃娃,每天两三小时的睡眠,每天看着娃娃受苦,其实已经心力交瘁。我不是不疲累,不是没有软弱,而是在患难中,上帝的恩典够我用!丈夫自是精神支柱,牧者弟兄姐妹的祷告,鼓励也功不可没。上帝差派了许多天使,用祷告托住我们,祂透过许多声音告诉我不要怕,只要信,祂必不撇下我,也不丢弃我。 住院的那三个星期,圣翊一直表现勇敢,打针抽血都不怎么哭闹,面色也一天比一天好看,几天的时间就摆脱了氧气管,就因着他的勇敢,我才能坚强。圣翊为什么能勇敢?我为什么能坚强?这都是祷告的力量! 自怀孕起,我就天天读的诗篇二十三,老早就已背得滚瓜烂熟,住院的期间我不时就在圣翊耳边念给他听,我不确定他有否听到;但每念一次,我的心情就平复一次,越来越能坦然地面对一切。果真是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祢与我同在,祢的杖祢的竿都安慰我”!学习交托,学习仰望依靠神,成了我在医院最大的功课! 这样子的一个事故,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小信:在医院我害怕失去他,出院后我担心他生理的发展。他耳朵可有受到影响?已经三个月了,怎么还不会翻身?要学坐了,他可有问题?他的智力可还正常?我祷告交托上帝,却又把担子拿回来自己背,觉得压力极了! 随着时间流逝,上帝亲自安抚了我的心,祂清楚地告诉我,抓住祂的应许,耐心等候,必要欢呼!当圣翊被突如其来的声音惊醒时,我心中有说不出的感恩:上帝啊,谢谢祢,圣翊他听得到! 四个多月的他刚学会翻身便会爬,八个月时学坐,十一个月时就已经会走路了!检查后,医生说圣翊发展良好,一年过后若是确定无碍就无需再回医院追踪。哈利路亚!我同事称圣翊为“miracle baby”(奇迹宝宝),多贴切的一个形容啊!在圣翊身上,我看见了上帝的大能信实,祂彰显了祂的荣耀,圣翊的的确确是一个奇迹宝宝! 感谢上帝,一宿虽有哭泣,早晨必要欢呼!我经历了情感上的最软弱,亦经历了意志上的最坚强;经历了我的无能为力,也经历了上帝的大有能力!不论遇到再大的困难,因着主的应许,我仍是有盼望的人。待圣翊懂事之后,我要告诉他,上帝是如何以厚恩待他,如何带领他走过死荫幽谷。愿圣翊一生依靠仰望那施恩帮助他的上帝,阿们!

母亲的白切鸡 pg.20

母亲的白切鸡 有你相伴 文/ 陈倩明 从小听母亲说,当她怀我的时候,她最想吃的是“白切鸡”(白切鸡是香港的叫法,本地叫“白斩鸡”吧)。也许是这个原因,家里每逢过年过节,母亲总会蒸一只大肥鸡,而我也最钟爱这道母亲亲手做的菜肴。 自己当了妈妈以后,也尝试去做,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学不像。还好外子和孩子们对这个不太会做饭的女人要求不高,好与不好吃,他们全都愿意接受。 悠悠岁月,我对白切鸡的情怀开始淡薄,渐渐爱上了马来西亚的美食,也爱上了这里的过年气氛。前年心血来潮,想回味一下童年在香港过年的滋味,跟外子说,他也一口答应,就帮我上网找机票。 于是,少小离家的我,竟然到了去年(2013 年)才第一次回娘家过年。 然而,童年的回忆已经很模糊,毕竟自己长大了,也长期生活在外头,家里的哥哥们也有自己的事业家庭,不可能再像以前小孩子的时候,穿着新衣,跟爸妈拜年。人事几番新,自己变了,地方也变了。香港流动人口动辄上百万,在新春期间,本土人能够跑的都跑去外国避年,换来很多内地的游客。 不过,也有一些很特别的经历,是小时候一直想去却不能的,如今却能跟外子和儿子去体会,如:除夕夜看花市,与三十多万人一起看烟花。虽然好像都在看人,但感觉上完成了儿时的愿望,也算拾回一些些的回忆。 当然还有母亲所预备的各种美味佳肴,嘴巴都没有机会停下,只要在家里吃饭,就会有我最爱吃的白切鸡。 我想我是乐疯了,没有想过为什么鸡总是吃不完的,直到我们要离开的前一个晚上,父亲不经意的说出来。原来母亲一共预备了五几鸡,还有不知道多少盘的芋头糕和萝卜糕。这都是我儿时很爱的东西。我停时语塞,心仿佛被扎了一针,为着自己带给父母亲如此多的辛劳而感到抱歉;只想到自己的快乐,忘了老人家的辛苦! 原来我们都在缅怀,我要寻找童年幸福的味蕾,母亲也在回忆着我们小时候的日子。 爱就纠结在共同的记忆中!

新福源堂卫理幼稚园西加短宣 pg.18-19

印尼西加短宣去 宣教的脚 应印尼以马内利堂差传组与教育组邀请,年会教育部属下新福源堂卫理幼稚园的五位老师及两位弟兄带着众人的祝福,于2013 年3 月22 日,战战兢兢地踏上教育短宣之路,到印尼西加的Sg.Pinyuh 及Singkawang Kopisan 的卫理幼稚园做幼教老师培训工作,把自己献上让主使用。一行人更以“施比为受更为有福”的心去互相学习,也期待在不同国家,不同的生活环境及文化上有全新的看见和体验。 第一站是Sg.Pinyuh 的卫理幼稚园,当天出席的有12 位小朋友,1 位老师,2 位传道。我们先进行教学示范,包括:律动、大家唱、故事时间后进入主题,期盼给孩子们一个全新的教学。当天也有许多父母在场观看,孩子们也开心地融入教学过程。接下来的家长交流时光,是让父母了解园方正在努力提升教学素质,而亲子游戏也让受邀的父母们忘我地参与,且对我们的教学法赞赏连连。感谢主,我们的第一站挑战在欢乐与温馨的笑声中画下完美的句号。 第二天,我们来到山口洋的“高杯山卫理幼稚园”,园内有36 位小朋友,2 位老师,3 位传道及1 位宣教士参与教学示范。我们也以前一天在Sg.Pinyuh 的方式带动,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们看到父母对卫理幼稚园有许多期待与厚望,活动也充满喜乐与感恩。…

香港建道成立普通学院 pg.17

中国信徒激增牧者少 香港建道神学院成立普通话学院 家事国事天下事 随着中国内地信徒的人数急增,但具神学训练的牧者却极为缺乏,香港建道神学院深具远见,于2006 年开始就举办普通话圣经课程,后来又推行普通话神学证书、文凭、教牧学硕士、道学及神学硕士课程。 2013 年,建道神学院普通话学院正式成立,并于10 月21 日举行成立典礼。据悉,普通话课程现有约650 位学生,学院核心成员包括蔡少琪牧师、冯耀荣牧师、张云开副教授、吕焯安牧师、陈韦安博士、曾立华牧师、朱裕文牧师、李诗琳女士。 建道神学院院长梁家麟指出,为迎接香港九七回归后的禾场,该学早在1993 年就开展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研究中。从一开始的零散的教学工作,直到2006 年才开办较有系统的神学课程,再发展至今,梁院长感谢学生的信任。他表示,经过这些年,他们愈来愈清楚建道是中国团队的一部份。他希望学院成为中国和中国神学教育不可分割一部份,灵命造就系统能成为中国教会的参考。 蔡少琪牧师亦表示,他希望建道能与国内教会、神学院合作,培训更多专科老师,解决神学院需求。 当天,建道神学院董事长毕德富牧师、普通话学院顾问曾立华牧师及国内校友陈耀敏牧师为普通话学院的成立代祷时,他们祈求上帝能透过学院装备更多工人,互相配搭服事,同时为教学的老师们代求,更为中国国内各地信徒能在香港读神学而感恩。(整理自《基督教周報》)

中国教会增长快速 pg.17

另一个made in China 品牌 中国教会增长快速 家事国事天下事 中国基督教两会在过去五年里,共新增了240 万名受洗信徒,5,195 处新建堂点,新成立3 所神学院校,新按立1,057 位牧师、482 副牧及1,443位长老。这是2013 年9 月12日中国基督教第九次代表会议的报告中如是显示。 在培训人才方面,中国基督教是非常关注的,现有21 所神学院校,292 名专职教师,4,369 位已毕业神学生,仍在就读者3,702 名神学生。与此同时,五年来基督教全中国两会在各地逐步建立了针对教牧人员和义工的不同培训模式,各类培训班2,187 次,…

会议,会怎样议?pg.16

会议,会怎样议? 我思故我写 文/ 亚伯 教会中大大小小的会议,一般上都会先发通知书,志明会议时间地点、议程,有的会附上前次议案及今次议题要旨,为的是让赴会者事先参阅,以期届时出席,人人皆能针对所认知的提供意见,促使会议顺利进行,圆满成功。 成功的会议,仰赖于主席和出席者的素质,会议规则的运行,民主精神,人人平等之实践;在商议辩论的过程中,人人都受到尊重,没有人被排挤冷落,达到圆满成功是不难的。 基督教会首次会议在耶路撒冷举行,通常称它为“耶路撒冷会议”。按照使徒行传第十五章所记载,可以看出该次会议堪称为圆满成功之会议。出席会议的人都是当代教会之高层领袖,是灵性高深,品德高尚深得信众所敬仰的使徒与长老们。 会议是针对外邦基督徒要否遵守摩西规条(尤其是割礼)而召开。几经商议辩论后,彼得、巴拿巴、保罗等人相继起来述说上帝藉着他们在外邦人所行的神迹奇事。最后,雅各就说,刚才彼得所述的话,与众先知所说的话正相合。雅各又用经文印证之并作了提议,于是会议作出议决,订立了外邦基督徒当守之禁戎;同时写信并派特使前往安提阿、叙利亚、基利家等地向外邦基督徒亲口诉说并交付书信,信中说明他们做这样的议决是圣灵和他们的定意(徒十五28 ),这是何等严肃的议决和积极的行动,结果众人就都欢喜(徒十五31 )。 此次会议圆满成功与效绩之显着的因素已显而易见,勿再赘语。在下要提的是,像这种类型的会议,是众圣徒所羡慕和期盼的。但就事实而言,我人所见所闻的有哪几个能够与之并列呢! 坊间所传的顺口溜,“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力”是不是无稽之谈呢?对会议漠不关心,导致出席率不及法定人数而造成流会的有吗?会议因受野心人之操纵,暗中勾结,把持发言权,形成一言堂,掩盖了第二种声音;或且引起激烈争论,不欢而散,于是胎死腹中的情况有吗?要强达成协议,付于实施,有气无力,敷衍塞责,不见效绩的有吗? 会议不论大小,大至数百人,小至十几人,若是受到野心人的私意左右,那就会变成阴暗,没有光明正大而言。善辩的嘴,粉饰的脸,一旦掩盖了诡诈狡滑的心计,公平正义就被践踏。此等种种不正规的会议都是虔诚人所唾弃的。 圣洁的教会,神圣的殿堂,大公无私,公平正义,完全透明,出于“圣灵和我们的定意”的议决,是敬虔事主者所当遵行的金科玉律。

后泰益时代 pg.16

后泰益时代 时事回应 文/ 晖 砂拉越无可避免将要面对后泰益时代。随着首长于2 月12 日作岀宣布,并于2 月28 日辞去首长一职,并由阿德南接班,砂州首长轮替的问题已经明朗化。 泰益于1981 年3 月26 日接棒成为第四任砂州首席部长,至今任职33 载,是在位最久的一位首长,这在举国,甚至世界都是一个异数。 尽管首长于第十届选举时已表明,要在本届政府中期退位让贤,而他的举措是要兑现承诺,其出人意外的宣布,在砂州仍然引起诡谲的氛围。 政治观察家对后泰益时代的政局演变深感兴趣。他们咸认为,砂拉越这个拥有多元种族及多元宗教信仰的州属,其人民之所以能夠精诚团结,这或多或少与砂拉越本土政党,无论是朝、野皆然,在某种程度上都奉行多元种族主义路線有难解难分的关系。这种格局若被颠覆,将对砂州今后的发展十分不利,就好像西马长年累月陷在种族、宗教纷争的漩渦里内耗,浪费了宝贵的人力与物力。 泰益是一代强人,其强势领导作风及圆熟政治手腕,的确带来砂州长期政治稳定。泰益不是完人,坊间对他也有两极化的评价。至于他的功过,相信历史学家自会给他公平的论定。

为什么要饶恕?pg.15

为什么要饶恕? 想一想小语 文/ 王启安 何谓饶恕?如果有人做了伤害你的事,而你要饶恕他的过犯,那你就要不求补偿,不以牙还牙报复,不再怀恨在心,不念旧恶。这些饶恕人的条件说来相当轻松,要做就不轻松了。 耶稣说:“ 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 (太六15), 因为“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太七2)这是主耶稣给我们明确的教导。如果你的弟兄、朋友犯了错误,你要饶恕他们。如果你不肯饶恕,那你就放弃了自己得蒙赦免的希望。因为耶稣说:“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太十八35) 这样看来,饶恕人是基督徒的义务,是爱上帝与爱人的表现。 但是,饶恕别人容易吗? 不,这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圣经教导我们“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路十27)这邻舍包括你的“敌人” 。因为爱你要饶恕你的邻舍所犯的过错,也要饶恕你的敌人对你的伤害,虽然你的敌人可能仍然受到法律的制裁。 饶恕是一件美事,但有时也会叫人“恶心”。例如二次大战时,日本对邻国所作所为,屠杀他们的平民百姓,不止当时引起公愤;就是到今天,饶恕他们的提议仍然会叫不少人恶心,因为日本领导人至今仍无悔意。 我们没有选择,因为要饶恕人,才能得到上帝对我们的饶恕;所以饶恕人虽然很难,我们必须去做。所幸我们现在并非身处战乱的环境,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相处的小事做起。比如:可以饶恕丈夫或妻子在处理家事上的疏忽,父母及长辈没听完你的解释就责怪你的不是,同事没了解你的意思便开口批评。重点是要学习爱别人就好像爱自己一样。 每个人都有爱自己的倾向,虽然各人爱自己的方式可能不一样。我们恨恶罪,但不可以恨恶罪人,因为我们自已也是罪人。所以,爱邻舍并不等于你认为他们可爱,喜欢他们。不过,只恨恶一个人的恶行却不恨恶他本人,可能吗?可能,你不就是这样对待你自己的吗?我也一样,时常厌恶自己的懦弱、不勇敢、不够果断,但终究还是爱自己,认为自己是可原谅的。当然,我们盼望犯错的人有一天可以改过自新。 恨恶罪,不恨恶罪人,我们决定这样做之后,就不会再有心怀憎恨,常思报复了吗?现实不会是这样的,我们是无法立刻除去心中想报复的念头,但每当这复仇的念头抬头时,我们必须尽力把它压下去。这样的“斗争”可能要继续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才有效果,是相当艰苦的。但我们知道上帝是怎样爱我们,是他要我们去爱邻舍如同爱自已,这使我们愿意接纳我们的邻舍、祝福他们。 为何爱必定要饶恕?因为爱与恨是相反的,圣经告诉我们,在爱中是没有恨的,所以爱敌人的一个要件是饶恕他们的过犯。爱敌人而不饶恕他们是自相矛盾的,因为不饶恕表示你心里仍想报复。爱必定要既往不究,才能化敌为友。这不只是基督徒应该如此,未信靠基督的人也当如此,因为不饶恕人,第一个受苦的是你自己,心中不断重演你受伤害的事件,使你变得苦毒,影响你对生活的乐趣。反之,你的敌人不一定会觉得痛苦,他可能不把你和他之间的纷争当一回事。 前不久刚逝世的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曼德拉(Nelson Mandela)…

一步步教您订购电子版卫理报 pg.14

一步步教您订购电子版卫理报 想带着《卫理报》到处去,却又觉得麻烦,如今,电子报版的《卫理报》让你随手可读。欲订购者可登录http://titlestand.com/public?subId=4152 进入《卫理报》的主页,点击Shop Titles 即可进入《卫理报》各种配套订购详情的页面,读者可点击View Details 选购其中任何一种配套,之后再点击Buy Subscription Now (见图1)即可进入Paypal 网站付费。 读者可若单订阅一年48 期卫理报,订阅费为RM 20;卫理报之友配套一费用为RM 100(48 期电子版卫理报丶6 期灵修日程丶4 种书籍丶赠品);卫理报之友配套二费用为RM 200(48 期电子版卫理报丶6…

主啊,我在这里,请差遣我!pg.13

主啊,我在这里,请差遣我! 宣教学堂 文/ 玉英 回顾自己怎么回应并参与宣教时,就想起:“主啊,我在这里,请差遣我!”这句话,对我来说是多么的熟悉。 当我信主后,喜欢看《大使命》刊物,文中经常呼吁亚洲人出来做宣教士。每次我看到都会回应上帝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 这次回乡遇见过去很热心的基督徒,如今却只有参与崇拜。其中当然有很多因素,我想其种一个是满足于现况,觉得自己有崇拜,偶尔团契,参加祷告会就已算是很热心了,真是如此吗?又或者很多基督徒认为只要可以“上天堂”就足够了,甚至有人说在天堂扫扫地也行!您有没有这样的想法呢?如果只是这样,没有传福音的负担,信仰就失去意义。 在此,我想分享个人为何参与宣教。 一.宣教是带着主的权柄我的自我形象很差,因此我很内向,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信耶稣后,自我形象健康起来,很多人开始也不再认为我是个内向的人。我是广东人,家里都是“拜拜”,所以信主耶稣后,我常求天父施恩,帮助我有胆量和智慧传福音给接触的人。 回顾8 年的牧养,8 年在宣教工场,我不是靠自己有什么才干,只是带着主耶稣的权柄去传福音;因耶稣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 。我认清楚自己是跟主耶稣同工,而且是按着上帝给我的机会,去做成主的工作,看主所成就的事。 二.宣教是主的命令耶稣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注:或作“给他们施洗,归于父、子、圣灵的名”)。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太廿八18-20) 一个健康的基督徒应该遵行主耶稣的命令,有宣教的使命感。主耶稣基督当年托付门徒这使命,今天也同样托付给每位读此段经文的基督徒。基督徒都要参与宣教,使教会成为宣教的教会。看重宣教的教会肯定是成熟且复兴的教会。许多国家如英国,最强盛的时候也是差派最多宣教士的时候。 我信主后开始培养一个好习惯,就是包里一定备有福音单张,预备送人;我也常常求天父给我智慧,制造传福音的机会。 三.宣教是基督徒的责任保罗在林前九16-17 说:“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我若甘心做这事,就有赏赐;若不甘心,责任却已经托付我了。”过去我是当会计,比较会计算;信主后,我看到这段话,就选择要赏赐不要祸。所以,我清楚自己有着无可推诿的传福音责任,就是向人传福音,分享主耶稣的爱。 四.宣教是神爱的激励信主之后,越来越体会到上帝对我的爱是何等地大。主耶稣为了救我,付上重大的代价,被弃绝、受辱、舍命在十字架上,我才能从祂得着拯救。因我犯罪,祂受刑罚;我迷失,祂来寻找我;我还不认识祂的时候,祂就替我死。这世上,什么样的爱都有条件,惟有上帝对我们的爱是没有条件的。…

印尼宣教士马模拉牧师 pg.12

砂拉越卫理公会早期伊班宣教 印尼宣教士马莫拉牧师 来砂宣教士 文/ 黄孟礼 马莫拉牧师是印尼巴达族(Batak),是当时苏门答拉卫理公会派来在伊班人当中工作的宣教士。马莫拉牧师全名为Lucius Debataradja Mamora,在苏门答拉的一所卫理学校及耶加达的卫理教师训练学校就读。1926 年毕业后,他曾出任教师及传道一段年日,一直到1939 年他被李人仆会督派来砂拉越的加帛伊班人当中任宣教士。 1939 年六月,马摸拉自苏门答腊来到诗巫,与来自美国的宣教士施穆克牧师一同到上游的加帛拜访伊班长屋。当时西方来的人都要从诗巫省长取得准证前住上游,因为怕他们人头落地,不过印尼来的人并不受限。 他们坐了一天半的摩多船,在加帛市区遇到了朱加(即后来的敦朱加)者林南(Gerinang)与诗抜(后来本固鲁Sibat)等,并获欢迎拜访他们的长屋。第二天他们就租了一艘五马力的小艇,花了约大半天的时间,才抵步朱加的长屋。那天晚上他们安排在稍上游一点的在天猛公高(Temenggong Koh)的长屋过夜。 这是两位外国宣教士第一次来到长屋,也是他们第一次看到挂在长屋走廊的人头(骷髅)。猎人头是百年前伊班人与敌人开战后,会把对方人头砍下挂在走廊为战利品的传统习俗。有人告诉马摸拉说,这些人头会朝向第一次来访者吐口水的。那天晚上,每个人都被安顿在房间里睡觉,但马莫拉却被留在走廊过夜。整个晚上,他都保持清醒,但没有一个人头向他吐口水哩! 翌晨,马莫拉等一行人就到下游的朱加长屋拜访。很不幸,他们来到时,朱加的女儿姆南生着很严重的病,她被送往加帛医院却死了。马莫拉与施穆克就讨论应该离开回去诗巫,因为怕丧家会很伤痛,若有客人在家也不方便。 不久后,他们在加帛镇上游一点的板督一带设立一所小学校,成为宣教的基地。1941 年,施穆克回美国度假,当他想要回来时,砂拉越却已被日本侵略,因此就继续留在美国。 在日本入侵时期,马莫拉仍留在加帛,与诗里烈一带华人教会的会众一同农耕。不过,他一直保持与偏远长屋的朱加、诗抜、金固等一些伊班人的联系;同时还得到彼等在米与椰油等供应。 有一阵子,为了躲避日本人的逮捕,马莫拉曾到加帛上游的MajauMujong…